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古农佛学答问卷四 (自利行愿门)

  古农佛学答问卷四 (自利行愿门)

  范古农居士主答

  一、皈戒

  二、礼拜

  三、供养

  四、忏悔

  五、回向

  六、持斋

  七、阅书

  八、诵经

  九、持咒

  十、念佛

  十一 杂修

  古家佛学答问卷四

  自利行愿门

  (一)皈戒

  问:皈依之式若何。

  答:在佛僧前焚香礼拜,长跪合掌,至心发愿誓言,弟子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如是三称。又言弟子某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如是三称。

  问:皈依三宝有何因由。

  答:皈依佛,为佛有无量功德故。皈依法,为法有大利益故。皈依僧,为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故。

  问:皈依三宝有何效果。

  答: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旁生。

  问:三皈章句云,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旁生,请言其理由。

  答:古人意取以三皈之上善,对治三途之极恶。此外亦无理由。

  问:受皈后入寺见僧,应行何仪礼。

  答:见方丈及重要职顶礼。屡屡见者,问讯。见普通僧,合掌。

  问:僧宝为三宝之一,自菩萨罗汉起至高僧传中所载之僧,自足以当此名。然僧宝二字,系连缀名词,世俗形式上之僧,久已与佛典上之僧离开。宝字更谈不到。敢问现在此二字,尚可适用否。我辈皈依菩萨罗汉望空发愿,即可算为皈依僧否。

  答:皈依佛法僧三宝,本是皈依贤圣僧也。但现在之僧,亦即皈依贤圣僧之人。我辈从之受皈,不过由他介绍一下。如我人从父母生,而父母未必皆贤也。智度论云,海中遇死,亦可冯以得度。幸勿嫌其死臭而弃之。

  问:从前认出家人为僧宝,以为拜出家人为师,得三宝也。而出家人亦以此相劝。今请坛经,有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依此开示,是皈依僧乃是不染尘劳爱欲,不是拜出家人为师,始名皈依僧。究竟何者为是,请高明指示之。

  答:前说是事相,坛经说是理论,宜合不宜分。惟因自性不染尘欲名众中尊,则为僧者,亦当以不染尘欲为相。既皈依自性僧,岂不当皈依住持僧耶。

  问:晚信佛诵经亦念三皈,纵未蒙师传,于佛制可否算已授三皈。

  答:应在佛像前自诵皈依法语。遇便时,仍应请比丘僧证明之。

  问;初机人行受三皈仪式时,所闻皈义,未得了解,徒有形式,此亦算皈依了乎。

  答:临时未了,受后应再修习。凡受皈之人,在一年之内,应日诵三皈文及忏悔发愿,令成不坏信也。

  问:余前授三皈时,正如某居士所谓徒有形式不解皈义,未识可需重受。

  答:不须重受。但请一册受三皈仪式书,自己研究可也。

  问:每有欲受三皈五戒菩萨戒等,惟无师为之传,或依书而习之可乎。

  答:依书自习,当然亦可。但须依僧教授方为正式。

  问:受优婆塞戒,就居首都者而言,多必在古林香林宝华楼霞等处求受。然制海青须十元,搭衣十元,拜具二元,戒费十二元,膳费十元,杂费六元,共五十元。(此系某师为余预算)仅此一居士戒,已费钜如此。倘家寒者,奈何。岂因贫富攸分,遂判别有畛域。高明另有方便法可告乎。

  答:如欲省却供养,可于不在传戒时求受。海青搭衣拜具,当然要自备。一时无力置备者,临时可向他人借用,俟有钱时再置。然即不置用亦可。因居士非比丘比,不必定要有形式分别也。

  问:予于旧历正月间,正病后无事,展阅净业良导,知持戒之要,乃具疏于济公吕祖李拐案前,发持五戒愿。迨来沪后,以职务关系,虽力避妄语,惜未全能。吕祖李拐为道教人,归依佛者,当不能再事奉承,而照发愿须在佛前之旨严格言之,则前之发愿,谅不生效。今之未能全戒妄语,或可认为非毁妄语戒。然否。

  答:未曾在佛前受戒者,若有违犯,仅为普通过失,不名犯戒。

  问:余前辈遗传,逢道教诞期,讽礼道忏。既信佛教,本不应讽礼道教经忏,但世传已久,断绝甚难。今处两难之地,请示用何种方法,以解此疑难。

  答:果是信佛教人,应尽形寿皈依三宝,终不皈依外道典籍。

  问:香烟赌博乃消遣品,受过皈戒,屡欲止断而未能。未知于学佛究有阻碍否。

  答:消遣二字,非学佛人所宜有。当勤精进,如救头然。尚有何遣可消耶。

  问:于受三皈受五戒之师,平时应否尽弟子之礼。其礼若何。

  答:弟子敬礼其师,见时礼拜,时常请法,岁时供养,用物则衣服卧具汤药,用钱签曰[香敬]多少不拘。如行与戒不相应时,应向戒师忏悔。

  (二)礼拜

  问:何谓礼拜。

  答:为对于佛像,或心想佛前,五体投地顶礼稽首也。对于法僧亦然。

  问:对法如何礼拜。

  答:供经于桌,口称经题,及经中某字,至心甘情愿顶礼一拜。如拜华严经者,称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如字法宝一拜,再称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字法宝一拜,我字以下皆然。

  问:礼佛之仪式有几,及其礼法。

  答:佛家礼拜以顶礼旋绕为最。次之但顶礼。又次之问讯。(揖)最简为合掌。如时间从容者,应先焚香。顶礼时口念佛号或诵赞佛偈。

  问:何谓顶礼仪式如何。

  答:作寻常稽首式,而将两掌向上分置左右,如托两足。故谓之顶礼佛足。

  问:拜愿与礼拜有分别否。

  答:拜愿谓拜佛发愿之意。礼拜但拜佛也。拜下未起时,应默祷发愿,故曰拜愿。

  问:学人拜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有人云,拜佛只应念佛号下拜,如念愿文下拜,是拜愿文,非拜佛也。未知是否。

  答:拜愿即是拜佛。盖所发者愿,能发者即佛也。何容分别。

  问:礼佛之仪式如何,请详细指示。

  答:可向佛学书局请[佛教仪式须知]观之自知。

  问:佛家合掌礼,是何意义。

  答:合掌即合十,(十指)佛家敬礼之一。合掌当心,表示一心恭敬也。

  (三)供养

  问:何为供养。

  答:为以香花灯烛幢幡宝盖等供献于佛而敬养之。于法僧亦然。供养僧众,尚有以衣服卧具饮食汤药者。

  问:对于法宝,既如佛僧一样礼供,足见敬法之至。但平日安放经籍,宜如何办法,方不失敬。

  答:宜安放清洁处,包以净布尤佳。勿乱堆桌架上,勿杂置他籍中,勿放在椅凳榻上。诵读翻阅时,均须洁手正身。中途辍诵者,用布覆之。携取者,宜手棒,勿胁挟。

  问:对佛像应如何供养。随便供养可否。

  答:平时对佛像,须日日香花供养,不可悬挂而不供养。

  问:室中悬挂西方三圣释迦弥陀药师观音地藏等圣像,应如何分配其位置。

  答:释迦悬中,药师悬东,弥陀悬西,列上。观音左,地藏右,列下。西方三圣,另桌供之,宜向东。

  问:奉承佛像,要坐何方向何方,佛前要供何物。

  答:弥陀佛像可坐西向东,药师佛像可坐东向西,释迦佛像应坐北向南,若均南向供亦可。佛前供品除香花灯烛常供外,或供水及食物(水果糕饼)均可。

  问:菜膳或糕馒等供佛,是否要用箸(敝乡曰筷)。

  答:饭食供佛,不必用箸。以佛时抟食,本不用箸也。

  问:供养三宝之六种供用十种供,其品目及修治方法,请详细示知。

  答:六种供养者,一水,二涂香,三华,四烧香,五饮食,六灯明也。十种供养者,一华,二香,三璎珞,四末香,五涂香,六烧香,七缯盖幢幡,八衣服,九伎乐,十合掌(出法义经)至修治方法,密宗有定轨,显教无定法,但取鲜洁丰美而已。

  问:每见佛门设供,排列水果五种,蔬菜六种,名为五果六斋,是否有所表法。又如筵席糕饼等,可为供品否。

  答:现在佛门设供多少,但依习惯,并无规定。五果六斋,不过取谐声名词说之。如必欲说表法,则配五眼六通之果德,五明六度之因行均可耳。筵席糕饼均可供也。

  问:佛堂供有佛像多尊,其供水要否每尊一杯,或只供一杯即可。水用生水或开水,是否每日要换。其已供之水,换时应如何处置,可随便倒去否。

  答:供一杯可矣。因取其洁,则以开水为宜。应晨供暮撤,撤时倾于阶侧,祝施饿鬼食。或倾于河,施鱼类食均可。供时宜诵甘露咒,及供养咒。

  问:大悲忏行持法云,佛前所供食物,行者不能自食,不知何故何据。

  答:行者既以物供佛,则已认为佛有。自取食之,则有诳佛之嫌。若以施人,则是广佛之慈。行持法是法智大师所作,必有经律依据也。

  问:然指供佛,究系何意。

  答:身外之物为外财,身内之物为内财。舍外财易,舍内财难。佛教然指供佛,即所谓舍内财也。梵网楞严皆有此文,佛口亲宣。其功甚大。

  问:予供木质金身阿弥陀佛像已多年,拟雇匠加雕,未知获罪否。

  答:如以庄严之心理行之,何罪之有。

  问:寺庙佛像每要开光,吾辈在家供奉者可无开光之必要乎。

  答:在家人供奉画像或小塑像,留意清洁可也。

  问:新造佛像须开光。张挂画像,宜用何仪式。请示。

  答:画像上须写唵哑吽三梵字。西藏法,写在纸背,当像顶喉心三处。即此为已开光。因此三字,为佛之应报法三身之光也。但其仪式,却未之见。

  问:信佛者当供养诸佛像,但为地方与职业上的关系,只能在诵经时张挂佛像,诵毕收卷可否。

  答:此甚可行。但始张时当作迎请想。将卷时当作奉送想。作此想时,最简也须合掌作礼。

  问:人住楼上,如楼下为佛堂,有何方便以处之。

  答:当楼下挂供佛像处,楼上用净器具遮置之,勿使人从上蹈著。如佛堂内念诵时,楼上最好不住人。

  问:因病故供佛像于卧房内,夜间置有溺器,有妨害否。

  答:有妨害。当于佛案前张黄布以遮之。如欲揭起此布,当先将溺器撤去。

  问:欲避尘俗居寂静之处,或不能携带佛菩萨像,亦无香花果饼等供物,可否念阿弥陀佛及大悲咒。此等类似闭关的修行法,可否长期行之,及会惹起邪魔否。

  答:既系类似闭关的修行,不能不设像供以防业障。无像或供经本。供养至少拈香一炷。如屋小室有卧床,可用帐隔之。如暂时作客,则但静心念诵可也。

  问:鲜花供佛,是否…

《古农佛学答问卷四 (自利行愿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