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心性休息颂
全知无垢光尊者著
上师索达吉堪布译
第八品 发菩提心
慈悲喜舍四无量,如是详细实修后,
当修诸法之根本,愿行二种菩提心。
脱离烦恼三有海,遣除一切畏忧罪,
摧毁业与烦恼行,引导众生趋寂灭。
虽无现行菩提心,悲心善根日益增,
纵入根本慧定时,智慧方便亦双运。
身语所作皆具义,成为世间应供处。
余善果劣将殆尽,发心摄善不尽增,
犹如水入澄清海,良田庄稼极茂盛。
诸法根本大悲心,于世间亦多乐果,
寂灭自性菩提因,故当勤发菩提心。
此心增福如意瓶,治愈众疾之妙药,
智慧日轮除恼月,亦如虚空无垢染,
功德无量如群星,恒时利乐之自性。
菩提心之福德云,不可思议无有量,
如来功德极稀有,广如法界无边际。
发心为利无量众,欲获真实正等觉,
此心可分为二种,即是愿行菩提心。
意乐发愿实际行,犹如欲行与正行。
愿心本体四无量,行菩提心为六度。
何人俱胝数劫中,供养无量数佛陀,
仅仅为求自利益,福德不及愿发心。
佛说刹那间发心,遣除众生微小苦,
以此可离诸恶趣,享受人天无量乐。
行心利益更无量,真实行持遍布故,
刹那行持遍胜心,圆满数劫二资粮。
三大劫等诸说法,义为速圆或久圆,
一生解脱依智力,方便精进及胜智,
以此三者而修持,则有无上广大力。
此乃悲心之果树,肩负有情之重任,
梵等世间前皆无,为己梦中尚未梦,
何况利他菩提心,前无新生当欢喜。
菩提心从上师生,如摩尼宝降所欲。
功德圆满之上师,为令弟子生欢喜,
当说轮回之过患,以及解脱利益等,
初中后之诸善法,赞颂无边菩提心。
悦意供品严饰处,陈设佛像等所供。
观想遍满虚空界,如海云聚佛菩萨。
观想彼临极应理,此为自心清净力,
智悲尊主大悲力,佛说如意成所愿。
合掌手捧鲜花后,请住供沐衣饰等。
犹如悦意水池中,含苞待放莲花状,
双手合掌妙音赞,幻化无数身敬礼。
大地山海微尘数,三界无有如是福,
获得身礼所覆处,直至金刚大地尘,
同等数量轮王位,究竟获得胜佛果。
以真实财意幻供,无上供品作供养。
以香鲜花酥油灯,净水神馐与华盖,
幡旗宝伞器乐声,胜幢拂尘腰鼓等,
身与受用诸资具,供养师尊三宝等。
以诸天界悦意物,无量宫具宝璎珞,
歌舞钹声妙赞雨,百种胜饰作供养。
以林宝山莲花湖,天鹅翩翩起舞觅,
药等妙香如意树,垂枝花果作供养。
莲花飘动引密蜂,手镯严饰睡莲花,
离云日月光令开,悦意青莲皆供养。
凉风吹拂旃檀树,散发扑鼻之芳香,
山洞岩窟悦意处,清水满池皆供养。
秋季夜晚皎洁月,离曜群星所环绕,
璀璨千光日轮饰,四洲世界皆供养。
铁围山等无数刹,圆满妙欲作严饰,
十方如海尘数刹,悉皆供养佛佛子。
妙瓶宝树如意牛,轮王七宝八瑞物,
七近珍宝广大物,供养应供大悲主。
等持意供遍虚空,内外密之供云海。
鲜花妙云饰美宅,药香甘露之云聚,
灯光神馐乐音云,赞声海云皆供养。
意幻供云无边际,散布美女持鬘女,
歌舞供养天女云,献佛菩萨令欢喜。
无始串习之习气,业及烦恼所造罪,
成为三有轮回因,忏悔所有一切罪。
众生无量之福德,恒时我诚作随喜。
为度一切诸众生,祈转无上妙*轮。
乃至有海未空间,祈请住世不涅槃。
以此善根愿诸众,一同成就正等觉。
犹如冼净之布匹,染色色彩极鲜明,
以此前行净相续,明现正行之胜心。
此福德果无有量,遍布法界虚空界。
三诵皈依佛法僧,祈怙佛子垂念我,
如昔善逝及菩萨,发菩提心守学处,
我今为利诸有情,发菩提心守学处。
未救护者我救度,未解脱者令解脱,
未得安慰我安慰,令诸众生得涅槃。
当于昼夜三时中,勤发二种菩提心。
一诵发愿菩提心,二诵发行菩提心,
三诵可令愿行心,获得稳固与清净。
从即日起我成为,诸众生存之根本,
亦得佛子菩萨名,不畏三有利众生,
恒时唯勤行饶益,以使人生具实义。
清净善心良田上,生长二菩提心苗,
此后为使此二心,清净增上当精进。
观想众苦自取受,自之安乐施众生,
愿至菩提不离此,轮番修炼施受法。
愿学处修四无量,为断违品当护心,
行心学处行六度,为断违品当精进。
恒以知念不放逸,断恶行持如海善。
大圆满心性休息
大 车 疏
全知无垢光尊者著
上师索达吉堪布译
梵语:玛哈善德紫大布占达哲德玛哈塔那玛
藏语:竹巴钦波思涅昂素追瓦向达钦波
汉意: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第八品 发菩提心
趋入佛子如海行之发殊胜菩提心品分三:一、修持诸法根本之二菩提心;二、广说真实发心之理;三、回向本品善根。
甲一、修持诸法根本之二菩提心:
承上启下:
慈悲喜舍四无量,如是详细实修后,
当修诸法之根本,愿行二种菩提心。
世间出世间诸法之根本、诸道之核心、一切众生之引导者、迅速趋向无上宫殿之乘即是殊胜意乐菩提心。因此,我们应当修学发菩提心。《弥勒请问经》云:“弥勒,菩萨若具一法,则弃离诸恶趣、不为恶友所控制、速得无上真实圆满正等正觉佛果。何为一法?即殊胜圆满意乐之菩提心也。弥勒,若具此法,则离诸恶趣,不为恶友所控制,迅速成就无上真实圆满正等正觉菩提佛果。”《菩萨契经》中云:“欲速得无上真实圆满菩提佛果者,当修学殊胜意乐菩提心。”
甲二(广说真实发心之理)分十:一、宣说菩提心利益;二、宣说菩提心之本体;三、发心仪轨;四、三诵之必要;五、当生欢喜心;六、学处次第;七、明示二十堕罪及同分;八、分说护持二菩提心;九、修者补特伽罗次第;十、修学如来行之方式。
乙一(宣说菩提心利益)分六:一、从三有引向寂灭;二、成为世间之福田;三、增上善根;四、为诸法之根本;五、遣除苦疾获得智慧;六、功德广大。
丙一、从三有引向寂灭:
脱离烦恼三有海,遣除一切畏忧罪,
摧毁业与烦恼行,引导众生趋寂灭。
依靠菩提心能脱离三有大海。《华严经》云:“嗟!善男子,菩提心救度众生脱离有海如同大船。菩提心能救脱轮回恶趣之恐怖如同勇士。”又《弥勒传》中云:“善男子,依靠勇士则不畏一切怨敌,如是诸菩萨依靠发心勇士亦不畏一切恶行之敌。”《入行论》云:“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何不依?”
菩提心能遣除一切忧伤与罪业,《入行论》云:“欲灭三有百般苦,及除有情众不安,欲享百种快乐者,恒时莫舍菩提心。”又如《大乘窍诀经》中云:“何人生起无垢无上菩提心,彼断绝一切恶趣与八无暇,此人通达并修持人天之道,不成盲聋,诸根具足。”
菩提心能焚尽业惑干薪如同烈火,《入行论》云:“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弥勒传》云:“菩提心能焚尽一切罪,故如劫末火。”
此外,菩提心也能引导众生脱离三有获得佛果,《入行论》云:“无量众生依于此,顺利能获最胜乐。”
丙二、成为世间之福田:
虽无现行菩提心,悲心善根日益增,
纵入根本慧定时,智慧方便亦双运。
身语所作皆具义,成为世间应供处。
具有得而未失之发心戒者,即使心处于无分别念入定中,也是与智慧相联,甚至无心五位时福德也会增上。无心五位即是指极睡眠无心、极闷绝无心、无想定无心、灭尽定无心、无想天无心。如《三十颂》云:“远离意识者,眠闷绝无心,以及二等至,无想天无心。”如若具有得而未失之菩萨戒,福德不间断存在。《入行论》云:“何时为度尽,无边众有情,立志不退转,受持此行心。即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
此外,具菩提心者所作所为均有意义。《华严经》云:“善男子,发殊胜菩提心者,彼身所作语所言心所想皆具义,恒时唯成善法。”一切无记行为与善行虽然未立即以现行发心摄持,但因有得而未失之发心摄持,故成为随解脱分善。具菩提心者成为世间应供处。如《华严经》云:“发菩提心者乃人天一切世间之大福田也。”
丙三、增上善根:
余善果劣将殆尽,发心摄善不尽增,
犹如水入澄清海,良田庄稼极茂盛。
哪怕是一滴水流入大海,数劫中非但不会消失反而会增上,良田里栽种一棵苗芽也会茁壮成长。同样,发心所摄持的善法也是如此。《弥勒请问经》云:“弥勒,譬如,流入大海之所有水经数劫亦不尽,弥勒,如是为发心所摄之善法乃至成就无上正等菩提之间不会耗尽;弥勒,又譬如,肥沃土壤可令任何种子茁壮成长,如是以菩提心所摄之善根亦将不断增上。”
此外,随福德分善如芭蕉树一样结一次果就会耗尽,但以菩提心所摄持之随解脱分善并非如此,虽然已经生起暂时、究竟的无量乐果,仍不会殆尽,反而增上,如同硕果累累的妙树。《入行论》云:“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宝箧庄严经》云:“文殊,各种妙树皆以四大所护而增上,文殊,如是善根若为菩提心所摄并回向遍知佛果则增上。”
丙四、为诸法之根本:
诸法根本大悲心,于世间亦多乐果,
寂灭自性菩提因,故当勤发菩提…
《大圆满心性休息颂 第八品 发菩提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