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的哲學思想
慧律法師 主講
演講時間: 1989.2.15-16
演講地點:桃園縣立體育館
吉祥頌 恭錄 和尚緣 校訂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叁稱)
諸位法師、諸位長官、諸位在家居士大家晚安,阿彌陀佛!
這一次我們本來要在中山堂講四天的課,但是因爲中山堂只能借我們兩天,在種種因緣配合之下,我們換成在桃園體育館演講。
我們今天所要講的題目叫做「空的哲學思想」。 十方叁世一切佛一定講「空」,有空的思想才有辦法解脫,包括我們爲人,包括日常的生活。
舉個例子來講,爲什麼婆媳之間常常會爭吵,這就是沒有空的思想。 「 空 」, 可以解釋成距離,解釋成緣生緣滅無自性,解釋成世間、宇宙都是不能永久存在的假相,也可以解釋成破除一切妄想。
空的思想包括了整個宇宙人生的一切的道理。因爲空的思想很深奧,我們必須用很淺的東西來解釋,也好讓大家都能夠了解佛法的精神。佛法實在是很了不起的,你要找它的毛病你都找不到。我們會煩惱就是因爲沒有空的思想,空就是你尊重我,我尊重你,保持一個距離,兩輛車子如果相對而過,沒有保持距離馬上就會發生車禍;我們這個地球在運轉的時候如果沒有空的存在馬上就會毀滅;我們如果腸子不通,塞起來沒有這個空,你連大便都有困難,像便秘塞住了;我們鼻子有空,我們可以呼吸,如果拿兩塊棉花把鼻孔塞起來,它沒有空,你連呼吸都沒有辦法,你哪有可以會活呢?換句話說,因爲空的存在才有辯法,讓我們宇宙人生産生作用。我們說空也可以說有,唯有大空才能大有,我們講的「妙有」,沒有空就不可能會有。所以這種空的解釋,實在是很多很多,但要真正了解 「 空 」 ,實在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就是講這個「空」。因爲有空所以一切衆生才能夠成佛,沒有空的思想,執著的修行永遠沒有辦法成佛。 我們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照樣叫你要修空的思想,一樣的。你現在不學到極樂世界還是要學,還是一樣。所以我們就要早一點上課,要趁早上課。
世間人對佛經有很大的曲解跟誤會。其實佛法是很深奧的,單單「色即是空」這四個字就就可以講上好幾個月,因爲空的思想孕育的存在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我們就從最簡單的大家都能了解的開始一步一步的來解釋。空的思想如果聽了以後我們的心會非常的清淨,你就不會在念阿彌陀佛的時候,聞到香味見到光,就産生執著裹足不前。如果有空的思想修行就沒有障礙,不執著嘛——空可以解釋做不執著,內在裏面不執著。空掉一切的念頭,無希求心,我就是認真念佛,臨命終如果佛陀現前,我們就隨他走,一切都無所執。
我們慢慢地解譯「色即是空」這四個字。色是什麼意思呢?一般的人說色是女色,不對;世間人說「四大皆空,財色酒氣」,不對,四大皆空不是財色酒氣。佛教所講的四大皆空是指地、水、火、風。四大又分成內四大跟外四大。內四大是說我們身體是由四種因素所造成的,硬的東西就是地,如毛發、指甲、骨頭;我們的尿液、我們的血液、我們的唾液就是水;我們身體有溫度就是火;我們的呼吸就是風。宇宙間的萬物叫做外四大,也就是化學中所講的固體、液體、氣體,再加上溫度。爲什麼加一個大呢?因爲世間天地萬物分析起來,不會超過這四種東西。
所以我們這個色不是女色的意思。色是什麼意思呢?眼睛看到的有色的東西叫做顔色。比如這是黃色,這朵花是紅色,這是青色……。但是我現在伸手屈手,這個也是色法的一種,叫表色。有表色、無表色,讀過唯識學的人都知道。只要我們眼睛看得到的東西都是色法,世間天地萬物我們所看到的東西,都是短暫的、刹那生滅的、變化的、不實在的。所以我們生活在一種幻覺的世間,不實在的世間,都是假的東西,我們一定要覺悟。佛一直跟我們講,我們要覺悟這個不是真的。世間是暫時借我們住的,不是要永久住在這裏的。這樣子對一些事情,得失的觀念我們就放的開。不會爲了貪兩、叁百塊,跟人家吵架,因爲我們有空的思想有佛陀的大智慧。我們知道不要一直跟人家斤斤計較,一百年以後、一千年以後我們也不在這個世間了。有的人說這樣是不是太消極了
不是。該爭的利益我們還是要爭,這是我們應該得的,我們就應該積極的去做。如果不必要的,我們用空的思想去破掉我們的貪心,沒有必要的執著就放下。
色法廣泛的定義就是六塵。我們一般來講六塵分成六種:色、聲、香、味、觸、法。怎麼講呢?你要聽聲音,沒有色法你聽什麼聲音呢?閃電,你會看到光是因爲空氣裏面有東西,氫氧的燃燒發出閃電。今天你敲桌子發出聲音,因爲有有色的東西讓你撞擊,所以你聽得到聲音,你聽到機械,機械也是色法的一種,所以說聲音的産生,也是色法的一種。聞到香味呢?這朵花很香它也是色法的一種。香,我們擦香水,太陽水粉餅、奇士美口紅,這也是色法的一種。你看得到的東西所産生的香味,香水也是一樣、花也是一樣。味呢?我們吃東西有口味。飯也是色法的一種,菜也是有色的一種。不然我們是吃空氣嗎?味道,也是從色法開展出來的。觸呢,觸就是我們皮膚接觸到東西,當然有東西你才能夠接觸。那法呢?法是色法跟心法的一種,色、聲、香、味、觸、法。法塵是什麼意思呢?第六意識分別,第七意識的執著,所落下在第八意識的影像叫做法塵。我們晚上做夢夢見熟人,這也是因爲我們白天見到或想到,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個也是因爲色法所引起,而落入我們的意識觀念裏面,所産生的一種幻影法塵,也是色法的一種,沒有這個色法你也沒有這個思想。你今天有思想是因爲你有肉體的存在,你開始有這種色法,有這個色身有接觸到外境,所以你有意識的觀念,法塵也是色法的一種,所以廣泛的定義:色、聲、香、味、觸、法統統是色法。
「色既是空」最重要的是要讓我們顯現出中道,破除宇宙當中所産生的對立的觀念。有天就有地,有男就有女,有陰就有陽,有亮就有暗,有黑就有白,有男就有女,有愛就一定有恨,這是對立法的存在。我們世間人的心,因爲都活在對立的強烈的執著之中,會鬥爭、會分別、會執著,所以會産生無量無邊的痛苦跟煩惱。人跟人相處,如果他的心沒有辦法包容別人,他就會看別人不順,因爲他沒有空的思想,沒有包容的思想。空可以解釋成包容,虛空會包容一切。我們的心如果像虛空這樣,我們就能夠包容一切,就不會産生一種很強烈的對立。所以世間人只有理性,他沒有智性,他的理性是自己列出來的,並沒有一個大一統的標准,所以每一個人都會覺得自己很有理性,他才會跟人家吵架。理性如果沒有通過智性——也就是智慧——那麼這個理性就變成多元化。你講你很有道理,很有理性,我講我很有道理,很有理性,這就沖突了。立法院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摔麥克風乒乒乓乓的——因爲我每天都看新聞報告,我很關心這個國家的大事——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很有理性,但是他沒有智慧。理性的標准是列在自己的心中,因爲産生自己的標准,別人跟我看法不同,對方就是不對。也就是說理性會産生一種標准性的誤差——你定的標准這麼高,我定點標准更高,看法就不一樣。
智性要建立在空性的前提下,這一點非常重要。換句話說,人不要太感性要用理性看這是世間人,但是理性不能解決事情,理性是世間凡夫的定義,這並不是一個超越的人。用理性去支配感情本身的理性也不是一個標准,也不是一個解脫。理性一定要通過智性,要有大智慧。換句話說,理性要建立在智性上,智性要建立在空性之上。
你要産生大智慧,要怎麼樣才能夠産生大智慧呢?那就是要空,空就是要尊重別人,要有距離。夫妻如果有距離,先生就會對太太有禮貌,太太就會對先生有禮貌,他們有距離嘛。所以《梁皇寶忏》裏面講怨由親生。我們爲什麼會怨恨別人呢?因爲兩個人太好了。夫妻爲什麼會吵架?因爲兩個人生了好幾個小孩,太好了,太過親密所以就起沖突。他怎麼不來跟師父吵架,因爲我跟他無怨無仇也不認識,因爲有距離。不可能在路邊看到師父就打,對不對?所以空可以化解一切的恩怨、煩惱,破除內在裏面的對立法,煩惱當下就沒有。
什麼叫做對立?對立就是說對宇宙事事物物都産生強烈的自我批判。自我肯定的意識觀念列出一個標准,由這個標准所産生的各種看法不一樣就是對立,也就是在《金剛經》裏面講的「我相」。我相,就是執著我所産生的種種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這些都是因爲沒有空的思想,都是對立出來的。一切的衆生,每一個都想保護自己。這樣子就苦惱到別人,社會就是這樣起紛爭的。所以民國七十七年是臺灣省脫序現象最多的,民國七十七年是我們臺灣邁進民主一大步。但是因爲膨脹得太厲害了,一下子支持不住,就像一個人突然胖了 一百公斤 ,兩只腳撐不住那樣。臺灣想要走民主的路線,所以那些高官顯赫的人,他就忽悠:「你們要用理性」。這個統統沒有學佛,國民黨講很有理性,民進黨也講我很有理性,我是民主進步也是爲國爲民,各執己見看法不一樣這就沒有透過空。要是通過空的話就是平等的,臺北的上空跟高雄的上空沒有什麼兩樣的,都是一樣的。空都是相同的,相同就沒有對立法的標准的看法不同,就馬上解脫了。因爲有空的思想。所以我們如果有宇宙空的思想,我們的生活,夫妻也好,母子也好,師徒也好,他就非常的解脫。
「色即是空」,我們現在慢慢深入解釋。色就是我們的身體,我們剛才已經講過了,我們這個身體分析起來是地、水、火、風,是假的東西,但是假的東西卻是要 借假修真 。我們今天要修,修什麼呢?修我們的本性,世間人所說的修這個靈性——靈性這是…
《空的哲學思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