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寰遊記

  寰遊記

  太虛

  ──十八年作──

  第一章 緣起

  第二章 從上海抵巴黎

  第叁章 從法國至英國

  第四章 從英京至比京

  第五章 德國

  第六章 由柏林至紐約

  第七章 芝加哥至叁藩市

  第八章 由美國回上海

  第一章 緣起

  余樂遊覽,然所至僅觀概略,未遑詳究深奧。中國境內曾寓居或經曆者十叁省,西陲滇、黔、川、陝、甘五省,與新疆、東叁省及諸特區,均猶未一涉藩;然于日本、臺灣及星洲等,則嘗周履其境,紀之以詩文。余之曆遊中外,大抵因說法講學機會,藉以一擴眼界。茲者之寰涉亞、非、歐、美,其緣起亦在宣揚佛化;但以之探自然之偉觀,察人事之蕃變,固亦衷心所喜焉!

  民國十四年春暮,講經宛平,胡君子笏、湯君鑄新等謂:佛法非宣傳歐、美,則不能宏于今俗,非采究藏、梵,則不能窮其古真。時已由苾刍大勇等爲入藏預備,議余作赴歐、美之籌畫。遂決是年秋季起,余擇武昌之佛學院高材生顯教、滿智等數人,靜居牯嶺之大林寺,邀熊東明習修英語,其經費則由湯君任之;逮入秋如約開創,未幾因故停辍。是年冬、余與胡君等出席日本之東亞佛教大會,德人有在錫蘭作苾刍者,曰尼牙那嘎爾哇,亦來赴會。德國駐日大使索爾夫,東京帝國大學德教授毗諸莫莎,皆習聞佛法,銳意鑽研,分別邀予過其處。余旋與胡君等偕往,于德使館更遇蔔爾熙君等,蔔君即今任德國駐華公使也。索君謂柏林茲有達爾梗博士等創立佛學院,各城亦多佛學研究者,然尚鮮知華文大乘佛典之重要;謂予若能往德演講大乘者,彼當函告德國駐華公使及柏林友人招待;余諾于一二年中遊德而別。逮次年、索君郵送叁函至,一介予谒駐華德使,其二則介予谒柏林大學萊辛教授及外部密勿遜君者。夏間講學宛平,訪駐華德使,以他去未相值。與胡君等設世界佛教聯合會中國辦事處于萬壽寺,並爲世界佛學苑之籌設。時星洲組講經會,請予說法,應之,擬募資作世界佛學苑圖書館及歐、美宏法之用。秋間在星洲月余,旋因病回滬,捐款事雖略有提及,但猶無著落。次年夏、廈門大學教授陳君廷谟,願偕遊歐、美,而高陽楊氏父子兄弟,以胡君之勸導,慨贈五千元,囑先出席美洲加拿大之世界教育會議,然後再遊美曆歐而返。六月瀕行矣,陳君以家人之病促歸,兼感旅資未充,行遂中止。秋間、蔣君介石電約余至雪窦談佛學,間說本年未能赴美之經過。別後、蔣君過滬,資助叁千元。次年春、德國佛郎府中國學院院長衛禮賢博士,推余爲董事,盼往講學。而五月間又收得南普陀寺協助二千元──從王君芗荪之功德金中劃出者──,余遂積極爲出遊歐、美籌備。鄭君松堂,曾究佛學于德國,專研數理,時任同濟大學教授,谙德、英語,由予供給其川資及旅居費,相約同往。趙君壽人,亦潛究數理及佛學有年,與鄭君談甚相契,乃自資願同伴出遊。事前、王君儒堂爲函致中國駐法、英、意、德、美公使,蔡君孑民、張君君劢及英人佛學者羅君等,贈余介紹函多件。程君演生預囑巴黎之東方文化學會爲招待。上海特派交涉員金君純儒,爲致電中國駐法使館。余遂于中華民國十七年八月十一日晨,與趙、鄭二君,附法國郵船安特雷朋離滬。先一日,王君一亭、程君演生、張君君劢、李君國傑、黃君警頑等,餞別余叁人于滄洲別墅,至會士女六七十。席間演說者,程君演生、張君君劢、王君一亭、孫君厚在、沈君嗣莊、程琪瑛女士等,余及趙君亦有答辭。宴畢攝影,曾印有特刊。茲者握筆回思,滋愧有負于贊助諸君之屬望焉!

  第二章 從上海抵巴黎

  十一晨上船,送者孫君厚在、趙君充和、黃君警頑、黃君忏華、謝君鑄陳、苾刍大醒、苾刍墨禅、甯君達蘊等數十人,立雨中有俟至十時解纜始歸者。王君一亭則饋以畫冊畫箑。同日、鄭君之學生鄧名方女士,亦乘船赴德留學,報載隨余往歐,則傳聞之誤也。同船華人二叁四等均有,除香港、西貢、星洲登岸者,尚五十余,大抵皆赴歐洲各國留學者。余與趙、鄭二君及路君式導同室。路君東吳法科學士,今留學比利時魯文大學。他若杭州章君正範、及阮君、胡君、張君等八人,上海工專朱君等二十余人,何君銳濱、孫君世傑、張君作人等,亦時就余談敘。余又不病風浪,故雖處舟中月余,亦未覺苦。

  十四晨抵香港,偕趙、鄭二君等登岸訪潘君達微。潘君留飯,並由潘女士導遊環島,購置什物,即晚開船。

  越叁日至西貢,以是法國屬地,停舟叁日。有招君喬梓者,以程演生之介紹,導余等遊堤岸,寓于大觀園一夕。次日、參觀華人之報館、商會及公園等。晚回船、有中法學校教務長並華人所辦南圻日報總編輯,陳君肇琪來訪,謂該報將爲余出一附刊,囑題佛光二字。陳君粵人,然國語娴熟,文筆清暢,曾研究佛學,尤熱心予之此行。翌日、陳君又偕其校董李君仲卓,邀至李家午餐。李君曾旅法多年,善法國語,尤樂吟詠,座間贈詩二絕,余與趙君、陳君同和之。飯後、參觀中法學校,晤校長法人羅珀Robert,歐戰時曾任法軍一隊之司令者。抵安南研究佛學有年,贈佛學講集,爲介紹巴黎一友人,且言當告之安南總督,對予宏法之事有所贊助。後安南總督至巴黎,于世界佛學苑署名贊成人,或不無關系也。旋李君等送余返船,是夕舟即開行。

  時趙壽人在舟中發見英人翰密登,美人希爾筏,精研佛學,將在星洲登岸,赴暹羅剃度。次夕、由鄭君翻譯,余與深談。據雲:前歲有一德人在美國金門市傳佛教,信從者頗多,當組成一佛教會,彼二人亦爲會員,遂從研究五蘊、十二緣起、叁十七覺分之法義,深生信仰。旋德人他去,會衆被壓迫于天主教徒,會即解散,僅余叁四人堅信不渝。彼二人乃欲赴暹羅等純佛教國,專意修證,期現身獲四沙門果,再回美洲教化。並寫示其對于佛學見解之概略,及曾讀之佛書各一紙。余告以大乘佛學,彼亦領受,謂他日當至中國參訪雲。

  舟行叁日抵星洲,余本擬訪星洲故舊,及一遊槟城、仰光等處,曾先致函電,故抵埠時星洲之中華及印度兩佛教會代表胡治安、黃錫權、陳敬庭、陳禹言等,與普陀寺、龍山寺轉道、瑞于等諸師已鹄候矣。惜所乘法郵不經英領槟城等處,即所經之星洲、哥倫布亦祗停十小時。余遂與趙、鄭諸君及希爾筏、韓密登等,上岸與歡迎諸君攝影,旋赴楊雲溪家午餐。午前、鄭君等出遊,余則與缁素諸友談話。午後、赴中華佛教會演說攝影,複至龍山寺。遂別英、美人翰、希二君,由星埠諸友送返舟,旋即開船。

  此行海程頗長,約五日而抵哥倫布,訪楊雲庵,雲已他去。擬訪尼牙那嘎爾哇,以路遠不及。摩诃菩提會會長達磨波羅,未知其住處,亦不暇訪。遂參觀臥佛寺及佛教大學,以飛車馳覽一周。綠蔭黏天,碧波環地,至足令人憧憬!聞有人指錫蘭曰東方瑞士,請英政府允其爲永久中立地,以佛法自守,與世無爭,英雖未能有茲義舉,竊意他日必能實現清淨佛土于此焉!

  由此開船經印度洋至亞丁停泊,爲程九日。亞丁爲沙漠中一英領海港,亦登岸一周覽,動植俱無,殆非人境,然亦有歐式之衣食住行以點綴其間。次日、停泊齊菩其,似爲法領,其地較有生氣。由是啓碇入駛于紅海者叁日。紅海位于亞洲之阿剌伯及非洲間,兩岸爲大沙漠,故異常幹熱。已而停泊于蘇彜士運河南口,爲亞、非兩洲與歐洲之分界處,出此河北口即入歐洲之地中海,故歐人于此特檢驗船客之身體,冀防止疾疫之傳入。

  余與趙、鄭二君登陸遊埃及首都開羅,期一觀曆史上所傳之金字形塔及回教國民之風俗。此一晝夜,船公司以八鎊一人之代價,包辦舟車食宿遊覽之一切。同行者四西人,一印度王子,合余等共爲八人。初分乘二汽車,約四小時經叁百余裏之沙漠,備嘗風熱饑渴之苦。至開羅則固一繁植群動之近代都市也,人口百萬,爲非洲第一大城。先赴旅舍飲食休息,旋由每汽車一引路者,導遊全市及參觀回教堂之古建築。教堂中大抵爲古近帝王之墳墓,除回教外、不複見古埃及之痕迹。已而飛渡橫駕尼羅河兩岸之大橋,至古開羅,乃遙見金字形塔,至其下,換乘駱駝而上。蓋塔大小有五,乃在沙邱上疊土磚砌成者。塔旁有一獅身人面之石刻,遊者皆攝影留紀念。余等與印度人合組,亦在駝上攝一影。旋換汽車歸旅舍,暮色昏黃,萬家燈火矣。晚餐畢,隨意至街行走,其繁盛者如上海之南京路,充滿英國商場之品式。論者謂歐人所雲近東諸民族,無亞、歐二洲之善德而備其惡德,證之埃及人之欺詐等,洵不誣也。次晨即乘火車,車軌有時旁河岸,田疇如畫,河景宛然,河身狹隘,似僅容一大船通行耳。抵運河北口,入地中海而登船,已將十二時矣。

  船旋開行,在地中海經意大利及法國南部,島嶼錯落,風物佳麗,且氣候亦變炎熱爲涼爽,心目皆爲一暢。先在未入紅海前,曾發起華人同舟會,至是遂開會並攝影焉。

  舟中更有堪紀者,安南赴法留學生二十余人,內多貴族,稍知華文,頗存故國之思,對于中國之國民革命,熱望成功,能進而解放其壓迫。又印人五六,亦時敘談,皆印度教徒,不食牛肉。內有加爾各答大學教授達塔君,赴英研究史學,會談最多,彼亦爲印度教徒,信釋迦亦爲一聖人,但對于佛學殊不了了。言印度叁萬萬余人口,婆羅門族一萬五千萬,達羅毗陀族約八千萬,回族七千余萬,達羅毗陀族蓋爲原始土人,另有其文字、宗教。印度之不能統一,殆皆以宗教、文字之分隔使然欤!九月十五晨抵馬賽起岸,舟行已叁十五日矣。在地中海時,趙君曾致電東方文化學會趙君冠五,時冠五已至船迎接。行李等運至車站,距開車有數時之暇,先同進午餐,餐畢環遊,略觀全岸形勢。乘車至裏昂小停,晚餐,並參觀中法學校,遇單君粹民、周君天球、熊君光楚等。即晚十一時上車,次晨七時遂抵巴黎。

  第叁章 從法國至英國

  余決計在巴黎暫住,或往瑞士、意大…

《寰遊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