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悲精滴
法王如意寶開示
索達吉堪布口譯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無垢光尊者!
一、對濁世衆生的厭離
如今,一切安樂、寂滅的源泉---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已如西下的夕陽,快接近湮沒了。最明顯的表現便是:大部分的高僧大德都已圓寂,前往各自清淨刹土。因而我們就像被遺棄的孤兒那樣,羁留于這個世間,哪裏還知道要去追求解脫大道啊!此時正值釋迦牟尼佛教法的末法時期,恰逢五濁興盛,地處南瞻部洲的藏地雪域也在所難免。在看到野蠻無知與不修正法的人比比皆是後,我對此世間、世人生起了強烈的厭煩心。
無垢光尊者當年曾面對他所處的時世,唱出了一曲讓每一個希求正法、希求真正高僧大德教誨的佛教徒都感到傷心難過的“厭離道歌”。在他的心迹表白中,尊者對末法時代顛倒錯亂的種種醜惡現象進行了最嚴厲的抨擊,並因之而抒發了自己對乾坤混亂的時代與人的極端厭離之心。但我們心裏都很明白,一個真正的大成就者,越是對愚癡的衆生心生厭離,才越是會悲憫他們的愚昧無知。故而我們才體會得到,當年爲什麼尊者一邊痛斥醜陋的人世百態,一邊又會時常潸潸落下哀傷的眼淚。而七百年後的今天,人的品質就更加低劣了。據說現在在某地大城市和繁華區域,也常有歹徒出沒。除去膽量過人和愚昧無知者以外,一般人外出時大多不敢攜帶過多現金。而原本爲觀世音菩薩所化之清淨藏地,暴力事件也時有發生。正可謂滿大地都充斥著蠻橫無理、卑鄙無恥之徒。故而品行端正、如理如法維護生活的人,在人群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小;依靠損害他人、欺騙掠奪等非法手段追求享樂的人卻充滿世間。更有甚者,居然還有人在假冒僧侶,打著佛教的旗號來騙取他人的信任!對此,我無法不生起強烈的厭煩心。
末法時代,衆生的發心多爲惡念,所作所爲也多爲惡行,以此心行,能擺脫痛苦的當然也就爲數不多。因爲世人心念、行爲之轉變均需隨順外境,而冬夏更替、風雨不調,都可導致各種痛苦于瞬間生起。更何況現代人的貪欲之心又極爲強烈,心中整日被癡暗、無明所籠罩,這又怎麼可能讓他們輕易生起善心並引導善行?對此,我也不得不生起強烈的厭煩心。
現在的世間人特別喜歡追逐低級而庸俗的時尚,將不合人倫的叛逆行爲當作新潮處處標榜。因而,各個民族的優良傳統幾乎都被全盤抛棄,就連藏地的出家人也失去了以往的莊重形象,在家人更是不倫不類,在行爲上光怪陸離、千奇百怪。本來,僧人在著裝方面曆來都有較爲詳細的規定,本該身披袈裟、穿裙子、剃除須發等等,因爲如理如法穿僧衣具有很大功德,這在律藏中均有明確記載。然而,現在的個別出家人,有些卻上身穿著皮夾克,下身穿裙子,還渾身噴灑香水,真是不僧不俗,簡直就是魔王形象!另據西藏以往的傳統,身爲一名密咒士,應當蓄長發、著白裙;而其他在家人也都沒有穿長褲的習慣。然而如今的藏族男女,卻一改以往的民族傳統,都開始競相改穿長褲了。
但是並非所有地方都如藏地一樣,據我所知,有些國家和地區至今依然保持著著裝上的優良傳統。比如當年蓮師和益西措嘉佛母經常閉關修法之處---不丹,其民族沿襲自古至今也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不丹與西藏本屬一個國家,近百年來才獨立分化出去。那裏的男人至今仍禁止身著長褲,,所以當他們穿著裙子坐下時還會露出膝蓋。而作爲一國之主的國王,更是非常注意儀表風範。他日常起居時經常使用黃色披單,其他人則只能使用白色或者紅色,絕不可上下錯亂。另外除王妃以外,任何女人的頭發也不准蓄過一定的長度。而且,即就是王妃偶爾在形象上略微打扮得西化一點,國內的群衆便馬上會議論紛紛、頗有微詞......
再回過頭來看看今日的藏地,除了類似于色達這樣的偏僻地區以外,幾乎到處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所謂的新鮮事物可謂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缭亂、目不暇接。許多單純的藏民在洶湧的現代潮流面前開始無法抵禦這些往日從未遇到過的誘惑,從而一改昔日的生活傳統,也紛紛追求起新奇與怪異來,以至于最後連評議也變得不藏不漢,不純不正了。短短十余年間發生的這些變化,的確令人難以接受。放眼環顧如今的整個藏地,且不說佛法的清淨傳承了,就是能夠保持古代優良文化及生活傳統的藏人都已是非常罕見。每當看到這些末法時代衆生的醜陋形象,我就抑製不住要生起極大的厭煩心。
其實在很久很久以前,藏地的生活曾經與天界無別---夏天風調雨順、秋天果實累累;人們的生活幸福美滿---沒有疾病,也沒有煩惱。正如華智仁波切在《蓮苑歌舞》中所講的那樣:整個大地美妙異常,到處充滿了快樂!然而往昔的亭臺樓榭,如今已不複存在。荒涼的大地上,猛獸出沒、盜賊橫行。人口倒是越來越多,但行持善法、佛法的人卻越來越少。而且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在越來越旺盛的人類貪欲的掠奪下,正變得越來越匮乏。人們心中的快樂、自在、和諧正在被痛苦一點一點地慢慢侵奪......
的確,如今衆生的痛苦與煩惱實在是太多了,各種天災人禍,以及內在的秩序紊亂、人性貪婪,導致衆生共業往往以各種災異的方式顯現出來:春天反倒寒冷,夏天又遇幹旱。秋天冰雹成災,冬天大雪封山。如果身爲農民,那真是要忍饑挨餓,食不果腹了。而牧民的牲畜也時常會遭到瘟疫與寒潮的襲擊......
但是,當某些人在貧窮與痛苦中苦苦掙紮時,另外的一些豪門富賈及達官顯貴卻又在窮奢極欲中暴殄天物。他們對待財物無比悭貪、執著,吝啬之心異常強烈。這些人非但不能對窮人進行布施,甚至對碰到的一些外出化緣的僧人也不願提供幫助。更有甚者,有些還找出種種似是而非的借口,對出家人進行攻擊和誹謗。諸如說什麼現在宗教政策開放了,連出家人化緣的方式也開放了等等。這些人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如果你心有疑慮或不信佛教,可以直接聲明,真正的出家人對此絕不會介意。反之,如若家中富有且條件許可,則當盡力供養僧衆,如此則可爲自己和家人培植不可思議的功德與福報。古代一位大德曾經說過:當乞丐或其他人前來化緣時,應當滿心歡喜地盡快布施,哪怕只拿出一點點青稞也好,千萬不要惡語相傷。按佛陀的教言,僧衆肩負著引導衆生走向解脫的重任,故而是衆生殊勝的福田,每一個在家人都應把供養出家人當成是應盡的義務與光榮的職責。但由于貪著財物的緣故,如今卻很少有人能這樣做。面對著衆生日益加重的物欲與自私心態,我不由得要生起強烈的厭煩心。
這裏需要注意的是,當我們供養僧衆的時候,哪怕所准備的財物極其微薄,也應選擇一位具有法相的善知識當作供養的對境,而不要盲目相信那些心懷叵測的奸詐之輩。喇拉曲智仁波切曾經指出:福德淺薄之人即就是供養財産,也不會遇到真正的福田。此話十分有理,確是金玉良言。現代人往往是非混淆、真僞不辨,因而很難值遇真正殊勝的大善知識。這樣,他們即便是想種福田也是枉然。因爲以他們那沒有智慧的凡夫分別念來觀察,具有智慧、守持淨戒,卻又生活儉樸的出家人,往往要遭受這些人的貶斥;而對那些信口開河、妄說神通的虛僞狡詐之徒,他們倒會欽佩有加。這些人的見解如同貓頭鷹的眼睛那樣,永遠也是見不到陽光的。
無垢光尊者曾經說過,一位公平、正直、內心中蘊藏有過人智慧的人,往往會遭受世人誤解,被人譏謗爲品格虛僞;而知足少欲的行者過著清貧的生活,大家又會認爲他缺少福德;真正具有佛法修養的人,大衆又經常以之爲愚昧、軟弱;如果你在如理如法地進行修持,衆人可能會當你脫離現實、自命清高,從而産生重大的偏見。在這種種情況下,誰會成爲這些顛倒錯亂的凡夫的供養對境呢?無垢光尊者一語道破:恰恰是那些一心撈供養,根本不事修行的人們。的確如此,縱覽當今時勢,有些人表面上挂著堪布、阿闍黎的名位,聲譽廣大、名氣遠播,實則並不珍視佛法,只知追求世間種種妙樂享受,真正悲憫衆生者實是寥若晨星。許多所謂的 “高僧大德”往往皆是徒具虛名而已,這些人外著僧衣,道貌岸然,行爲舉止也似乎清淨如法,其實他們的內心貪欲卻像烈火一樣熾盛---名聲小的追求一般財富,名聲大的追求巨額財富,這就是他們的人生目的!但就是這些人在堂而皇之地奪取名聞利養,而普通凡夫也競相恭敬、供養他們。這真是末法時代佛法的悲哀、僧衆的悲哀、信徒的悲哀。
據《俱舍論》及其它一些論典的記述,要想證得真正的禅定是非常困難的。如果以這項條件來衡量當今的修行人,則很少有人能夠達到。記得無等塔波仁波切有一次曾向自己的上師表白道:“在七八天內,我的相續中連一刹那的分別念也不曾生起。”而他的上師,至尊米拉日巴僅將之確認爲一種欲界禅定而已。以無等塔波仁波切的修證與成就,他當時所達到的境界尚且如此,更何況現代的這幫整日起識造境之輩呢?社會是這樣的喧囂和浮躁,人們相續之中的煩惱與分別念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片刻也未曾停息過。這樣的環境與心行讓行者又如何能證得欲界以上的禅定呢?因此,我們應時刻審視自相續,看看是否存在片面追求神通而不重真正的修定、修慧的過患。如果存在的話,則應當痛下決心予以斷除。
再來看看當今那些外出“弘法”之人的行爲吧:他們動辄就自稱爲活佛或大成就者,借此欺騙衆生、聚斂錢財;有些出家人則胡亂授記,利用打卦、占蔔欺诳他人。不過他們的這種做法,卻最易獲取不事聞思、不重慈悲的“行者”們的首肯,因而用不了多久工夫,這幫“神人”們便會聲譽鵲起。這些人的如此作爲當然會種下地獄的種子,但他們卻不自知這種種邪行有如此危險!
…
《智悲精滴》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