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印光大師精要法語講記 壹、安心篇 一、特別法門

  

《印光大師精要法語講記》

  --2007年3月28~30日講于韶關丹霞山錦石岩寺

  

壹、安心篇

  

印光大師的教化

  

從今天開始,我們計劃用叁天的時間,來共同學習印光大師的尊貴開示——印光大師精要法語。

  

印光大師是淨土第十叁祖,是離我們最近的一位祖師,民國時代人。他是一位通宗通教的大善知識,又是一位從儒入佛、貫通儒佛的大學問家、大修行人、得道高僧。印光大師一生特別強調仗佛慈力,主張信願專修念佛,其淨土思想和淨土宗的開宗祖師——善導大師的思想很接近;著作主要是《印光法師文鈔》,有《增廣》、《續編》、《叁編》,總共有一百多萬字,風行天下,曆久不衰。因爲《文鈔》量過大,一般人要通讀的話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後人編有種種節略本,我們這裏也是從《文鈔》當中選取一部分精要的法語來共同學習。

  

印光大師一生的教化,可以用四句話來概括,也就是我們常知的:

  

敦倫盡份,閑邪存誠;

  深信因果,老實念佛。

  

「敦倫盡份」:行爲恪守世間倫常道德,盡到自己的本份。

  

「閑邪存誠」:存心杜絕邪思邪念,保持誠敬。這兩句是世間,做人父母、做人子女、做一般的職業,應當奉行的准則。

  

「深信因果」:就是對于佛陀所開示的叁世因果、六道輪回,世出世間等等因果關系,深信不疑。這是我們建立信仰的根本基礎。

  

「老實念佛」:就是死心踏地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不疑不雜。這是我們達成人生目的,往生淨土,究竟成佛的根本保證。

  

中心內容:老實念佛

  

這次的講義主要圍繞這四句當中的最後一句──「老實念佛」爲中心。

  

關于基本的倫常道德教育,和因果教育,在這次短短的時間之內,就顧及不到,也相信在座各位,在這方面是有基礎的。這一次主要來談一談「老實念佛」。

  

老實念佛不容易。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能見老實念佛的人確實不多。

  

爲什麼不多呢?

  

老實不下來。

  

爲什麼老實不下來呢?

  

不明道理。

  

不能明了佛法的道理,也不明了自己的根機,機和理雙方不了解,這樣就不能老實。不能老實念佛,就難得佛法真實利益。

  

我們選的這些法語,就是爲了解決老實念佛,分爲兩部分:

  

第一,「安心篇」,也叫做「教理篇」。共四十八條,主要側重在「安心」這一方面,也就是剛才講的「老實」。

  

理明才能心安,心安才能老實,所以,這一部分,教理方面相對多一些,不過也很好懂。淨土門的教理說深很深,說淺很淺,還是很好懂的。

  

第二,「實修篇」,也叫做「起行篇」。分叁十六題,主要解決我們實際修持當中的一些具體的問題,側重在「念佛」的行持。

  

這二篇,以安心篇爲主,同時也是相輔相成的。

  

安心篇五節

  

我們先學「安心篇」,共四十八條,分成五節:

  

第一、「特別法門」四條。首先分判法門界線,說明淨土法門之特別,不同于普通法門。

  

第二、「仗佛慈力」七條。爲什麼特別?因爲仰仗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

  

第叁、「念佛勝易」十六條。仗佛慈力,所以既殊勝,又容易。

  

第四、「普勸衆機」七條。既殊勝又容易,一切上智下愚、士農工商、出家在家,都應當來修學。

  

第五、「信願專修」十四條。修學的准則,信、願、專持佛名。

  

標題、原文、出處

  

這四十八條文,每一條都很幹脆利落,擲地有聲。大師說話毫不含糊,說怎麼樣就怎麼樣,可以講力如千鈞,請大家用心。

  

黑體字的部分是印光大師的原文,每一條前面都有小標題,後面說明它的出處。

  叁部分:標題、原文和出處。標題是我加的,目的是希望用短短幾個字,易持易記,讓大家能夠抓住它的核心,爲大家學習提供方便。

  

一、特別法門

  

1. 「法門不同」之文(總判通別二門)

  

修持法門有二種不同;

  若仗自力,修戒定慧,

  以迄斷惑證真、了生脫死者,

  名爲「通途法門」。

  若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

  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

  名爲「特別法門」。(增廣卷叁.近代往生傳序)

  

修持法門有二種不同

  

這一段法語很重要。

  

我們佛教說「八萬四千法門」,四弘誓願說「法門無量誓願學」。

  

印光大師把這無量的法門分成兩大類別,所以講「修持法門有二種不同」。這兩類是不一樣的,大家要明白。

  

很多人這個地方路子不清楚,一步錯,則步步錯。這個地方弄清楚了,你才方向明確。因爲一般講到佛法修行,就含糊籠統,以爲「佛法嘛,都一樣,修行戒定慧,打坐、斷煩惱……」。

  

我們看印光大師的說明:

  

「修持法門有二種不同」:所以這一條文叫做「法門不同之文」。目的是讓我們明白修持佛法,不是含糊籠統、一模一樣的。

  

通途法門

  

哪兩種不同呢?

  

一種是仗自力,就是依仗自己的力量,解決自己的生死輪回,這是一種法門。

  

「若仗自力,修戒定慧」:要仗自力修持的話,那你就要修戒定慧。

  

並不是所有的法門都要修戒定慧,而是仗自力修持法門,就要修戒定慧。

  

修戒定慧的目的在了生脫死,是不是修戒定慧就一定能了生脫死呢?

  

未必!「修戒定慧」後,「了生脫死」前,還有六個字:

  

「以迄斷惑證真」:「迄」是到達。修戒定慧一定要達到什麼程度呢?「斷惑證真」。不是說我持戒,衣服穿得好,走路威儀很好。威儀很好,如果沒有斷惑證真,沒有用;禅定很好,一坐幾個小時、幾天不動,也不管用;讀大乘經典,很會研究、很會講,法相、名詞都很明白,也不管用。要達到斷惑證真——斷除煩惱惑業,證得真如實相,才能了生脫死。

  

這叫「通途法門」,也就是普通法門,一般都這麼修。

  

特別法門

  

另一種是仗佛力,仗佛力是「特別法門」。

  

「若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爲特別法門」:你看這個特別法門,它怎麼特別?不談戒定慧,也不談斷惑證真。談什麼呢?「仗佛慈力」:佛的慈悲願力。

  

爲什麼要仗佛慈力呢?

  

因爲要「自力修戒定慧、斷惑證真」不容易!斷惑證真了,就是阿羅漢。我們修不來,達不到,就要仗佛慈力。

  

仗佛慈力怎麼仗呢?「真信、切願、持佛名號」,也就是「信願行」,不是「戒定慧」。因爲你能夠以戒定慧斷惑證真,自己可以了生脫死了,不必仗佛力。所以,這個仗佛慈力的法門,尤其是爲了那些修持戒定慧沒有力量,達不到斷惑證真的人准備的。

  

「真信」:真的信順阿彌陀佛救度,不懷疑。很多人都會認爲說:「我真的信阿彌陀佛。」其實沒有。他是一個觀念,是從理路上認爲說佛弟子應當相信阿彌陀佛,也自認爲很虔誠信了阿彌陀佛。其實沒有,因爲我們凡夫都很執著,往往還都是自己那一套。我們底下會解釋。

  

「切願」:就是你真的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任何事情能擋住你。

  

「持佛名號」:單稱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以期仗佛慈力」:真信切願來持佛名號,本身這就叫做「仗佛慈力」,這樣往生西方,這個是特別法門。

  

好!我們總結一下:

  

印光大師把佛教無量法門分爲兩大類別:念佛以外的所有法門,各宗各派,所有八萬四千法門歸爲一類,叫做「通途法門」。唯有念佛這一個法門算一類…

《印光大師精要法語講記 壹、安心篇 一、特別法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