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度衆有實有權,實者,自理上說法,由第一義谛頓入真空實相,此爲大利根性的人,才能直下承當。權者,乃善巧方便,以鈍根若凡俗者相宜,因此權現而信入佛之知見,開佛之智慧。故廣開方便之門,普應群機,由佛菩薩靈感或許因之引入皈依叁寶者,必不在少。爲普及初機故,則有佛菩薩靈感探訪之舉。“佛菩薩靈感探訪錄”爲早期“慈雲”雜志中所刊,搜集今人今事之實錄,絕非道聽塗說可比,實則斑斑可考,信而有征。···
佛菩薩探訪錄
慈雲雜志社集輯
樂序
化解險難篇
消災解厄篇
愈病救苦篇
往生實例篇
綜合感應篇
樂序
菩薩度衆有實有權,實者,自理上說法,由第一義谛頓入真空實相,此爲大利根性的人,才能直下承當。權者,乃善巧方便,以鈍根若凡俗者相宜,因此權現而信入佛之知見,開佛之智慧。故廣開方便之門,普應群機,由佛菩薩靈感或許因之引入皈依叁寶者,必不在少。爲普及初機故,則有佛菩薩靈感探訪之舉。“佛菩薩靈感探訪錄”爲早期“慈雲”雜志中所刊,搜集今人今事之實錄,絕非道聽塗說可比,實則斑斑可考,信而有征。
今取其精粹者,整理成冊,分科五篇:即一、化解險難,二、消災解厄,叁、愈病救苦,四、往生實例,五、綜合感應。今書輯成,以時下衆生多著事相,即以事相感應而起信,導入般若妙智,自許事理圓融,理事無礙;若果會此意,莫以爲老生常談,當知以何機得度者,即應以何法度之。應病與藥,藥到苦除,無非一大方便耳。今以綴輯全成,點綴數言,得明其意。初學者應機,老參者視做度初機之藥餌可也。所謂“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正可做爲本書之鹄的,幸勿以淺薄無稽之談,則洛陽紙貴,必有一番度化之盛行,是爲序。
古燕京兆叁寶弟子樂崇輝謹序于隨緣不變之齋室
民國八十叁年第二甲戌正月初一彌勒菩薩聖誕日
●化解險難篇
盜匪不侵
民國二十年左右,安徽省合肥縣、長甯河鎮,有姓丁的大戶人家,地方很有名望。安徽省境內多山水,爲盜匪滋長地方。附近山區有個土匪叫白狼的,惡勢龐大,魚肉鄉民,手段毒辣,人人都很怕他。
有一天,他率領百余匪人來洗劫這個村鎮。這丁府的老夫人羅氏,是皈依叁寶虔誠正信的佛弟子,法名叫西賢;他的兒子潤生與家眷都在南京任職。家中只有老太太一人,碰巧有位比丘尼來看老夫人,聽外面槍聲甚大,人聲嘈雜,知道一定是匪類來洗劫了。兩人不驚不怖,一心加緊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白匪打算闖入丁府,聽到有人說:丁家的男人們和家眷都在外市,空屋無人。白匪也不覺察,當真信了,這個大難就輕易逃過了。過不多久,洗劫全鎮財物無數,並且綁架了兩百個肉票,幾乎一戶都沒有幸免的!當他們大夥兒在河岸邊集合打算駕船回匪巢時,他的隨從又問白匪有沒有搜劫那鎮上有名的丁家,白匪說天時已晚,正值順風,開船要緊。這正是冥冥中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顯應。這則往事是現住永和八十多歲的丁潤生老居士親自告訴我的。
千鈞一發化險爲夷
明清
有一天筆者陪家母訪問親戚張玉寶家(普門文庫長期會員),相談甚歡,張君閑聊中得意地提起,親身體驗的觀世音菩薩感應事迹。前年十一月冬天的某一天,因經商采購貨品,必須臨時趕到宜蘭。張君乃與友人乘一部嶄新的私家驕車,于晚上九時許離開臺北,經過新店一路謹慎地沿北宜公路向宜蘭進行。北宜公路群峰環繞景色宜人,但大彎小轉,高山絕崖,容易肇車禍。過去夜行貨車,常沿途擲放冥紙期求平安。此舉雖屬迷信,可知此段山路不尋常。他們在夜色寂靜中,越過小格頭、水底寮等山村,而臨坪林附近的石漕處,轎車忽然無故地軋軋作響,其音怪異。此時駕駛盤也失靈。車子竟失去控製,似被人強有力地推拉至危險的馬路崖邊。正在千鈞一發、束手無策、危險萬分之際,張君突然想起朝夕禮誦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立刻提起勇氣,虔誠合掌大聲呼救:“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大約念了十句左右,怪音消失了,車身也可安定駛回馬路中央駕駛自如了。此時張君等欣喜感激大士之尋聲救苦偉德,繼續誦念聖號,直至平安到達目的地。“妙音觀世音念念勿生疑于苦惱死厄能爲作依怙”。
嚴重車禍毫發無損
煮雲法師述 慧峻記
六十九年七月廿七日鳳山佛教蓮社又舉辦一年一度的精進佛七了,這一天參加打佛七的人陸陸續續地來報到。廿八日講佛七規矩,其中有二位護七人員,一位是逢甲畢業的巫達盛,另外一位是在豐原教書的老師林小惶,他們二人是發心來護七的。廿八日臺北長途電話打來鳳山,對方報告主七和尚煮雲法師說,慧嚴師(煮雲法師徒弟,現任職智光商職)的母親往生了,慧嚴師在日本,趕緊打電報去日本,催她回來,再快回國也要第二天晚上六點鍾了。
廿九日那天,打佛七的蓮友正受八關齋戒,林小惶和巫達盛要去機場接慧嚴師,向一位蓮社信徒張彩霞居士商借了一部小轎車,同行的還有慧嚴師的一個學生。鳳山蓮社有一位慧融尼師在當天(廿九日)下午一時許睡午覺,夢見山崖上有人喊,有部白色車子撞毀,車上有四個人,但沒有受傷。醒來是個夢,沒有在意。
且說林小惶駕著車在桃園中正國際機場接到了慧嚴師,就趕忙駕車駛上了高速公路,四個人心裏爲了慧嚴師俗家母親之喪,心情都很沈悶,心中全都默念著佛號。在中坜交流道不遠,林小惶還是小心翼翼、清清楚楚地駕著車。不知怎的,車子前面突然出現一個龐然大物(貨櫃車)。說時遲,那時快,轟隆一聲!以每小時八十公裏的速度可想而知,車子撞扁了,奇迹也立即發生—四個人沒有一點傷。誰肯信呢?真的是發膚絲毫沒有損傷。晚上發生的事,和中午慧融師夢見的情況,全無兩樣,也是一奇。
這裏有個原因在,其中有兩種力量保護了他們:自力是平時常念佛,精神會集中統一,空性可以顯現,這時外力的撞擊,不是撞到身體,而是撞到了空性,因爲精神力超過了肉體。另外是他力,以佛的慈悲除障力,佛的法身也是空性覺海的,以此空性之力可包容了一切有形之物,故相撞應無所損,車子不能念佛,故物與物相撞則以力之大小而得其損失之大小,人若念佛就有自他二力的保護。這是自然的道理,豈庸置疑?
四個人喊部拖車來,花去了五千元,車子的修理費花了二萬七千元,足見車子損毀之一般。真是不幸中的大幸,人都沒有傷,阿彌陀佛!世人若肯念佛,菩薩聖號,自如“普門品”中所說“于苦惱死厄,能爲作依怙”,是真實不虛的。但願信受奉行,則“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了。
佑船脫險記
慧澤
我從普門品、地藏經中獲知,觀世音菩薩誓願宏深,悲心最切,應化娑婆,尋聲救苦;又從菩薩靈感錄中看到了許多感應的事迹後,便處處留意著去瞻仰觀世音菩薩之聖容。因此,只要是和觀世音菩薩有關的經咒(如般若心經、大悲咒),不但能誦也能背出,因而蒙受觀世音菩薩之加被福佑也特別來得深刻。我不提倡迷信,但下文要敘述的這件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我認爲是精誠所至,菩薩感應的一個證明。
民國六十六年六月十五日我在一艘四千噸級的貨輪上擔任船長時,當天船已裝滿了六千立方米的南洋原木,正要離開婆羅洲西卡力曼丹省巴坦帝卡河中的鐵魯客耶爾鎮(屬印尼),駛赴日本博多。上午十時,甲板的木材以鐵鏈、鋼索固縛完畢後,“領港”早已登船准備引水出港。時值漲潮,但距是日最高潮時刻下午六時尚有八個鍾頭,因此領港准備先引船到巴坦帝卡河口抛錨以等待沙壩水深足夠時才通過河口放洋。
值班的舵手系一位年青的舵工,雖然在海上經曆了很多年,平常卻喜歡喝酒消遣,從他的眼中已可看出有輕微的酒精中毒的現象;我因貨主出貨拖拖拉拉,已經在該鎮泊了十余天後才勉強裝滿了艙位完工出航,好不容易松了一口氣,憧憬著下個港口—博多的景色,只巴不得趕快離開那種落後的地方,並沒有仔細考慮讓這位舵工掌舵是否妥當。十時十分啓錨離開了裝貨地,逆流而駛,十時二十五分船在吉南幹島右側叁百米處通過,十時二十九分,領港下了“左滿舵”口令,欲使船避開右側的淺灘。半分鍾後發覺船一直往右偏轉,立刻停砗左滿舵,但船已上了山,擱在東經一○九度的赤道附近淺灘,船的吃水從七米減爲五米,是該舵工聽錯了口令所導致的災禍。做船長的人最怕他的船發生這種意外事件了,小則延誤船期時間,大則使船沈沒斷裂,造成不可收拾的海難。
船擱淺後,我先按海難的一般處理原則,該做的都做了,但仍壓不住內心的慌亂,憂慮著金錢和時間的損失不知有多大:如果在最高潮的時刻尚不能出淺,就得再雇一批工人把原木卸下船才能浮起,還得釘排、顧拖船,船上、船邊還各要一班工人,原木卸好了將來又得再裝回去,時間少則十天,半個月,多則一個月;工人要七十人?八十人?或是一百人?船底會不會破裂?船的租金一天美金四千元......哎呀!這下子老板可要損失慘重了!我真是憂心如焚,但是,仍不忘在客廳沙龍供奉的觀世音菩薩聖像前恭讀普門品,誦念大悲咒;同事們也來和我商量如何出淺,以集思廣益;有位信佛的同事邢君亦在自己房間念大悲咒,一遍又一遍,好不容易挨到傍晚最高潮之時刻,大家同心協力,企圖使船出淺,機器也一次又一次地點火啓動,壓縮空氣的表針一直減少。一小時過去了,仍無動靜,我急出了一身冷汗,不敢想像可能會發生的嚴重後果。慌亂間又閉起眼睛懇切默念哀求觀世音菩薩。刹時間,奇迹出現了,二副驚叫著告訴我電羅經動了,船頭開始回旋了,由慢而快入淼了。我再閉起眼睛,虔誠地誦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我沒有虛假捏造,這確是我一生中所遇到不可思議的經曆之一,應驗了經上所說的菩薩應化,尋聲救苦,解脫煩惱的宏願。虔誠地誦念觀…
《佛菩薩探訪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