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破执断惑慧宝《金刚经》妙理剖析

  破执断惑慧宝《金刚经》妙理剖析

  (本文根据1996年2月27--3月27日为兰州部分信众讲座录音整理)

  多识仁波切 著

   (作者简介:多识·洛桑图丹琼排,笔名多识·东舟宁洛,1936年生,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格鲁派朵什寺第六世寺主活佛。曾先后在拉卜楞寺、天堂寺等寺拜十多位高僧学者为师,学习了五部四续显密经论及因明、声明等大小五明学科,得到藏传佛教格鲁派学修灌顶及随许的系统传承。后从事藏语文教学工作,期间自学了汉语言文学。现为西北民族学院藏语言文学系教授,兼任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研究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干事会干事、香港藏学会第二届名誉会长等多种职务,系当代雪域深孚众望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

   《能断金刚般若经》明讲甚深般若性空大理,暗示广行般若大悲发心,舍、戒、忍、精进、禅定智慧等菩萨行事法。因此法是如来为发大乘菩提心者说的,是为最上乘真理发心者说的,反反复复讲空理,旨在开慧、破执。因其对象是利根大机菩萨弟子,广行般若事法在字里行间只需暗示便通,不需要详细陈述。

   这里主要是讲《金刚经》的总义。通过导读,以后就可以看懂《金刚经》。现在有很多人想学习佛法、研究佛法,或想了解佛法。《金刚经》是佛法金刚般若部的精华,是佛法的精髓,非常重要。这里要讲的题目叫“破执断惑慧宝《金刚经》妙理剖析”。第一部分讲《金刚经》的总义,第二部分讲《金刚经》正文的难点和重点。不是逐字逐句地讲,因为大家都能看懂。

  开场白

   现在有很多人想学习佛法、研究佛法,或想了解佛法。首先,讲几个有关佛法方面的问题。

   1、佛法是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 其他任何一种知识、学问都包括不了佛法。佛法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因此,把佛法概括成几句话或几部经典或几种学说都是不全面的。知识是无限的,佛法也是无限的。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佛法,有的人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有的人从艺术的角度,也有的人从思想的角度、从社会学的角度、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佛法,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研究,佛法都是无限的。宇宙也是无限的。宇宙无限的理论也是从佛法上来的,科学的发达将会证明佛学的观点。

   2、学习佛法具有什么意义?学佛法有什么好处?学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这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简单地说,学习佛法能使人变得聪明、善良、心胸宽广,所以历史上的帝王将相、文人学士有很多都是从佛法中吸取智慧营养的。研究一下历史就能知道,像唐太宗、康熙皇帝、乾隆皇帝,还有明朝的万历皇帝,这些著名的皇帝除了要读四书五经之外,佛经也是他们的必读之书。故称佛法为帝王之学。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中国的古老文明和佛法是分不开的。中国的文学艺术也离不开佛法,许多小说题材都来源于佛法,可以说佛法整个渗透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如苏东坡、杜甫、李白、白居易、王维等到近代、现代的许多文人,都学习佛法,从佛法中吸取营养。如鲁迅也很重视佛学思想,翻译了《百喻经》。孙中山先生对佛法的评价很高,他说:“佛法是哲学之母,可以补充科学的不足。”近代著名学者、考古学家王国维曾说:“佛教是科学的宗教。”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的爱因斯坦对佛学的评价也是相当高的,他说:“佛学这种直觉的智慧是一切真正的科学的动力,世界上如果有什么真正的宗教的话,除佛教莫属。”中国是佛教文化的大国。从莫高窟到海南普陀山,能吸引外国旅游者的主要东西还是中国的佛教文化。虽然佛教产生于印度,但在公元62年就传到中国,近2000年来,对思想文化影响是相当深的。世界上的大佛,大部分都出在中国,如乐山大佛、云冈大佛等,有一部分在印度和尼泊尔。过去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就在西藏的扎什伦布寺,高26米。现在香港造的天坛大铜佛,无锡的灵山大佛等,都是世界上数得上的大佛像。

   现在很多人都在关心经济发展,热衷于赚钱的时候,仍然有那么多人信仰佛教。19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说“上帝死了”,本来另有别意,但有人误认为是在说现在是科学的时代了,宗教没有立足之地了,一切宗教都完蛋了。根据这个理论,一些人认为一切宗教都是迷信,将来科学发达了,宗教自然会消亡。但现实证明,这种判断完全是错误的。佛教二千多年来是东方人的文化,后来西方人也开始信仰佛教,对西方人有很大的吸引力。1984年我在兰州与德国波恩大学的教授布莱克先生谈了几个小时,他说在德国藏传佛教几乎是家喻户晓。我说:“为什么影响这样大?为什么要信仰?”布莱克说:“使西方世界拜倒在佛的面前的原因有两条:一是佛教博大精深的智慧;二是为一切众生谋求幸福的伟大精神(即大慈大悲和最彻底的平等观)。”佛法想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不仅仅是为全人类。佛对一切生物、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是关心的,都是平等对待的,包括一草一木、蛆虫蚂蚁及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佛所追求的目的是令一切众生得到幸福,这就是佛的思想精神。佛在世时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条龙,头上长了一棵树,每当风吹树摆时,就流血流脓,龙的头痛得要命。佛弟子问因缘,佛说在过去世燃灯佛时,龙破坏草木,燃灯佛说一草一木都不能破坏,否则要遭报应。但是这条龙不相信,后来龙头上就长了一棵树,一直头疼,这说明一草一木都要爱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现今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个问题,所以佛法是任何宗教、任何法都无法相比的。中国历来重视佛法,如中文佛经,历史上有21种版本,收入4000多种佛经,还有中华大藏经,现在继续在出。有人说我们国家不重视佛教,但作为一种文化,国家是非常重视的。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种年的电视节目里,播出的毛泽东常读的书目中就有《法华经》、《金刚经》、《大涅磐经》、《般若经》等。因为佛法是一种智慧的源泉,特别是对治国、掌握天下的人来说,不能没有这种博大的思想和胸怀。因此,历史上凡是国家的领袖、帝王将相都重视佛法,不能简单的说佛法是迷信。我国的古书中,其他经典很多,但像佛经这样被重视的经典可以说不多。面对佛的精神智慧和博大的思想胸怀,任何一个有见识的人,无法不拜倒在佛的面前。大家听说过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的故事吧,哪个世人能做到呢?甚至连想都不敢想。世人都是为了自己,但佛却不是这样,而是为了一切众生。如果需要,可以把生命献出来,把肉体现出来喂虎、喂鹰,在敦煌壁画上就有这样的故事。现在有人念佛,想死后升到天堂去,这个天堂是非常遥远的。佛的精神是不放弃现实,希望整个世界变成天堂乐园,把充满矛盾、麻烦、苦恼的世界变成天堂,这就是佛的思想。有佛的这种胸怀,人际关系就会十分融洽美好。正如《菩萨行愿品》中所说的那样:“希望地狱变成乐园,希望互相残杀的刀枪,变成朋友相赠的花环。”学佛的人就要学这种精神,不要追求神通。把佛的这种慈悲、爱心、利众的思想变成你的行为准则时,不念一句佛号,不烧一炷香,不静坐一次,你也是菩萨。菩萨无需在别处找,这是佛经中说的。菩萨行中还讲:佛和众生哪个主要?可能一般信佛的人都说:当然是佛主要嘛!不,不对。众生是第一位的,佛是第二位的。佛的目的是为众生服务的,所以说众生是第一位的。没有众生,佛也就没有意义了,也就没有成佛的必要了,没有众生,成佛的前提条件就不存在了。过去藏区的牧民把一年存下来的钱全送到寺院去,这是人们的信仰。拉卜楞寺修寺院时,有一个牧民把多年村下的几十万元钱全部送给寺院。过去我在牧区讲学时经常说:你们对佛教还是不了解,按照佛经的说法,如果你给穷人、老年人、鳏寡孤独等需要钱的人给上1元钱,比给佛供养了100元、1000元还重要。因为佛不需要你的供养,佛关心的是众生。把你的钱、物拿去关心那些可怜的众生,佛更高兴,比供养佛有更大的功德,这是佛经中讲的。供养终生的功德大于敬佛的功德,现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却本末倒置了。若无这种利众精神,即使修得海枯石烂、神通无边,也只是个凡夫俗子。现在很多学佛的人(不是全部)都离不开“名利”两个字,学佛想得到神通,有了神通可以挣钱或出名……这不是佛法,这是魔法。佛法有神通。佛在世时,佛和他的弟子曾现象过一些神通,仅仅在调伏外道、战胜邪道时用过神通。但神通不是正道。所以佛教戒律里讲:不能显神通,一显神通大家都去追求神通,把利众思想撇掉了,把主要的菩提思想撇掉了,重视起歪门邪道来了。所以藏传佛教格鲁派有一条戒律:至死不能显神通。不懂得人说:“红教神通大,黄教可能理论方面学习得好,但没有神通。”这种看法不对,黄教分清了本末,不把注意力引到去修神通、修法术,修炼中会出各种神通,但追求的目标不是神通。在修的过程中出现神通是达到一种境界的标志,但不是目的。神通只能对外道起到起信的作用。现在通过气功等很多人宣传藏传佛教密宗有很多神通法术,大家认为有了这些才是真正的佛法。但真正了解密宗以后才知道:佛教的真正精神不是神通。佛经中说四禅天的神通大得无限。本来欲界无神通,我们都是欲界的人,生来无神通,可以修出一些小神通,和佛菩萨的神通无法相比。佛得到的是三界以外的神通,是四禅天世间禅的基础上得到的神通,凡人是无法达到的。更主要的是神通解决不了人生的问题、生死的问题,历史上很多有神通的人,结果还是一死,逃脱不了无常的规律。因为神通是可以看见的有相的东西,看见的东西就是有限的东西。佛法追的是看不见的,是无限的。有相就像地球或星球,无论多大都是有限的。虚空天是无形的,但万…

《破执断惑慧宝《金刚经》妙理剖析》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