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破執斷惑慧寶《金剛經》妙理剖析

  破執斷惑慧寶《金剛經》妙理剖析

  (本文根據1996年2月27--3月27日爲蘭州部分信衆講座錄音整理)

  多識仁波切 著

   (作者簡介:多識·洛桑圖丹瓊排,筆名多識·東舟甯洛,1936年生,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格魯派朵什寺第六世寺主活佛。曾先後在拉蔔楞寺、天堂寺等寺拜十多位高僧學者爲師,學習了五部四續顯密經論及因明、聲明等大小五明學科,得到藏傳佛教格魯派學修灌頂及隨許的系統傳承。後從事藏語文教學工作,期間自學了漢語言文學。現爲西北民族學院藏語言文學系教授,兼任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研究員、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幹事會幹事、香港藏學會第二屆名譽會長等多種職務,系當代雪域深孚衆望的學者和教育工作者。)

   《能斷金剛般若經》明講甚深般若性空大理,暗示廣行般若大悲發心,舍、戒、忍、精進、禅定智慧等菩薩行事法。因此法是如來爲發大乘菩提心者說的,是爲最上乘真理發心者說的,反反複複講空理,旨在開慧、破執。因其對象是利根大機菩薩弟子,廣行般若事法在字裏行間只需暗示便通,不需要詳細陳述。

   這裏主要是講《金剛經》的總義。通過導讀,以後就可以看懂《金剛經》。現在有很多人想學習佛法、研究佛法,或想了解佛法。《金剛經》是佛法金剛般若部的精華,是佛法的精髓,非常重要。這裏要講的題目叫“破執斷惑慧寶《金剛經》妙理剖析”。第一部分講《金剛經》的總義,第二部分講《金剛經》正文的難點和重點。不是逐字逐句地講,因爲大家都能看懂。

  開場白

   現在有很多人想學習佛法、研究佛法,或想了解佛法。首先,講幾個有關佛法方面的問題。

   1、佛法是無與倫比的精神財富。 其他任何一種知識、學問都包括不了佛法。佛法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因此,把佛法概括成幾句話或幾部經典或幾種學說都是不全面的。知識是無限的,佛法也是無限的。許多人從不同的角度來研究佛法,有的人從曆史文化的角度,有的人從藝術的角度,也有的人從思想的角度、從社會學的角度、從哲學的角度來研究佛法,但是無論從哪個角度研究,佛法都是無限的。宇宙也是無限的。宇宙無限的理論也是從佛法上來的,科學的發達將會證明佛學的觀點。

   2、學習佛法具有什麼意義?學佛法有什麼好處?學佛法能解決什麼問題?這是大家很關心的問題。簡單地說,學習佛法能使人變得聰明、善良、心胸寬廣,所以曆史上的帝王將相、文人學士有很多都是從佛法中吸取智慧營養的。研究一下曆史就能知道,像唐太宗、康熙皇帝、乾隆皇帝,還有明朝的萬曆皇帝,這些著名的皇帝除了要讀四書五經之外,佛經也是他們的必讀之書。故稱佛法爲帝王之學。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中國的古老文明和佛法是分不開的。中國的文學藝術也離不開佛法,許多小說題材都來源于佛法,可以說佛法整個滲透到了中國的曆史文化中。曆史上有很多文人如蘇東坡、杜甫、李白、白居易、王維等到近代、現代的許多文人,都學習佛法,從佛法中吸取營養。如魯迅也很重視佛學思想,翻譯了《百喻經》。孫中山先生對佛法的評價很高,他說:“佛法是哲學之母,可以補充科學的不足。”近代著名學者、考古學家王國維曾說:“佛教是科學的宗教。”被稱爲現代科學之父的愛因斯坦對佛學的評價也是相當高的,他說:“佛學這種直覺的智慧是一切真正的科學的動力,世界上如果有什麼真正的宗教的話,除佛教莫屬。”中國是佛教文化的大國。從莫高窟到海南普陀山,能吸引外國旅遊者的主要東西還是中國的佛教文化。雖然佛教産生于印度,但在公元62年就傳到中國,近2000年來,對思想文化影響是相當深的。世界上的大佛,大部分都出在中國,如樂山大佛、雲岡大佛等,有一部分在印度和尼泊爾。過去世界上最大的銅佛就在西藏的紮什倫布寺,高26米。現在香港造的天壇大銅佛,無錫的靈山大佛等,都是世界上數得上的大佛像。

   現在很多人都在關心經濟發展,熱衷于賺錢的時候,仍然有那麼多人信仰佛教。19世紀德國哲學家尼采說“上帝死了”,本來另有別意,但有人誤認爲是在說現在是科學的時代了,宗教沒有立足之地了,一切宗教都完蛋了。根據這個理論,一些人認爲一切宗教都是迷信,將來科學發達了,宗教自然會消亡。但現實證明,這種判斷完全是錯誤的。佛教二千多年來是東方人的文化,後來西方人也開始信仰佛教,對西方人有很大的吸引力。1984年我在蘭州與德國波恩大學的教授布萊克先生談了幾個小時,他說在德國藏傳佛教幾乎是家喻戶曉。我說:“爲什麼影響這樣大?爲什麼要信仰?”布萊克說:“使西方世界拜倒在佛的面前的原因有兩條:一是佛教博大精深的智慧;二是爲一切衆生謀求幸福的偉大精神(即大慈大悲和最徹底的平等觀)。”佛法想的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不僅僅是爲全人類。佛對一切生物、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是關心的,都是平等對待的,包括一草一木、蛆蟲螞蟻及每一個有生命的東西。佛所追求的目的是令一切衆生得到幸福,這就是佛的思想精神。佛在世時講過一個故事:有一條龍,頭上長了一棵樹,每當風吹樹擺時,就流血流膿,龍的頭痛得要命。佛弟子問因緣,佛說在過去世燃燈佛時,龍破壞草木,燃燈佛說一草一木都不能破壞,否則要遭報應。但是這條龍不相信,後來龍頭上就長了一棵樹,一直頭疼,這說明一草一木都要愛護。人類的生存環境是非常重要的。現今全世界都在關注這個問題,所以佛法是任何宗教、任何法都無法相比的。中國曆來重視佛法,如中文佛經,曆史上有21種版本,收入4000多種佛經,還有中華大藏經,現在繼續在出。有人說我們國家不重視佛教,但作爲一種文化,國家是非常重視的。在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種年的電視節目裏,播出的毛澤東常讀的書目中就有《法華經》、《金剛經》、《大涅磐經》、《般若經》等。因爲佛法是一種智慧的源泉,特別是對治國、掌握天下的人來說,不能沒有這種博大的思想和胸懷。因此,曆史上凡是國家的領袖、帝王將相都重視佛法,不能簡單的說佛法是迷信。我國的古書中,其他經典很多,但像佛經這樣被重視的經典可以說不多。面對佛的精神智慧和博大的思想胸懷,任何一個有見識的人,無法不拜倒在佛的面前。大家聽說過舍身飼虎、割肉喂鷹的故事吧,哪個世人能做到呢?甚至連想都不敢想。世人都是爲了自己,但佛卻不是這樣,而是爲了一切衆生。如果需要,可以把生命獻出來,把肉體現出來喂虎、喂鷹,在敦煌壁畫上就有這樣的故事。現在有人念佛,想死後升到天堂去,這個天堂是非常遙遠的。佛的精神是不放棄現實,希望整個世界變成天堂樂園,把充滿矛盾、麻煩、苦惱的世界變成天堂,這就是佛的思想。有佛的這種胸懷,人際關系就會十分融洽美好。正如《菩薩行願品》中所說的那樣:“希望地獄變成樂園,希望互相殘殺的刀槍,變成朋友相贈的花環。”學佛的人就要學這種精神,不要追求神通。把佛的這種慈悲、愛心、利衆的思想變成你的行爲准則時,不念一句佛號,不燒一炷香,不靜坐一次,你也是菩薩。菩薩無需在別處找,這是佛經中說的。菩薩行中還講:佛和衆生哪個主要?可能一般信佛的人都說:當然是佛主要嘛!不,不對。衆生是第一位的,佛是第二位的。佛的目的是爲衆生服務的,所以說衆生是第一位的。沒有衆生,佛也就沒有意義了,也就沒有成佛的必要了,沒有衆生,成佛的前提條件就不存在了。過去藏區的牧民把一年存下來的錢全送到寺院去,這是人們的信仰。拉蔔楞寺修寺院時,有一個牧民把多年村下的幾十萬元錢全部送給寺院。過去我在牧區講學時經常說:你們對佛教還是不了解,按照佛經的說法,如果你給窮人、老年人、鳏寡孤獨等需要錢的人給上1元錢,比給佛供養了100元、1000元還重要。因爲佛不需要你的供養,佛關心的是衆生。把你的錢、物拿去關心那些可憐的衆生,佛更高興,比供養佛有更大的功德,這是佛經中講的。供養終生的功德大于敬佛的功德,現在許多人的觀念中卻本末倒置了。若無這種利衆精神,即使修得海枯石爛、神通無邊,也只是個凡夫俗子。現在很多學佛的人(不是全部)都離不開“名利”兩個字,學佛想得到神通,有了神通可以掙錢或出名……這不是佛法,這是魔法。佛法有神通。佛在世時,佛和他的弟子曾現象過一些神通,僅僅在調伏外道、戰勝邪道時用過神通。但神通不是正道。所以佛教戒律裏講:不能顯神通,一顯神通大家都去追求神通,把利衆思想撇掉了,把主要的菩提思想撇掉了,重視起歪門邪道來了。所以藏傳佛教格魯派有一條戒律:至死不能顯神通。不懂得人說:“紅教神通大,黃教可能理論方面學習得好,但沒有神通。”這種看法不對,黃教分清了本末,不把注意力引到去修神通、修法術,修煉中會出各種神通,但追求的目標不是神通。在修的過程中出現神通是達到一種境界的標志,但不是目的。神通只能對外道起到起信的作用。現在通過氣功等很多人宣傳藏傳佛教密宗有很多神通法術,大家認爲有了這些才是真正的佛法。但真正了解密宗以後才知道:佛教的真正精神不是神通。佛經中說四禅天的神通大得無限。本來欲界無神通,我們都是欲界的人,生來無神通,可以修出一些小神通,和佛菩薩的神通無法相比。佛得到的是叁界以外的神通,是四禅天世間禅的基礎上得到的神通,凡人是無法達到的。更主要的是神通解決不了人生的問題、生死的問題,曆史上很多有神通的人,結果還是一死,逃脫不了無常的規律。因爲神通是可以看見的有相的東西,看見的東西就是有限的東西。佛法追的是看不見的,是無限的。有相就像地球或星球,無論多大都是有限的。虛空天是無形的,但萬…

《破執斷惑慧寶《金剛經》妙理剖析》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