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正如法师讲于纽约佛恩寺梁皇法会上

  各位法师、各位信众:

   大家慈悲,阿弥陀佛!今天,我们以修忏悔这样一个共同的目的来此聚会,相互认识,互相交流,这就是缘。过去生中,我们结有这个因,也许那曾经是父子母子兄弟姐妹的关系,今日业因成熟,就有现在这样的果报。我们为有这样的因缘,倍感珍惜。

   纽约佛恩寺愍念地球环境恶化,灾害频传,损失惨重;世界纷争迭起,战事不断,生命伤亡,枪炮很贵;国家发展停滞,经济萧条,失业增多;人心贪嗔痴慢,烦恼痛苦,无有安宁;六道群灵众等,轮回煎熬,哀声断肠,故特启建“梁皇宝忏冥阳两利道场”,开无遮大会,宣微妙法音,普利一切,法界蒙恩。伏愿诸佛护念,龙天监坛。预祝功德圆满,遂意所成!

   我受邀请讲开示,非常乐意同大家交流。这几天,我将以《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为题,介绍梁皇宝忏等有关忏法方面的认知。谢谢大家慈悲。

  一、人生烦恼的三大要素

   佛言:人身难得。我们都已经得到。虽得人身,但我们也很烦恼。人生充斥烦恼,烦恼困扰我们,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豪,是平民还是权贵,也不管你如何努力多会算计,人生总是离不开烦恼痛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一般人是不会明白,当然也是无法理解。通过学习佛法,我们这才明白:无始以来,众生由于贪嗔痴等的驱使,造下种种恶业,恶业成果报,就展现今日这种状况。在烦恼人生的过程中,又由于贪嗔痴等的四处活动,兴风作浪,再作诸恶业,又将生命轮回到下一个痛苦的生命链。如果,持续这种恶性循环状态,那么生死轮回,遭受苦难的日子,则永无休止。怎么办?若想化解,唯有忏悔。人生烦恼,行行色色,虽然众多,但归纳起来,不出三障,这就是我们经常念到的“願消三障诸烦恼”。三障是:烦恼障、业障、报障。

   (一)烦恼障。扰乱众生身心,使众生苦恼的,称作烦恼。障,即障碍、困扰。这些烦恼,障碍我们修道,障碍我们生活、工作等一切方方面面。烦恼障,名目繁多,但以贪心、嗔心、愚痴、我慢、疑心、邪知等为根本烦恼。次级的则包括谄媚、嫉妒、诳妄、无惭、无愧、懈怠、放逸等等。

   贪心,贪财贪色贪名贪食贪睡,贪色声香味触法,样样都要贪,贪求不厌,苦啊!或贪财,贪到心狂意麻,不得宁静。人在这里听经,心还在想:中午的豆腐很好吃,没有多吃一块,“啊!很懊悔!”将心拉过来听经,心又跑到厨房豆腐那里去,拉过来,又跑到豆腐那里,这就贪。贪得许多宝贝放在家里,可是社会治安并不好,家里东西被偷的事件时有发生,令人忧心。人在此处诵经,心还挂念家里的宝贝,将心拉过来诵经,心又跑回家,拉过来,又跑回家。这种烦恼,让人讨厌,让我们的人生饱受苦恼。

   嗔心,一进佛堂拜佛,看这个人,心就来怒火,听那话不顺耳就嗔恨。嘴巴还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可心里总是想到前面那个刘师姐在某时对不起我,左边那个师兄在某地伤害过我,总觉得天下人都在存心跟我过不去。“啊!有机会我要报复他一下,解我心头恨气。”嗔火一起,全不知已烧毁功德林。好不容易,经千辛万苦积年累月营造起来的功德丛林,就这样被嗔火所毁了。你过去对对方有多好多好,一把嗔心火,这些恩德就一笔勾销,全毁了。嗔心一动,地狱门开。地狱在哪里?就在这里。地狱之门是怎样打开的?就是嗔心一怒打开的。打开地狱之门的不是狱卒,而是自己本人。发脾气,人家说你没修养,鸡鸭肚肠,也足可以让你烦恼三天三夜。嗔心,怒恨,让我们在烦躁苦恼中度过。

   愚痴,不明事理,没有智慧,愚昧无知,“生老死海坚牢船”,自然障碍修学和人生光明前途。好比盲人走山径曲道,非常危险。有些人以为学佛是学迷信学愚痴,这就是愚痴,特大错误。恰恰相反,学佛是学智慧学觉悟,破除愚痴黑暗。所有佛子都应当发願“法门无量誓願学”。不学,不懂,则愚昧。学会了,又产生我慢。有些信徒学会唱念,就觉得很了不起,以为掌握了佛法,就飘飘然我慢高举,目无出家师父。傲慢轻视,折损福报,阻碍进步,障菩提道。愚痴,让我们在黑暗危险中处处触礁。

   嫉妒,他比我优秀,我就恨他。她比我年轻,我便妒忌她。你多捐款慈善,我就不爽,这就是嫉妒。贪嗔痴慢疑邪见,懈怠放逸…,人生整天都在这些烦恼堆里爬来爬去,忙忙碌碌,尽是这么些伎俩,烦恼的人生是决定的了。这些行为,一旦养成习惯,成为自然,则是人生烦恼大障碍。这些行为,因为我们习以为常,以至近乎麻木。现在明白了,应当守护身口意,勿令五根放纵,如牧童牧牛,勿犯苗稼,造诸恶业。如果发现触犯,应当立即忏悔。忏悔,而得清净。

   (二)业障。烦恼障,从哪里来?从业而来,反过来,烦恼又影响业。业,梵语羯磨(karman),意为行为、造作。我们的行为很多,但佛陀为我们概括起来说只有三大行为,它们是身、口、意三业。身业,指身体行为。口业,是言语行为。意业,即起心动念的行为。

   许多人总喜欢贪点小便宜,买一个糖果也想挑个大的,这里贪一点便宜,那里钻一点法律漏洞获些小利,心情特舒畅。可万万没有想过:这个贪小便宜的贪行为,将来是要招来贫穷果报。到市场买菜,市场的蔬菜放得整整齐齐的,你买菜,将店家整齐新鲜的蔬菜翻上翻下,挑过来拣过去,结果就挑选两磅菜,将店家新鲜的蔬菜搞得乱七八糟,都弄烂了,这种恶习气,这种贪行为,将来必感招贫穷果报。没这个必要吗,眼睛看好,顺手从上面挑选就好了。这便是修善积德,文明表现,将来必得富贵报。你现在贪他一条蔬菜,偷人家一张纸,将来必定连本带利的偿还人家。还债是你未来的果报。你现在是打工仔,将来还是打工仔,帮老板打工还前生债物。公共设施,一草一木都要爱护,破坏偷窃都是要受恶果报。

   刘居士对我说,有些人贪得实在很离谱,身为佛教徒还贪到佛门中来,贪些饭菜水果,点“光明灯”不付费,作法会自作主张打折扣等等,这些贪的行为都是不妥的,佛债难还啊!有位信众说,她以前不懂,常常违背因果,读了《地藏经》:“若有众生,侵损常住,偷窃常住财务、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不与取,就是没有征得对方同意,而擅自取得东西。她说,她现在明白了到道场吃餐饭一定要给点饭钱,这个是这个因果,然后也有发心供斋,供斋是供斋的因果。这讲得非常合符因果法则,一码归一码,贪与施、善与恶分明。有些人可不是这样,而是“侵损常住饮食”白吃白拿,揩常住油水。侵损偷窃常住物的行为,就好比坐上直达无间地狱的地铁,直接开往无间地狱。

   贪心行为,若生人中,就是贫穷、低贱,事事不顺心。严重的悭贪吝啬,是投生饿鬼道的主因。有贪心,你想往生西方,不想堕落饿鬼,那是绝对不可以的,贪心使你投生饿鬼道。你贪心,侵损偷窃他物,将来要连本带利的偿还人家。你现在布施利人,出钱出力,看是眼前吃亏,可将来布施功德也要连本带利偿还你。佛说,贪吝得贫穷报,偷窃得偿还报,布施得富贵报,这就是因果的公平。

   上面讲的只是贪心的行为,以及大体上的相应结果。我们每一行为的发生,都将立刻转变为具有潜力的种子,这些种子直接决定生命未来的遭遇。就业的性质而言,又可分善业、恶业、无记业。所谓无记业,即是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的行为。业,成为障碍,主要是指身口意所造的不善业而言。但对于解脱道来说,有漏的善业也是障碍。所造的善业,没有回向解脱道,而是回向人天果报,就成了有漏善业。

   为什么我们今天有这样的结果?这是我们的业因所注定。科学家对人的研究,认为一个人要成为人才,主要是靠家庭状况、时代背景、教育培养等后天因素。这说的就是业的安排。业的思想还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才,与他先天的天赋有极为重要的关系。天赋的数据程序在人出生之前基本上已安装好,就像电脑程序早已组装。天赋数据,就是业数据。这就为我们揭开了为什么同在一个家庭生长,喝一样的水,吃一样的饭,受一样的教育,各人却走出各不相同的职业道路一个兄弟种田,一个兄弟教书,一个兄弟走私犯法。这也就为我们说明了为什么穷苦人家能造就伟大的人物,而条件充足的家庭却哺育了个平庸之辈。

   每个人造作的业不同,感招的果报也不相同。你到天道享福,我们来人道做人。同样来人间做人也有不同,你是富贵,我是贫穷,他是流浪者,这叫别业。还有,就是我们都是住在同一个地球,或是都是佛教徒,或是都在一个家庭生活,这称同业。

   业,还有定业和不定业之分。定业是指一定要受报的一类,这类不容易改变。不定业,是指不一定会受报的一类,或受后天影响可以改变的。行为的动机和行为造成伤害的程度,也确定了定业与不定业两者的性质。有心故意造作的业,属于定业。无心误作的业,则属于不定业。比如有杀心杀死人,这就成定业;对方坐在我车上,出交通事故死亡,我没有伤害他的动机,这称不定业。还有清洁卫生时,无意杀死虫虫,这也是不定业。虽然,害死的都是一条生命,但因为误杀,不是有意,所以,这种不定业,将来有可能受报,也有可能不受报。

   此外,所造行为后的态度问题和处理方式,也是促成定业和不定业的重要因素。比如,你犯了伤害对方的事情,却没有认错自责,也没有悔改的意愿。像这类恶业,将来是一定要受报。就好比你作了对不起对方的事,没有向对方表达歉意,没有获得对方的原谅,对方一定会伺机报复。反之,你作了伤害对方的事,能及时向对方诚恳赔礼道歉,请求原谅,…

《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有钱之后……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