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的勇气
阿底峡之修心七要
Enlightened Courage
作者:顶果钦哲法王(Dilgo Khyentse Rinpoche)
总召集:赖声川
译者:赖声川
审定:莲师中文翻译小组
出版社:雪谦文化(全佛)
目 录
前言:敲击唤醒众生的法鼓 才楚·贝玛·王杰
中文版序:大乘佛法修行之精要 雪谦冉江仁波切
英文版序:用修心来超越烦恼
译序:菩萨需要勇气 赖声川
作者简介:顶果钦哲法王简传
修心七要本续 切卡瓦·耶喜·多杰著(根据阿底峡尊者之传承而著)
修心七要开示
导言
第一章 修习菩提心的根基
第二章 菩提心
第三章 把困境做为觉醒的道路
第四章 让修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第五章 修心进步的衡量标准
第六章 修心的承诺
第七章 修心的指导
结语
心之甘露——修心七要祈请文 第一世蒋扬·钦哲·旺波著
附录一:注释
附录二:词汇解释
完成 顶果钦哲法王 慈悲心髓的遗愿
前言:敲击唤醒众生的法鼓
——才楚·贝玛·王杰(Tsetrul Pema Wangyal)
顶果钦哲仁波切是藏传佛教最伟大的上师之一,融合了金刚乘传承中大乘、大手印及大圆满的传统。他集伟大的诗人、学者、哲学家及禅定大师于一身,弟子遍及西藏和世界各地。他于一九九一年九月圆寂。
一九九〇年夏天,距离仁波切首度到西方弘法已十五年。从七月十五日到八月十五日,我们极为荣幸地为仁波切举行弘法十五年周年庆。在弟子的请求下,仁波切主持了一项“佛法道路心要”研讨会,内容包括藏传佛教各个教派的修持法门、法教、灌顶及诀窍(pith-intructions)。为期一个月的课程,在法国多荷冬的La Sonnerie举行。此地也是仁波切在欧洲的驻锡地“雪谦天尼达吉林”。
仁波切根据弟子的不同根器,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走向究竟内在平静与自由。在那次钦哲仁波切及其他上师所给予的开示中,《觉醒的勇气》尤为独特重要。于是我也特别感激莲师翻译小组,让我为此书撰写前言。
《觉醒的勇气》是印度大师阿底峡尊者和西藏大师督美·藏波的修心法教。钦哲仁波切根据他个人一生的修行和经验来教导。这个法教是整个藏传佛教的核心,也是两千五百年来,所有佛教国家上师的心要。
这个法教是所有传承的入门、捷径和成果。格鲁派传承是渐修之道和三圣道的修行之道。噶举派汇集了噶当派大师的修心传承,以及密勒日巴尊者大手印的口传。在噶举派的法教之中,佛性是因,殊胜人身是支柱,心灵上师是动力,诀窍是善巧方便,而果则是身与智慧的成就。萨迦派是针对三种见地的道与果及前行。宁玛派传承结合了从轮回解脱的决心,确信因果法则,利益众生的利他觉醒心,以及一切现象原始清净的圆满见地。
这个法教是过去上师们的体验,顺应时代潮流,可以轻易融入日常生活中。它所带来的利益,正符合我们最迫切的需求。透过这类修行,我们可以培养一颗善良的心、一种慈爱的态度和自在。
在此要感谢当年主办法会的所有朋友,以及莲师翻译小组的努力,让本书能够出版。我尤其要感谢吉美·钦哲仁波切(Khyentse Tulku Jigme Nuden Dorje)。透过他的努力,将原始的录音带先听写成藏文,再由他翻译成英文。接着要感谢瓦参·费区(Wulstan Fletcher)、贝玛·耶喜(Pema Yeshe)、克莉斯汀·佩米德(Kristine Permild),以及所有协助编辑本书的朋友。
愿本书能启发每一个人,以各种语言传达数百年来,在西藏保存完好的所有珍贵法教。本书让我们尝到那不可思议智慧宝藏的一小部分。愿在未来,…… 这个珍贵的传承保存下来,与全人类分享。
在每月纪念杰宗仁波切(Jedrung Rinpoche,1856-1922)的吉祥日子里——杰宗仁波切是第一世钦哲仁波切(1820-1892)和伟大的康楚仁波切(1813-1899)的主要弟子。他后来成为尊贵的敦珠仁波切(1904-1987)和甘珠仁波切(1898-1974)的根本上师——我祈愿所有的上师长寿,利生事业皆能实现。愿战争、饥荒、一切疾病与自然灾难皆止息。愿尊贵的顶果钦哲仁波切迅速转世,继续指引我们,敲击法鼓唤醒众生,以达到究竟觉醒境界。
写于水猴年七月三十日(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六日)
法国Saint Leon-sur-Verzere
中文版序:大乘佛法修行之精要
——雪谦冉江仁波切(Shechen Rabjam Rinpoche)
藏传佛教整个修行道路的核心就是慈悲及利他性慈爱的教义。在本书中,尊贵的顶果钦哲法王将佛法的慈悲道路浓缩成非常实际的指示,让读者能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任何遭遇,让自己进步,成为更好的人,终究成就觉醒。本书中之讲解是根据印度大师阿底峡尊者带到西藏的《修心七要》。大乘佛法修行之精要都收集于此。
今日世界之中,有愈来愈多中文读者对藏传佛教有深厚的兴趣。现在,我的根本上师,顶果钦哲法王如此甚深的法教能够在台湾出版,令我感到无比欣喜。
感谢译者赖声川和丁乃竺,他们义务地奉献自己的时间,完成此事。同时,也要感谢雪谦学佛中心所有成员的努力,才能完成本书的出版。
英文版序:用修心来超越烦恼
菩萨为利益众生而寻求证悟。他们的道路是利他的道路。在这个道路上,心要接受训练,超越平常所熟悉的凡夫自私行为和烦恼,渐渐学习将他人变成内心最主要的关怀焦点。这种利他态度,是佛陀大乘法教的根本及核心。大乘佛法是一个庞大的哲学禅修体系,过去曾有非常多的经典和论释说明这个体系。现在很难找时间研读所有细腻的经典,更难找时间来领悟这些法教。我们有时也难免把木材当做树木本身。
“修心七要”用最精要的方式来说明菩萨修行。它的内容包括“自他交换法”(以观想的方式,用自己的快乐取代他人的痛苦),以及非常实际的忠告,教导我们如何将人生不可避免的困境,转换成修心道路上的助力。
这些法教首先在西元十一世纪,由伟大的印度上师阿底峡尊者带到西藏。阿底峡尊者从当年最伟大的上师处领受教法。他最主要的弟子种敦巴,把法教传给切卡瓦·耶喜·多杰,并由切卡瓦首次把法教书写下来。从那时至今,“修心七要”的法教未曾中断。
本书是顶果钦哲法王最后一次访问法国时,一系列开示的翻译本。时间是一九九〇年夏天,大约是仁波切在不丹圆寂前一年多。仁波切用的是伟大上师督美·藏波的法本。在那次开示中,大约有三百位弟子参加,地点是仁波切在法国多荷冬驻锡地La Sonnerie花园中搭起的大帐篷。现在仁波切已经圆寂,使他那一次说的一切,增添不少含意。许多弟子认为,那次开示是仁波切临别的礼物。我们用最深的感恩,祈请他尽速转世,并以感恩的心来出版那次开示。本书将切卡瓦“修心七要”的本续刊登在顶果钦哲法王的开示之前。在仁波切论释的过程中,我们也将原文一行一行地呈现出来。在全书之后,我们加上一个祈请文的翻译。这是第一世蒋扬·钦哲·旺波造访阿底峡尊者的西藏居处时所写下来的,里面包括修心的所有主要课题。
当年听闻法教的弟子,大部分是佛法修行者。他们已经熟悉佛法的主要教义,以及传承词汇和历史。为了让更多读者深入了解,本书附上注解和辞汇解释。虽然未能全面涵盖,但对不熟悉佛法概念的读者而言,或许有帮助。
仁波切开示的录音,由吉美·钦哲仁波切听写后翻译成英文,再由瓦参·费区编辑。过程中,莲师翻译小组的克莉斯汀·佩米德、麦可·亚伯拉斯(Michal Abrams)、海伦娜·布兰德(Helena Blankleder)、安·班森(Anne Benson)、史提芬·葛丁(Stephen Gethin)、查尔斯·哈斯汀(Charles Hasting)及约翰·康谛(John Canti)都给予重要的协助。
译序:菩萨需要勇气
——赖声川
此生有幸三次遇见尊贵的顶果钦哲法王,这都是改变我人生最重要的激励。
在法王面前,俗世的一切烦恼变得那么微小而透明。法不需用“传”的,在顶果钦哲法王的姿态中,一切那么自然地被清楚指引出来。菩提心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具体的,充满空气中,处处触摸得到。
我更是有幸翻译这本书,让中文读者亲近法王的开示。我自己从事的是戏剧工作,平日在艺术界能接触到各种“前卫“艺术家”及理论。但本书不断让我惊讶及赞叹:什么叫“前卫”?我心想,法王论及菩提心,做菩萨所需的勇气,在他的说明及例证中,我们看到的一…
《觉醒的勇气--阿底峡之修心七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