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教的现代价值略探
内容提要: 任何浩博渊深的思想理论、巧妙精致的逻辑思辨都是要为现实服务的,没有现实人的需要就没有一切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佛教以其深邃的哲理、丰富的文化内涵、无所不至的人伦大爱和净化超脱的意境,在当代社会以它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吸引了营营碌碌的茫茫苍生。唐代以降,影响面最大的当数净土教。“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盛况,正说明了净土教在我国民间的普及性及对社会的影响力。净土教以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妙庄严、阿弥陀佛的宏愿悲心以及“功高易进”的修行法门,深深地融合到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与处世心态中。在中国佛教各大派别中 , 净土教“最富有宗教精神 , 最能体现宗教情怀和理想”。 [1] 因为净土教的弥陀信仰,“不仅具有宗教哲学上所称的超越力量和理想世界,同时具有简易的实践方法和人类最高超的悲愿观念”。 [2] 净土教所表现的宗教性,正是它具普遍性的要求,也同时可以看出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假若我们基本认同上述观点 , 我们就有进一步地思索和认识净土教这一历史悠久、根深蒂固的文化的现代价值与作用的必要。本文则试图在这方面作一点有益的尝试和抛砖引玉的初步工作。文中从普遍价值和特殊价值两个方面予以展开,分别就净土教与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科技发展、政治经济、环境保护、教育理念、临终关怀、和平对话以及在佛教信仰中特殊优越的地位等等层面的作用和意义作了简要论述,以期揭示净土在现代社会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 净土教 现代社会 阿弥陀佛 念佛 价值 简易 殊胜
作者 正澄,中国佛学院九九级本科毕业生。
一、引 言
在世界总人口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信仰宗教。从世界宗教及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源自古印度的佛教曾经极大地影响并规定了包括中国、朝鲜、日本等在内的整个东方文化的思想内涵及其发展进程,使佛教成为世界最有影响的三大宗教之一,佛教文化也因此而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世界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在众多的佛教教派中,其他教派或昙花一现,或影响不大,而唯净土教等极少数派别,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而生生不息,饱受数次的法难而盛行不衰。如陈扬炯先生所云:
普及于佛门,深入民间以至明清时期形成“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局
面,成为中国民众的宗教砥柱。其影响之大,为任何一种宗教所望尘莫及。 [3]
他又说:
至明清之时,可以说已是净土一家之天下。 [4]
这种有趣的现象,不能不引起作为佛弟子的人们的关注。净土教为何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古老的净土教在科技辉煌、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存在的价值何在?正确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弘扬净土法门。由于修学浅薄,偏见和错漏之处一定不少,祈诸师长道友不吝赐教。
(一)“净土教”的概念 要探讨净土教的问题,首先得明白什么是净土教。净土,梵语 ksetkra ,译为刹,就是清净世界。净土全称清净土、清净国土、清净佛刹,又称净刹、净界、净方、净域、净世界、净妙土、妙土等等。净土在佛教典籍中有许多描述,它是非常美妙、殊胜、快乐、幸福,脱离了一切恶行、烦恼、垢染和苦难的处所。净土是相对于浊土而言的。佛陀在经中把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称为五浊恶世: [5] 劫浊(随时间的转移变化会灾害不断),见浊(知见上的愚昧,略说有身见、边见、邪见、戒禁取见、见取见五种),烦恼浊(烦恼众多,燥动不安),众生浊(凡夫的五蕴报体,为众苦之本),命浊(息、暖、识等所成命根,刹那变化无常),是污浊之土;而净土则是远离垢染、纯属清净、无有痛苦烦恼、妙乐充满,依报正报庄严美妙的世界。根据佛陀在诸大乘经典中的指示,有西方弥陀净土、东方药师净土、兜率净土、毗卢遮那佛的华藏净土以及唯心净土等等。本文的探讨,则限定在弥陀净土的范围之内。教,教育、教诲、教法。净土教,这里特指围绕《无量寿经》(叙述了阿弥陀佛因位愿行和果位功德,侧重说明了往生之因缘),《观无量寿佛经》(指示修十六观等往生净土的行业,侧重说明了观想念佛与往生品位),《阿弥陀经》(明净土庄严和持名念佛的利益,侧重说明了持名念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述的是普贤大士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目的在于导人起信),《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说一门深入,都摄六根,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目的是开示方法),《往生论》(讲解五念门)等五经一论而说明念佛修行、往生极乐世界的教法和行门。
为什么称作净土教,而不叫作净土宗呢?因为严格地说来,净土法门不能称为宗,若强名曰“宗”,也只是学派意义的“寓宗”,它始终没有形成和建立起自己的法嗣传承制度。 [6] 太虚大师曾说过:
律为三乘共基,净为三乘共庇 。 [7]
印顺法师在其《净土新论》中也指出:
戒律与净土,不应独立成宗。 [8]
他的理由是:
净土为大小乘所共仰共趋的理想境界。 [9]
在佛教史上,中国佛教在本质上就没有十分强烈的宗派意识,强说有八宗或十宗的话,也仅仅是一种学派分法而已,是过去古德们为了方便教理的研究而进行的权巧作法,真正的宗派意识和教团之间的宗派观念是非常淡薄的,总体上来说诸宗派是融合的。 [10] 唐以后的净土信仰已融合入各宗派的修行实践中,其教派性十分淡化。 [11] 著名的佛教学者汤用彤也早就怀疑,“净土宗”从严格意义上讲,若作为一个佛教宗派是有问题的。 [12] 所以,本文在行文之中,姑且用“净土教”一词来表述。
(二)对现代价值的理解 现代,即现在这个时代。现代价值,本文分作一般价值和特殊价值两个方面。一般价值,是指净土教法内容中,在社会的伦理道德、科技发展、政治经济、环境保护、教学理念及临终关怀等方面,对现实的积极引导与启发性的普遍意义。特殊价值,是指对净土教的信奉者来说,修学净土法门与其它法门相比较的殊胜之处,如简易、方便、稳妥、快捷、普适等等优胜的价值。既然是对现代价值进行讨论,故本文还先将对现代社会及人们的根性进行一番扫视,以便凸显净土教现代价值的征对性。
二、现代社会扫描
佛法讲契理契机,也只有契理契机才会对众生产生真实的受用和益处。讨论佛法中净土教的现代价值和功用,就必须对现代社会众生的依报和正报的状况有所审视和认知,才能放矢有的。
(一)社会状况 也许跨进新世纪的庆幸与欢呼余兴未尽,犹如一场成盛大的美宴刚刚结束,人们还在品评心头的愉悦与美味。可是,人们又不得不面对仍旧光怪陆离、扰攘不安的现实社会。尽管人们对明天会更好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但这丝毫没有改变有识之士忧虑的目光,他们打量着这个林林总总的娑婆世界,企图找到更圆满的对治其流弊的方法。现代社会的主干是科技与市场经济,科技引发的力量日新月异地改造着自然,物质高度丰盛,交通便捷,知识爆炸。科技的高度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电子、原子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经济一体化、政治法治化、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已初见端倪,但这并不意味着存在的弊端消除或减少了。
早在 1990 年 10 月 15 日,身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的托尔巴博士曾发表重要演说,他说:
几十年来经济增长的动力一直依赖于短视的生态赤字式投资——资源掠夺和
污染剧增。 [13]
他还说:
我们没有多少时间了,我们正在迅速接近不会有任何赢家的生态边缘。 [14]
托尔巴先生的这番话,是仅就生态危机而言的,已经可以看出当今世界势态的严峻。 其实,生态危机里包括有环境污染(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酸雨、酸雾,沙尘暴、有害气体、光化学烟雾,河流污染,土壤污染,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噪声污染等等)、资源锐减(森林滥耗,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耕地迅速减少,能源短缺,水资源紧张,粮食匮乏,物种消亡)和人口激增。仅仅生态危机这一项,人类社会岌岌可危之势就已经昭然若揭,绝非危言耸听。更别说战争不断,核战阴云未消,恐怖事件不绝于耳。这个世界真是佛所说的:
吾去世后,经道渐灭,人民谄伪,复为众恶,五烧、五痛还如前法,久后转
剧,不可悉说。 [15]
的真实写照。时值末法,去圣日遥,五浊之情愈演愈烈,诸多邪师外道利用人性弱点,蛊惑人心,时道已是十分险恶!
(二)众生根性 科技和工业的高度发达一方面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一方面加剧了世界经济的竞争,加快了社会的节奏,加剧了社会的矛盾和社会的紧张。另外,一方面它带给了人类丰富的物质财富,一方面又促使人们的欲望极剧膨胀。另一种更为深刻而严重的社会危机——刑事犯罪、道德堕落、精神空虚等恶性因素正在扩大。人们间相互冷漠,尔虞我诈,关系疏远,身心疲惫,惶惶不可终日。人类的精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极度空虚和迷茫。在知识爆炸、资讯膨胀、竞争激烈和越来越快捷的生活节奏笼罩的心灵背后,产生的是传统信仰的淡薄、人欲的放纵、道德的堕落和精神的极度颓废,人的内心已被掏空,变成了工业技术、商业交易、产业竞争的玩偶,变成的被极端异化的工具。大量的新新邪教盛行,又为不甘于异化、企图寻找精神家园的人们设置了重重陷阱。人民圣殿教、奥姆真理教、*轮功等等这些已毁灭了很多人的身命和灵魂的精神毒弹的出现,显示出了人类寻求精神家园之危机重重,这迫使人们在信仰的选择…
《净土教的现代价值略探(正澄)》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