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講述(1997年4月講于洛杉矶)
內容提要
第一天
第二天
第叁天
內容提要
第一天
首先闡明佛教爲教育,其目的則在成就吾人之“無上正等正覺”覺了就能離苦得樂;我們所有的一切苦難、煩惱、憂慮皆因“迷”而來。
學佛就是學做一個明白、清醒的人而已,我們要以彌陀爲學習之目標,我們要心同佛,願同佛,行同佛,以彌陀之殊勝功德來啓發我們自性之功德。
西方淨土雖有四土之輩,然皆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爲往生要件。不爲自己就是菩提心,一切爲佛法,一切爲衆生,心量愈大,成就愈殊勝。
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我們要以印光大師爲榜樣,全心全力來布施法寶,一舉叁得;況且也唯有流通法寶,助人覺悟,才能根本的解決問題。
第二天
說明佛法殊勝之利益,近可幫助我們此生得到真正幸福、美滿的生活,遠則永脫生死輪回之苦。而法門衆多,要想在這一生當中成就,就要選擇最契機之法門,此即念佛法門,一向專念,永生淨土。
而修學之次第,首重發心,亦即“衆生無邊誓願度”以此爲先導大願,則自能勇猛精進。發心之後,即須在“斷煩惱”下手。
根基之奠定全在“五年學戒”如此,你才有能力辨別是非、真妄、正邪,一切自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叁天
念佛的人那麼多,往生的卻那麼少,追根究底,不外乎未能看破、放下;看破是善根,放下是福德。
怎樣才能看破、放下?一定要深入經藏,將宇宙人生的真相弄清楚。真相是什麼?一切法不可得,亦即能得與所得皆不可得。若能深入此理,則自然看破、放下。
並引倓虛老法師《念佛論》中所述叁位念佛人,預知時至,坐著走的,站著走的來作證轉,說明念佛功德之真實不虛,及其殊勝確不可思議。
末後並以韓館長之往生勸勉我們臨終一定不能生病,怎樣才能不生病?將貪嗔癡叁病毒拔掉,自然身心健康,往生必然自在。
一九九七年四月講于洛杉矶
第一天
陳會長、諸山長老、諸位法師、諸位同修:
今天難得有這樣殊勝的因緣,在洛杉矶僑教中心我們一起聚會,談談佛法;我沒想到今天有這麼多同修來參加,有許多是新面孔,這是顯示出這個地區佛法的興旺,學佛的同修逐漸逐漸的年年增加,這對社會來說,是個非常殊勝的現象。
今天我們要談的題目是“怎樣念佛往生成佛”這個題目的範圍非常廣泛,老同修都已有很正確的概念,對新同修,我們必須還要簡單的將佛法作個介紹。
佛教,一般人都把它看作宗教,這個我們無可諱言,佛教確確實實是宗教,可是我們學佛的人自己必須要曉得,佛教本來不是宗教,而是現在變質成了宗教,這是先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的。佛教究竟是什麼?如果我們不能認識清楚,就談不上修學了,效果那當然就更不必說了。
世尊當年在世也是不辭辛勞,到處講經說法,足迹遍五印度,所以他是教學,他不是在傳教,他是在搞教育,教導一切衆生破迷開悟,而後衆生才能離苦得樂,這是他老人家一生爲社會、爲衆生所作的貢獻,我們不能夠不清楚。他在印度的教導就如同我們中國古代的孔老夫子一樣,夫子也是一生致力于教育事業。
世出世間真實的功德,不朽的事業,無過于教育,因爲這個教育不僅僅是我們一般講的“可大可久”它之大,含蓋了虛空法界;它之久,那真是無量劫,我們無法想像,如同經典上講的“不可思議”這些都是真實的。
世間法所講的“可大可久”實在講,它有限度的,爲什麼?地球它有成、住、壞、空,你再怎麼久也無法超越太陽的將來會死亡,銀河系將來也會變壞。由此可知,“久”是有限度的,唯獨佛的教學這個“久”是無限的,因爲它超越虛空法界。
佛教導一切衆生,到底教什麼?這一點,我們不能不知道。經論上的術語“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是音譯,實在講是可以譯成中文,它中文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佛是教我們這些。這句話依舊用梵音不譯是屬于“尊重不翻”不是不能翻,我們是很尊重它。這是佛陀對于九法界一切衆生教學的目標。
這句話裏面就含叁個層次,正覺、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佛告訴我們,一切衆生都有無上正等正覺,像《華嚴》、《圓覺經》裏所說的,一切衆生本來成佛,成佛就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爲什麼我們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變成了迷惑顛倒,樣樣都不覺了,這才受了許許多多的苦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佛在一切經中,就是把這個事實真相爲我們說破,讓我們醒悟過來,一般講覺悟過來,大徹大悟;悟了之後,你就能離開一切苦難,苦難是迷惑顛倒造成的。
我想今天來參加講座的同修,無論是老修或是初學,對于佛教多少都會有一點信仰,沒有信仰,你不會來這裏坐一個半鍾點,對于佛法裏講的六道輪回、十法界,雖然不甚清楚,我想都會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六道輪回從那裏來的?十法界從那裏來的?十法界之外聽說還有個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怎麼回事情?這些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搞清楚。
佛告訴我們,這些現象的根源就是我們迷失了自性,自性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我們迷失了正覺,起了妄想、分別、執著,所以把原本的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輪回;我們在六道裏面受盡了苦難折磨,六道裏只有苦沒有樂,如果你覺得你目前的生活環境還不錯,你還很快樂自在,那不是真的,那是你想錯了,也看錯了。佛給我們說了真相,你現在覺得有快樂,是你那個苦暫時沒有發作而已,就像病人,病未發作時覺得還不錯,發作時問題就來了,就嚴重了。
那到底有些什麼病?病太多了,無量無邊,說不盡,經裏講的“八萬四千煩惱”四弘誓願裏大家常念的“煩惱無盡”那是病啊;我們不能不承認,不能不覺察這個病的嚴重性。
佛菩薩跟我們的差別在那裏?佛菩薩沒病,我們是病人,如果你一餐飯沒吃,你就覺得餓了,餓是病;換句話說,這一餐飲食是治病的,吃飽了很快樂,下一餐不吃,病又發作了,叁天不吃飯就要命,你還能是個健康的人嗎?你還能說你自在,你快樂嗎?擺在眼前的事實,我們都沒能覺察到,佛說我們迷惑顛倒,說的不過份啊,說的都是事實。
六道從那裏來的?從執著來的,無論世法、佛法,你只要有執著,這執著就變現出六道,你就出不了六道輪回。古德常說“生死事大”幾個人能夠警覺到生死事大?果然警覺到生死事大了,這在佛法裏講,“他開悟了”、“他覺悟了”覺悟就有救了,沒有覺悟的人,那沒有法子,遇到佛法,他也不肯認真去修學,佛法裏確實有殊勝的功德,有圓滿的成就,這些好處,他都得不到,唯有真正覺悟的人,他才能夠得到。
所以我們至少要警覺到生死事大、輪回恐怖不是好事情;人在六道輪回裏,總是在叁惡道的時間長,在叁善道的時間短,佛在經論上常常這樣說。我們冷靜去想一想,它真的是事實,佛不但沒有妄語,佛說的話,絲毫都不過份。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經論裏講的太多了,一切經論都是這些道理,給我們講解方法。
諸佛菩薩都是凡夫修成的,他們將修學的經驗提供給我們做參考,幫助我們學習,所以佛法是師道,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爲“本師”“本”是根本,“師”是老師,他是我們根本的老師,就是創立這個教育的創始人;我們佛弟子供奉釋迦牟尼佛的形象,無論是雕塑的、鑄造的、或是彩畫的,我們供奉的目的是在尊師重道,不是把他當作神明來看待;如果把佛菩薩當作神明來看待,那就變成宗教了。
我們要依靠神明的保佑,這是一個妄想,神明能否保佑你?中國諺語說得好,“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神明就是這樣的,他自身都難保了,他怎麼能保佑你?你要是仰賴神明來保佑你,這個念頭是妄想的,是錯誤的。
講佛菩薩對我們的貢獻,我們常講的對我們的加持,也可以說對我們的保佑,那是什麼?爲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告訴我們做人的方法;所以它是教學,教學就是加持,教導就是保佑。
他不但把這些理論說明白了,說清楚了,方法也說得非常周詳,就在我們自己現前的生活上,不需要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大家差不多一樣的,但是我們跟外國人相差就很大了。生活方式不相同,沒有關系;工作的狀況不相同,也沒有關系,就在你現前的生活方式中,現前工作的崗位上,佛教給你一些原理原則,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你的生活會很快樂,你的工作會很圓滿、很成功,這是你現在得到的好處。
更大的利益是它能幫助你斷煩惱,也就是破執著,幫助你離開一切分別、妄想,使你自性裏面的智慧,正等正覺能夠現前;智慧現前了,無論從事怎麼樣的事業,必定是圓滿成功。
所以佛的教學是智慧的教學,諸位看看佛陀當年在世,一生教導的科目之中心,你也能夠覺察到,後人集結成爲經典,實在講,若以現在的話講,經典就是教科書。經典歸納爲叁大類,經、律、論叁藏,叁藏裏面所闡揚的重點是戒學、定學、慧學,戒定慧叁學。
戒、定、慧,諸位要是認識清楚了,這和宗教沒有關系,宗教是要講求宗教的情操,對于神是極力的尊敬擁護,百分之百的服從,那是宗教徒。佛法裏不如是,你看看經典裏的記載,世尊當年講經說法,聽衆、學生提出問題來跟他辯論的,不知道有多少,所以可以跟老師辯論;但是宗教徒對于無上神聖的神明只有服從,不可以辯論,你也不能夠懷疑他。我們佛說的可以辯論,可以打破沙鍋問到底,這也像現在的政治,佛是民主、自由、開放的,神是專猘的、獨裁的。
所以我們要認清楚,佛法是師道,不是神道;它是教育,不是宗教。在佛法裏,一切衆生和諸佛如來的地位是平等的,“生佛不二”“生”是衆生,“佛”是諸佛如來,地位…
《怎樣念佛往生成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