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世潘唐瓦·德唐夏茸上师传

  译者前言

  经过众弟子的一再要求,终于由“拉姆法师” 历经数载将上师的年谱收集成文,再由我将他译为汉文,在翻译的过程中,基于“拉姆法师”以年谱记事的方式写出,重复的地方很多,所以我就采用了编译的方式将重复的地方简化。因为上师还住世,知情的人还很多,所以通过我自己的了解,把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据实编写献给大家。原本想自己重写,但因时间有限也就作罢。

  出此书的主要原因是希望能尽最大可能将上师的功德介绍给大家,让大家对上师有一个正面的认识,所谓佛法难遇,善知识难求,希望借此因缘能让更多的人步入正法道,得遇上善知识。

  我依止上师有五六年时间,特别是后三四年,感上师慈悲摄授常能承侍于座前,见上师利益众生无间乃至饮食用膳之时,也难得休息,对上师从不说疲倦的利他悲心深受感动,悲心力弱如我者怎能不生大惭愧心,故而希望有缘的人能因见闻上师的功德事业生大信心、得大利益、发广大心,是我所愿!所以我也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这本书,谨以此书供养无上根本师,和众有缘人。基于水平有限,欢迎提出宝贵意见。最后祈请上师久住世间,转大*轮,祝愿大家吉祥如意。

  法灯于拉卜楞寺

  2004年3月15日

  

  三世潘唐瓦·德唐夏茸上师年谱

  无上三宝谛实之自性

  无匹悲智体圆恩惠主

  无比浩瀚经续大海藏

  祈请上师遍主金刚持

  

  三宝真实诸佛大悲藏,遍智发心大日亿光耀。

  哺育佛教莲园善知识,调伏所化吉祥海前供。

  最为永久善妙根本基,如理依止上师作随行,

  勤求诸佛欢喜善乐道,誓言心要教授核心藏。

  兴盛稀有众吉祥事业,深广相糸殊妙此传记。

  摄略华曼三界作庄严,有缘目睹欢喜吉祥临。

  为了让众多弟子及有缘的人了解具恩无上金刚持,总集诸佛自性为一体的贡乔·钦绕嘉措上师(意为宝智海上师)通称——三世潘唐瓦·德唐夏茸活佛的生平,在这里略摄生信辞曼简要而说活佛于世间应化之三世。

  一世潘唐瓦·却吉洛珠大师,

  二世潘唐瓦·赤诚嘉措大师,

  三世潘唐瓦·德唐夏茸活佛。

  一世潘唐瓦·却吉洛珠大师,即印度大成就者“那洛巴”的弟子潘唐瓦·却吉洛珠大师(生卒不详如果从他是那洛巴大师的弟子来看应该和玛尔巴大师是同一时代的人),大师的生地糸尼泊尔“番唐瓦”,因地而名,故而全称“潘唐瓦·却吉洛珠”或“达尔玛·玛德”,是巴俄种姓。大师是长子,另有三兄弟。

  大师少年时就广学显密教法,后来到印度如理依止“那洛巴”大师,十二年中究竟无余听闻了经续共及不共等法,后来胞弟“无畏称”来迎接他时,大师对他说:“现在你应该依止我上师,上师曾经为我授记,让我前往支那黄河西流之处,在那里修行成佛,利益那里的众生。”

  随后,他就从“尼泊尔”来到中原,在炳灵峡一个地形相似的亥母洞中专致苦修,四十多天过去了,在修法上并没有什么进展,仔细一看地形,和上师所说的大不相符,于是他又回到“尼泊尔”问“那洛巴”上师。上师告诉他说:“再往东行百里,有曼陀川太极村就是。所谓“红山白土头,黄河向西流,天然生两仪,川形如太极,赤壁开一洞,此处即佛洲。” 太极村就是今天刘家峡的“罗川村”。

  于是,“潘唐瓦”大师又再次回到了中原,在永靖县刘家峡罗川村找到一个名罗家的山洞。潘唐瓦大师安住在罗家洞中专心修行,每天就以乞食为生。当时在“罗川村”有一位叫“罗荣”的老人见大师是一位真修行人,就让自已的女儿“金环”每天给他送饭,风雨无间。一次,“金环”空行母送饭去时,看见大师将盛饭的沙锅放在膝盖上,像翻皮碗一样翻过来翻过去的,心里想大师肯定不是普通人,心中生起了仰慕之情。

  转眼“金环”空行母到了待嫁的年龄,有一天,“金环”空行母伤心地告诉潘唐瓦大师说:“父母已将我许配给古城人家,明天就来迎取,我再也不能给你送饭了。”大师微笑地对她说:“别难过,明日迎亲过河时,你手里握一把土祈请我就行了。”

  第二天,当迎亲队返回渡河时,“金环”空行母专致祈请大师,突然狂风四起,骇浪滔天,未过多久即风平浪静,而“金环”空行母却不知去向。“罗荣”着急万分,由于几天没给大师送饭了,就送饭到大师修行的山洞前,但见洞门合并,天衣无缝,就是不知怎么一回事。就这样过去了许多年。

  一天,“罗荣”的家人前往山下耕地时,看见有一对白兔在山间奔跑,并听见有声音问:“山门开不?山门开不?”家人惊告“罗荣”。“罗荣”告知家人如果下一次再听见了就回答:“请开山门。”过了几天,家人再去耕地时,又听见了同样的问声,于是就高声地回答说:“请开山门。”话音刚落,但听一声巨响,震天动地,只见半壁红土崖落地,山腰里显出一洞虹光夺目、奇香扑鼻。原来洞里面是“潘唐瓦”大师和“罗金环”空行母所示现的胜乐金刚双运肉身像,他们是世界上唯一的双尊肉身像。于是“罗家洞寺”因此诞生,也因此举世闻名。“潘唐瓦”大师也因此在藏传佛教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成为历史人物。关于大师莅临“罗家洞”和打开洞门的时间上是有一些争议和出入的,但不管是什么时候打开的,这里只是摘自《罗家洞寺誌》中的说法。

  由于“罗家洞”是空行母出生、胜乐金刚双运成佛的圣地,在西藏有着深远的影响,历代来朝礼的高僧大德和慕名而来的国内外僧俗络绎不绝,如“班禅大师”和 “嘉木样大师”、“贡唐大师”、“章嘉大师”……等都曾朝礼过圣地“罗家洞寺”。

  此后“潘唐瓦”大师多生转世利益众生都没有记录在册,先就其近代两世有记载的来说。首先“二世潘唐瓦·赤诚嘉措上师”简称“罗喇嘛”(1845年—1927年)。大师出生在圣地“罗家洞寺”罗川村“罗姓”汉族,因此人称罗上师。童年时就显得与众不同,天生具有祖师的风范,在“罗家洞寺”出家。对于藏汉两种语言文字的读写以及显密经续、修法仪轨、法事章程,稍事学习就能很快撑握住并且精通,住持“罗家洞寺”的一切事务。

  “拉阔仁波切”和七世“土官活佛”在“罗家洞寺”大师的住处闭关时,修行时大师亲自依止承侍。“罗上师”也如前生主修《胜乐金刚》获得真实成就,大师一生护持寺院建立教幢成为僧俗乃至一切众生的归处,利益了无量有情。八十三岁那年利生事业圆满而示寂,并为再次转世做了缘起。

  三世潘唐瓦·德唐夏茸活佛1928年出生。这一世大师仍然选择了圣地罗家洞寺“罗川村”为出生地,可以说“罗家洞寺”不仅是授记中的圣地、胜乐金刚、空行母圣地,也是众多化身活佛莅临加持过的圣地,它的加持无疑是肯定的、殊胜的。

  二世“潘唐瓦·罗上师”的院前有一棵梨树,在三世“潘唐瓦·德唐夏茸活佛”出生的这一年,比起往年状呈伞形,丰圆支叶显得特别茂密,洁白的梨花绽放着特殊的芳香,不知从何时起到处都在传说“罗上师”要转世了。

  1928年,龙年三月十五日,大师再度转世为汉人,佛父“李昌兰”,佛母“刘正月”。另有一兄长和二个姐姐,上师最小。出生前佛父佛母身心轻安,祥梦不断。佛身降生时屋里充满奇异的香气,犹如莲花绽放,佛身丰盈、韶华庄严、气质非凡。让人看了不由自主地生起清净的信心,“佛母”心里暗想:我的儿子将来一定不是普通人。

  自从活佛出生后, “罗川村”处处显示了不同的瑞相,村长和“罗上师”的管家、上上下下相关的人都在商量如何寻找转世灵童,于是他们来到“拉卜楞寺”“拉阔”仁波切(音译故有作拉考仁波切)座前祈请寻找灵童事宜。“拉阔”仁波切非常清楚地告诉他们说:灵童今年已四岁,就在能听见“罗家洞寺院”白海螺响的家有白狗的人家里。犹如以无垢智慧眼的观见,“拉阔”仁波切同时授记“德唐夏茸”活佛未来能利益无量众生成办佛教广大事业。并认定“罗上师”之转世活佛实糸“潘唐瓦·却吉洛珠”大师的化身,写有认定书。一位叫“赤诚”的人曾提起过他亲耳听说过这事,关于这份认定书,拉姆曾亲眼目睹。法灯也曾亲自从上师以前的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管家说起这事,当时我将老师父所说的都录了下来。

  依照“拉阔”仁波切的授记,大家开始进行密秘的寻访,查访到灵童后,将前生“罗上师”所用过的如经卷、数珠、碗、铃杵等,和没用过的二份同样的东西混在一起让上师辩认,上师丝毫不错拿起了自已前生所用过的那一份,并说其它那份不是我的。在埸所有的人都叹为稀有,高兴的是热泪盈眶,生起了无比的信心,都确定是“罗上师”的转世化身灵童无疑。随即供养了三百大洋作为抚养费,基于上师岁数太小,佛父佛母舍不得,说是再照顾几年,大些了再坐床。

  由于佛父佛母舍不得上师,私下商量说不让上师坐床,于是每当他们一起这样的念头,小灵童马上就会忽然不省人事地晕死过去。于是众人一看都很担心着急地和佛父一起来到前世“罗上师”院内的“吉祥天女护法殿”前,祈求发誓再也不反悔了,当下上师马上清醒过来又能说又能笑的。这样折腾了好几次都是同样的结果。

  在上师刚会说话时,每日求佛母带他上“罗家洞寺”,并说我是“罗上师”的转世,我有寺院,我有很多弟子。佛母心想儿子的确看起来不像普通人,万一真是活佛转世,那就会离开她去出家,母子就少有相聚的日子。由于佛母舍不得上师,所以对上师的一些神异于常人的瑞相总是秘密不说。

  有一天,上师自已找到前世“罗上师”的院子前,进了大门,院内的狗非但不叫,还显得很亲热,平常要是来生人,这只狗一定会叫的很凶。“罗管家”觉得非常吃惊,就问他说:小孩子你不怕狗吗?上师直呼其名回答说:你怎能叫我小孩呢!我是你的“罗上师”,它怎么会凶我呢!“罗管家”一听大吃一惊,马上取出上一世“罗上师”用过的念珠和别的念珠混在一起让他挑,上师毫不犹豫的拿…

《三世潘唐瓦·德唐夏茸上师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当巴桑结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