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卷之十五

  寅二、学观法分四 卯一、修观资粮 卯二、观之差别 卯三、修观之法 卯四、

  成观之量。

  初又分二 辰一、总明修观资粮 辰二、别明抉择正见。

  寅二、学观法

  观分为二:(一)如所有(汉译为尽所有)之观(粗静相)。(二)如所见(

  汉译为如所有)之观(中观正见)。兹讲后者,即无我空慧。宗喀大师颂云:「若

  不具足无我慧,虽修出离菩提心,仍不能断三有根,以故须修此空慧。」此偈谓纵

  具戒定或菩提心,若无空慧,仍未能出生死,不过为一持律上座禅师,或未出生死

  之菩萨而已。故于出离心与菩提心之外,尚须通达空性。但若仅具寂止,亦不能出

  离生死。故大师又云:「于寂止之上,长养摄持胜观,以理智分分抉择无我空慧,

  方能遮三有之门。我如是修,汝等后学亦应如是修。」大师此言,盖谓须止观双运

  。仅修止,不能出离生死,直趋佛位。三摩地王经云:「世人虽修三摩地,然彼不

  能坏我想,其后仍为烦恼恼,如增上行修此定。」若尔修何能得解脱。彼经又云:

  ~P 976

  「设若于法观无我,既观察已善修习,此因能得涅槃果,由诸余因不能静。」余因

  ,指单具出离心静虑等。如于无我义先观察修,别别了解,得决定已,一心安住,

  乃专注修。若全无空慧,虽具出离心菩提心等因,尚不能得圆满涅槃果,何况诸余

  因。一切起惑造业之根本,皆由我执无明。(执我想)能摧毁此我执无明之利器,

  惟此无我空慧。若我执无明摧毁已,一切惑业皆灭,即不复感受苦果矣。胜观既如

  是重要,修法如何?道次于此分四科:

  

  

  卯一、修观资粮分二 辰一、总明修观资粮 辰二、别明抉择正见

  辰一、总明修观资粮

  「修次中篇说,依止善士、求闻正法、如理思惟,是毗钵舍那三种资粮。尤以

  亲近无倒了达佛经宗要之智者,听闻无垢经论,以闻思慧引发通达真实之正见,为

  毗钵舍那不可少之资粮,以无了解真实义之正见,必不能生通达如所有性之毗钵舍

  那故。又此正见要依了义经寻求,非依不了义经。故当先知了义不了义之差别,而

  通达了义经义。又若不依堪为定量大论师解释密意之论,则如生盲无引导者而往险

  处。故当依止无倒释论。要依何论耶,曰,如佛世尊于无量经续中,明记龙猛菩萨

  ~P 977

  能离有无二边解释佛经甚深心要,当依彼论而求通达空性之正见。

  提婆菩萨为诸大中观师如佛护、清辨、月称、静命等共依为量,视同龙猛,故

  彼师徒,是余中观师之根源。西藏先觉称彼二师为根本中观师,称余为随学中观师

  。又有先觉说,就安立世俗之理,中观师可分二派,谓于名言中许有外境者,名经

  部行中观师。于名言中不许外境者,名瑜伽行中观师。就许胜义之理,亦可分二派

  ,许苗等有法与无实相和集为胜义谛者,名理成如幻。许于现境断绝戏论为胜义谛

  者,名极无所住。又说,此二之前者,为静命论师与莲花戒论师等。其如幻与极无

  所住之名,印度亦有许者。然俄大译师评就胜义所立之二派,为使愚者生希有之建

  立耳。智军论师则说,龙猛师徒所造之中观论中,未明显说有无外境。后清辨论师

  破唯识宗,于名言中立有外境。次有静命论师依瑜伽行教,于名言中说无外境,于

  胜义中说心无性之中观理。故中观宗遂成二派,前者名经部行中观师,后者瑜伽行

  中观师。造论之次序现见实尔。然月称论师于名言中虽许外境,然与他宗全不相符

  ,既不可说名经部行,亦不可说顺婆沙行。西藏后宏法之智者,于中观宗立随应破

  舆自立因二名,与显句论极相契也。以是当知,就名言中许不许外境,二派决定。

  ~P 978

  若就引发通达空性之正见而立名,则随应破与自立因二派决定也。若尔应于彼等随

  谁行而求龙猛师徒之密意耶。曰,阿底峡尊者以月称论师派为主,随尊者行传此教

  授之先觉,亦皆尊崇彼宗。月称论师见中论之注释中,唯佛护论师解释圣者意趣,

  最为圆满。即以彼论为本,亦多采纳清辨论师之善说,其非理者亦略破斥,遂广解

  释圣者之密意。佛护、月称二师解释龙猛师徒之意趣,最为殊胜,故今当随行此二

  论师抉择圣者师徒之密意焉。」

  修观资粮,即修观之因素条件。依修观资粮,不唯能通达,或证得空性,即降

  而闻此空性之名,亦有无量善根福德因缘。故于嘎马那西拿所云三种资粮。(一、

  依止善士,二、抉择正见,三、如理思惟。)之外,尚须加二种资粮:(一)积资

  忏净;(二)师佛无别前,勤求加持。因空慧以文殊为本尊佛,故应于上师即文殊

  之前,勤求加被,令我速得空慧。以此二种资粮,令空慧果速得成熟。如世间种果

  ,至成熟时,摘取较易,味复甘芳,如宗喀大师本传事迹,依止正士,勤求正法,

  得文殊现身说法,尚不能了解通达。复遵文殊命,住区聋寺迹资忏净,勤供曼遮,

  肘肉磨穿见骨。又礼三十五佛,掌磨石迹,深印成巢。如此求上师文殊加持,故能

  ~P 979

  善契佛意无垢教典。大师以菩萨转世而犹如此者,乃为后世垂范耳。佛所说了义之

  扼要即是空性,为八万四千法蕴之心藏。佛说空慧,有权有实(权即曲示,实即空

  性。),法门甚多,然总不外指示最后成就众生之空慧。故欲抉择,先须听闻,非

  可由自意随文解义而能。又必须依善契佛意之正士,听讲无垢了义教典而后可。寂

  天菩萨云:「佛说一切诸法门,皆为显示空义谛。」故若欲闻解此空义,必依止了

  解空义之善巧者。余仅相似正士,不过遇此贤善因缘,愿代上师略说法要。藏文「

  应鲁吉顿」,「应鲁」是直译之规矩,谓真实意义所在,如柱之应鲁,意谓柱之法

  性,即是空性,吾人所见乃柱之假相。「普他却八」意谓彻底了解。「普」,即穷

  源竟委,至尽头处。如言「龙巴普」,即谓沟底之尽头处。如寻马至尽头处尚未见

  马,即可决定此马是无。寻求诸法实有自性,至诸边际,不见其实有自性,即可彻

  底决定诸法空性,即是法性。修观资粮以彻底了达无我空见为主因。菩提道次从止

  以前皆属广行,惟胜观一段为深观。佛说分权实二分,权分如无著造之现观庄严论

  、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等。实分如龙树造之中观六论等。能摄二派要义,有抉择

  、有次第、有系统,在一座间即可以取而修学者,唯宗喀大师此论。以三学言,止

  ~P 980

  以上属戒、定,观属慧学。以见、行修言,止以上为行修所摄,观为见所摄。所谓

  见者,谓离有无二边,彻底了达甚深空性是也。通达如所有性之见,即须依了义经

  典,不依不了义经典。又所谓依者,乃内心认识与承许之意。必认识与承许了义经

  典,而后可由之而得真实空见。于此又当先辨别了不了义之差别,乃能解释了不了

  义。解释了不了义,不惟为修空者所必依,即在普通学者,亦须先知四依:(一)

  依义不依语。辨其所说义与经教合否,合则信,不合不信,不依语之美恶。(二)

  依法不依人。辨其所说法舆教合不合,倒与无倒。佛说,虽自命为佛,而所说非法

  者,亦不应依。但不应谤佛,以佛说为应机故。(三)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虽

  皆佛说,当抉择其了义不了义。(四)依智不依识。识之所见为俗谛,乃妄想之心

  。智之所见为真谛,乃本心照明之二德,可与法性契合。四依之中,抉择佛法之为

  了不了义,必须用智,方能抉择法义。故佛说「善为观察我心喜」,此非谓佛说有

  与不善及有合理与不合理。倘如彼说,则为谤佛。因种种众生根器不同,故佛说法

  亦有种种方便。如医临诊,病多则方多。龙树赞佛云:「佛说法如教蒙童,视其根

  器利钝而教法不泥。亦如于学子之年龄不同,而施教亦异。例如有谤造业受果者,

  ~P 981

  佛为调伏彼故,说有造业受果之具蕴补特伽罗粗分之人我。复有智慧较高者,已知

  有业果而不堪受空性之根器,佛为说无粗分之人我,而说有细分之人我。又有智慧

  更大者,乃为说无有人我之意义,然其体性亦非全无。又有智慧尤大者,为说人我

  自性全无,仅有假名安立之我。初二为小乘人说,后二为大乘人说。初二即经部、

  有部,后二即唯识、中观。佛说法如名医投方,视其寒热而异。依法不依人者,谓

  如病者,不能但仰医师之名望,而不问其药与病之合与不合。依智不依识者,以根

  门所生之识所见皆非真实故。依义不依语者,谓不当依其文翰词藻。例如常念之心

  经文句,梵藏文云:无色、无受、无想、无行、无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

  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德云云。在昔甲蹲生迎阿底峡尊

  者时,清晨诵此,意谦不祥,乃易云:眼呀、耳呀、鼻呀云云。尊者诫之曰:「此

  观自在菩萨所说,语虽不妙,其义极妙。汝乃不能领受其如此加持耶。」故但观文

  词之美恶,则心经亦不可依矣。至依了义不了义者,此中了不了义之寻求轨则,当

  依智者之上首,佛明了授记之二大车轨。佛三转*轮,所说各异。初在鹿野苑为小

  ~P 982

  乘人说四谛法。中转*轮,在灵鹫山为大乘人利根者说般若经。后转*轮,为唯识

  师说深密等经。初转说色等外境有,除虚空等少法外,多数之法皆实有自性。中转

  说色等诸法无自性(非实有)〕。三转,立三性:依他起、圆成实有自性,遍计执

  无实有自性。谓不依内心而显现之外境实无有。此三期教,依吾人智识,不能抉择

  何者为了义,何者为不了义。且佛又曾自说初中二转为不了义,三转为了义。若依

  语不依义,执著此语,则不应理,故必以二车轨为依。然二圣所言中,又互相异,

  究应何从?须知龙树依中观理…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