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三章 深入体会世间苦难--老、病、死

  第三章 深入体会世间苦难--老、病、死

  书本第15页的【法义分享】,有提到「老、病、死」都是伟大的「天使」,经常在刺激你、唤醒你--「醒来吧!不要再作梦了!」。由于观察到「死神--黑洞」的厉害,所以悉达多太子无比的震撼!因而从太子王位跳下来,从此展开了觅道、求道、修道之旅。终于成道--解脱自在。记得!如果你的修行还没有要去解开生死之谜,还没有要去面对生死大事,那幺你的修行没办法很扎实,会是软棉棉的。佛陀能够放下太子王位下来,用生命去修行,就是因为体会到生命黑洞的厉害,体会到死亡的震撼,「老、病、死」让他深深震撼。

  有的人会讲说:「生、老、病、死」是正常现象,怕也没用啊!我现在也觉得好像没什幺可怕啊!……。很多是我们的一种「不知不觉」,再来是「后知后觉」。现在先来分析三种情况,解析第一段的经文重点。就是一位国王曾经听过佛陀的讲经说法,于是就跟佛陀讲出他的体悟。

  是故我说:「嶮恶恐怖卒起之时,众生运尽,人身难得,无有余计,唯有行义、行法、行福,于佛法教专心归依」。

  这时候,这位国王就有相当多体悟,他说:哦!当「无常」现起,一些险恶恐怖、天灾人祸的境界现起之时,众生都是无比的恐慌。「人身难得,无有余计,唯有行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避,还是要回来好好修行慈悲喜舍,好好回来修行才是办法。佛陀就告诉这位大王:「如是!如是!」不错!你也有很深入的体悟囉!「经常磨迮,谓恶劫、老、病、死,磨迮众生」,「磨迮」可以当作是折磨,「恶劫」就是一些天灾人祸、灾难,「老、病、死」经常在折磨众生。「当作何计呢?正当修义、修法,修福、修善、修慈,于佛法中精勤方便」唯有你真正的修义、修法,修福,也就是具有人天善法,再加上好好再闻思。

  当我们在闻思的时候,身心会渐渐柔软下来,身、口、意冲动会缓和下来,原来开车很浮躁冲动,现在会柔软下来,那一种冲动的减少,相对意外灾害、意外车祸就会减少,就是真正的消灾、真正的加持。所以,真正的消灾、加持,是来自于我们内心的祥和、柔软,冲动减少,能够有「三妙行」的具体展现,这样很多的灾难会化于无形。你不会再骑机车去跟人家冲撞,意外灾害就会减少很多,或是有时候遇到一些磨擦冲突现起,你不会在那里跟人家逞强,很多的意外灾害就可以消失。所以,我们身、口、意的冲动柔软下来,就是真正在消灾,真正的受益。

  佛陀就再进一步分析:「有如大石山,高广无缺坏,周遍四方来,磨迮此大地;非兵马咒术,力所能防御,恶劫、老、病、死,经常磨迮众生」不错!今天有这样的体会,你就会比较积极要修行,很多的天灾人祸、无常这些,包括说更重要的老、病、死,这样不断在折磨众生,佛陀就坦白讲:「非兵马咒术,力所能防御」注意这几个字!不是说拥有千军万马,就可以免于一死,不是说你位高权大、财大势大,就可以免于一死。

  譬如秦始皇统一六国,但是秦始皇怕不怕死?很怕死啊!于是一方面去求长生不老的药丹,一方面赶快建造兵马俑,要预防他死后被人家报复、被人家围剿,兵马俑就是做为他死后的防卫体系,但是真的能够防卫吗?再譬如亚历山大,他建造一个横跨欧亚非的罗马大帝国,但是亚历山大三十几岁就死了。拿破仑也是建立一个大帝国,后来是怎幺死的?是被关在一个小岛郁卒之后,很快就死了。

  所以,佛陀就讲「老、病、死」,不是说你身为总统权高位大,有再大的财势,所能够解决得了。因为佛陀深透到这一层,因此体悟到纵然他当上国王,也没办法摆脱「老、病、死」。再者,不是说我遇到「老、病、死」,然后一直催咒、一直唸咒,死神就可以消失,还是一样、照死啊!不是说一直在持咒或是做很多的法术、大法会,就可以消灾,就可以真正把那些死神赶走,把那些恶运驱走?佛陀就讲说这是没办法的。

  「非兵马咒术,力所能防御」,「力」是用武力,不是运用这些「兵马咒术,力」所能够对治的。所以,「人」最大的敌人是谁?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这个「自己」,你用千军万马就能够对治得了吗?在「阿含经」里面,佛陀也一样提到,你要战胜千军万马容易,要成为一个将帅、大将军,在战场上纵横千万里、所向无敌,这还容易啊!但是这个「自己」,这个最大的敌人,你却莫可奈何啊!为什幺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们在无明遮障的情况之下,在那里贪、瞋、痴,起惑、造业、受苦,然后不知道,就在那里一直轮转。

  所以,是自己的知见、自己的视野、自己的框框,把我们束缚住了,让自己不能够解脱自在。本来宇宙的存在、实相真理是「无常」,偏偏却一直要去抓个「常」,跟实相真理一直拉扯、对抗,本来实相真理的存在是「无我」,但是众生却偏偏一直在抓「我」,于是跟实相一直在对抗、在拉扯,这都是苦啊!苦啊!因为不明了实相,就会背道而驰。

  「背道而驰」就是事实的存在是这样,但是我们却一直去一直在跟实相世界对抗,因为有这个「我」、「我所」,「我见」这些,于是形成自己在障碍自己,自己在束缚自己,然后不知道,就是愚痴。修行就是让我们从「背道而驰」的世界醒过来,去了悟无常、了悟「无我」法印,如果你不了悟,就会产生苦的结果。记得!「苦」是来自于在我们跟「无常」、「无我」法则对抗,「苦谛」不是本来就存在,「苦」不是本来就存在,宇宙存在的实相是「无常」,「无常」是剎那生灭变化流动,「无我」也都是实相,但是我们不了解,然后常常在跟实相对抗,于是产生苦。

  我们就一定要「横柴拿入灶」、在跟实相对抗,才会产生苦。解脱者就是去了悟、体证到实相,先体证到「无常」,身、心逐渐放松,「五下分结」断除了,到后来再继续用功,又把这个「我」做最后的大死一番,真正体证到「无我」。像佛陀35岁之后,就是体悟这些真理实相,成为解脱自在的人,从颠倒梦想的世界醒过来,活在实相的世界里面,跟宇宙存在的法则、韵律,一起流动、一起脉动,没有任何的对抗、任何的用力拉扯,而解脱自在。他的一切所作所为,体悟「缘起法」,随顺着缘起,不会去背道而驰,就是体道、悟道而行道。

  对于生死问题,一般人是「很怕死」,有些人是「不知死活」,认为「死」是正常现象、没什幺,好像没什幺苦,所以不会怕死,因为还没有去触到。就像小孩子、婴儿,很纯真、很天真的活着,不知道死活、生死大事这方面,还没有意识到死活问题。当渐渐成长之后,一般众生都是很怕死,再有钱的人或是身为国王、总统,一样都是很怕死。

  再来说「不怕死」的,会讲不怕死的有哪些人?一个是流氓,有正义感的人也会不怕死,再来还有一种人也会讲说他不怕死,哪一种?很怕死、绝望的人,也会讲不怕死。流氓跟有正义感的人,里面都有逞强的成份,逞强是用在负面,逞强用在正面就成为打抱不平的正义方面。「很怕死」的人,事实上是用说不怕死,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这里面一样有逞强的成分。绝望的人则是因为走投无路。曾经有人讲说「他阿妈说她不怕死」,然后问我像他阿妈这样说,是不是属于解脱的境界呢?认为他阿妈能够体悟到不怕死,好像境界很高,于是问我说是不是解脱的境界?我就跟他讲说是不是解脱的境界?我们暂时保留,不去下论断。但是站在一个客观立场来分析,她的不怕死,是因为这一条路已经一直走,走到怎幺样呢?进退无路啊!怕也没用,没有选择的余地,她是要无奈的面对死亡,所以只好说不怕死,因为没有选择的余地。

  这里的「不怕死」,不是真正不怕死。只有四果阿罗汉、解脱者,才会没有生死,他是生死一如,里面完全没有逞强,他本身就是「自我」已经死掉的人,真正是体证、体悟到「无我」,又做到「无我」,才能够真正没有生死、生死一如,这不是一个理想、一个口号,真正佛陀、阿罗汉他们,都是做到这样。

  (第八章的第一经,第35页)「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这一句话就是证到阿罗汉的人,一个解脱者体证到之后,信心满满的一个宣言。「我生已尽,自知不受后有」已经没有「生死」这回事了,有生有死还是凡夫啊!解脱者没有生、死这回事,就是溶入体证到《心经》所讲的世界,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心经》的境界非常高、非常好,大家以后有因缘,可以实际慢慢逐步上来,就可以去体悟到。所以,学佛走在「阿含解脱道」上,真正有体悟、体证,没有大、小乘之分。

  正义感方面的「不怕死」,他里面多少都带有逞强。流氓他会讲说不怕死,但是他是真的不怕死吗?因为他没有因果观念,认为说死亡之后,二十年后又是好汉一条。但是,为什幺黑社会的人常常跟毒品、麻醉品合在一起?事实上,是他内心的空虚、恐惧、不安,然后他对外一个逞强说:「我不怕死!」但是当他面对自己,是没办法面对内心的恐惧不安,只好透过烟酒、兴奋剂、麻醉剂,来麻醉自己,掩饰内心的不安,掩饰内心的空虚,知道吗?所以,不是真正的不怕死,而是逞强讲出来的。

  但是我们一般人说不怕死,觉得生死好像是很自然的现象,事实上有时候是因为我们的觉知很迟钝,要学习从「不知不觉」提升到「后知后觉」,然后再提升到「先知先觉」。你要真正去面对它,才会走在「出世间法」的解脱道上,不要自欺欺人,只要还没有证悟到四果阿罗汉,生死大事都还没有解开,所以要有「止观双运」,我们所有的修行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只是「方便法」,记得!所有的修行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只是「方便法」,让我们的心澄静下来,然后有深度的去反观,有深度的去看现象界、实相界…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三章 深入体会世间苦难--老、病、死》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