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救苦救难.绝症不惧的关键

  

救苦救难.绝症不惧的关键

  一、序言篇

  

二、信心建立篇

  

三、知行合一篇

  

四、信心增强篇

  

五、生死解脱篇

  

附录:癌症患者的饮食

  

  

  本书为绝症长者及阅叱生命意义的您,

  提供突破生死的方法。

  熟阅本书,生命不迷茫,人生更扎实。

  一、序言篇

  人生所为何事?

  是用尽心力去追求名利、财富、地位?

  是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是追求财富,好好享乐?

  是建立温馨的家庭?或是努力去充实一切的学问?

  这些用一辈子的青春换来的成果,难道就是生命的目的?

  其实一位即将面对生死的人,马上会清楚体会到,没有生命、没有明天,一切的荣华富贵,犹如过眼云烟,是没有用的……

  那生命的真正意义又是什么?

  本书不仅为绝症患者提供突破生死的方法;

  更为关心生命意义的您,分析未知的人生疑惑。

  看完本书,生命不迷茫,

  您,一定会有更扎实、乐观的人生目标。

  当病魔已经来临时,

  逃避、愤怒、悲伤、沮丧,

  自暴自弃将是伤害生命的真正杀手,

  唯有以理性的智慧,积极地去面对它们,

  才能唤回自己或患者宝贵的生命。

  时间是癌症患者最宝卖的资源,

  富家属打算向“秘方”或“神医”求救时;

  请再思考它的可靠性、成功率,

  与患者可能付出的代价。

  寻求正统医学,设备齐全医院,

  治癌专业医师是家属斗必须考量的第一件事;

  再配合本书提供的方法加以力行,

  患者必定会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

  癌症、是最有治愈机曾的慢性病

  中西医药联手治癌、未来趋势,惟切勿听偏方以免自误。

  根据统计,国内一年内检查发现癌症至少有四万多人,但专家昨在一项座谈会中指出,癌症是所有慢性疾病中最有机会治愈的,而且只要透过中西医药结合防治,还有延迟和预防癌症恶化的可能,这是癌症防治的捷径。不过,他们也强调,癌症病人不应自行“结合”中西医药治疗,否则可能会有不良后果。

  台北市中医师公会昨举办“中西医药结合防治癌症”座谈会,邀请来台访问的大陆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主任韩锐,及国内中、西医药专家学者,研讨未来抗癌的趋势。韩锐说,以现阶段大陆中、西医疗并不互相排斥的情况,许多癌症病人在接受放射、化学疗法产生的毒副作用,如骨髓抑制、呕吐等,也都可经由服用中药减少不适症状。

  台北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林昭庚指出,中医历来强调养生、食疗、扶正去邪的观念,如果配合癌症防治的作法,便是在病人接受西医治疗后,再利用中医调理气血的方剂,藉以培元固本,和增强免疫力。日本京都大学药用植物分子生物学家马嘉敏也表示,从预防医学来验证传统中药,可以发现人参、大棘、大黄或其他具有多糖类成分的菇类,确实具有防癌、抗癌功用,足以显示只要正确使用中医药,癌症并不可怕。

  不过,林昭庚强调,在各界倡导中西医药结合治疗癌症的潮流下,他发现病人自行胡乱结合中西医治疗,或是听信偏方、吃草药冶癌,最令医界担心,因为在医师未察明之下,病人服药可能超过剂量,而引起中毒。钟昌宏也指出,他的病人中有的误信“以毒攻毒”说法,拿蜈蚣便、蛤蟆汗治病,最后引起腹痛、发烧、呕吐等作用,实为不智之举。

  长庚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赖基铭也警告说,癌症病人若舍正统疗法而就偏方,相当危险,他也不赞成病人只选择中医单一化的治疗。他说,凡是夸大疗效且是收费昂贵的疗法,都值得病人三思。

  (中华民国八十三年一月九日民生报)

  编写本书的动机

  人有肉体之躯,生老病死本属非常自然的一作事,而“死”更是人人必经之路,谁能幸免?唯人生最难过的莫过于平常自以为健康的人,突然被告知罹患癌症、绝症,如同判刑的死囚,自知自己的生命不能维持长久,却须眼睁睁看著自己曾经拥有的财富、地位、美满家庭、可爱的子女、敬爱的父母、亲朋好友,一切美好的人、地、事、物,皆将逐渐离我而去,此时自己心中即使有一百个“不愿”,却由不得自己作主,那种失落、无助、凄凉,实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其锥心之痛于万一啊!渴望生命能重生的您,除了期待配合现代医学之治疗外,必然会盼望有类似宗教性的奇迹能出现,救己一臂之力!

  宗教之所以能历经千年以上漫长岁月而不堕,其除了于平时能带给信徒精神上的寄托之外,在突遭急难时确实也常听说有超出科学的领域,令人不可思议的神迹出现。自古以来治好绝症、癌症,于各宗教都有不少例子。

  本书主要并非为谈论宗教或推广宗教而写,但绝症的治疗,牵涉患者“信心”问题,及对生死态度的问题,所以必须略为提及。

  不了解宗教内涵的,常会认为宗教都是一样的,都是劝人多做善事,勿做恶事,都是教人把心修好……。表面上宗教确实是这样的,唯其真正的差异则是各宗教的善、恶标准并不相同,且所修“心”的境界更是千差万别呢!深入了解佛教者皆会认为佛教究竟上并非宗教,而是一门“教育”,是一个方法;就是在教导我们如何让人生没有烦恼、疑惑,能解脱生死、掌握生死,而达于不生不灭的圆满境界。此并不同于一般宗教。根据韦氏大辞典,宗教一词的意义是“信仰神,向神析祷,并从绅那儿获得赐福……。”这跟佛法根本是两回事的,佛教强调众生都是平等的,皆有佛性,皆是自己的主人,没有人被创造,也没有可创造人的主宰。人如果只知向外追求人生所谓的“幸福”,例如,名利、财富、健康等,所获得的,只会是短暂不实、如过眼云烟般的。真正圆满幸福的人生是要向我们内心中的自性去寻求的。如果真有一万能的神可以解救我们的话,那为什么现在衪还放著无数苦难的人们而不顾呢?佛并非万能,因为是万能,人们就不会有苦难存在。佛是“大能 ”,他能给我们一把钥匙,教导我们如何自我开启被闭锁的潜能,以克服或远离苦难。方便上,他能教导我们如何突破病苦,除病 的束缚、甚至痊愈。究竟而言,则教我们如何离苦得乐,超越生死轮回而生死自在。佛陀舍王位出家经历多年苦难,终于成就大解脱的佛果,其一生的故事正是昭示我们,要解除苦难,以至究竟成佛,也必须和他一样“精进不懈”。亦即面对苦难,我们能不能得到佛、菩萨的帮助,或是发挥自己的潜能,主控权完全操之在自己的,佛、菩萨或上帝等,皆只是助缘,助力而已。得救与否,端看自己是否对此助缘有所回应,觉醒到光靠别人是靠不住的,必需依照这个助缘所开示的方法,去展现自己的潜能,所谓自助方得天助也。

  任何宗教确实都有神迹,也都有因神迹把病治愈的报导,唯佛教所运用的方法,最为圆融、究竟,不仅可以适应各种逆境,并可同时解决人生的烦恼与疑惑;因此本书以佛教的方法提供给各位参考。如果您本身是佛教徒,可因此更增强信心,若您并非佛教徒,也没关系,因为真正的佛教本身只是一种“追求自我觉醒的教育”,而非一般所谓的宗教,故可以包容所有的宗教。只要您没有宗教的情结束缚,且认为本书的叙述合乎您的观点,您仍可照此方法去做,效果是完全一样的。

  本书主要是以佛法的理念,提供飘浮在生死大海的人们一片浮板,并指引其突破生死难关的方法。

  本书的主题—“自心不乱,绝症不惧”

  世界上的各种宗教皆有绝症、癌症治愈的奇迹。其共同点是“一心不乱”虔诚祈求。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即是。此“精诚”就是一心一意,全神贯注、浑然忘我的状态;如同特异功能人士欲发挥其超能力时,莫不聚精会神,就在其全神贯注的霎那,激发出自身潜在的精神力量,超越科学领域的奇迹,就这样发生了……。

  “自心不乱,绝症不惧”是本书的主题;本可短短数页结束,唯为让患者增强信心,故再针对“佛法能解除痛苦的原理”等做详细的叙述,更对如何才能达到“自心不乱”亦做种种分析,且列举许多癌症、恶疾治愈的实例以收信心辅助之效。患者若不识字,家属可从本书择取重点为其讲述,最重要的还是鼓励患者接受疾病的事实,一方面寻求良医,一方面劝其万缘放下专心念佛,安定自己的心宁,为第一要事。其中心宁的安定尤为重要。其实现代精神医学已将癌症认为是一种心身疾病,意即癌症是因为人们特殊的体质,在长期心理不平衕下,加上外在不良环境的诱因而发病 。心理因素的重要,不仅在于人心理不平衡下,除了易养成抽烟、喝酒、吸毒等致癌诱因外,根据医学研究亦会减弱抵抗力的。

  诚如雷久南博士所言:“癌症是一种可以预防也可以治疗的病,而其预防和治疗都要同时顾到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雷博士更以其长期的研究及帮助无数癌症患者的实际体验中,强调癌症的治疗必须从“身、心、灵”三方面一齐下工夫,效果最好且是治本方法。简单言之,生理因素包括饮食、环境和空气。心理上的因素,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情绪,换句话说,患者其心理是不是安宁?至于灵性方面则涉及到佛法、三世因果了。有些疾病用医药或饮食调养就可以治好,但有些疾病虽然医生的诊断及药物都完全正确,但就是无法有效控制,这一般都跟三世因果有关系的,在这情况下若不知佛法或不信佛法的道理,光靠医药的治疗必会延误病情的;如果了解佛法,知道三世因果关系,而采用忏悔或放生积福、念佛回向的方法,这时候,医药就会有效了。

  本书是以灵性治疗为主,以佛法能解除痛苦、危难之原理做详细的介绍,至于生理、心理以及三世因果的种种关系,则请拨空直接参阅“防癌、养生、长寿的秘诀”…

《救苦救难.绝症不惧的关键》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