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量壽經啓信錄

  無量壽經啓信錄

  學謙居士選輯

  更名再版序

  大經修學的首張成績單

  我所認識的“無量壽經” 加拿大/李曉民

  佛法與生活 臺北/張秀葵

  讀經的功德利益 臺灣/傳西

  癌症讓我活得更健康 臺灣/謝清佳

  我的學佛經曆及感應 美國聖地牙哥/陳融明

  學醫、學佛、學生死 臺北/黃錫信

  我的學佛因緣和感應 大陸/張慧雲

  將此身心奉塵刹 新加坡/吳玫萱

  媽媽再見 澳洲/曾許秀貞

  蓮池海會 澳洲/潘倩芝

  不可思議的念佛功德 巴爾地摩/黃施翠娥

  實踐菩提願,身教示凡愚 四川/佳蓮

  王惠民居士往生前後的追憶 哈爾濱/段文鳳·王桂芬

  決定往生 北京/王運珠

  李老居士念佛往生記 臺灣/悟永法師

  田有耕老居士往生見聞錄 嘉義/妙音居士

  更名再版序

  “無量壽經修學報告”出書以來,渥蒙同修不吝指教,各方反應熱烈。發行不到一個月,初版兩千冊索閱一空,可見大衆心向正法,精進求道,深值贊歎。尤以更有海外同修,來電提供相關資訊,盛情可感。

  原書初版以“修學報告”爲名,雖然頗爲切合內容文意,但有人反映書名稍嫌呆板官式,切題有余,生動不足。爲了隨順衆意,經廣征高見,特更名爲“無量壽經啓信錄”,並勘誤再版印贈二千五百冊,以廣流通。讀者如有類似修學心得事例,可撰寄本會編輯組收,以光篇幅。

  選輯本書,僅系末學野人獻曝,一愚之得;編集校勘,更只兩人舉手之勞,未敢居功;對于部分同修之謬贊,愧不敢當。若有舛誤不妥,更願敬謹受教;若有功德可言,惟願回向淨土,回向衆生。阿彌陀佛!

  學謙 敬序于臺南市淨宗學會

  西元二○○叁年一月

  大經修學的首張成績單

  —寫在“無量壽經修學報告”前面

  法不孤起,仗緣仍生。“無量壽經”夏蓮居會集本(以下簡稱大經),近二十年來,在淨空導師與黃念老的弘揚倡導下,可說已成了經中之顯學。根據較保守的估計,海內外的華人世界,最起碼有上億的同修受持讀誦,精進虔修,蔚爲風氣,這是極爲可喜的現象。

  然而,在廣大的同修當中,根器有利鈍之別,持誦有勤惰之分。在大經的修學上,固然有人早已深得法要,智珠在握;不過,仍難跨越門檻,直入堂奧的,當也不在少數;更有甚者,有些修習多年的同修,始終難以感應道交,迄今還沒個消息,爲了讓他們分享經驗,同沾法益,“大經修學報告”之選輯委實極關緊要,刻不容緩。

  本書資訊網羅的範圍,涵蓋了國內外的宗教期刊、紀念文集、淨宗會訊。取材時間上,以最近的十年爲原則;而取材空間則遍及兩岸叁地、美加澳洲以及東南亞。提出修學報告的同修,大致以在家居士爲主,其中尤以女衆居多,實在頗令男衆汗顔。這種女衆當機的現況,也可從一般道場共修中觀察得知,值得省思。

  “如法受持讀誦,感應道交不可思議!”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法語。不過,這本“修學報告”,可說是大經弘揚廿年來,由同修所交出的首張成績單,編者無意強調所謂的感應異象,而只是平實地將報告人所獲的殊勝利益,例如生活安樂,身心自在;或是消除業障,脫離困境;或是持經功深,助人愈病;或是無視絕症,持誦不辍,轉危爲安;甚或一心持誦,見佛接引,自在往生等等的事例,忠實地呈現在大家面前。

  由于手邊資料並不齊全,本書曆經叁年篩選收集,半年的編校排打,終能與淨宗同修見面。編者特別要感恩林港師兄提供卓見,刪削修正文稿舛誤不當之處,並全力協助校對作業。當然,我們最期盼的是,本書能發揮抛磚引玉之功,善巧激發同修的共鳴與回響,進而對四衆修學有實質的助益。阿彌陀佛!

  學謙 謹識于臺南市淨宗學會

  西元二○○二年十二月

  我所認識的“無量壽經”

  ■加拿大/李曉民

  我修學佛法的時間不長,自從聽了淨空恩師宣講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才真正明白佛法的真谛,身心得到無比的快樂。我的妻子、女兒也逐步契入佛理,全家皈依叁寶。目前在生活、學習、工作上都按照《無量壽經》的標准,經常自我省察,互相督促,所以生活非常愉快,身心都很健康。

  回憶過去,我在中國大陸出生,生活了四十五年,經曆四十多年跌宕坎坷的日子,讓我産生探究宇宙人生真相的強烈願望。一九八○年,中國大陸逐漸放松思想禁锢,有了在漫漫黑夜中探索的機會。二十多年來,我先後修習了五、六種氣功,廣泛搜集了大量特異功能、飛碟......等神秘現象的資料,同時也讀了不少哲學書籍,雖然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卻始終得不到結論,這些學說、派別總是似是而非,不能究竟圓滿地解釋宇宙人生的真相。

  一九九叁年,我得到了一本南懷瑾先生的《金剛經說什麼?》,我如獲至寶地讀了好幾遍,黑暗中仿佛出現了一線光明。往後幾年,我讀遍了幾十本南老先生在大陸的再版書,那份歡喜難以言喻,但是還是不能徹底滿足我的願望,好像佛法寶山就在自己附近,但又迷霧重重,始終覓不著入寶山的路徑,欣喜期盼之中伴隨著萬分的焦急。一九九七年,我們全家移民加拿大,一個偶然的際遇,我在電視上看到淨空恩師的佛學講座,當時我深深地被佛法攝受住,淨空恩師慈祥的面容、慈愛的話語點點滴滴流入我的心田,二十年的存疑逐漸消融。從那時起,我找到了人生的指路人,而入寶山的路徑也即將展現在我眼前。

  循著電視中的線索,我與美國淨宗學會聯絡,他們非常慈悲,毫不在意一位幾千公裏外唐突陌生人的請求,立刻郵寄來一大箱經書、錄音帶,其中有一套淨空恩師第九次宣講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得到這箱佛法的日子裏,我們天天都抓緊時間讀經、聽經。一套經聽完,點燃了我心中的慧燈,真正地體悟到宇宙人生的真谛,懂得人生的道路應該怎麼走。這兩年來我們全家在淨空恩師的引導下,不斷薰修,身心越來越安樂,生活越來越自在,生活的目標也越來越一致,深得佛法的大利益。因此我們一家一致發願在今後的生活中,時時處處只依靠一尊佛—阿彌陀佛,只依靠一部佛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只依靠一位指導老師—淨空法師,盡形壽不思遷。

  二十多年來,在探求宇宙人生真理的過程中,我遭遇不少艱難挫折,最終找到了《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深知這部經典得來不易,因此倍加珍惜。兩年來,不斷持誦,反覆聆聽淨空恩師的講解,在這部經中的悟處不可勝數,越聽越覺自己渺小可憐,越覺得這部經博大精深,義理無窮。參照自己的生活,可以說遇到任何困難障礙,都可以在經中得到圓滿的解答,這部經真正是世間難得的佛法寶典。近來聽說有人不相信這部經是佛陀的真實說,認爲是他人假造的經典,不由得扼腕歎息。人生百年易過,多數人庸庸碌碌,百般艱辛,說得高雅些是爲了揚名取利,說得實際些不過是希圖衣食豐足而已。回首前塵往事,萬般皆空,虛度光陰,迷惑造業,與禽獸並無二致。至于人爲何而生?爲何而活?茫然不知。不知生所從來,死所趣向,更不知道如何解脫生死輪回之苦,真正是可憐憫者。如今百千萬劫遇此佛法珍寶,真能幫助自己解脫苦果,開啓幸福美滿的菩提大道,卻當面錯過,又墮苦海;更有甚者,因爲自己一時糊塗,判斷錯誤,障礙了他人求生得救之路,真正可憐!

  此經爲夏蓮居老居士聚畢生的修爲,集國內僅存的五種《無量壽經》原譯本,十易其稿會集而成。此會集本從經題到全經肉容,無一字一義溢出原譯本之外,也無一字一句出自夏老居士自己的意思,不知僞造的說法依據何在?若執著認定佛經只能依古本爲准,那麼中國的佛教經典全由印度梵文本而來,而梵文本也必定要依阿難尊者當時集結的本子爲准,那麼我們修學佛法是不是找不到經典可依據了?若執著佛經只能成于叁藏法師之手,那麼宋代王龍舒居士的《無量壽經》會集本,又怎麼能得到曆代祖師高僧的認可,並且入了《大藏經》,流傳至今?輕言夏老居士的會集本爲假經的人,其自身的修爲難道可以達到或超過曆代的祖師高僧嗎?了解佛教曆史的同修都知道,叁藏法師是譯經師的資格,而會集經典不同于翻譯的經典。

  佛陀住世時,爲了避免後人在修學佛法上産生不必要的爭論與迷惑,特地說“四依法”,作爲辨別佛經真假的試金石。“四依法”是: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智不依識。四依法清楚地顯示只要符合佛陀的真實意思,不論是什麼人所說(依法不依人),也不管是用什麼語言、文字和形式來表達(依義不依語),都是佛法,而且是真實無虛的佛法。“依智不依識”則是告誡我們,對于佛法千萬不可有情執,在門派、高下、等級上起分別心。“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則是勸我們後學之人,盡量選擇大乘法、一乘法。《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字字句句都是教我們如何精勤修行,當生直接成佛的一乘根本法門。所以佛陀當年說的“四依法”,直接爲夏老居士的會集本作了印證,怎麼可以說夏老居士的會集本違背了佛陀的本意呢?

  現前的末法時代,確實有一些人爲了區區利益而僞造學說,在我們多年的探索中發現,這些僞造的學說都有一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增加人們的貪、嗔、癡、慢。這些邪說,語言文字或有華麗奧秘的裝飾,或表現得清高脫俗,依照那些方法來修習,結果不外乎得到某種特殊的超能力、特異功能,令人生起羨慕景仰之心,從而倍增自己的各種貪欲。佛法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讓衆生不斷地減少妄想煩惱執著,逐漸減少自己的欲望,舍己爲衆生,最終達到出叁界成佛的大目標。兩相比較,很容易看出僞造的學說與佛法完全背道而馳。我們一家自從修習《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兩年來,切身的感受是生活中的各種貪求欲望越來越淡薄,願爲衆…

《無量壽經啓信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善女人往生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