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帝洛巴尊者传

  帝洛巴尊者传

  

  帝洛巴

  噶举派白教第一代祖师

  

  [六不教授]不思、不想、不寻伺、不着、不求、持本元

  【序】

  帝洛巴--噶举之父,其教义及实修风范,不仅在当时印度佛教界中璀灿如光芒万丈的宝钻,影响力更透过空行授记的心子那洛巴、西藏噶举之父马尔巴、密勒日巴、冈波巴等,将整个法教无间相续口耳传承迄今。

  本书中所描绘的帝洛巴的一生,内容主要重点可从四个方面表达出:

  具无上势力的瑜珈之王尊者帝洛巴,是如何透过对上师的完全信赖,而获证精神层面的非凡成就。

  他如何从不同类型的空行母处得到深奥密续教授,同时并展现其对教授中精要之义的殊胜领悟。

  帝洛巴接受完全源自于金刚总持的内在传授。

  帝洛巴依卓越的终极成就教育门徒。

  透过此四种表义,我们得以窥见帝洛巴尊者所成就的最上悉地及佛行事业,

  而他所觉证的明智,迄今依然透过整个传承不间断的加持力,帮助无量众生趋向究竟成熟的解脱境界,此加持力将会一直持续下去,并在今生及未来一切有缘的众生心中显现、成熟。

  帝洛巴一般最常见到的画像,是个几乎裸着身子、系禅定带、手拿着一条鱼的瑜珈形像。瑜珈的秘义中,帝洛巴手中的鱼是会供中的圣品,“鱼”内涵的象征意义代表六根与控制力,也就是以此外相形物的展现,来秘密诠释成就瑜珈行者帝洛巴对气的驾御能力。

  据说那洛巴千辛万苦才见到帝洛巴时,却因看到帝洛巴正将网起的一条活鱼给生吞活咽下去,当场令那洛巴心中生起万分的反感及疑虑,此时帝洛巴随口问:“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并将吃下的鱼吐出,吐出的鱼儿竟变得比先前更加活蹦乱跳。帝洛巴又说:“死就是生,生就是死!”这令那洛巴刹那间得到非常大的加持及证悟。金刚乘的成就悉地象征中,生起次第的成就仅能令生者趋死,圆满次第的成就则同时令死者转生,与金刚总持无别的帝洛巴就是这样神奇的一位人间上师,能自在善巧的运用一切方便教化弟子。

  编者  谨志

  第一部分  帝洛巴依上师指导进行精神修持

  【圣者降诞及初遇智慧空行】

  帝洛巴出生于印度萨德高乌镇,即现在的邦拉德地带,为婆罗门种姓,父亲波拉雅夏、母亲卡西。

  长久以来这夫妇俩膝下无子,心中一直希望能有个小孩,但都未能如愿,他们便从佛教及其他宗教各种管道中,尝试看看是否能寻得协助,像定期到寺庙诚心发愿祈求生子,又向佛堂献供,请各方僧侣为他们祈愿、修法等。帝洛巴就是在父母这样的殷切期盼下诞生。

  依照当时风俗,波拉雅夏和卡西也请了一些先知、算命先生,来预卜孩子未来的命运。帝洛巴出生时,曾发生许多异象,所以他俩也很想知道,在那么多虔诚的祈祷及种种瑞相显现下,这个独生子到底将面临个什么样的未来。

  充满智慧的婆罗门众,仔细端详孩子身体的每一部分,在观察他对种种测试的反应后,肯定这婴儿的资赋极高。但是,却对小孩确实的本性感到困惑?到底是天神、龙、乾(门达)婆、转轮圣王,还是佛陀的转世呢?答案虽不知道,但在场的每一位先知都深信,不论这孩子来历为何,都将成为非常伟大的人物。他们一致认为:“一位非常伟大的圣人降生了!若能善加教育,避开恶缘染污,那么未来这小孩将会有非常好的成就!”自此,帝洛巴的双亲就非常细心地守护着,让他实实在在地接受一切优良的婆罗门教育。

  有天,当父亲外出做生意、母亲在料理家务时,赫然发现面前墙上有个影子,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位驼背拄着拐杖的老妇人。卡西非常害怕,不知怎的竟直觉猜想这老太婆可能是妖怪,想来伤害帝洛巴。卡西吓得要命,一想到爱子可能会被这怪婆杀害或弄生病,心里就不由地发毛。她立刻冲到孩子旁想保护他,但老妇人洞悉她的心意就阻止她,说:

  “就算你尽最大的努力呵护他,

  也无法找到一处没有死亡之地!

  没有人能预先安排死亡或花钱请死亡离开,

  没有任何坚固的城堡能保护人免受死亡的侵袭,

  没有一处安全之地离于死亡的怖畏,

  没有任何财富可以阻拦死亡的降临。

  当然!

  即使帝洛巴再神奇,也必须和其他人一样,

  终将死去!“

  老妇人所言句句真理,犹如当头棒喝般震撼了卡西的心。接下去她又说了一对偈子,往后我们会看到她将为帝洛巴带来的许多开示,使帝洛巴一生所为都成为最有利益的事。老妇人说:

  “让他照顾水牛,

  练习读写能力,

  空行将带着指示的预言前来!”

  说完后,这位由空行所化现的老妇人就倏地消失不见。

  卡西经历这戏剧性的一幕后,内心深有感触,于是遵循老空行的建议来教育帝洛巴。

  她教孩子念书,也让他牧养家里的水牛。

  过了段时间,帝洛巴也大到能外出去放牧。有天,当他放牛去吃草而自己正阅读着一些经典时,先前的老妇人,又在他面前出现,并问:

  “你的双亲是谁?

  你在这里做什么?

  是不是在牧牛?”

  帝洛巴回答:“父亲是波拉雅夏,母亲是卡西,我在放牛,同时一边练习阅读,因为母亲吩咐我这么做,养牛也可维持家中的生计。”

  老妇人闻言大怒,说:

  “错了,错了,你错了!

  你的父亲是上乐金刚,母亲是金刚亥母!

  不要照顾牲畜的水牛,

  而应该在完全觉醒的密林中,

  放养体验的水牛!”

  年轻的帝洛巴被弄得一头雾水,看着老妇人告诉他这从来也没听过的双亲---上乐金刚和金刚亥母,而“完全觉醒的密林”也不知位于何处?“体验的水牛”更不知所指为何?

  老空行母便说:

  “好吧!如果真是这样,你就要先学着了解这些经书,再研习佛法,然后就能了解我所说的一切了。”

  【受戒】

  年轻的帝洛巴听从老妇人的忠告,开始研习所念诵的经典,并踏出对佛法学习的第一步。为了能进一步研习,他便到佛寺参访,去求教法理的解释、阐明。很快地,帝洛巴就对佛法有了深刻的钦慕之心,并了解出家生活的利益。终于,他如愿出家受戒,法名“般若巴札”(意为“完美之般若慧解者”),在寺中研习一般教法,经律论三藏,也在诸比丘座下学习。随着时光流逝,般若巴札日渐成长,内心充满了种种理论的智慧,对清净戒律及禅修的寺院生活也甘之如饴。

  【萨尔雅巴及马汤吉上师】

  有一天,当帝洛巴在佛像前禅定时,看到佛座放出光芒,又听到如天籁般的音乐传出。虽然心中略感讶异,但仍沉浸于这份宁静的感觉里。此刻,他的禅定觉受增益到前所未有的境界。过了会儿,由于对定境中所见感到好奇,他便起身检查佛像下方的基座,在座下找到一部完整的度母密续。虽然帝洛巴能了解密续中文字的意思,却无法捕捉字里行间所传达的真实意义,他想起了老空行过去所给予慈悲及真实的指导,于是由衷地恳切祈请她显现再来帮忙。忽然老空行现身了,说:

  “在这块土地上有片墓地,名叫萨拉贝拉哈,

  那是印度大力之神的住所,

  到那里去!

  你会找到上师。”

  秉持一贯对老空行教导的信心,帝洛巴到了萨拉贝拉哈。在那里,他遇到印度大成就者萨尔雅巴,大师为他揭示度母密续以及其它法要的意义,并给予许多精要的指导。贤善比丘般若巴扎似乎也在同一地点,向另一位大成就者马汤吉上师请益良多。帝洛巴是经由空行的引导,才找到住在草棚屋中,身材约两个常人高的马汤吉上师。在他接受金刚乘上师教法的这段时间,一直维持着清净的比丘戒。当所学告一段落,他决定重返本寺。

  【老空行的教导】

  有天,他在寺里正诵持般若八千颂时,老空行现身,问帝洛巴是否想明白偈颂所内蕴的真实意义?当然帝洛巴立刻点头!于是,她将上乐金刚密续的每一部分都做了完整的阐述,使他了解密续上乐金刚的要义和般若智慧是完全一致的,很快地,他也获得了明晰的直观力,洞视此二者本质上的相通处。

  在此之前,帝洛巴对佛法哲理的知识以及金刚乘的实修方面,并不能做有效的联结;由于老空行的阐释,无意中揭示此直观之力,刹那间使这两部分在他的生命中结合成清晰的单一焦点,空行所言恰如一块敲门砖,使帝洛巴的了悟如日出黎明。

  她说:

  “真正的实义,绝无法透过名相而如实参悟!

  水能洗净种种垢染,但永远无法洗净水本身 

  具无比资质的瑜伽行者,

  才华无边,璀灿如日正中天,

  将一切自我解脱外相束缚扬弃掉,紧抓奥义之杵!

  内在的自我解脱、至高方便将自生自显,

  超越思维判别的真理,将朗耀于心!”

  [补述说明]

  名相的意义是指一切的解释、形式,能透过阅读、听闻等方法被概念化地学习,及学习中沟通智慧的过程。其间使用文字、声音,来代表所有生命中的事物。我们学会将事物及事物的名字连结起来创造种种想法,也学会如何使这些想法彼此互相参考、联结,就如同以阿拉伯符号表示实体的一些东西;同样的,我们运用概念化的语言,表示相对世界中所体验的事实,在此世界中,每件事物都依存于其它事物而得以存在。

  概念能透过才智聪明发展出来,各种概念相涉而产生一种心灵语言,此语言能直接反映及解释一切的相对体验。然而,不论概念的相对用途多么神奇,在学习及沟通上,这种复杂的指射过程有它的极限。语言文字无法对真实义产生直接了解,心的真实要点,不依靠任何事物的胜义谛,是无法透过语言文字来明白的。形成相对真理的文字、格式的确能理清许多事物,但以推理方式取代种种紊乱的想法,却永远不可能超越相对面而捕捉到绝对。在这方面,语言文字就如同水:水在洗净污垢尘埃上的用途,可说是十分广泛,但却永远无法洗净“潮湿”,即水无法将水本身洗干净。

  瑜伽士可分为三大类:低层次、中层次和高层次。

  三层次的瑜伽士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两方面。首先,是源于他们前生努力所…

《帝洛巴尊者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