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自由史觀

  自由史觀

  太虛

  ── 十六年十二月在杭州靈隱寺作 ──

  第一章 緒言

  第一節 有情及人之自由本性

  第二節 古代人類之自由及反自由史

  第叁節 人及有情有完成自由本性之可能

  第二章 古近人類專權製度之原理

  第一節 以唯神論爲專權製度之原理

  第二節 以唯我論爲專權製度之原理

  第叁節 以唯物論爲專權製度之原理

  第叁章 近代自由運動及尚未成功之故

  第一節 近代自由運動之略史

  第二節 唯神的強權帝國主義之反自由

  第叁節 唯我的自利帝國主義之反自由

  第四節 唯物的共産帝國主義之反自由

  第四章 佛陀現實主義之自由原理

  第一節 佛是現實主義者

  第二節 四真觀

  第叁節 八正道

  第四節 叁德藏

  第五節 以佛陀自由原理創建自由史觀

  第五章 以自由史觀完成近代之自由運動

  第一節 自由史觀

  第二節 創建自由史觀之世界教育

  第叁節 創建自由史觀之社會經濟

  第四節 創建自由史觀之國際政治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章 緒言

  第一節 有情及人之自由本性

  自由是被囚之反面,被囚則不自由,自由則不被囚,自由之極乃完全不被囚,被囚之極乃完全不自由。自由被囚間有無數階段,吾人所觀事物,皆此階段間者。完全被囚之不自由,完全自由之不被囚,皆尚非今之人類所知也。今未言“有情及人”自由之本性以前,先一考宇宙萬有──法界諸法──之自由本性。夫現實之人生宇宙,則無生物、植物、動物、而已。無自由則無活動,無活動則無變化,然萬有無時不變化,故其本性無不活動而自由者。何以言之?以芸芸萬有皆活動之表現耳。

  就現實可分爲叁種之活動系:一、擴大──就限量言──活動爲主,而提高──就性質言──活動爲伴之活動系──主指自身方面,伴指關系方面──:此活動系之表現,即爲一切之無生物及生物之死體──枯木死屍等。二、提高活動爲主,而擴大活動爲伴之活動系:此活動系之表現,即爲生物中之植物。叁、充足前二活動系爲主又爲伴之活動系:即爲生物中之動物──有情及人。故動物能有充分積集提高又充分聚散擴大之心理活動,而植物則但能有充分積集提高之生理活動,死物則但能有充分聚散擴大之物理活動也。此叁種活動系之潛能,皆無始而存在,非由任何一種活動系爲本而産生余二活動系者,亦非以任何二種活動系爲本而合生余一活動系者。而此叁系又不相離絕焉,特其表現爲無生物及含生、含情物,則隨關系條件──衆緣──及表現法而或先後,皆爲活動,故皆自由亦皆變化。然活動之表現,既隨關系條件而轉,則即含被囚之傾向;但其被囚與自由之階段,不無差降。無生之地質等,其活動大抵爲被動而自由性極低;含生之草木等,自由性亦不高;唯含有充足提高且擴大的心知活動之動物,實爲自由活動力之源泉,其余活動系表現之轉移,亦皆以此爲重要關系也。動物而至人類,其自由性遂臻高度,然其被囚之桎梏猶在也。得身體──肉體──而生也,則爲身體饑寒、淫疲、病老所囚;依社會──身家以至人世──而存也,則爲社會製度、習慣、風尚所囚;藉根境──身世以至宇宙──而知也,爲則心境、時空、名數事物所囚。故吾人正當之所爲,唯自用自由源泉之心知活動,自解放重重被囚之桎梏以增進其自由、而完成其自由之本性耳。由現實活潑潑地自由源泉的身心活動觀之,無能爲囚,亦複無可囚者。昔有學徒乞師解縛,師诘曰:“誰縛汝”?曰:“無誰縛”。曰“無誰縛,焉用乞解爲”!學徒悟之而自解焉。此可爲深探自由源泉之論已。

  第二節 古代人類之自由及反自由史

  老子嘗談太古小國寡民,雞鳴犬吠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之郅治也;孔子嘗存想上古之大同世也;莊子嘗言與木石居、與鹿豕遊之初民也;耶教舊約嘗有埃田樂園之說也;然皆理想神話,無曆史之根據也。唯近人韋爾斯之世界史綱,嘗極力以曆史之事實,表明人類社會史中有兩大演化之潮流,交互而起作用:一方、爲新石器時代後期,在溫暖沖積平原所發生之日石文化原始之文明,馴良柔順,製度繁複,勤勉服從者之日臻繁廣──指呂底亞、蘇馬達、埃及等──;是種早期文明,與早期神廟、王神及神王等,有必然之關系。一方爲新石器較簡單時代中往來無定之民族,發展爲遊牧民族,如西北方與東北方之雅利安族及蒙古匈奴族,與帶有日石文化之塞姆族及猶太族、阿剌伯族等諸群是也。而日石文化之原始文明,屢爲遊牧民族所蹂躏而使之更新。然其始、非由遊牧進爲農業者,乃往來無定之草原沙漠遊牧民族,興安士重遷之農工原始文明民族,各循其途而演進焉。遊牧民族時一侵入農工家族之區域,或摧毀其文明也,或承受其文化也。遊牧演化爲軍人貴族,而農工者一分演化爲脫離農業之工匠,而一分保存原始文明者則演化爲宗教與學術之士族。由工匠、士族、貴族之混合,演化爲工業、商業。蓋原始之工業、商業,不離農業與遊牧而分立也;大抵工業由農業而演進,而商業則由好移動侵掠之遊牧民族,承受農工之文明而演進者。波斯之商業嘗大盛于中國之隋、唐時,而近代商業之崛興于歐洲雅利安民族者,皆其例也。

  由此觀之,初人類之身體被饑寒、媱疲、老病所囚,爲自由之本性所沖動,欲謀解放之道,于是在適居之溫帶平原上,演生其日石文化──謂以崇拜太陽爲信仰而石器爲工具也──。有農業則饑寒之縛解,有家族則媱疲之情慰,有神廟、王神則老病可得健康不老、永生不死之希望,遂群聚而奠居焉。然群聚之基于神廟、王神也,依之而有代表王神之神王,于是專製之國家起,而爲社會之製度、習慣、風尚所囚。奠居之基于一定區域也,于是局狹之世界成──若中國古代謂天傾西北,地盡東南,而上天下地唯是中國之區域,且以天空之星宿配所居之地帶也──,而爲根境之時空、名數、事物所囚。被社會及環境所囚之結果,除少數執持社會之王族──若印度之刹帝利及中國之王侯等──,及執持環境之士族──若印度之婆羅門及中國之道士、儒士等──外,在此群聚奠居中之多數農民,且淪爲奴隸豬仔,無以解其身體上被囚之苦而稍得自由矣。于是漸現騷亂之狀,而在王族、士族則愈施其高壓專製以強迫之,遂日益腐敗而趨崩潰。然草原沙漠間有其他之民族也,以牧牲畜而逐水草,冬夏移動以解放其身體上被囚之苦,雖不得農業、家族奠居之利,時掙紮于疲病、老死之中,然不被社會與環境之所囚,則較爲活潑而自由。自動或被動──若被他部所驅等──之遷移所及,發見群聚奠居之城村民族也,遂侵入而占據之。不欲被其社會及環境之所囚也,則蹂躏而摧毀之;或羨其農業家族奠居之安樂也,則奪其王族之地位,而攝用士族以承受其文化,此觀于北歐蠻族及波斯族、亞刺伯族、匈奴族之侵略史可知也。六朝、五代、南宋、元、清之中國民族被侵史,亦斯例之證也。此兩民族爲一種所屈服則成停滯,若兩種群居集化,不相屈而能互用其長,則工業、商業日益繁盛。被環境之時空、名數、事物所囚者,漸得解放自由,複爲自由本性所沖動,亦不甘終爲社會之製度、習慣、風尚所囚,于是宗教革命、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等隨之而起,此近代文明之所由發生于歐洲而傳布于全球也。要言之,則唯人類爲自由本性所沖動,要求解放被各方面事件所囚縛之苦,而得充分之自由耳。然其生不能不有身體,其存不能不依社會,其知不能不藉根境,則其被生活、存立、知識等仰賴之條件所囚,勢難完全解放。故新得一自由,同時即被一新起之反自由條件以囚之。人類已往之曆史,蓋惟此自由與反自由之疊相推演史耳。

  第叁節 人及有情有完成自由本性之可能

  根據以上推論,則人類終必被囚而不得自由,其以自由本性之沖動而求自由也,終爲自尋煩惱痛苦,而不如隨俗被囚之爲得計乎?曰:否、否、不然。不惟人類終當完成其自由之本性,且一切生而含情之類,亦終當完成其自由之本性。但唯近代人類已能漸備其可能完成自由本性之基礎──若無漏種及善根等──。且吾人之所用以表示斯義之工具,又在乎人類之言語文字,唯人類所能通解,故單就人類以言之。

  言近代人類已能漸備其完成自由本性之基礎者,一、由知識上之解放而自由之可能提高擴大,有哥白尼、愛恩斯坦──愛恩斯坦可謂知識上之無政府主義──而環境的時空漸爲解放;有牛頓、羅素而環境的名數漸爲解放;有達爾文、詹姆士,而環境的事物漸爲解放。二、由存立上之解放而自由之可能提高擴大,有盧梭、馬克思而發現破壞舊社會之力──由盧梭思想而有法國式革命,乃破壞古代建于神王之社會;由馬克思思想而有俄國式革命,乃破壞近代建于權利之社會。此二人之思想,實爲一種愚弄思想簡單者之迷人說。然思想簡單者信之,足以團結而發生破壞之力,唯破壞不能建設,故仍爲拿破侖、列甯等返于專製耳──,有孔德、斯賓塞而發現批評舊社會之學;有克魯泡特金──克以前無政府黨唯破壞,至克乃有建設之理──、韋爾斯而發現建設新社會之理。叁、由生活上之解放而自由之可能提高擴大,以瓦特、弗打、福爾敦、斯蒂芬孫、愛迪生等之發明,有多種改進農業之應用及能代人工之機器等,則被囚于饑寒者可能解放而希望自由矣。看火車、汽船、汽車、電線、電話、無線電、潛艇、飛艇、公園、旅舍等,則被囚于疲悶者可解放而自由矣。有醫學、衛生學、優生學等,則被囚于病與老者亦漸有解放之希望矣。有文藝、美術等,則被囚于媱與死者亦稍呈解放之慰藉矣。

  然生活上之未能完全解放而使全人類平等得其自由者,則基于知識上、存立上、未能完全解放而得自由之所致,此則獨有待于完成自由本性之先覺者釋迦牟尼爲指導,其理當述于下。以近代人類尚未能采用先覺者…

《自由史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法救世主義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