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記(第16-18卷)

  觀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記卷第十六

   一切佛語心品第四之二

   (◎下破外道七種無常以顯究竟涅槃真常德有二◎初破七種無常)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世尊。一切外道皆起無常妄想。世尊亦說一切行無常,是生滅法。此義雲何。爲邪,爲正。爲有幾種無常。

   (記曰。此因外道所計無常,將顯涅槃究竟真常德也。前顯離生滅因緣以明法身真我。此顯離無常見即證法身真常。意謂佛昔日亦說無常,不知與彼外道所說孰邪孰正。然問外道所計無常有幾種者,意在盡出彼計破之,令其不墮耳。)

   佛告大慧。一切外道有七種無常。非我法也。何等爲七。彼有言說作已而舍是名無常。

   (記曰。此外道宗立有勝性作者,能造一切四大諸法。今此計雲,所造四大是常。其能造者,造已即舍,此是無常。故下文雲離始造無常。)

   有說形處壞是名無常。

   (記曰。此計四大能造所造俱是常,畢竟不壞。但分析長短等形色不可得,謂形處壞是無常。)

   有說即色是無常。

   (記曰。此計能造四大是常。所造色是無常。此與初計相返。)

   有說色轉變中間是名無常。無間自之散壞,如乳酪等。轉變中間不可見。無常毀壞一切性轉。

   (記曰。此計能造與所造俱常。但兩色中間有個無常性,能使所造色法相續變異,自然壞滅,如乳酪等。兩色中間有無常法,令其轉變而不可見。此之無常能轉一切性。此與初叁兩計相返。)

   有說性無常。

   (記曰。此計有個無常自性不壞,而能壞彼諸法。如杖瓦石等能壞一切物。此與上計相返。)

   有說性無性無常。

   (記曰。此計能造所造俱無常也。性是能造。無性是所造。謂能造之性既造了色,則自體已壞。而所造者,又亦隨壞。故俱無常。此與上計俱相返。)

   有說一切法不生無常,入一切法。

   (記曰。此計有個不生的性入在一切生法中,而隨諸法壞滅。即此不生的便是無常。上列所計。下牒其計而破之。)

   大慧。性無性無常者,謂四大及所造自相壞。四大自性不可得,不生。

   (記曰。此牒破第六性無性無常計也。謂彼外道所計四大能造諸法。然必壞了自體方才造出。如種生芽。而所造者又非本四大矣。故能所俱壞以爲無常。佛破之曰。彼四大自性本不可得。然能造既本無體。無體故本自不生。不生則無能所。能所二相了不可得。又指何法名無常耶。)

   彼不生無常者,非常,無常。一切法有無不生。分析乃至微塵不可見。是不生義非生。是名不生無常相。若不覺此者,墮一切外道生無常義。

   (記曰。此牒破第七不生無常計也,然彼外道妄計有個不生的性入在一切生法之中,隨諸法壞,故名不生是無常。佛言。若言不生是無常者,此則非常非無常矣。何者。若言不生,則是真常。今又雲隨諸法壞,則非是常。故雲非常非無常。此出其過。乃破之曰。然一切有無等法,本自不生。豈又有個不生性入彼諸法耶。若果有不生性入彼諸法,則應可見。即今分析諸法,乃至微塵許,畢竟不可見此無生義。既不可見,則是諸法生本無生矣。且無常者生法也。然我說諸法生本無生,而彼返以不生爲生是無常,故曰非生,是名不生無常相,此真顛倒也。我諸弟子若不覺此生本無生義,則墮外道生無常見。以彼所計不生,還成生法,故雲生無常義。莊周雲生生者不生,正墮于此。)

   大慧。性無常者,是自心妄想。非常無常性。所以者何。謂無常自性不壞。大慧。此是一切性無性無常事。除無常,無有能令一切法性無性者。如杖瓦石破壞諸物。

   (記曰。此牒破第五性無常計也。佛謂彼外道所計有個無常自性不壞,而能壞諸法者,此乃是彼自心分別妄計耳。如此計者,又不是常,又不是無常。何也。彼所謂無常自性不壞,而能壞一切法,以成無常之事。是則除此無常之外,更無有能壞諸法者。然無常能壞彼諸法,如杖瓦石能壞諸物者,如此,則必定無常與諸法異,方能壞之。故下約一異破之。)

   現見各各不異。是性無常事。非作所作有差別。此是無常。此是事。作所作無異者,一切性常,無因性。大慧。一切性無性,有因。非凡愚所知。

   (記曰。此約一異以破性無常也。謂若果然無常能壞諸法者,必定能壞之性與所壞之法二體各異,方能壞之。今現見各各不異。不能揀出性無常與所壞事,能所二相有差別體。故雲非作所作有差別。作,即無常。所作,即所壞事也。若能所異體,則當可指陳,此是無常,此是所壞滅事。既不可指,則不異體也。若能所不異而爲一體者,則一切法應常,又墮無因矣。何者。以彼計無常性不壞。不壞則是常。今既與諸法爲一體。然無常既常,而一切法皆常矣。故雲無異者一切性常。且彼所計因無常故,能令諸法壞滅。今既一體,則不見有因能令諸法壞滅者。此又自墮無因。彼宗亦不成。故雲無因性。然諸法壞滅,不是無因。故唐譯雲。諸法壞滅,實亦有因。但非凡愚之所能了。)

   非因不相似事生。若生者,一切性悉皆無常。是不相似事。作所作無有別異。而悉見有異。

   (記曰。上已破無常能滅諸法,此又破無常性能生諸法也。佛言。若彼計無常性能生一切法者。但一切生法因果相似。如種豆麻等,未有種豆而得麻者。故雲非因不相似事生。若不相似而能生者,則是一因而生多果。今以一無常性而生一切法,則一切性皆同一無常矣。故雲若生者一切性悉皆無常。如此,則因果不別,種類不分,則一切異法應並相生。此乃是不相似事,而能生所生不可辨別,混而爲一矣。故雲作所作無有別異。且即今現見諸法各各有異,此則非是無常能生一切法也。)

   若性無常者,墮作因性相。若墮者,一切性不究竟。一切性作因相墮者,自無常應無常。無常無常故,一切性不無常,應是常。

   (記曰。此破計無常爲生因,不得爲常也。謂若必以無常性是有法而爲生因者,則墮作因。大凡作者,皆無常故。若能作之因既墮無常,則所作諸法皆無常矣。故雲若墮者一切性不究竟。若能生之因墮于所生之無常法中,此則自無常亦應是無常,而不得計能生者爲常矣。故雲一切性若因相墮者自無常應無常。若自無常既是無常,則所作一切法不是無常,應是常。何者。以舍已之常而入彼諸法,則彼諸法得我之常性。此乃自是無常,而所生者皆應是常。若彼是常,則不可壞。而計所生之法可壞者又不成矣。故唐譯雲。若無常性是有法者,應同所作。自是無常。自無常故,所無常法皆應是常。)

   若無常入一切性者,應墮叁世。彼過去色與壞俱。未來不生。色不生故,現在色與壞相俱。

   (記曰。此破無常性能入諸法中也。然外道妄計無常入于諸法之中,自性不壞,而能壞彼諸法。佛言。若謂無常入一切性者,則應墮叁世,既墮叁世,則隨壞滅。而自性不得不壞矣。何者。若入過去,過去色已壞。若入未來,未來色未生。若入現在,現在不住。刹那變滅,而無常亦與之俱壞矣。且自體既壞,豈能壞彼諸法耶。)

   色者四大積集差別。四大及造色自性不壞。離異不異故。一切外道一切四大不壞。一切叁有四大及造色在所知有生滅。離四大造色,一切外道于何所思惟性無常。四大不生。自性相不壞故。

   (記曰。此又轉破四大是常之計也。因上執無常不壞性入一切色法,佛破之雲,一切叁世色法俱屬可壞,而無常無不壞之理。故此又妨轉計雲,以能入之無常不壞,故所入之四大亦常住不壞。故此破雲,色者乃四大所造積集差別之性耳。能造所造本無二體。豈有所造色法既壞,而能造之四大不壞耶。以能造所造不一不異故。若不一,則二體各別。若不異,則俱屬可壞,況一切叁有能造所造,人人皆知是生滅法。又豈但色壞而四大有不壞之理耶。既能所俱壞,此外更于何處覓無常不壞之性耶。故唐譯雲。一切外道計四大種體性不壞。色者即是大種差別造色。離異不異故。其自性亦不壞滅。大慧。叁有之中,能造所造莫不皆是生住滅相。豈更別有無常之性能生于物而不滅耶。以外道妄計無常性常,能作生滅主宰。此計幽潛,故展轉破之。如此方莊周亦雲,生生者不生。又雲,彼爲衰殺非衰殺。彼爲本末非本末。苟不達真無生意,鮮不墮此中者。故前雲,若不覺此者,則墮一切外道生無常義。)

   離始造無常者,非四大。複有異四大,各各異相。自相故,非差別可得。彼無差別,斯等不更造。二方便不作。當知是無常。

   (記曰。此牒破第一作已舍無常計也。外道計非四大無常,複有異四大性而能始造即舍,名爲無常。蓋彼以所造四大是常,以能造者爲無常故。然彼計不出互自共叁法爲能造。故佛破之曰。非四大相互造,以四大各各異相故。亦非獨自造,以無差別相可得故。既無差別相可得,此等亦非更共造。以彼此乖離,二方便不作故。然二處既非,則本無造者,畢竟是無常矣。故雲當知是無常。豈有無常而能造彼常法耶。故唐譯雲。非大種互造大種,以各別故。非自相造,以無異故。非複共造,以乖離故。)

   彼形處壞無常者,謂四大及造色不壞,至竟不壞。大慧。竟者分析乃至微塵觀察壞。四大及造色形處異見。長短不可得,非四大。四大不壞形處壞現,墮在數論。

   (記曰。此牒破第二形處壞無常計也。外道計能造大衆及所造色畢竟不壞,即分析乃至微塵際,但滅形狀長短等見,不滅能造所造色體。故以不壞色體爲常。形狀變壞處爲無常。故雲形處異見長短不可得,非四大。佛破之曰。四大不壞形處壞現,此正墮在僧佉數論之中。以僧佉計四大是常故。)

   色即無常者,謂色即是無常。彼則(即也)形處無常。非四大。若四大無常者,非俗數言說。世俗言說非性者,則墮世論。見一切性,…

《觀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記(第16-18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