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海上师永怀录
目录
一、无上大宝恩师能海老法师德行实纪(清定上师)
二、无上大宝恩师赞颂祈求加持文(隆莲法师)
三、随侍海公上师回忆录(昭通法师)
四、海公上师耆年思行实录(智敏法师)
五、复信一封(观空法师)
六、关于成都近慈寺和云悟寺的关系简介(兴法法师)
七、一言之下、茅塞顿开(清源法师)
八、海公上师德尘亲闻录(任杰)
九、复函三通(任杰)
十、忆能海法师(刘明渊)
十一、能海法师传(德阳文史选辑)(张继寅)
十二、世界著名高僧--能海法师(徐伯荣)
十三、峨嵋山万年寺普贤菩萨装经纪(徐伯荣)
十四、能海法师--现代的爱国高僧(郑建邦)
十五、纪念能海上师(倪维泉)
十六、纪念海公上师百岁诞辰(徐恒志)
十七、我望见了三宝门前一根金色的桅杆(温光熹)
十八、诗二首(温光熹)
十九、纪念海公上师(朱泠)
二十、怀念能海上人(冯定戡)
廿一、海公上师业绩简颂(李鸿)
廿二、忆海公上师教诲我们 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马庆云)
廿三、纪念能海上师一百十周年诞辰(周涤文)
廿四、海公上师永远指引着我们前进(宗顺)
一、 无上大宝恩师能海老法师德行实纪
上能下海无上大宝恩师,四川人,青年时受学于四川讲武堂,与四川高级军官刘湘、刘文辉等同学。在部队任团长时,目睹清政腐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国势垂危,深感遗憾。偶闻佛源老法师讲经,大为信服。又在北京听张克诚先生讲授法相,认识更深。后于成都办少城佛学社,请法师居士讲经说法,师亦自行讲说,往往座无虚席。其时师已通晓经律论三藏,融会天台、华严、俱舍、法相、禅净诸宗,认为唯有佛法,能救世间,决心献身佛门,挽回人心。即于得嗣四十天后,毅然割爱离亲,于文殊院礼佛源和尚为师剃度出家,法号能海。复于次年赴宝光寺从贯一和尚受比丘菩萨大戒。为要总摄释迦如来一代根本教法,依戒依法,建立僧团,住持正法,常转*轮,应综合各宗学修要领,建立般若总持法门,俾学修行人,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安住证净,疾空烦恼,顿破无明,证沙门果,进而回向大乘,直趋菩提,自觉觉他,行愿圆满。此为海公上师出家学戒访师问法后,为住持正法,利益众生,自他成就,当时所抱之殷切愿望。
后於西康来到成都云游之喇嘛处,闻知彼时西藏佛教之殊胜情况,正与海公上师想慕正法之愿望相符。西藏与尼泊尔印度毗连,所传释迦如来一代教法,最为完整,且经过藏地历代祖师大德,结合教宗,显密总持,尤其最为难得无上者马贤慧普闻第二法王宗喀巴大师,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现身,总摄释迦如来所说根本乘、菩萨乘、无上乘一代时教,全部精义,及各大菩萨与历代祖师所作各种论著,融会贯通,显密结合,集过去各宗之所长,补近代各宗之所缺,创著精密法要,安排学修次第,主要如菩提道次第,密宗道次第及其他经律论著述,特别对即身修行成就文殊大威德本尊之安善成就修行方便观诵仪轨,以及三身之生起次第圆成次第精密止观之无上密法,殊胜圆满,前所未有。自明代至今七百余年间,藏地僧俗弟子,依照宗大师教法修行,现生成就,得四自在(即法身自在、说法自在、生土自在、生身自在)者,难以数计。
海公上师闻此喜讯,极为悦乐,即决心赴藏学法。当时从四川到西藏,交通不便,道路崎岖,旅途艰险,海公上师一心求法,背负沉重包袱,步行去西藏,途中经过千辛万苦,翻越崇山峻岭,爬过险途滑路,有时连日连夜,无宿无食,在极大困难情况下,海公上师经常忆念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情况,信愿倍增,菩提大悲,为法忘躯,直前无畏。有时遇到不可思议之各种魔障时,一心精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摄心住念,当体即空,降除内外魔障,终于冲破一切违缘障难,胜利安全到达目的地拉萨。
海公上师在成都动身赴藏时,即已考虑决定到藏后依止宗大师之嫡系师傅,显密精通(过目不忘摄持全部藏经)现证成就号称韵音语王说法自在,当时西藏一致尊崇之康萨老喇嘛仁波卿。到拉萨以后,即以极其喜悦与恭敬之心情顶礼供养康萨老喇嘛,身心依止,勤求正法。由于海公上师护持如来圣教,令正法久住、法流广播、普摄群机、广利众生之菩提心愿,得到康萨老喇嘛之极大欢心,认为殊胜法种后继有人,一面教学藏文法相,一面精传菩提道密宗道次第法要,一般学人几十年不易学到之教传心要,海公上师几年之内全部领会,能说能修。更难能可贵者,对依止上师,忏罪修福,严持戒律,法随法行,各方面均作到极为美善,得到康萨老喇嘛之一再称许,曾在讲经法座上赞颂能海法师,要藏地其他随学之僧俗弟子向其学习。老喇嘛曾说:“能海法师为正法久住利益众生之菩提心愿,从内地远道来此学法,对宗大师教法极端崇信,对我之教传心领神会,虽因汉藏语言文字不同,法相上有时有所出入,但以我师徒两人心心相照现量契印,彼能深刻领悟,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前一次讲现证庄严论时,有人疑能海法师藏文法相或有不通,当问其对某段论文如何理解,当时能海法师毫不迟疑,不但以藏语简要说明论文精义,并作出各种合法手印,帮助在场听众,心领神会。能海法师来此学法几年中,对我之言教能完全听受,对在座僧众能信敬和合,除多方设法向内地运来大量最胜茶叶以为供养外,并每日清晨到山下十余里处,背挑净水回来,调制酥荼,供佛及僧,几年来如一日。更可贵者,对事师法全能做到,心口一致,内外一体,不但过去一切罪过向我倾忏无余,且自从依止学法以来,偶有疑难细惑不符誓戒修行之一念产生,立即毫无隐藏向我坦白忏净,后不再犯。能海法师来藏学法之成就,使内地有缘众生,得沾宗大师法流殊胜法益,深为可喜!”云云。
三十年代后期,康萨老喇嘛仁波卿察知海公上师学法已获成就,宏法因缘时至,嘱其返回内地,广转*轮,树立宗大师法流胜幢,海公上师遵命离藏时,发愿再度到藏,亲近老喇嘛。海公上师运载大部经法回到成都后,先译编菩提道次第摄要,后在成都之文殊院,新都之宝光寺,重庆之长安寺以及武汉上海等地讲经宏法,到处法缘殊胜,听众甚多,皈依弟子男女均众。为了树立法幢住持正法故,应成都僧俗信众之殷请,决定在成都南郊近慈寺,建立显密总持修行之金刚道场,先后摄受出家僧众三四百人,及一部份净信在家弟子,并设立一个沙弥堂,以为培植比丘之预备人。海公上师除早晨主持念诵下午升座讲经外,其余时间,分秒必争,译编经教仪轨,以资教学。
在四十年代初期海公上师在定中察知康萨老喇嘛仁波卿有将示寂之预兆,即准备各种供养资财,带同上座师数人,重进西藏,到达拉萨以后,立即晋谒康萨老喇嘛恭敬礼供已,殷勤劝请老喇嘛继续住世,住持正法,利益众生。当时老喇嘛开示说:宗喀巴大师临寂时授记:大师圣教正法住世五百年。从明代迄今,早已超过,惟以宗大师宏愿硕德,今仍法流垂续。今后法障将日益增大,我亦不可能再在藏地转世,内地信众与宗大师教法有缘,汝今来此,我将以平日绝不轻传之法,传授于汝,汝以后选机转传。老喇嘛即在短时期内将时轮金刚等一系列殊胜密法单传与海公上师。老喇嘛以内地广树法幢常转*轮因缘重要,嘱海公上师速返内地,海公上师将离老喇嘛时,师徒依依难舍。老喇嘛开示说:“聚散无常,法无自性,身虽分离,心同一体,为法为生,念念相应,安住法界,无往而不自得也。”海公上师离拉萨途行三日后,忽想起有若干要事需要请问老喇嘛,其中之一就是想请老喇嘛转生内地,继续住持正法利益众生。因再驰返拉萨赶往老喇嘛精舍,则已于三日前迁走,不知去处,海公上师只得偕同行上座请回藏地各种主要藏经,运载回到成都。
海公上师回成都后,常住近慈寺,为报师佛大恩,除自已忙于翻译外,因想经法甚多,一人之力,要赶译宗大师大量深广教法,时不及待,因即在寺中选藏文汉文法相教理较有基础之上座师数人,经过短时间培植协助翻译。由海公上师选定经本,上座初译成稿,由海公上师校核改正,刻版付印。并为使初学易懂,容易入门,根据宗大师教传心要,汇编律海十门、定道资粮、慧行刻意、菩提道次第科颂、三皈依观法等戒定慧三学之学修精要,使初学行人,由戒修定,依定发慧,能得向现法乐住、殊胜知见、胜分别慧、诸漏永尽之成就方向迈进。再为了树立僧团每日修行功课,编印文殊五字真言念诵仪轨、上师无上供养观行法、文殊大威德怖畏金刚单尊及十三尊修行方便观行仪轨、五大护法金刚仪轨等法,安排初学行人及深修僧众之每日功课,早晨及上下午念仪轨,晚间分班修定,除海公上师亲自讲修外,并指定一二老上座分别带修,使随学僧众,甚快入门。为了树立正法僧团楷模,近慈寺对讲律守戒,特别重视,依佛制每半月集体诵戒(每一僧人都必须背熟戒本),每年夏三月集体安居,严持过午不食,共住僧众既须严守戒律,同时亦须恪守僧规,一有违犯,当主动忏悔,否则被揭发处分。总之,一切循依释迦世尊及宗大师法教建立正法幢。在此一段时期内,重庆信众,邀请海公上师去重庆讲经,师虽法务繁重,不得不抽身去重庆讲经,听众极为踊跃,在讲经过程中,重庆僧俗弟子要求上师在重庆建立金刚道场,上师允诺,即命清定在渝筹建,于一九四四年正式成立重庆金刚道场,首次作前三月夏安居。
一九四五年夏(即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海公上师为了现传文殊大威德怖畏金刚本尊修行方便最后成就之圆成次第法,选摄平日灌信具足显密学修较有良好基础之僧众上座三十余人,及少数有学修之净信护法老居士到四川彭县太平寺安居讲经,为了阐明显教…
《能海上师永怀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