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海上師永懷錄
目錄
一、無上大寶恩師能海老法師德行實紀(清定上師)
二、無上大寶恩師贊頌祈求加持文(隆蓮法師)
叁、隨侍海公上師回憶錄(昭通法師)
四、海公上師耆年思行實錄(智敏法師)
五、複信一封(觀空法師)
六、關于成都近慈寺和雲悟寺的關系簡介(興法法師)
七、一言之下、茅塞頓開(清源法師)
八、海公上師德塵親聞錄(任傑)
九、複函叁通(任傑)
十、憶能海法師(劉明淵)
十一、能海法師傳(德陽文史選輯)(張繼寅)
十二、世界著名高僧--能海法師(徐伯榮)
十叁、峨嵋山萬年寺普賢菩薩裝經紀(徐伯榮)
十四、能海法師--現代的愛國高僧(鄭建邦)
十五、紀念能海上師(倪維泉)
十六、紀念海公上師百歲誕辰(徐恒志)
十七、我望見了叁寶門前一根金色的桅杆(溫光熹)
十八、詩二首(溫光熹)
十九、紀念海公上師(朱泠)
二十、懷念能海上人(馮定戡)
廿一、海公上師業績簡頌(李鴻)
廿二、憶海公上師教誨我們 發揚佛教的優良傳統(馬慶雲)
廿叁、紀念能海上師一百十周年誕辰(周滌文)
廿四、海公上師永遠指引著我們前進(宗順)
一、 無上大寶恩師能海老法師德行實紀
上能下海無上大寶恩師,四川人,青年時受學于四川講武堂,與四川高級軍官劉湘、劉文輝等同學。在部隊任團長時,目睹清政腐敗、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國勢垂危,深感遺憾。偶聞佛源老法師講經,大爲信服。又在北京聽張克誠先生講授法相,認識更深。後于成都辦少城佛學社,請法師居士講經說法,師亦自行講說,往往座無虛席。其時師已通曉經律論叁藏,融會天臺、華嚴、俱舍、法相、禅淨諸宗,認爲唯有佛法,能救世間,決心獻身佛門,挽回人心。即于得嗣四十天後,毅然割愛離親,于文殊院禮佛源和尚爲師剃度出家,法號能海。複于次年赴寶光寺從貫一和尚受比丘菩薩大戒。爲要總攝釋迦如來一代根本教法,依戒依法,建立僧團,住持正法,常轉*輪,應綜合各宗學修要領,建立般若總持法門,俾學修行人,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安住證淨,疾空煩惱,頓破無明,證沙門果,進而回向大乘,直趨菩提,自覺覺他,行願圓滿。此爲海公上師出家學戒訪師問法後,爲住持正法,利益衆生,自他成就,當時所抱之殷切願望。
後於西康來到成都雲遊之喇嘛處,聞知彼時西藏佛教之殊勝情況,正與海公上師想慕正法之願望相符。西藏與尼泊爾印度毗連,所傳釋迦如來一代教法,最爲完整,且經過藏地曆代祖師大德,結合教宗,顯密總持,尤其最爲難得無上者馬賢慧普聞第二法王宗喀巴大師,是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摩诃薩現身,總攝釋迦如來所說根本乘、菩薩乘、無上乘一代時教,全部精義,及各大菩薩與曆代祖師所作各種論著,融會貫通,顯密結合,集過去各宗之所長,補近代各宗之所缺,創著精密法要,安排學修次第,主要如菩提道次第,密宗道次第及其他經律論著述,特別對即身修行成就文殊大威德本尊之安善成就修行方便觀誦儀軌,以及叁身之生起次第圓成次第精密止觀之無上密法,殊勝圓滿,前所未有。自明代至今七百余年間,藏地僧俗弟子,依照宗大師教法修行,現生成就,得四自在(即法身自在、說法自在、生土自在、生身自在)者,難以數計。
海公上師聞此喜訊,極爲悅樂,即決心赴藏學法。當時從四川到西藏,交通不便,道路崎岖,旅途艱險,海公上師一心求法,背負沈重包袱,步行去西藏,途中經過千辛萬苦,翻越崇山峻嶺,爬過險途滑路,有時連日連夜,無宿無食,在極大困難情況下,海公上師經常憶念唐代高僧玄奘法師去印度取經情況,信願倍增,菩提大悲,爲法忘軀,直前無畏。有時遇到不可思議之各種魔障時,一心精念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攝心住念,當體即空,降除內外魔障,終于沖破一切違緣障難,勝利安全到達目的地拉薩。
海公上師在成都動身赴藏時,即已考慮決定到藏後依止宗大師之嫡系師傅,顯密精通(過目不忘攝持全部藏經)現證成就號稱韻音語王說法自在,當時西藏一致尊崇之康薩老喇嘛仁波卿。到拉薩以後,即以極其喜悅與恭敬之心情頂禮供養康薩老喇嘛,身心依止,勤求正法。由于海公上師護持如來聖教,令正法久住、法流廣播、普攝群機、廣利衆生之菩提心願,得到康薩老喇嘛之極大歡心,認爲殊勝法種後繼有人,一面教學藏文法相,一面精傳菩提道密宗道次第法要,一般學人幾十年不易學到之教傳心要,海公上師幾年之內全部領會,能說能修。更難能可貴者,對依止上師,忏罪修福,嚴持戒律,法隨法行,各方面均作到極爲美善,得到康薩老喇嘛之一再稱許,曾在講經法座上贊頌能海法師,要藏地其他隨學之僧俗弟子向其學習。老喇嘛曾說:“能海法師爲正法久住利益衆生之菩提心願,從內地遠道來此學法,對宗大師教法極端崇信,對我之教傳心領神會,雖因漢藏語言文字不同,法相上有時有所出入,但以我師徒兩人心心相照現量契印,彼能深刻領悟,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前一次講現證莊嚴論時,有人疑能海法師藏文法相或有不通,當問其對某段論文如何理解,當時能海法師毫不遲疑,不但以藏語簡要說明論文精義,並作出各種合法手印,幫助在場聽衆,心領神會。能海法師來此學法幾年中,對我之言教能完全聽受,對在座僧衆能信敬和合,除多方設法向內地運來大量最勝茶葉以爲供養外,並每日清晨到山下十余裏處,背挑淨水回來,調製酥荼,供佛及僧,幾年來如一日。更可貴者,對事師法全能做到,心口一致,內外一體,不但過去一切罪過向我傾忏無余,且自從依止學法以來,偶有疑難細惑不符誓戒修行之一念産生,立即毫無隱藏向我坦白忏淨,後不再犯。能海法師來藏學法之成就,使內地有緣衆生,得沾宗大師法流殊勝法益,深爲可喜!”雲雲。
叁十年代後期,康薩老喇嘛仁波卿察知海公上師學法已獲成就,宏法因緣時至,囑其返回內地,廣轉*輪,樹立宗大師法流勝幢,海公上師遵命離藏時,發願再度到藏,親近老喇嘛。海公上師運載大部經法回到成都後,先譯編菩提道次第攝要,後在成都之文殊院,新都之寶光寺,重慶之長安寺以及武漢上海等地講經宏法,到處法緣殊勝,聽衆甚多,皈依弟子男女均衆。爲了樹立法幢住持正法故,應成都僧俗信衆之殷請,決定在成都南郊近慈寺,建立顯密總持修行之金剛道場,先後攝受出家僧衆叁四百人,及一部份淨信在家弟子,並設立一個沙彌堂,以爲培植比丘之預備人。海公上師除早晨主持念誦下午升座講經外,其余時間,分秒必爭,譯編經教儀軌,以資教學。
在四十年代初期海公上師在定中察知康薩老喇嘛仁波卿有將示寂之預兆,即准備各種供養資財,帶同上座師數人,重進西藏,到達拉薩以後,立即晉谒康薩老喇嘛恭敬禮供已,殷勤勸請老喇嘛繼續住世,住持正法,利益衆生。當時老喇嘛開示說:宗喀巴大師臨寂時授記:大師聖教正法住世五百年。從明代迄今,早已超過,惟以宗大師宏願碩德,今仍法流垂續。今後法障將日益增大,我亦不可能再在藏地轉世,內地信衆與宗大師教法有緣,汝今來此,我將以平日絕不輕傳之法,傳授于汝,汝以後選機轉傳。老喇嘛即在短時期內將時輪金剛等一系列殊勝密法單傳與海公上師。老喇嘛以內地廣樹法幢常轉*輪因緣重要,囑海公上師速返內地,海公上師將離老喇嘛時,師徒依依難舍。老喇嘛開示說:“聚散無常,法無自性,身雖分離,心同一體,爲法爲生,念念相應,安住法界,無往而不自得也。”海公上師離拉薩途行叁日後,忽想起有若幹要事需要請問老喇嘛,其中之一就是想請老喇嘛轉生內地,繼續住持正法利益衆生。因再馳返拉薩趕往老喇嘛精舍,則已于叁日前遷走,不知去處,海公上師只得偕同行上座請回藏地各種主要藏經,運載回到成都。
海公上師回成都後,常住近慈寺,爲報師佛大恩,除自已忙于翻譯外,因想經法甚多,一人之力,要趕譯宗大師大量深廣教法,時不及待,因即在寺中選藏文漢文法相教理較有基礎之上座師數人,經過短時間培植協助翻譯。由海公上師選定經本,上座初譯成稿,由海公上師校核改正,刻版付印。並爲使初學易懂,容易入門,根據宗大師教傳心要,彙編律海十門、定道資糧、慧行刻意、菩提道次第科頌、叁皈依觀法等戒定慧叁學之學修精要,使初學行人,由戒修定,依定發慧,能得向現法樂住、殊勝知見、勝分別慧、諸漏永盡之成就方向邁進。再爲了樹立僧團每日修行功課,編印文殊五字真言念誦儀軌、上師無上供養觀行法、文殊大威德怖畏金剛單尊及十叁尊修行方便觀行儀軌、五大護法金剛儀軌等法,安排初學行人及深修僧衆之每日功課,早晨及上下午念儀軌,晚間分班修定,除海公上師親自講修外,並指定一二老上座分別帶修,使隨學僧衆,甚快入門。爲了樹立正法僧團楷模,近慈寺對講律守戒,特別重視,依佛製每半月集體誦戒(每一僧人都必須背熟戒本),每年夏叁月集體安居,嚴持過午不食,共住僧衆既須嚴守戒律,同時亦須恪守僧規,一有違犯,當主動忏悔,否則被揭發處分。總之,一切循依釋迦世尊及宗大師法教建立正法幢。在此一段時期內,重慶信衆,邀請海公上師去重慶講經,師雖法務繁重,不得不抽身去重慶講經,聽衆極爲踴躍,在講經過程中,重慶僧俗弟子要求上師在重慶建立金剛道場,上師允諾,即命清定在渝籌建,于一九四四年正式成立重慶金剛道場,首次作前叁月夏安居。
一九四五年夏(即抗日戰爭勝利前夕),海公上師爲了現傳文殊大威德怖畏金剛本尊修行方便最後成就之圓成次第法,選攝平日灌信具足顯密學修較有良好基礎之僧衆上座叁十余人,及少數有學修之淨信護法老居士到四川彭縣太平寺安居講經,爲了闡明顯教…
《能海上師永懷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