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卷之十一

  以上讲修菩提心马车竟。

  兹讲正文

  从依师起至发心,即是正修,应依次第善为修习,令心变动。下士要义为轻现

  世重后世,此即防止行人发心动机,仅为现世名利等不净之因。若发心动机为利有

  情,则下士法即成上士法。又下士要著为念死无常及死来无定期,此乃捶碎执著现

  世心理。上士道次第要著为慈悲,而以违缘助道尤须修习。如死无常心真实生起,

  则轻现世心亦即易生,真出离心亦即随之而生,大慈悲心亦复由此而易生。故心生

  之难易,在视行人能修习与否,果能勤修即无违缘助道,习亦易生。

  庚三、依轨则受法

  分三 辛初、未得令得 辛二、得已守护不失 辛三、犯已还净法。

  辛初、未得令得 分三 壬初、从何处受 壬二、以何身受 壬三、受之轨则。

  云何未得令得,就昔未成熟者令依仪轨受。此中又分愿心与行心二种,菩萨地

  于此二种则分别说,寂天教授则二种并说。其分说者,为有情有堪受愿心而不堪受

  ~P 680

  行心者说。并说者,为愿行皆堪受者说。此处所说,指愿心仪轨。昔觉窝至藏,问

  :如何发心?答:依轨则诵,即能发心。觉窝谓:「无慈悲心菩萨,惟藏人有之。

  」以此窥之,所谓未得令得者非指行心,乃指愿心与宣誓。如徒有愿无誓,则亦不

  坚固。已有愿者,令其宣誓,即系令其坚固。

  壬初、从何处受。

  「诸先哲所许,谓具足愿心,住彼学处,犹为不足,须具行戒。此与胜怨论师

  所说相顺也。」

  觉窝尊长事次第中,仅云具相阿□黎;道炬论亦如是说。先觉释此,谓仅具愿

  心学处者,即为已足。如具行心律仪,则为再求登进造极之选。宗喀大师谓此与胜

  敌论师说相随顺。亦有认为后者为但书之意,含而未宣,令读者自思。

  壬二、以何身受

  「以何身受者,以天龙等身,及从意乐门,一切皆堪发愿心,而为此愿心之所

  依。此中如道炬注释云:『于生死发出离心,念死及慧与大悲。』是谓以如前所说

  之次第而修心,于菩提心稍得,将意转变之领纳也。」

  ~P 681

  能受依者,即能受之身,谓天龙等。等字,谓等取人、非人等。其中之身及意

  乐,皆堪发愿心者。至如北洲人及黄门身,则不堪发心。又作无间业,谤无因果等

  ,其意乐亦不堪发心。除此等身与意乐外,余皆堪发心。然此处所说最殊胜者,则

  当如道炬论所说;厌生死、念死、具慧及大悲者,乃为此之所依。即于三士道已修

  ,及菩提心已生起变意者是。不然,即为觉窝所呵之无慈悲而发心之一类。何以必

  须道次已,修菩提心已变意者,乃为堪受之依;盖受仪轨时,依上师诸佛菩萨加持

  力,即可得真实菩提心。即或不得,但能意已先变者,于此亦有增加。如其心不变

  动,则受亦无甚利,不过略种习气耳。

  壬三、受之轨则分三 癸初、加行仪轨 癸二、正行仪轨 癸三、结行仪轨。

  癸初、加行仪轨(加行,即受轨前一日,上师所作所说,大抵如六加行。)此中

  又分三 子初、殊胜皈依 子二、积集资粮 子三、净修意乐(净修其心)。

  子初、殊胜皈依分三 丑初、净地设像陈供 丑二、启白与皈依 丑三、皈依竟说

  学处。

  丑初、净地设像陈供

  ~P 682

  「于寂静处漉扫洁净,涂以牛身五物,漉以旃檀等胜妙香水,散布香花。将铸

  塑等三宝尊形,及函轴并诸菩萨像,供置于几座等微妙之案台。幔盖花等供养之资

  具,尽其丰饶,当为设备乐器食物等。善知识所坐之座位,亦以香花装饰陈设;于

  诸先觉者,更从供僧施鬼等门中积聚资粮。若无力供养,则如贤劫经所说。,仅供

  布缕等,亦须作之。若有供者,则须无谄殷重寻求而供,令法侣见者,心生惭耻不

  忍。藏人于阿底峡尊者前,请为发心受戒时,曾告曰:『供养劣者,菩提心不生。

  』佛像则须一极善开光释迦佛像,无可无之方便;经函亦须略波罗密以上之般若经

  。次请圣众。弟子沐浴著鲜洁衣,恭敬合掌。戒师当令弟子于诸功德资粮田,至诚

  生信。想一一佛菩萨前,皆有自身恭敬而住,徐诵七支行愿。」

  净地,谓寂静处,即寺院内。藏地有预治五物丸。此丸即取黄牛身中五物,于

  平地后再用涂净。先选无病黄母牛,初七专饲清水,牵至高洁草原;复喂一七,其

  粪尿以净器盛之,并取其乳,制为酥酪。以此五物为丸,称清洁药物,有驱秽作用

  ,此为印度古规。即拭棹,擦曼达皆用之,再洗以旃檀水,以增其香气。散花,悬

  幡,设三宝像;伎乐,即各种乐器。庄严师座宜高。先觉供先供僧、施鬼,以积资

  ~P 683

  粮。所以施鬼者,以物宝等为鬼物所忌,故先施以安之。供师宜丰。贤劫经谓,有

  贫僧,仅供师一钵粥及碎布等,乃至一握花、一串念珠,生起菩提心者。此乃指贫

  者言。若有供者,则须以无谄殷重而供。殷重即包丰隆在内,无谄分来因无谄、发

  心无谄。所供殷重丰隆,令见者心生感动,有惭愧不自容之意。

  丑二、启白与皈依

  「启白与皈依者,次于戒师生大师想,礼拜献供、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为发

  菩提心事而请白云:『昔诸如来应正等觉,及入大地诸大菩萨,最初于无上正等菩

  提如何发心。我名某甲,今亦如是,请阿遮黎耶,令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

  乃至三请而说,次所对之境,为佛及灭谛为主之道谛法,并不退之菩萨圣众僧。时

  则从于今日乃至未得菩提之间,为救护一切有情故,佛为皈依之大师、法为正所皈

  依、僧为皈依修行之助伴,作总思惟。别想如是意乐,于一切时中当不退转。以猛

  利欲乐,如前所说之威仪而作皈依。『阿遮黎耶存念,我某甲,从于今时乃至菩提

  ,于其中间,皈依佛两足中尊。阿遮黎耶存念,我某甲,从于今时乃至菩提,于其

  中间,皈依寂静离欲之法诸法中尊。阿遮黎耶存念,我某甲,从于今时乃至菩提,

  ~P 684

  于其中间,皈依不退菩萨圣僧众中之尊。』如是三说,此中一一皈依各一存念,及

  皈依法之辞句与余不同。是依阿底峡尊者所作之仪轨也。」

  修此时应作如是想:一、于戒师生大师想,二、礼拜供养。在印度即右膝著地

  ,在藏则两脚蹲地,为发菩提心,而启白:「昔诸如来应正等觉,及入大地诸菩萨

  ,最初于无上正等菩提如何发心,我名某甲,今亦如是,请阿□黎耶,令于无上正

  等菩提而发其心。」如来二字,藏文为德兴洗巴。意谓得善果而逝。善逝分断证二

  种善逝。一说,依过去诸佛断证道路如是而逝者。应字,即应受供养之义。正字,

  对于真俗二谛应如何了达,即如其量而正了达之义。等字有圆满义。觉字藏文桑杰

  ,谓应断已断、应证已证,如是觉者。菩萨,藏文为降区生巴,义含为一切有情义

  利具足菩提心,而勇力以行其所愿者。巴字,即勇义。加钦波二字,其义为大,即

  登地有证德者,原文为大菩萨而入大地者。大地,原文为清净地,八、九、十,三

  地,始称清净地。此处以发心为主,为殊胜皈依。佛,即世尊。法,即大乘之灭道

  二谛。尤以灭谛为主。灭谛,分见道位、修道位。见道位又分离障位及清净解脱位

  ~P 685

  。此处指初地而又证入清净解脱者言。对于见道位中,应断之二障尘垢,悉已寂灭

  者,或即称为法身,但又非真法身。就见道位已净尘垢一分,即名灭;灭后所得清

  净一分,名谛。道谛照所应断应证而作,及其至也,则名为谛。僧为不退位菩萨,

  即对佛位不退之菩萨。不退,又有已得相、未得相之分。或谓得见道即不退,或谓

  钝根得修道始不退,但最利根即加行道已有不退者。

  总之,菩萨摄受众生,已具有殊胜坚固智慧与方便,依此引生其身及语有特徵

  者,是为不退相。其境,为上述大乘三宝。其时,为自发心以至得大菩提。其意乐

  ,为救护一切有情。具此三者,为不共皈依。于右膝著地时,照此意义作总思惟。

  别则照此总义,以不退心发猛利欲乐,愿一切时中而不退转。次乃随念「阿□黎耶

  存念,我某甲,从于今时乃至菩提,于其中间,皈诸佛两足尊。阿□黎耶存念,我

  某甲,从于今时乃至菩提,于其中间,皈依寂静离欲之法,诸法中尊。阿□黎耶存

  念,我某甲,从于今时乃至菩提,于其中间,皈依不退菩萨圣僧众中之尊。」阿□

  黎耶,即教师义;凡曾从其学法承教者,皆称阿□黎。如初谋面者,则初一二遍称

  ~P 686

  尊者存念,后遍乃易为阿□黎。某甲者,则称己名,以表虚心。得菩提藏,藏字,

  即心要义,心要分内心要与外心要。佛座后菩提树,为外菩提心要。应断已断、应

  证已证之无所不知境,为内菩提心要。此处则指内心要言。(一)皈依佛两足尊,

  指人类,佛为人类中尊。藏文为「穷登得」;穷登,梵文为棒噶稳。穷字为摧四魔

  ,登字为具六种贤妙功德,即:一、自在具足,二、相好具足,三、功德具足,四

  、名称具足,五、智慧具足,六、精进具足。得字,有超越义。摧魔具足,声缘亦

  有。译师于佛特加得字,以示区别。居士戒皈依时,以乃至命存为期。此处时间,

  以直至成佛为期。居士戒认佛在为生死轮回求救护。此处认佛在知佛为一切有情救

  护者。(二)皈依法,法者,一切所知境,皆可谓法。就中有殊胜功德者为正法、

  善法。正义为殊胜,指具足超越殊胜功德言。此处法字,又具有受持作用,即由此

  善法,令我心有受持,不堕恶道。再加寂静二字,指生死烦恼已寂言。离欲者,欲

  字指烦恼。烦恼中以贪欲为首,如油入布,惟法可令其离。此盖举首惑以概其余。

  云何能使人寂静离欲,则唯有皈依大乘正法,故皈依此。又复当知,皈依法为正皈

  依,以自能皈依寂静离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