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感应记
林慈超居士辑录
序
最殊胜的念佛法门
佛度有缘人
弥陀佛七法会所获得灵异记
热心弘法,最后安祥归西的林钟居士
至诚念佛,蒙佛菩萨加持
劝家母戒杀念佛
劫后余生见光明
参拜临海观世音菩萨圣像感怀
念佛祈雨记
一、往生比丘
二、往生比丘尼
三、往生居士
四、往生女居士
摘录因果轮回实录
最后的归宿
念佛求解脱轮回业报
序
近来社会上有许多的宗教各自宣扬教理,劝导大家信仰。但是我们佛教除了主张发扬慈悲救世精神之外,最重视因缘果报、自作自受的道理,因此佛门弟子都要接受清净戒,遵守戒律,这样才能渐渐化解内心所有的无明、烦恼等诸恶念,达到清净光明自在的境界。然而随著科学进步,一般人为了追求物质的享受,加上所处环境竞争激烈致使每个人身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深重,即使要专心修持佛法,也不是那么容易。
再说佛门之中纵然有许多法门提供大众修持,但大部份是须靠自力修持的法门。而每个人在修行的过程中,必然遭遇到很多的魔关考验,佛说、正法时期修戒律成就,像法时期修禅定成就,末法时期修念佛成就。现值末法,所以古德说:“末法时期单靠自力修持就宛如在暗夜中走路,虽然有眼睛却一无所见,难以找寻到目的地,所以必须靠著太阳之光(意即诸佛的光明)才能顺利抵达目的地。因此我选择靠佛力最容易修持的念佛法门,求生西方净土,相信我们只要专心至诚念佛,便能与十方诸佛菩萨的心相应,形成广大的力量,化解群魔的干扰,启发自性的智慧,这样便能达到广度苦难众生登彼岸的愿望。
以上念佛法门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金口所说,详细看“佛说阿弥陀经”便会明白。例如过去曾有许多大德,虽然在世时努力修行,但却不知道自己逝世后心灵要归于何处,而又造了许多罪业,最后便再堕落到六道业海之中轮回,所谓众生冤冤相报何时了,历劫不能解脱。所以我们修行最重要就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才能成佛。修持念佛怯门在现世中便能冲淡妄念,妄念消失,智慧自生,许多高僧古德一生专修念佛法门,得念佛三昧,未往生即已开悟证果者不胜其数。
本书于一九九八年二月在台湾初版以来流通到现在已发行八千本,在大陆方面也被印刷流通近二万本。
附记文殊菩萨发愿偈:
“愿我命终时 灭除诸障碍
面见阿弥陀 往生安乐刹
生彼佛国已 成满诸大愿
阿弥陀如来 现前授我记”
普贤菩萨发愿偈:
“愿我临欲命终时 昼除一切诸障碍
面儿彼国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即往生彼国已 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 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 我时于胜莲花生
亲见如来无量光 现前授我菩提记”
华严经云:
“普贤菩萨既为毗卢遮那佛之左辅,尚以十大愿王导华藏海众大菩萨,同归西方极乐世界,我等凡夫可不发愿追随乎。”
一九九九年六月专修净业佛门弟子 林慈超 谨记
最殊胜的念佛法门
回忆我过去年轻时候,可说是一个意志薄弱、多愁善感的一位苦恼众生。
后来在冥冥中,承蒙观世音菩萨慈悲大誓愿救度,以及值逢高僧大德弘扬佛法的殊胜因缘,才进入佛门开始学佛,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已过了三十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所学的道理虽然很多,却还没有到达成就的境界,深深觉得惭愧不已。
目前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靠著「老实念佛”的修持,自利利众生,以及净化自己的内心,去除杂念,贪、嗔、痴、无明、妄想、烦恼等心魔,以达到本来的清净。但是,有时候仍会在无意中起了一些无明的念头,那个时候就糟了。这些临时起的不愉快心境,马上就被在冥冥之中群魔之类窥见,带领大军前来向你挑战,目的是来攻破吾人所修持的清净道心。所以古德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嗔恨心,会烧功德林。”
想一想,曾经经历千生万劫,才能植种了“功德林”。却因为不小心在刹那之间“功德林”都被烧光了,岂不是太可惜?所以嗔恨心最可怕,嗔恨心不但会损失江山,而且会伤害到别人。我们如果能够忍受一时之气,我们所修持的净业就会渐渐地完成。
人生短促,有些人虽然有心学佛、修行,却在中途被病魔折磨、摧残,以致无法继续修行就逝世。所以大集经云:
“末法时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法门得度生死。”
地藏菩萨本愿经称佛名号品第九中有一段经文云:
“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是众生等,生时死时自得大利,终不堕恶道。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消灭是五无间罪虽至极重,动经亿劫,了不得出,承斯命终时他人为其称念佛名于是罪中亦渐消灭。何况众生自称自念获福无量,灭无量罪。”
“地藏菩萨本愿经”仍是释迦牟尼佛在过去所讲的,所以我们要相信佛无虚言,若有虚言,就不能成佛了。
我们最好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念佛的习惯,将“阿弥陀佛”的圣号放在内心里,在行、住、坐、卧中都念念不忘,因为念佛不用花钱,而且在工作之中也能用心默念佛号,并非要停止工作才能念佛。念佛念到熟练时,便能启发内心无上智慧光明,以及承蒙诸佛菩萨庇祐,诸天之神,在冥冥之中,无时无刻地护持,假使遇到灾难也都能逢凶化吉。修持念佛工夫比喻来说:
在世上如果有人发心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在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中便会生出一朵莲,这朵莲是他发心所种植的,如果他不断地修持精进念佛,道心坚定永不退转,在西方净土中,他所植种的莲华,就在不知不觉之中成长,那时候他的心地因为虔诚地修持念佛而有所感应,就宛如这朵莲华一般美妙香洁,虽然居住在娑婆世界中,却能够心地清净光明,一尘不染,直到临命终时,便能自知时至,承蒙阿弥陀佛以及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诸大菩萨,手持莲华台放光至其面前,即见自己趺坐莲华台上,随从佛后,如一念顷,便至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中。
反过来说,如果念佛不久就生出懒惰心,退了道心,停止念佛,再度贪迷于五欲六尘之中,那么,他过去发心所植种在极乐世界七宝池中的莲华,也就凋谢枯悴不再成长,到了临命终时便无法安详西归且随著自己的业力于六道之中再投胎转世轮回。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在世的时候就要发愿的,并不是一般世人所想的,死亡之后才请人去做一点功德就能往生西方的。
过去省庵大师所著“劝发菩提心文”说:“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又云:“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
古德说:“天虽不言,日往月运,地不言而山高海深。”
这诗就好像在向诸世人启示:“天虽不语,但是我们能看到太阳每天早上从东方上升,开始大放光明,普照著遍布黑暗的世界。到了暮时太阳才渐渐落入西山。而到了夜晚时候,又能见到月亮的光芒。假使没有日月轮转不息,宇宙大地岂不是一片黑暗,宇宙众生怎么能够生存呢?虽然如此,日月光明终究只能普照到宇宙大地的世界,无法普照到幽冥世界,让亡灵之类获得解脱,惟有诸佛菩萨所放出的光明,才能让冥途众生沾光解脱。还有我们念佛的人,假如能够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的时候,也能够从清净的心地里放出自性无上的光明。这种光明和诸佛菩萨所放出的光明一样,究竟能照遍十方法界。”
“地不言而山高海深”
可谓地虽不语然而却能在冥冥之中产生万物,让一切众生使用不尽。因为在世上,一切众生以及所有万物无非不是从众生的业力因缘所造成。这种因缘,不只是在人力,而且是在冥冥之中曾有诸佛菩萨、无量诸天之神、无量龙砷、鬼神、海神、山神、地神、江神、河神、川泽神、苗稼神、草木神等等,说不尽的神祗。因此一般人在世上所做任何事情,天地诸神都会知道。换句话说,在娑婆世界里,我们都能看到各种风光。例如:住日月精华流转运行不息之下,有名山流水,有天然树木,汪洋大海,有美妙香洁的花果,还有世人所喜欢的金银、宝石等都是人力以及科学无法制造。更何况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从过去无量劫中所修的四十八种、慈悲、清净、大誓愿、功德圆满所造成。所以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是足以使我们置信的。
再说,在西方极乐世界里,除了有阿隬陀佛为众说法之外,还有观世音菩萨以及许多大菩萨亦为众生说妙法。观世音菩萨不但在西方极乐世界里辅助阿弥陀佛弘法,同时在娑婆世界里也显现著种种身形,度化有缘众生。“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所谓:“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
《念佛感应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