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因果明镜论

  因果明镜论

  堪布益西彭措 著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目   录

  缘 起 9

  第一章 总说业因果 15

  第一节 谁是创造者 15

  第二节 业的规律 17

  一 自作自受 17

  二 苦乐法则 20

  三 因微果著 23

  四 未作不遇 27

  五 已作不失 29

  第三节 心是业之源 31

  一 万行之源 31

  二 祸福之根 33

  第二章 世间业 36

  第一节 十业道 36

  第二节 十恶业 37

  第三节 十善业 47

  第四节 开示具力之门 49

  一 田门 49

  二 所依门 53

  三 意乐门 56

  四 事物门 58

  五 串习门 60

  第五节 定业与不定业 65

  第六节 业的转化 77

  第七节 两世之间 80

  第三章 世间果报 87

  第一节 异熟果 88

  第二节 等流果 89

  一 同行等流果 89

  二 感受等流果 92

  第三节 增上果 94

  第四节 分说十恶业的果报 97

  第五节 十善业果 173

  一 总说十善 174

  二 分说十善果报 183

  第六节 圆满人身 205

  一 圆满人身的异熟功德 207

  二 圆满人身之异熟果报 208

  三 圆满人身之异熟因缘 209

  第四章 苦集灭道 212

  第一节 安立四谛的次第 213

  第二节 苦谛 216

  一 人生之苦 216

  二 三苦 229

  三 六道之苦 232

  第三节 集谛 243

  一、烦恼 243

  二 集业之理 258

  三 死亡与重生 262

  四 十二因缘 269

  第四节 灭谛 282

  第五节 道谛 283

  一 入道资粮 284

  二 正修入门 300

  三 加行道 304

  四 三圣道 309

  五 三十七道品 313

  第五章 大乘因果 319

  第一节 圆满的果位 319

  第二节 大乘之因 323

  一 殊胜方便 323

  二 入大乘门 330

  三 发菩提心 331

  四 菩萨大行 340

  第三节 色身与法身 34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果明镜论

  堪布益西彭措 著

  

  顶礼上师三宝!

  为令一切众生生起因果正见而发菩提心!

  

  缘 起

  稽首释迦天中天,慧眼圆明澈大千,

  如如因果不虚误,亘古亘今常宛然;

  稽首观音同体悲,滔天业海几多泪,

  欣乐未曾播善种,避苦依然造苦因;

  稽首上师无畏力,浊世说法醒群迷,

  此回当要慎取舍,——莫再失身陷泥犁1;

  秉承依怙法王教,誓造如镜因果论,

  祈愿众生重得眼,乐邦有路莫耽延。

  数千年以来,通过一代代圣贤的教化,善恶因果的理念已深深扎根于东方人的内心之中,成为安身立命、求道证真的一大根本。在古印度,思想发达、宗派林立、学说纷纭,佛陀出世的时候,就有九十六种宗派,各申其说,以释宇宙器情的真谛。这其中除顺世外道之外,各家各派都在不同层次上共许因果规律的存在,三世因果的道理普遍为印度人所接受,那时的外道、内道都依因果制定断恶行善的戒律,作为修道的基础。在中国,佛法西来之前,儒道二家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圣人立教,觉世化民,亦以因果为本,如《易传》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书》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报应,如影随形。”这种朴素而又浅显的因果道理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一代代有识之士孜孜于践行内圣外王之道,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从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在因果的深广方面惟有天中之天、圣中之圣——本师释迦牟尼佛,慧眼圆明、契法底源,现量照见了无边法界最极深细的因果实相。在佛的境界中,无量时空万事万物的前因后果,如观掌中庵摩罗果一般清晰了然。经佛说法,后世菩萨、祖师的弘扬,因果缘起之理彻底彰显于世。

  时至今世,科学的迅猛发展,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给人们带来了几千年来难以想象的感官享受,科学技术的神奇能力使得以往的许多幻想均已变成现实,于是目睹这一切的现代人纷纷拜倒在科学的神坛之下,以唯物思想作为主流的现代科学几乎征服了整个世界。比较起不可触摸的三世因果之理,毕竟可见可闻的现量感受更能吸引人心,人变得逐渐“现实”起来,只承认感官所及的事物为真实,而将隐微的因果、性命之理一概斥为迷信而漠然视之,于是乎以因果为支柱的传统道德大厦开始倾倒了。

  龙树菩萨说过:没有了因果的正见,众生将堕落于痛苦的恶趣。

  因果缘起的真理离我们越来越远,它在这个世界曾发出的辉煌之光已日渐暗淡,陷于沉沉黑夜之中的人类迷失了本性,疯狂地向外追逐而不知自返,可怜的众生虽然渴求着天堂甘露的安乐,却不知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吮吸着魔王的蛊毒。贪嗔痴三毒的戾气弥满整个世界,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已经变成了浊浪滔天的业海。

  我们到处都可看到:嗔心的放纵,使得世界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暴力枪杀频频发生,人们居无宁日;贪心的放纵,使得上行下效,举国奢侈腐败,人们沉溺于花天酒地之中,不顾一切地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丧失了智慧的人们,以烟、酒、毒品等来麻醉自己,想借此摆脱内心的空虚;在弱肉强食的竞争场上,为了避免被人宰割的命运,不同领域中的人们都在疲于奔命……

  在丧失了因果正见的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并没有为世界带来真正的幸福,反而导致人心迷失、道德沦丧、社会动荡、家庭破裂。纵情于五欲之中的人们开始饱尝着难以尽述的苦难:风雨不调、污染严重、灾难频仍,地球上已经难以找到一方纯洁的净土;没有了亲情的抚爱和传统美德的熏陶,现代孩子只能任随社会的污流毒蚀幼小的心灵;杀业的泛滥、性欲的放纵,带来了癌症、爱滋病等可怕的绝症,人们的身心健康普遍受到了威胁;吸毒的瘾君子们被毒品摧残得成了人间活生生的饿鬼,在这个世界就已现量遭受了恶道的苦报;现代社会的竞争机制,已经把人们改造成一群群时刻搏击的猛兽,你死我存的较量,把世界变成一大战场……

  人类染上了疯狂病,急切需要解毒的妙方!而彻底根治众生的业病除了因果的妙药,再也不可能有其他的办法。业由心造,还需从心而忏;命自我立,福自己求。诸佛菩萨也没有以水洗罪的能力。如果人类再不猛醒回头、改恶向善,惨厉的业报会将人类进一步推向痛苦的深渊,那时纵然药师佛出世,也将无计可施。

  不忍浊世众生的苦难,十方诸佛智悲的化身——上师晋美彭措法王在这个时代,重新树立显密妙法的宝幢,宣演妙法激醒我们的迷梦。为了使我们免于三恶道的堕落,能够立足于人道而顺利趋向解脱,上师悲心切切地为我等宣说了《百业经》等数多甚深的因果法门。为将因果的法门广泛地宏传于汉地,本人秉承法王的教言,参照佛经、古德论典,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撰著《因果明镜论》。

  祈愿本师释迦牟尼佛、怙主观世音菩萨、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以及十方三世一切的佛菩萨加被这个时代一切迷盲的众生,开启他们无误取舍的智慧眼,远离现世的深重苦难以及来生三恶趣的惨厉苦报,永远趋入安乐的正道,到达极乐的净土。

  同时祈愿一切善良、有智慧的人们,悲悯这个时代苦难的众生,发起救世度人之心,将诸佛菩萨的因果法门尽心尽力弘扬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我们的世界变得美好、光明!

  

  第一章 总说业因果

  第一节 谁是创造者

  静观我们赖以生存的大宇宙,无数的星球、无数的山川湖海、无数的飞潜动植都在应着自己的节拍持续不断地律动,昼夜在更替、四季在变迁、日月在运转、生命在繁衍……是谁,在主宰宇宙中的万物,推动万有诸法不息地运转?

  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每个家都有悲欢离合,每一种事业都有兴衰成败,每一颗心灵都有喜怒哀乐,有情世界好似一个舞台,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戏剧,这幕后的操纵者是谁呢?

  再看看此刻周遭呈现的森罗万象,一片树叶、一朵花、一声话语、一个表情……竟然没有相同的两个事物,即使是孪生的姊妹也都有彼此各异的天赋、性情和命运,是哪个高明的画家在描绘着这景象万千而又丝毫不混杂的宇宙图卷呢?

  关于这宇宙情器万法的作者,古今中外的人们一直都在不断地探索之中。如古印度的外道六师,对世界,或说是无因而生,或说是由大自在天所造,或说为地、水、火、风所成,如今科学之唯物思想,则说世界为基本粒子的组合或为能量场的变现,总之各申其说,言之凿凿,但都如盲人摸象,仅执一端,不见真相。

  两千五百多年前,古印度诞生了一位觉者释迦牟尼,为了寻求宇宙人生的真谛,舍王位而出家,遍寻名师,六年苦行,终于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豁然开悟。在成道的中夜分,佛陀开发了清净、广阔的天眼,现量见到了全宇宙各各不同的生命如何消亡又如何新生,每个生命如何依他自己所造的善业恶业,恰如其分地获得各自的安乐和痛苦。佛陀彻见了宇宙的因果律!

  从此之后,佛陀把这个业感缘起的真理带到了人间,向人类传播真理的法音:

  业创造一切,有如艺术家;

  业组成一切,有如舞蹈家。

  世间业所生,以业绘苦乐;

  诸缘聚生业,以业受苦乐。

  

  第二节 业的规律

  一 自作自受

  佛在《百业经》…

《因果明镜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