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来果禅师开示录

  目录:

  一:前言

  二:序

  扬州来果禅师塔铭并亭记

  达本居士序

  □虚法师序

  复仁和尚序

  三:禅七开示

  四:后记

  五:附录

  佛学名相

  佛典电脑化原则

  电子书工作人员

  主要参考与工具

  电子书流通原则

  理海佛教会简介 佛学研讨会(中文版)(英文版)

  美国佛教会简介 鸟瞰图

  版本更新

  来果禅师禅七开示

  起七

  首七:首日 ;第二日 ;第三日 ;第四日 ;第五日 ;第六日 ;第七日

  二七:首日 ;第二日 ;第三日 ;第四日 ;第五日 ;第六日 ;第七日

  三七:首日 ;第二日 ;第三日 ;第四日 ;第五日 ;第六日 ;第七日

  四七:首日 ;第二日 ;第三日 ;第四日 ;第五日 ;第六日 ;第七日

  五七: ;第二日 ;第三日 ;第四日 ;第五日 ;第六日 ;第七日

  六七:首日 ;第二日 ;第三日 ;第四日 ;第五日 ;第六日 ;第七日

  七七: ; ;第三日 ;第四日 ;第五日 ;第六日 ;第七日

  八七:首日 ;第二日 ;第三日 ;第四日 ;第五日 ;第六日 ;第七日

  九七: ; ;第三日 ;第四日 ;第五日 ;第六日 ;第七日

  十七:首日 ;第二日 ;第三日 ;第四日 ;第五日 ;第六日 ;第七日

  解七

  注:师在十一月十四、二十八、二十九、十二月十三、十四日,五天未进堂开示

  前言

  一:本书一九五四年上海油印出版时,原名《来果和尚开示录》。一九七○年由香港佛教界重印,改名为《来果禅师禅七开示录》。一九八○年台湾天华出版公司以《来果禅师开示录》之名发行。今(一九九五年)理海佛教会以电子书的版本流通,仍以《来果禅师开示录》称之。二:本书的制作以香港版的《来果禅师禅七开示录》为主,并参考台湾版的《来果禅师开示录》。在校对时,以「佛教电脑资讯库功德会」所定的「佛典中文输入规则」为主,在不违背开示本义下,将其电脑化、现代化。电脑化基本原则请见后记佛典电脑化原则 。

  三:本书档案格式属于微软「视窗」辅助说明档(Help File),只须中文视窗即可读之。

  四:本书数处所记佛历纪年并不一致,为求统一与便利读者对年代的比较起见,本书内所有纪元一律采用西元纪年。原有佛历纪年处已换算成西元纪年。

  五:本书所记禅七开示,由一九四二年农历十月十五日起七,至十二月二十七日解七;其中十一月为小月,只二十九天,共七十二天。起、解二天不计,实七十天,恰符合十个七。

  六:依当时担任「维那师」的香港芙蓉山观音岩住持伦参法师所述:该期禅七首座和尚为上海小东门灵山寺住持了愿和尚,西堂师傅为上海三昧庵住持宽道法师,堂主师傅为法度法师,执笔记录为道真法师。

  七:本书中所有「从略」之处,俱属公案一类的开示,有典可稽,省却无碍;但仍一一附注者,以记师是日曾进堂开示,此丛林制度也。据伦参法师言:规矩上,堂头和尚(方丈)不得连五日而不进堂开示。师仅在十一月十四、二十八、二十九、十二月十三、十四日,共五天未进堂开示。

  八:来果禅师发愿文未收入本书,拟如原书所述,转回《来果禅师语录》。

  九:本书中聆法当机者,纯为出家僧众,故七期中不谈调身等初机之语。至若禅规严厉,此乃宗门作略。特此敬告居士读者。

  编者 谨识

  一九九五年七月九日

  美国·宾州·理海谷

  扬州高旻寺来果禅师塔铭并亭记 温光熹

  像教之末,宗风陵替既久,教内外同深慨叹!挽近而还,世咸知有高□来果禅师勇于担负承当,为灯下不世出之雄杰;一时龙象并无异辞。师承高□明轩长老法,为临济宗第四十六世,领众三十余年,道侣咨扣,檀信皈依者累万数;有「马驹踏杀天下人」之概。近十余年,宇内苦兵,盐酱多缺;百丈农禅之制,既失修而废,寺众常百数十人,少壮者或事编织杂作以□口;苦行长老,难胜劳作,守死不去,秕糠菜根,甘之如饴;而挂单者犹踵相接,禅堂内行、坐十四枝香,拄杖、竹篦敲击相应,亘古如新。昔人语云:「上有文殊、宝光,下有金山、高□。」今行脚僧言:「天下丛林不止单、守禅制者,独有高□耳!」师于启示开导之余,日忧道粮不给,坐是病,卸住持位。庚寅春,移锡沪渎;病少瘥,假上海凤阳路侯在里内崇德会,辟茅蓬建静七道场,缁白向风,信众坌集。公元一九五二年壬辰八月,弟子编次语录诸稿,汇印行世。师既乐观厥成,当世善知识读之,叹为不落古德窠臼,信能丕振宗风;其中解谤扶宗及参禅普说各百篇,举似清代愿云《锻练说》,湛愚《心灯录》,未脱文士习气者,则师为警切悍利,能开人天眼目,直欲提三尺法剑,辟土开疆,恢廓法门材器者。虽未即着效于当世,必能沾丐于方来,衰迟之际,固有一溉复枯之烈已。越年,师知寺众举炊维艰,病遂危笃,忍死以待;入室弟子禅慧至,启手抚足,师闻述常住事毕,吉祥示化。师讳妙树,字来果,一号净如,湖北黄岗农户刘姓子。生具异禀,七岁闻邻僧诵《心经》「无智亦无得」句有省;十二岁有脱尘志,潜逃出家,为兄寻回。年十五,大智和尚教以念佛了生死,师遂能念佛成片;梦寐中犹大声念之;和尚曰:「此真念佛!念佛是那一个,汝知否?」师不能答,和尚曰:「待汝寻到念佛之人,再向汝道。」年十八,割肝疗父疾。岁乙巳,朝普陀,遇苦行僧有感,遂剃落在宝华山;不胜寺僧磨折楚挞,逃至江干,不食多日,与野犬同卧,欲投江死,遇救于京口弥陀寺僧;随到金山,仍不娴规矩,尝一日被击香板四百余次。清光绪三十四年九月二十六日,晚六枝香开静●响,猛然豁落,千斤重担放下,打失娘生鼻孔,痛哭不止;觉云空川流,碍滞全消;熏□协应,有问有答;和尚、班首临堂赞叹。一日慈本老人举手巾作洗脸势,问师是甚么?师曰:「多了一条手巾。」慈老不答而退。师自是益子细!曾充饭头,力事撙节;首座劝任班首,自度学浅,逃往高□,一任班首;忽动游方之念,潜修于终南,遇高鹤年居士,促其南归。及返高□,月祖令明老择期传法,临终执手,坚命师发愿:「生为高□人,死为高□鬼。」师升座后,规复旧制,以修建宝塔、大殿、禅堂、延寿堂、如意寮,五大工程自矢,终未圆满,只期以乘愿再来;惟古凉亭落成,水木清幽,增人法喜。师应诸方礼恳,依天慧彻祖先例,撰《自行录》一卷,一生瑰异行迹,具载于内,已附语录印行,无俟赘述。师长身瓠白,细目声洪;五十以后行头陀行,并以素志未遂,不去须发,用志其茕茕之思,仪表益威严。性情贞介鲠谔,遇事强项力行,使人妄意自消。生平以弘法悟道为己任,棒喝双举,钟鼓交参,未尝少懈。当世虚云禅师,同负宗门重望,寿高于师,而与师密契无间。初,常住募缘修塔,师集徒众共议,愿任诸方行化者数人,一僧至武汉,感檀越之发心,遽自断一臂以酬,遐迩惊叹。师灵榇归高□,邻村有老行婆自断一指,命其子携奉灵前供养,此皆有会于药王焚身之旨;正法感人,深广且久,而沐师之化者,其行实尚如此。师生于清光绪七年,岁次辛巳,七月初二日寅时。灭度于公元一九五三年,岁次癸巳,十月十七日寅时。世寿七十有三,僧腊四十九春,戒腊四十九夏,法腊三十九秋,住持三十五冬。于冬月初一日,由上海静七茅蓬运柩回寺。腊月初八日□维;四众云集,如丧考妣;舍利累累,莹如琉璃,五色烂然。明年,四月初四日辰时入塔;安奉于本寺塔院,建亭藏焉。光熹受师教有年,既预编次语录之役,侍师顺寂,随参饰终之典。今常住禅慧和尚,请以塔铭、亭记,辞不获已,自忘谫陋,谨为铭记云尔!

  铭曰:

  初祖安心,廓然无圣;曹溪直指,言下见性。

  续焰联芳,但贵眼正;五灯既明,参禅风烈。

  鞭策功行,见地始彻;话头疑情,妙不可说。

  高□仪制,为世所宗;果公蔚起,阐振祖风。

  瑰奇卓荦,实践在躬;行拟睦州,孝思不匮。

  板击铿然,脱巾善对;大彻堂前,虚空粉碎。

  弘开大冶,锻凡练圣;棒喝淘镕,杀活频仍。

  道场弘启,狮子怒吼;飙驰霆訇,大虫抖擞。

  画龙点眼,奇巧换互;解黏去缚,抽钉拔楔。

  奔风迎雨,窥天监地;造就龙象,不可胜计。

  一堂禅众,饥殍为邻;怜愍慈怀,不倦济僧。

  顺逆境遇,定力坦平;养屙退院,应请沪滨。

  绝涧鹿卧,空坑象填;累年开示,医王妙药。

  信士遮眼,喜付编削;无言之教,俨然如昨。

  离生死相,现常寂光;立塔建亭,虔奉瓣香。

  萸湾法运,永劫无极;来瞻礼者,生大福德。

  公元一九五四年农历甲午年四月 谷旦

  四川成都 温光熹 敬撰 

  ● : 来果禅师开示录 达本居士(温光熹)序

  禅宗以无门为门。自世雄氏拈花迄今,蝉带联辉;为接学人,不得已而有方便:一曰直指,二曰参禅;现前说一直指,亦是多余,故皆曰方便。凡粗闻禅宗者,类能道及直指。而于参禅,或尚不了了;甚谓宗下至参禅似较直指减色,其实机有不同,法无高下也。参禅者何?参话头也;由话头而起疑情也。北宋以后,话头盛行;此在宗门法脉,大有渊源,所谓祖师禅者其精神即在此。故宗下指示行门之书,莫详如《中峰广录》者,而中峰国师教人,则不离参究话头。明龙池幻有老人有四大弟子,曰:密云悟、天隐修、雪峤信、抱璞连。密云、天隐,道行于长江流域;抱璞,道行于黄河流域;雪峤,道行于珠江流域,并及南洋;而为清世祖所崇敬之玉琳、木陈,一出天隐之门,一出密云之门。明末至今,三百余年,临济宗派繁衍,皆自幻有一派流传;幻祖则尤力主参话头者;故宇内禅宗门庭均用话头。至万历后,更集中于「念佛是谁」之一话头,有由来也。或以…

《来果禅师开示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