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 文 一
印光大师奠章
为印光大师起龛法语
举火法语
印光大师生西如何纪念之商量
关于印光大师示疾的答复
诔印光大师
哀感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予余之印象
印光大师生西事实
纪念印光老人的老实话
拜识印光大师的因缘及其印象
印光大师奠章
一 觉悟等
维中华民国三十年,岁在辛巳,佛灭度日。普陀山法雨寺觉悟、峨眉山金顶寺传钵、九华山祇园寺宽明、五台山碧山寺寿冶、天台山华顶寺兴慈、福州涌泉寺圆瑛、金山江天寺霜亭、扬州高旻寺来果、宝华山隆昌寺妙柔、常州天宁寺钦峰、栖霞山明常、苏州戒幢寺六净、报国寺昭三、四川汉藏教理院太虚、广东南华寺虚云、青岛湛山寺倓虚、宁波天童寺大悲、阿育王寺源巃、杭州灵隐寺却非、净慈寺次亮、北平广济寺现明、资福寺常福、净居寺可观、洛阳白马寺德浩、昆明栖霞寺定安、哈尔滨极乐寺禅定、汉阳归元寺永宽、九江能仁寺如相、西安大慈恩寺妙澜、净土寺志海、安庆迎江寺西竟、南岳福严寺宝生、上海法藏寺慧开、玉佛寺远尘、法宝馆范成等,代表全国僧徒,谨以香积之馔,致祭于印光大师之灵曰:
呜呼!惟师之生也,利见于古莘之野;其殇也,解脱于灵岩之巅。住世八旬,适与如来符纪,其乘愿夫岂偶然!幼耽坟索,博极群书,赞昌黎《原道》之篇;洎夫夙慧既朗,旧习顿蠲,乃潜心于伽陀梵贝,抗志乎真谛微言。丁年离俗,为兄绐旋,虽方便暂示顺从,而内誓其深坚。当再度脱褐之后,禀毗尼具,咨决心源,资粮辅以福智兮,砺苦行以连年。闻熏既广,思修宜圆,遂栖神洛伽之屿,返奢摩兮内研。六时与众共作息兮,暇探法海之奥诠,室污兮自扫,服垢兮自湔,食粗粝兮无兼味,衣粪扫兮屏罗绢。不蓄徒以溺情兮,却住持之仔肩;将以养莲池之圣胎兮,匪名利之可牵。道发硎以时茂兮,声标秀而德宣;缁素式是宗仰兮,遐迩趋向而联翩。慨慧命之悬丝兮,悯火宅之炽焰;绍庐阜之矩矱兮,续净土之心传。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为诱导之旨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作阐示之先。提奖纵四辨之口兮,启迪汛八解之泉;意慈爱而精诚兮,貌凛凛其威严;上智下愚视一子兮,懦夫立而顽者廉。晚韬光于吴会兮,志胜迹其终焉;虽不据丈室之座兮,已广结给孤之缘。昔波旬攘刹以毁法兮,遍调伏而捍全;法施时寄其摛藻兮,托津梁以罤□。行化事毕兮诸漏尽,预知时至兮意安闲;金台炳焕兮祥光瑞,决定不退兮上品现前。呜呼!智灯暗兮宝筏沉,法幢折兮慧日潜,阎浮醉兮五浊昏,知识灭兮孰为怜!法身固圆明而无限兮,睹閟龛而潜泫;凡情不禁怆恻兮,实刹尘以具瞻。当阇维而建窣堵兮,敢效纯陀之福田;愿来格其来歆兮,慰同袍之心弦!尚飨!
二 正观等
时维佛历二千九百六十有八年,岁次辛巳,古历二月辛卯朔,越十五日己未。恭逢震旦莲宗大导师上印下光阿阇黎圆寂百朝,荼毗良辰。是日也,天龙八部,及门学者,一切缁白,莫不同声悲赞,望西瞻礼。南洋各埠佛教团体,以及诸山住持,居士,新加坡中华佛教会,佛教居士林,福缘念佛会,修德念佛会,莲宗助念团,菲律宾旅菲中华佛学会,大乘信愿寺性愿,新加坡普觉寺转道,双林寺普亮,普陀寺转物,龙山寺转解,忉利院达明,天福宫忠心,净信迦罗越、李慧觉、蒋德章、林金殿、谢联棠、庄笃明、黄福美,槟榔屿观音亭慧宗,清龙宫丹守,观音寺真果,受天宫如贤,极乐寺韩光、志昆、达真等,恭派代表广洽、明瑞、正观,谨具五分心香,芬陀利花,供养于大师紫金莲座下,头面顶礼。颂曰:
深仁愍末法,初示儒童身,弱冠现沙门,弘誓渡迷津。自行勤精进,一生持佛名,化他无别法,净土摄群伦。不假诸方便,简要而易行,念念以相继,克证忍无生。大悲普济力,恒演频伽音,云栖流遗泽,继起师其人。《文钞》初续集,智炬以常燃,慧光照一切,功德无有边。深心奉尘刹,利生任仔肩,欲将娑婆界,尽种九品莲。五浊未来际,广度诸有缘,一朝失慈父,穷子倍堪怜。阇维得金刚,利益于人天,众等稽首礼,惟愿重泛大愿船!伏维寂照。
三 慧韵女士等
维中华民国三十年,佛历二千九百六十八年二月十五日,河北尧山县女弟子,常张智馥、常刘慧灵、常田德纯、常刘慧韵等,以香花蔬果,致祭于我皈依恩师印光尊者慈座之前曰:
弟子等业障深重,生秉女身,五漏障道,实难修真,常多苦恼,每怀贪瞋。幸有善缘,夙生种因,皈依座下,指示迷津,得遇念佛,净土法门,发心出苦,信愿奉行。慈眼等视,时颁法音,怜比女媳,慈过娘亲。山岳德重,河海恩深,手足供给,头顶礼钦,一切供养,难报少分。顶戴肩背,恒沙劫辰,宝衣美饭,宝香妙珍,沙劫供养,莫报师恩。师恩无量,过于两亲,师恩无边,大于乾坤。葭月初四,惊闻归真,端正禅坐,说佛来临,接引往生,舍报西巡。忽落慧日,大地沉沦,婴儿断乳,犊牛自奔,孵鸟封壳,善芽坏根,苦哉苦哉,何所依存!想师教我,念佛一心,教我消罪,教我行仁,戒作诸恶,示众善门,闲邪存诚,尽分尽伦。今师西去,再无慈音,痛哭流涕,泪湿衣襟。悔恨不曾,孝敬频频,今备薄供,恭敬聊陈。愧无妙宝,幢幡宝珍,哀伤供奉,以表寸心。伏维尚飨!
为印光大师起龛法语
真 达
我师一生甘澹泊,从来古道教人行;
绝不谭玄不演妙,专诚信愿事无生。
恭维 光公老人。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降生郃阳,童真习儒,体貌魁梧,天姿颖悟。初效程朱,已中其毒,屡经目眚,始知出俗。披缁南台,参方茹苦,息足红螺,潜心净土。道高德劭,龙天捧出,弘法灵岩,四众钦服。似优昙华,亿劫罕遇,果证无生,挺然归去。且道起龛一句又作么生?咦!五浊法缘今已毕,暂归安养再重来。
举火法语
真 达
自古色质从缘生,今日缘尽生还灭;
生灭灭已是真我,者个真我无迁变。
恭维 印光我师莲座。老人处世,乘戒俱急,事理豁畅,堪拔众疑。法门几落,蒙师再继,三宝人天,皆大欢喜。分身秽土,庄严净地,广宣法泽,融通二谛。荷担如来,挽救末世,苦口丁宁,读之流涕。今日垂光,惊天动地,情与无情,等沾法利。且道举火一句再作么生?(火把打一○相云)这焰只焚三有相,归来妙性一轮新。
印光大师生西如何纪念之商量
弘 如
印光大师于当今大时代中,云何而出生?曰:以担荷如来使命故。
如来悯念末劫中无有怙恃、无力自拔、无法自度之一切苦恼众生,切嘱无量大菩萨,展转应现,以广摄化,而宏拔济。
诸山诸宗,一切导师,谁不乘大悲愿轮,受我佛使命而来者。
受佛使命而来者,在此刹那刹那息息迁谢之现代中,广接有缘,何止一印光大师。
惟以印光大师用心之殷且切,结缘之广且深,无妨昌言大师所受使命之殊特。
大师之独运四无量心,宏阐净宗,自有其不可动摇之悲愿深心,而必云受佛使命而来,得毋类于头上安头乎?
曰:此可毋庸置疑。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者,咸知如来利生宏愿之如何。如来再三切嘱地藏大士宏济娑婆秽土中不克自拔之罪苦众生,咸蒙拔度,而出罪海,乃至遇佛受记。
由此可知在娑婆秽土中,运其大悲愿力,广作方便,饶益无量有情,希有难遇之导师,受佛使命而来,可作决定义推。
印光大师既与大时代有甚深关系而出生,云何于大难未已,民不聊生之今日,骤焉舍离斯土,往生净土?
曰:一真法界,泯诸差别,无有彼此,无有东西,无有古今,无有净秽,无有自他,无有名相,无有爱憎,无有取舍。
本来无生,无生即无灭,应无所住,无住即无去。
能了斯义,一切时处,恒与大师,觌面相逢。
能了斯义,一切行人,能生乐邦,能创净刹。
能了斯义,证真断惑,清净自在,莲开遍界。
能了斯议,万缘放下,一心不乱,千佛出世。
关于印光大师示疾的答复
灵 光
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坏空,这大概凡是属于娑婆世界的若人若物,都是免不了的。不过还有一般从十八世纪带来脑筋的人,对于这种似近而远、似浅而深的理论,恐怕就不能尽知尽信。今不妨单就人的一方面来略以说明。即如我们各人以自己为本位来说,上而推至曾祖,在这中间的几代上人,差不多有少许的人还是有的。如果要是再向上推去,那我相信决定是没有能存在了。甚至还有许多两三岁的小孩子,其父母便见背了,这是在在可考的。我们只要在这样的一推之下,也就知道自己的本身,既是从生而来,当然也有病死的一日。病死是为人所不能免除的事,但病与死,有圣凡的不同。
近来有许多人,不能明白圣人利物心切,曲垂方便的道理,对于《觉有情》半月刊所载,杨信芳女士《记梦悼印光大师》文,遂发生了问题。来问我道:印光大师既是大势至菩萨化身再来,则其生也,便是乘愿力而来;其殁也,便是顺解脱而去。何故圆寂之前,体力亦有不适耶?于是我便这样的答道:要晓得菩萨化身的印光大师,他所以要示疾的缘故,无非是为警策大众,各各知道自己在这个五浊恶劣的世界上,终是难免病死之苦,必也藉念佛而不可思议的力量,始能究竟达到离苦得乐之目的。当知凡夫的病死,是惑业所感的。圣人的病死,是悲愿所运的。惑业所感的病死,是有痛苦的。悲愿所运的病死,是大大不同的。即如维摩居士的示疾,释迦世尊的涅槃,他们皆是由于悲愿所运的,实际是无痛苦的,不过曲垂方便罢了。印光大师示疾,亦复如是。
诔印光大师
道 根
印光大师,当代唯一尊宿,今闻其坐化于苏州灵岩山,音讯传来,薄海同悲。嗟乎!光明幢颓,人天眼灭。
大师英年…
《印光大师永思集 悼文 赞词 挽联 诗偈 书简 跋语 附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