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慈法法師開示
2008年12月,一批上海居士到貴州向師父請法。12月16日,德雨代大家請慈法師講解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以下就是記錄。
——明潤記
本文是明潤師兄根據錄音記錄文字,爲錄像配字幕所用,所以爲還原現場氣氛,文中保留口語。文中數字爲配字幕標定時間,與講法內容無關。由于本文較長,共分叁集,上集主要講法藏比丘發願的緣起,中集講解1-20大願,下集講解21-48大願。
——寶箧記
(大家一起恭誦48大願完畢)
有機會在一起讀一段經,提示提示。因爲這個經典也好,學習也好,有一個成熟的機會——就是有人提出來,實際讀誦是一個最直接的學習了。
《無量壽經》我們都知道是,怎麼說呢?是淨土法門的一個根本經典,這個經典是把阿彌陀佛的因地一直到成佛、度化衆生、教言住世,這些所有的故事呢都有一個完整的記述。經典實際就是佛這些教法、教法的緣起的記述與傳播,乃至說令有情能實踐、成就。
一個經典我們看著特別地簡單地拿在手裏了,你像我們現在因爲印刷術啊這種傳播的方式越來越多,經典似乎得來十分容易,這個得來容易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弊病,大家容易不在乎經典,但是我們要知道古來以久這個取經、翻譯要突破多少障礙與困難,像現在我們看這些經典都是古人哪——也可以說是不管是印度的僧人過來,或者是說我們的僧人去印度去收集梵本——這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的。現代交通很發達了,所以去印度可能是幾個小時都可以到了。過去的人,大部分人都了解玄奘法師取經的這個過程,後人有的人認爲是《西遊記》一樣的寫法,實際不是那樣的,但是來證實經典的一些說法,就像後疑啊——質疑的這些菩薩們,爲了達到這個結果他們去尋求原來的這個梵本哪,的確是付出了······百去返者無一二啊,幾百個人返回來一二個人,了不起了,能帶回來的經典再通過這些譯經場、譯經師們,把它通過梵本轉化到我們這個漢文,讓大家來讀誦、傳閱、實踐,這裏面就是有很多故事和話題的。有些經典並不是以梵本譯的,像什麼《普賢行願品》啊很多,而是以一些其他經文,就是通過翻譯以後又再次翻譯産生的一些教言。
剛才我們讀這個《無量壽經》呢,是康僧铠譯的一個本子,因爲《無量壽經》我們過去說啊,有很多譯本,現在丟失了,流傳、流傳、流傳,(由于)戰爭啊,或者說保存不當啊,現在就剩五種版本,我們要是把五種版本的這個四十八願來互解呢,就特別有味道。實際在淨土網站上這樣的機會搞得挺好的,就是四十八願的這個原譯本互照、互相對照,有的是叁十二願,有二十四願、有四十八願,你可以把它搞一個,就是好比這一個願對照一下,相同的給它收集一起,來有四十八願的這個參照,這個譯本跟那個譯本相互地(參照),就是從各個角度來透視一下,我們會得到很多方便。我感覺這呢,可以在網上做一做。對對對。
因爲這個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因地的發願的一個——實際就是他心理的一個狀態,他順著這個狀態完成了所謂西方極樂世界的這個國土的設立,這個設立就是修德設立,像我們一個人成家了,或者說一個人在單位裏,完成了這個單位的設置、家庭的設置一樣,來接納這些工作人員或者生活的模式。極樂世界呢,四十八願講了很多說:無有地獄、餓鬼、畜牲,乃至聞我名號得叁種忍住不退轉,從最惡劣的叁惡道的衆生度起,就是給他們設立方便,生我國者不再複墮叁惡道,乃至種種說法一直到他方菩薩聞我名號,即得總持;他方菩薩聞我名號,即得不退轉;或者他方菩薩聞我名號即生尊貴家;他方菩薩往生我國,即具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或者說具足一切神通、通力,或者說分化滿願,乃至說你自身所有的願一定滿足,就是說你到我國了並不是說——你得隨著我的願望來完成菩提,不是的,你設立別願一樣可以成就。
就是說種種的願望我們透過一個什麼呢——就是你在讀誦的過程中你就會發現——他爲了滿足一切衆生的願,這麼說吧,能從十法界中,佛法界的願我們先不說了,十法界(中)九界衆生所有的需求,他都考慮到了,考慮到那就生他國家都滿足你的願爲一個前提來設立的這些表達,實際說願願度衆生。所謂的度衆生就是令我們生起願生彼國的願望,恐怖叁惡道的人呢你到我國沒有叁惡道了,希望有禅定的人到我國你有禅定,希望有通力的人呢你到我國就有通力,希望有財富的人呢你到我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平時擔憂衣食的人呢你到我國衣食自然,包括你說你這個修行,叁大阿僧祗劫的修持呢進進退退,你到我國呢就是能得不退轉,從這個最苦難的叁惡道衆生,一直到這些菩薩,他所有的都是搜索我們的願望,來審觀種種衆生的願望,來滿足你的願望,就一個目的——你來生我的國土。這個國土呢是實報莊嚴土啊!因爲佛以順性德修持的這個設立的大願稱爲實報莊嚴土。
“實報”是個啥概念呢?就像我們說上海,就是有這個城市,(旁邊人插話:真實?)說“真實”這兩個字很······它容易······我們這麼說吧,任何世界,好比你上海,多少年以後你上海淹了,你說這是實有還是不實有呢?你說上海淹了沒有這個上海了,你說是實有還是不實有呢?我們稍微時間一推啊,你要有禅定功夫把時間一拉,你上海根本都不成立,我們人也不成立,但你就因這個緣就來了,我們這個夢這一段時間我們有這個夢,有這個那個、那個這個都安立的,但你要是這個時間一透視過去,這個東西不成立了。可能這個“實報莊嚴土”的概念就象我們說:現在我們緣這個就有這個,(旁邊的人:緣什麼有什麼?)對,緣這個就有這個,它不是烏有的,它不是頑空,它不是虛設的,它是,就是像我們有家他就有極樂世界,有娑婆世界也有極樂世界。(旁邊人插話:對照性的?)對!因爲我們凡夫都在對法中,你要沒有對法,這個光線馬上就透過來。我們是對法,對法已經在我們這個凡夫衆生中産生一個十分的堅固,你看男女——很堅固吧?天地——很堅固吧?冷暖——很堅固吧?就是這些東西已經成爲我們生活的全部事實了,就是對立、對待,那佛爲了滿足我們這些對立、對待呢,就(設立)四十八願。
你從第一個願分析,“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牲者,不取正覺。”就是無有叁惡道,這第一個概念就是先出離畏懼叁惡道的有情,爲什麼呢?在我們這個時代啊,撥撥撿撿,可能是稍微地給人一評價,叁惡道的人太多了。爲什麼呢?共業所成。人在生命短暫的這種環境中呢,破戒的因緣、嗔心越大,占有欲越強,因爲生命太短暫了。自我表現的這種意識也強,貪嗔癡這個惡業表現得也越強,因爲太短了,人總想利用這個機會表達自己,怕自己丟失了,所以這個時代的人呢,佛就稱我們剛強難化,五濁惡世熾盛的時代。
佛滅度一千年,第一個一千年呢,我們稱爲正法相續,因爲有女衆出家正法減滅五百歲,後來呢,因爲迦葉之類的這些頭陀行者,愛樂世間,以正行而淨化世間,這正法又延續五百歲,就是這一減一增,正法一千歲,像法一千歲。現代人按兩種說法:一個是說佛滅度叁千幾十年了,一個說是兩千五百幾十年了,這兩種說法呢,都可以成立的。要是說按照現在這個世界佛教整體的一個說法,這個佛曆——現在這個通用的佛曆是兩千五百多年,那麼佛曆,我們也應進入末法時代的五百年了,末法的第一個五百年已經過去了。所謂的末法就是——法沒有什麼正、像,也沒有末,就是人心與法的相應到達了一個狀態。正法時代呢人心就完整地與佛法相合,像法時代呢人的心相似地相合,末法時代呢人的心與法就不相合了,就是稍微地接觸,現代的人學佛呢深入的人很少,都是毛毛地碰一下,毛毛地碰一下,毛毛地碰一下,就是說真正能深入一個法則成就的人越來越稀少了。這是一個現實,不是對我們這個時代的一種自我自卑啊,或者說我生在這個時代我就這樣去诋毀它,不是這個,是這樣的共同的狀態,我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過去的人哪,就是出家衆,像這經典會背什麼的,論著會背,這樣的太正常了。過去誦戒、出家人誦戒根本都不要這個本子,要誦、口誦。我現在接觸南傳的一些我認爲比較修行的人呢,他們口誦,可以誦大量的,九部經他們可以口誦出來,嘟嘟嘟……,全部口誦出來,就是絕對不要這個的(指經本)。我們看看現在的普通人要是不要這個,能口誦出來的人越來越少了,越來越少了,就是人的記憶力就很差了,不要說修持相應了。你連這個方法你都記不住,你怎麼能相應呢?怎麼能成就呢?這就是個疑問了,對不對?
所以說我們現在來學淨土呢,你也不是說是我們有多大的選擇余地,像我認爲,我感覺到呢,我就沒有其它余地了,就選擇了這個法門,因爲這個法門呢,它第一個重要的因緣就是“佛爲大施主,來救濟諸群苦”,我們依他這個願望得到了一種不足的補償。我這麼說是不是有點傷害了大家呢?我不知道啊!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壽命太短,資糧不足,智慧福德都不夠了,怎麼辦呢?佛來補償我們,就是我給你作證,我給你作保,你信貸嘛,你怕還不了賬,沒問題,我在銀行給你作保,你還不了,我替你還。——能不能這樣說呢?完全可以吧?世間人都可以,對不對?況且出世呢?就是我們的這個與佛法修證相續得不退轉的機會呢,要是靠我們自身的資糧、自身的善根、自身的壽命與機遇,大部分人都不是太好的。對,因爲這樣呢,所以佛發了叁個根本願:“我建超世志,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什麼叫超世志呢?你看這個願是對他方國土,全部是對他方佛國的國土的衆生,包括第一個爲衆生一直到大菩薩,他對這所有的他方的諸佛的衆生呼喚的,他並不是說是對一般的老百姓這種——我們說,就說我不…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