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经论·念佛诀要

  

《净土经论·念佛诀要》

  编辑推荐

  ·陈兵教授,一位修行四十年的佛学研究者,受赵朴初居士和星云法师器重和欣赏的佛学研究者和修行者。

  

  ·学佛最易是净土 修行功深靠念佛

  

  ·汇集最重要的净土经典论著 最重要的念佛诀要

  ·一册在手,解行相应。一辈子都有了依托。

  媒体推荐

  净土行人希望求往生净土,也是要现世念佛,念佛功夫不够,也是无法往生的,所以把现实的世界,作为立足点,老实念佛、修持,别无捷径。尤其净土对现在家庭,对忙乱的社会人生,净土是安定我们的身心的良方。假如你禅净双修,更能契合人间的佛教思想。

   ——星云法师

  陈兵教授借深厚之佛学修为,以弘扬净宗之宏愿开方便之门,特为现代人编注此书。上编选取净土法门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经论,下编则撷取历代显密大德实修念佛的修持诀要。此书一册在手,解行相应,堪为毕生修学净土念佛法门之津梁。

  ——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方丈、《净土宗教程》作者 大安法师

  陈兵教授作为中国大陆学术界享有盛誉的资深佛教学者,能积数十年深入经藏并亲身实践之功力,循佛学教理行果、信解行证之内在理路,故能入乎其内而出乎其外。

  ——王雷泉(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作者简介

  1945年生,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长于宋元明清道教史、道教炼养学、佛教思想、佛教禅定学、佛教与现代社会、佛教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以其深厚的佛学功底,辅以真修实证,积数十年之功,将佛学精髓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有机的整合,拨开佛教信仰与修行中的重重迷雾,为佛教发展提出了符契佛陀教法而又切实可行的建议。主要著作:《佛陀的智慧》《佛教心理学》《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佛法在世间》《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佛法真实论》《新编佛教辞典》《20世纪中国佛教》《道教修炼养生学》等。

  内容简介

  《净土经论·念佛诀要》由陈兵教授选编,汇集了净土法门最重要的经典、祖师论著以及念佛诀要。陈兵教授不但为经论作了精当的注释,而且特别从中拈提出五种念佛法门的窍诀利益大众,实为当代净土行者必读的净土修学手册。全书分为三编,上编为净土经咒,中编为净土论,下编为念佛诀要。本书对于净土行者深刻认识念佛法门的殊胜、理解净土奥义,掌握念佛诀要具有重要价值。

  

目录

  上编  净土经咒

  一、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唐 般若译

  二、佛说无量寿佛经 曹魏 康僧铠译

  三、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 鸠摩罗什译

  四、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刘宋 畺良耶舍译

  五、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唐 般剌密帝译

  六、般舟三昧经 东汉 支娄迦谶译

  七、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

  中编  净土论

  一、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古印度 世亲

  二、略论安乐净土义 北魏 昙鸾

  三、净土十疑论 隋 智顗

  四、净土生无生论 明 传灯

  五、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明 蕅益

  六、劝发菩提心文 清 省庵

  七、念佛着魔辩 清 省庵

  八、净土决疑论 民国 印光

  九、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 民国 印光

  十、净土法门实似论 当代 佛日

  十一、净土今说(摘编) 当代 张澄基

  十二、大势至圆通章释义 当代 佛日

  附录一:临终正念诀 唐 善导

  附录二:人生最后一段大事 民国 弘一

  下编 念佛诀要

  一、深信切愿

  二、念佛三昧

  三、持名念佛

  四、观想念佛

  五、实相念佛

  六、参究念佛

  七、秘密念佛

  

  

  净土法门,通常专指以求生阿弥陀佛之西方极乐世界为归趣的法门,此法门乃大乘经说得最多的净土往生法门,专说此法门的经有十多种,提到此法门的经大略有一百多种。在密教中,阿弥陀佛为表佛陀五智之五方五佛中的西方佛,此佛与其净土往生法门,几乎见于大多数密教经续。

  佛教入华之初,净土经典即来到此方,现存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无量平等清净觉经》及《般舟三昧经》。之后,随《阿弥陀经》《观经》的译出,中土专修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者渐多。至东晋,南方佛学泰斗庐山慧远大师结社念佛,开净土一宗。南宋以降,随中土佛教主流禅宗的衰微,净土宗愈来愈兴盛,到今天,汉传佛教徒中,大概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皆归宗净土。净土宗在日本更为发达,分出时宗、真宗(本愿宗)、融通念佛宗三宗,其中净土真宗的信徒,占全日本佛教徒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实为日本佛教的主流。

  观大乘经中所说的净土法门,往生西方极乐,非仅一途,或依普贤十大行愿真实发菩提心、修普贤行,临终唯念普贤行愿,即蒙佛接引往生,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所说。或修大乘其他法门,或修持密法,或参禅开悟,发愿回向西方,亦得往生,如《无字宝箧经》谓证解实相、荷担菩提并为众生流通的菩萨,命终现见阿弥陀佛,往生其国。或专修阿弥陀佛本尊法,或持念往生咒,或修密教“破瓦法”,回向西方,亦必往生。而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至心发愿往生,因专心一意,往生的保险性最大,并安乐易行,故为净土宗所主张弘扬。往生西方净土,非仅属净土宗宗义,可以说是显密诸宗的归宿,不但净土宗人念佛求生,其余诸宗祖师大德,也多求生西方净土,如天台宗智者、三论宗吉藏、地论师慧远(隋)、慈恩宗窥基等大师,皆有阐释净土的著作。五代以来,宗门大师已开悟者,多禅净双修,如法眼宗永明延寿禅师、华严与禅双修的莲池大师、当时宗门第一的彻悟禅师等,皆力弘净土,被尊为净土宗祖师。藏传佛教诸派亦多求生西方净土,以教祖莲华生大师为阿弥陀佛化身的宁玛派,尤其强调往生西方。

  净土法门看似通俗浅显,与神教的信仰相类,愚夫愚妇亦不难趋入,其实涉理甚深,涉及大乘教义最深的佛果功德与众生的关系,亦即性起与缘起或出世间因果与世间因果的关系问题,乃佛果妙有、法界妙用的具体显现。虽仅凭信仰亦可信受,而深解其理,须通彻全体佛法,善知自他的根器及时机。若研修佛法自认为得胜解而不能信解净土法门,必非真解;若参禅开悟而不信受净土法门,必非真悟。历来祖师大德,对净土深理,作了非常圆满的解释。往生西方净土的关键,是信愿,依阿弥陀佛本愿,十念深信切愿乃至临终十念念佛,亦得往生。然信愿坚固,毫无疑惑,尤其是临终一念深信切愿念佛,实际上乃甚难之事。故净土宗祖师大德,无不祛疑启信,力论信愿往生之必然。其教理的根据,大概有二:一是依阿弥陀佛如理而发的本愿及如愿成就的净果,与行者信愿之净因结合,犹如磁石吸铁,必生如愿往生之果;二是依临终一念决定死后去向之理,临终信愿念佛,必感阿弥陀佛加持接引而得往生。

  西方净土的殊胜,衣食住行及生活环境方面清净庄严之乐,实在其次,其最大的价值,主要在于它是一个最佳的高级佛学院,一生彼土,即得寿命无量,再不堕轮回而走弯路,于大乘道不退转,获得须多劫才能修成的庄严身相,在阿弥陀佛的耳提面命下、诸大菩萨善友的帮助下、各种净缘的熏染下,安乐快速地成就福慧方便,及早回入此土行菩萨道,广度有情,报答四恩。

  求生西方的正行,是念佛,此又有持名、观想、观像、实相、秘密等方法,而以持名念佛最为当机易行,故成为净宗行人主要的修持法门,历代积累的修持经验甚多,乃中国佛学最切实用的宝贵遗产。

  本书从古今净宗著述中,精选出六经一咒十二论,略作注解,以便念佛者学习,分为三编。

  上编净土经咒,选开示净土法门的佛所说经六种,咒一种。

  第一经《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原是唐般若三藏所译四十卷《华严经》(《四十华严》)的标题,通常读诵的《普贤行愿品》为该经第四十卷,或将其抽出,置于八十卷唐译《华严经》末,为第八十一卷。此品被看作《华严经》的略本,以“入法界缘起普贤行愿”为宗,说明毗卢遮那佛的果德,由普贤菩萨所表十大行愿的因行而成就,而因、果一体不二,每一行愿,皆以如法界究极理而修,遍于十方三世,无穷尽、无间断,末后导归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故此经被列为净土五经之一。《华严经》被称为经中之王,说大乘因行果境最为圆满,最具权威性,亦最能体现净…

《净土经论·念佛诀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