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瑜伽密續》(兩種電子版合集)
丹增善慧法日譯
出版前言——
世尊對機設教,因人而異,譬如:于因渣菩提王則示以「密集」,相應于月賢王則授以「時輪」,故此同屬無上續部一系,亦有衆多派別,各擅勝長。
不明個中關系者,乍看之下,實感千頭萬緒,雜亂無章,不知從何著手,故常有把各種密續視爲曆史發展史上推陳出新之産物,遂有所韶,純密、雜密、左道密,或金剛乘、俱生乘、時輪乘等不知所雲的宗派思想發展史。細觀其立論多唯斷章取義;瞎子摸象之說。雖然,這一類隔山打牛式的研究著述,今日已多爲美、日各地學者所摒棄,但可惜我國有部份學人至今仍故步自封,盲從抄襲早期西方或日本學者的觀點,訛傳後世,實令人惋惜!
無上瑜伽續部的修習義理,可依其重點而分爲「父續」、「母續」或「無二續」,在同屬于每一續部的各種續典中,又各別依其教授而劃分出種種名稱不同、定義不同的地道階位,所以容易令人産生錯覺,以爲即使同屬「父續」或同屬「母續」的續部教授亦似乎各不相幹,毫無關系。再加上各續的義理微細,文獻的數量龐大,對于欲全面了解無上續部的行者而言,確是一大難題。各續安立其道軌次第的方式,皆有不同,又其中多以自宗修持方法的重點或數量而建立。由于彼此立足之處各有差別,再加以實修時因人而異的彈性靈活虛理手法(雖雲彈性但亦不能離其本旨),所以若要用這種「以修法方便而成立」的道階次第來貫攝其他道軌,實不可能,只有在彼此悉皆共有的本質上才能互相融會協調。
各續之共同在于何處?這富然是首推藉修持而在相續中生起的各品證德。《密集續》所立的道階」身遠離、語遠離、心遠離、幻身、光明及雙運正是一種依相續證德而施設的道階。換言之,只要是無上瑜伽的行者,不論其所修的是「父續」或「母續」,是新派或舊派,皆會在修持的過程中生出這些功德。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大士便是知悉這種道階的勝處,故給予極高度的重視,並以此作爲理解其余各大無上瑜伽法統的踏腳石。就是在無上續部中別樹一幟的「時輪」,亦可由這道階而比對出其異同。
多年從事西藏佛學研究的美國維珍尼亞大學學者丹尼高索Daniel Cozort,在本書中便是依第九十八任甘丹墀仁波切蔣貝仙藩Ganden Tri Rinbochay H.H. JambelShenpen的教授爲根本,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爲讀者勾劃出無上瑜伽續道的整體輪廓。所以本書的譯出必定有助于漢地的西藏佛教學人對無上瑜伽密續取得一個初步的全面理解。
持教善慧法日序于香江
作者自序——
密續(怛特羅)Tantra是西藏佛教寶庫中的頂冠,而無上瑜伽續Anuttarayoga tantra則爲冠上的一顆明珠。在佛陀爲上根行者隱密開示的四部密續中,最上者阙爲無上瑜伽續,她在西藏被譽爲佛陀的甚深妙法,能令善巧修持此道的上根行者于一生中成辦究竟佛果。
傳統上認爲續典是像大乘(顯教)經典Sutra一般,並未在佛陀初次說法時公開宣說,甚至這隨後的多個世紀中亦未普遍爲人們所修習。西方學術界大多推斷續典是後來的大乘僧衆所杜撰,最早期的無上瑜伽續大約是于六世紀出現的《密集根本續》Guhyasamaja Tantra,依西藏的佛教曆史學家達那拿他Taranatha的考據,主要的無上瑜伽續皆是活耀于公元800至1040年間的大師取出。這段時簡是密續風行于印度的黃金時代,佛教大約亦在這時傅入西藏,毫無疑問,這就是密續在西藏備受尊崇的重要因素。藏地所有佛教宗派皆一致認同密續的重要性,受持密續的灌頂及修法,世代以來皆是西藏佛教大德生活中的重要部份。
本書的主要目標是爲讀者提供出一幅穿越無上密續這個崎岖領域的地圖。爲了達到這個目標,故此書對無上瑜伽續的前行、正行、支分修法、專門的續部名相皆別別加以分析,此外更對《密集根本續》及《時輪根本續》Kalachakra Tantra之間的差別略加探討。
書中對無上瑜伽續的解釋是來自于一本理路極爲清晰的無上續部地道釋論,此書主要是解釋格魯派Ge-luk-pa最重視的續典——《密集根本續》的二次第修法。其名爲《四大續部地道明顯示》(以下簡稱《明顯釋》——譯按),造論者是十九世紀的蒙古格魯派論師阿旺巴丹Nga-wang-bel-den。除此以外,更引用此師對中觀派、般若經、印度四宗二谛及妙音笑之《宗義廣論》所造的多種的注疏。
《明顯釋》的內容是著重于無上瑜伽續的整體建立架橫,封于實修密法所必需的灌頂、隨許、觀想法及儀軌事相等皆未有作出詳細解釋,所以她主要是一本解說無上密續結構的概論綱要,而不是一本圓滿的修行指南。
爲了闡明《明顯釋》對無上瑜伽續的根本見解,本書采納了多種不同的文獻資料以作補充。在需要應用這些輔助資料作參考說明時,便會加上注釋。由于此書的前四章皆是依據阿旺巴丹的原論爲基礎,爲了免除讀者數數翻閱注釋之苦,所以當要微引阿旺巴丹的原文時,便舍置于各章之首。
本書引用的各種輔助參考資料皆來自格魯派法王一甘丹墀仁波切蔣貝仙藩Garden Tri Rinpoche Jam-pel-shen-pen的解釋(仁波切于一九二一年生于藏束,叁十五歲取得拉然巴頭等格西學位,後曾檐任下密院堪布及增孜法王之位,一九八叁年叁月繼任第九十八代甘丹墀巴,上師于一九八八年初曾莅港弘法,譯者及多位同門有幸得沾法益,惜無常迅速,一代大師已于數年前圓寂——譯按)。
墀仁波切曾檐任拉薩下密院Hla-sa rgyud med grwa tshang堪布一職,由于維珍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南亞研究中心的關系,仁波切于一九八零年六月至一九八一年七月期間,以客席教授身份在維珍尼亞大學講授一系列有關《明顯釋》的研究課程,教學內容以聲帶韶錄保存,個別部份則被抄錄爲文字。墀仁波切的注釋非常深邃廣大,令口耳傳承的睿見與風格洋溢于全論之中。擔任是次課程的翻譯者是維珍尼亞大學北傳佛教系的副教授及南亞洲研究中心的導師謝夫賀健士教授Jeffery Hopkins,他對墀仁波切提出的尖銳問題,往往能使論義幽微之處得以彰顯,發人深省。
此外,文中還引用十四世DL法王丹增嘉措HisHoliness DLama Tenzin Gyatso、英國文殊師利學會M anjushri Institute的導師格西格桑嘉措Geshe KelsangG yatso及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印度研究所教授格西隆竹索巴Geshe LhundupSopa等多位當代格魯派大學者著述中的真知灼見。在闡明某些論點時除參考阿旺巴丹的其他重要著作外,更參照阿嘉雍增A-gya Yong-dzin所造的《密集續地道論》及宗喀巴大士的不朽經典距著《密咒道次第廣論》。
我寫這本書的根本目標並不是要對無上瑜伽密續提出獨特的分判,而是希望以一種精簡易明的方式傳達出西藏佛教格魯一派對無上續部教授的觀點,所以有志研究密續的根源,或他派傳承解釋的續者應要從其他的文獻資料求知。此外讀者更需要明了阿旺巴丹在此論所示的無上密續觀點,並不應視爲西藏各派或格魯派的定論。
甯瑪派Nying-ma、薩迦派Sa-gya、迦舉派Ga-gyu等各大西藏宗派對無上瑜伽續的解釋皆有某些差別,即使在格魯派自宗在許多簡題上亦有不同的見解(當然這並非是在根本立場上有所分歧一譯按)。但無論如何,《明顯釋》是西藏佛教中最大的宗派-格魯派的主流極爲重視的文獻,由于其內文是著重爲那些愛樂無上密續,但卻像現下的情況一般,飽受繁瑣艱辛的學術研究所困擾者,提供一條入門的途徑,所以這或能爲未來佛教密續的研究作出有價值的貢獻。
我決定依《明顯釋》撰寫此書而暫時不把原論譯出的理由,是因爲即使原論在許多方面雖然極爲明確,但若缺乏充分背景及詳盡的注釋爲前導,此論即難以閱續。除了爲令解釋能一氣呵成而省略少數幾個次要的論點外,本書普遍是依循《明顯釋》的綱目次序而排列。又于第一章及第二章中的許多介招性資料,在阿旺巴丹的原論多未論及或謹是點到即止。
盡管佛教多個主要宗派皆奉密續的修法爲圭臬,但西方學者對這方面的論述卻是少得可憐,他們至今謹觸及這個梵文及藏文寶庫的皮毛。被翻譯的續典亦是寥寥可數,而且部份更是節譯。即使有少部份的大論曾被研究整理,但只有少數人有意研習密續修持。
直至今日,密續的主要修行者一西藏佛教徒一仍嚴禁對外公開談論其修密心得,他們在入門之初即被告誡泄露密續內義將會後果堪虞。由于具有這種普遍的限製性,故續典本身並不能作爲行者進入更高級修行的指南。
近年已有大量的密續書籍問世,其中一些更是出于藏人之手,大量西方人在居于印度及西方的西藏上師指導下各別受學密法修持,故我們大可以說現正處于研習密續的新紀元,希望此書在這個起步過程中盡一點綿力,爲專志探究此道者提供出一個普遍的基礎。
第一章
大乘佛教中的無上瑜伽續
(一)秘密真言的殊勝:
佛教的經藏一般可分爲「經」sutra與「續」tantra兩大類。傳統上,「…
《《無上瑜伽密續》(兩種電子版合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