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一九六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参.前言
每一部经的正文,都可分出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是叙述这部经的大概的意思。正宗分,就是讲到这部经典正当的道理了。流通分,是希望后人把它推而广之,扩而充之,就像水流一样,流到任何的地方去,这叫流通分。这个序分,就好像我们人的脑袋一样,有一个头。正宗分,就譬喻我们人的一个身体,正式的身体。流通分,就譬如我们这个两足,可以走路,可以行动。这个身体里边就有五腑六脏,都清清楚楚的。那么这个经里边,也是有种种的道理,也清清楚楚的。所以这个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每一部经都有这三分。
序分,又叫经前序,因为它在经的前面;又叫经后序。“怎么又说经前序又叫经后序,这不是颠倒矛盾吗?既然叫前序,就不能叫后序了!”这可就是这样子,又叫经前序,又叫经后序。怎么叫经后序呢?因为释迦牟尼佛说经的时候,并没有这一段文。这一段文,是在结集经藏的时候,阿难尊者和大迦叶尊者,他们大家结集经藏的时候,添上去的。添上这个序,所以又叫经后序。又叫发起序,发起这个经的因缘,由此发起。又叫正信序,由这一个序分,证明这部经典是应该信的。
在序分里边,具足六种成就。这六种成就,第一就是信成就,第二就是闻成就。“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一时”是时成就,“佛”是主成就,“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处成就,“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这是众成就。那么有这六种成就,所以这部经典是可以相信的。
肆.释文
A1.序分 A2.正宗分 A3.流通分 A1(分三)
B1.标信与闻 B2.时主及处 B3.众成就
今B1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什么叫“如是”?“如是”就是信成就──如是之法,就是可信的;不如是之法,就是不可信的。所以这个如是,就是指法之辞。指,就是指示你这个佛法。如,这是一个静;是,就是个动。如,才是;不如,就不是。什么叫是?没有不是的,就是个是,确定无非就是。什么叫如?如,就是寂然不动。如,就是一个真空;是,就是个妙有。也就是妙有里边也没离开这个真空,真空也没离开这个妙有,所以这叫空有不二,亦空亦有,非空非有。这种的法是可信的。那么“如是我闻”这四个字,是所有的佛经一开始都有这四个字。“如”才是,“是”才如;不如也就不是,不是也就不如。这个道理,就是这样,所以,如是之法是可信的。
这个“我闻”,是阿难亲耳闻的。那么阿难已经证果,他应该无我了,什么还说“我闻”呢?这个“我”,是无我之我,所以阿难说“我闻”。因为依照世俗,人都有个我,所以阿难虽然没有我,也就随顺世俗,随顺世人这个道理,说出个“我”字了。如是我闻的“我闻”就是闻成就。你要单信,有什么信的呢?就因为有闻才能有信,你若不闻,怎么会信呢?“如是我闻”这四个字,是佛将要入涅槃的时候才指示的。
在释迦牟尼佛将要入涅槃时,告诉大家,说:“我呀,于今天半夜的时候就要入涅槃了。”阿难一听见佛要入涅槃了,他就着急了。急得什么样子呢?急得就哭起来了,就像那个小孩子找妈妈似的,就哭起来了,一边哭一边叫妈。这个阿难一边哭一边就叫佛,说:“佛呀!您不要入涅槃啊!您不要把我们都舍弃啰!”一边哭一边就那么讲。阿难的头脑在这个时候,大约也昏了,不清醒,就以哭为他应该做的事情。
这时候,就有一个瞎子出来了。这个瞎子可和一般瞎子不同,他是没有这个肉眼,但是有天眼。因为没有肉眼,他就不东张西望的,看看南,望望北,没有这么多的妄想,于是乎,他心水就很清的。心很清的,他就说:“啊!尊者!你为什么哭得这个样子呢?”阿难说:“我为什么?佛要入涅槃了,你怎么可以不叫我哭呢!”这个没有眼睛这一位尊者就说:“哦!你哭能当什么事情呢?现在还有事情应该办的。佛就要入涅槃了,我们以后有很多事情怎么样处理,你应该请问佛啊!”阿难说:“请问什么?佛都要入涅槃了,还有什么事情可以办的?!有什么比佛入涅槃这个事情更重要?”
这位没有眼睛的尊者,是谁呢?就是阿那律尊者,他有天眼,是天眼第一。他说:“这有四种事情,非常要紧的!你要是不把这四件事情说明白了,这怎么可以呢?”阿难说:“什么四件事情啊?你说来我听一听。”
这阿那律尊者说:“第一,结集经藏,这是重要的事情!在这个经典的一开始应该用什么字?”阿难说:“哦!是呀,这件事情很重要!幸亏你告诉我;你若不告诉我,我真想不起来了。现在我把什么也都忘了,就知道佛要入涅槃了。这个经典,在结集经藏时,经的开始应该用什么文字,这个是重要的!应该问。这是头一样。那么第二件呢?”
阿那律尊者说:“第二件,佛在世的时候,我们以佛为师。佛入涅槃了,我们的师父是谁呢?还要找一个师父啊?”阿难说:“对!对!应该找一个师父!佛入涅槃了,我们应该再找一个好师父。这你讲得太对了!那么第三样呢?”
阿那律尊者说:“第三样,佛在世的时候,我们依佛而住,随着佛住到一起。佛入涅槃了,我们都住到什么地方去呢?”阿难说:“这是最要紧的!这个住的地方若没有,那是怎么办呢?怎么用功修道呢?我们应该找一个住的地方啊!这第三件事情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第四件呢?”
阿那律尊者说:“第四件,佛在世的时候,有这个恶性比丘,……”
怎么叫恶性比丘呢?他就不守规矩,专门来捣乱大家修行。你这儿打坐呢,他就要经行,啊!你坐嘛?我就走。他走路的时候,就嘁嘁蹅蹅、嘁嘁蹅蹅……,叫你们大家听着这个声音不能入定。譬如人家经行,哦!他又到那个地方去打坐去,“你看!我打坐比你们都坐的样子都好!”很快就好像入定的样子,但不是真正入定。又譬如人家拜佛,他就要来念经;人家念经,他又来拜佛。总而言之,作出一个特别的样子,与众不同;这种的样子,这就叫恶性比丘,就是不守规矩。大家这样子,他就要那么样子,一定独断独行,作出来叫大家注意,“你看!喔!他真是了不起!他是一个又有修行,又有……”。
总而言之,他作出一种特别的样子,就想叫人来赞叹,说他是第一,这就叫恶性比丘。他那个性里边,总有一个争强论胜的,好像修罗的样子,嗐!往那个地方一站呢,也把腰叉起来那么样子,“你看!我多英雄!”这是这样子。总而言之,就是要与众不同嘛!还要把旁人都打倒了,有这种的性情,这叫恶性比丘。
阿那律尊者说:“……佛住世的时候,恶性比丘,佛可以调伏的,佛可以说:“你不应该这么样子!”他可以听佛的教化。那么佛入涅槃,这一些个恶性的比丘,与恶性的居士又怎么办呢?”恶性的居士,也就是专门作一个──“你看!我这个居士比你们这些个居士都第一的,你们都不如我。”“你看!我多发心!人人都没有我那么发心。”其实怎么样呢?就因为你,所以就没有人发心了;你要是不这一个特别的样子,那发心的人多得很。他就想,这么样作一个特别的样子。“那么这怎么办呢?佛入涅槃,这个恶性的比丘和恶性的居士,和这些个恶人都怎么办呢?”阿难一想,说:“哦!这一件事情真是更重要啊!这四件事情都应该问的。我现在就开始问。”
于是乎,阿难把眼泪擦乾,就去问佛:“佛!您就要入涅槃,我现在有四件的事情想请问世尊,请世尊慈悲答覆我。”释迦牟尼佛说:“好啊!你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以问了。无论什么问题,我都可以给你解答。”
阿难就说:“佛呀!您这一生所说的经典很多很多的,那么将来要结集经藏的时候,这个经的前边应该用什么字呢?”释迦牟尼佛说:“哦,所有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诸佛所说的经典,前边应该用“如是我闻”,这如是可信之法是我自己听见的,应该用这四个字。”阿难说:“哦!这四个字的,放到经的前边就可以了。”
阿难说:“第二个问题,佛住世的时候,我们以佛作我们的师父。佛入涅槃,我们又以谁作我们的师父呢?佛应该指示我们,我们是不是应该以大迦叶作师父呢?”佛说:“不是!我入涅槃之后,你们应该以“波罗提木叉”作你们的师父。以戒律作你们的师父。”波罗提木叉就是戒律,所以出家人都应该受戒,也就因为佛当初指示过,佛不在世的时候,就以戒为师,以戒律作师父。
阿难说:“第三个问题,佛住世的时候,所有我们这些个比丘都和佛在一起住;现在佛入涅槃了,我们这…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参.前言 肆.释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