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道品偈诵释义
证严法师 著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行品
第二行品
第三行品
第四、五行品
第六行品
第七行品
结语
序言
依教奉行
信仰要正信,行道要正行。我们信仰佛法,走入佛法心中,行正菩萨道上,就是要一心一意实行佛陀的教法。佛法中最基础,也是学佛者不可或缺的即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又称三十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是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行方法。循此三十七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
三十七道品可分为七秋:
第一科:四念处,又作四念住,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第二科:四正勤,又作四正断——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第三科: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欲如意足、念足意足、进如意足、慧如意足。
第四科:五根,根即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分为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第五科: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恶成善,包含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第六科:七觉支,又作七觉分、七觉意——择法觉支、精进 觉支、喜觉支、经安觉支、舍觉支、定觉支、念觉支。
第七科:八下道,又作八圣道、八道谛——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维摩诘经》中提到「三十七道品」是趋向菩萨净土的法门路径,对于学佛者,无论是自修或利他,都不能离开三十七道品的教育。三十七道品是在家、出家修行者切实能行的大道,不只是用在口头上,更能实践于行动中,身体力行,达致世界净化的终极目标。
所谓「助」,就是帮助我们认识佛法,进而将佛法的精髓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这三十七种通往真理的道路,引领着学佛者深刻体认佛陀的精神指引,进一步发心立愿「以佛心为自己心」,开发自我的智慧。
佛法生活化的运用,归结来说即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短短的八个字,文浅而言深。凡夫在人间,日常的起心动念难保没有偏邪,思想观念上的一念偏差,言语动作就造作出诸般恶业,恶业恶因轮转不息,恶缘恶果便永无宁日。
有了三十七助道法以为指路明灯,广大有学佛修行者,就能时时生起警惕,观四念处、行四正勤以统摄杂难乱心,以七觉支、八正道的智慧动破无明闇钝,圆满大圆镜智,乘般若舟安渡生死之河,达至涅槃彼岸。
感恩王端正居士及郭孟雍教授的用心,不畏烦劳数次读览拙着《三十七道品讲义》,然后撷取其中要自以为歌词,配上优美而振动人心的乐曲,成为一曲「三十七助道品」偈诵。曲调悠扬,意味可浅可深,端视听者的用心。以歌曲来唱,况味不落凡尘且余音缭绕;以「佛典偈诵」视之,广袤之意境,深刻动人又切实能行,因此不失为方便接引众善男子、善子人,唯吩净化人心,祥和社会,祈求天下无灾难。人间的净土在人心,人心清净有爱,身心苦难的众生就有希望,就能得救。
慈济人用爱铺着路走过来,这条道路即是承自二千多年前佛教示之道——三十七道法。佛陀的教法大家应该时时共修,这首三十七助道品的歌曲,则能帮助大家熟悉其中之精髓,时时唱念,刻刻不愿众生得离苦,大爱包容地球村。
志求佛道者依教奉行,庶乎不空过此生。
四念处
【观身不净】
人生在世几十年,何必斤斤来计较;
了解自我入经藏,天堂地狱在瞬间;
九孔常流不净物,色身犹为载道器;
身怀宝藏不相识,转污染为清净身。
【观受是苦】
人生叹苦苦何在,亲身入苦去感受;
用心来观受是苦,才能了解何谓苦;
浮生如梦可成真,苦乐忧欣总是幻;
情与无情同有受,无不在于感受中。
【观心无常】
心念所生称为生,心念执着就是住;
反恩为仇称为异,善念灭除就是灭;
观心无常有四相,专一心思来观察;
了解人性入经藏,生住异灭在其中。
【观法无我】
有色无色皆是法,众生皆为法所困;
六根六尘蔽真心,莫使无明驴乱意;
磨砖焉能做明镜,自家宝藏善珍摄;
逶彻宇宙万物理,观法无我唯心造。
四正勤
恒持刹那四正勤,勤须不偏道乃行;
一勤已生善令生,二勤未生恶不生;
三勤未生善令生,四勤已生善令增;
正能破邪力万钧,勤可助道展鹏程;
害人之心不能有,知罪肯忏可重生;
行善之念不可无,从来善道在助人;
无缘大慈来等爱,同体大悲智慧心;
红尘自古苦偏多,四勤拂拭莫染尘。
五根五力
【信根(力)】
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正确信仰根必在,稍有偏差误前程;
无相之相是实相,无所求心是道心;
信解行证不偏离,成佛之道方可期。
【精进根(力)】
我修行是我所得,你用心是你所得;
行兹在兹一念心,把握时间正道行;
凡夫地到佛境界,努力精进不停歇;
有信更要求精进,用心用心再用心。
【念根(力)】
一切举动一念心,治心守意于未萌;
度人先从救心起,培养一分仁德心;
一念含融三千界,守住最初一念心;
万法皆出于一念,我向正道念力行。
【定根(力)】
专一心思求正道,心不散乱就是定;
念兹行兹戒定慧,坚固一念初发心;
挑柴运水无非道,行住坐卧皆是禅;
若将佛法生活化,历历昭然心目间。
【慧根(力)】
智为分明知解心,世间色法分得清;
慧光遍彻天与地,平等大爱众生心;
人人与佛缘平等,佛在自心不远求;
智慧根源四念处,处处当念福慧修。
七支觉
【择法觉支】
观察诸法用智慧,选择教法来修行;
大乘三法善抉择,上求佛道化众生;
学佛要求于内心,分辩是真或是偽;
学习佛陀大悲心,修得七觉正道行。
【精进觉支】
心若专一无杂念,力行正道不间歇;
名利地位都虚幻,善能觉了修道法;
有情众生烦恼多,情难断而爱难舍;
四无量心无间断,分分秒秒精进中。
【喜觉支】
有理有道是真法,心得善法生欢喜;
为佛都有而众生,终此生而志不忘;
慈济精神古来有,复古佛陀再世时;
亲身力行佛真理,体悟真法得欢喜。
【轻安觉支】
有形无形都烦恼,起心动念也烦恼;
患得患失来罣碍,千头万绪总烦恼;
心专意解除烦恼,心若能定则轻字;
断除诸见烦恼时,上乘佛界没烦恼。
【舍觉支】
日常生活执着心,舍离所见念着境;
心病还需心药解,把握现在是道心;
人生犹如走绳索,甘愿来做欢喜受;
看得开来相得远,专心一意向前行。
【定觉支】
心住一境不散乱,欢喜自在心能定;
诸禅不生烦恼念,禅在生活日用间;
慈济世界感恩心,爱为天下众生生;
全力奉献无所求,坚定心意道中行。
【念觉支】
一念之心动三千,起心动念刹那间;
相入于心想生思,慈济世界为众生;
但愿众生得离苦,大爱包容地球村;
把握因缘种福田,修成正果在眼前;
但愿众生得离苦,大爱包容地球村;
把握因缘种福田,修成正果在眼前。
八正道
【正见】
心正行正修行人,修行要修无漏道;
心境佛境合为一,真空妙有无上道;
一勤天下无难事,贡高我慢烦恼生;
苦集灭道四谛法,真正宁静是涅槃。
【正思惟】
四谛十二因缘法,三无漏学戒定慧;
用心力行闻思修,累积福缘与慧类;
人在六道中受苦,反复轮回无明起;
如是因缘如是果,日常生活正思惟。
【正语】
最易造业因是口,开口动舌都是业;
远离虚妄不实语,缺角杯子视为圆;
心存道念智慧生,最终目标是修行;
一句戏言种因果,无漏智慧摄口业。
【正业】
修身养性来学佛,培养耐心与耐性;
心正念正见解正,无漏智慧修摄身;
道业常在正道中,断除一切邪妄行;
同复清净的本性,娑婆世界好修行。
【正命】
修学佛法在正命,守本分抱欢喜心;
有缘感触求真理,回归本性见十相;
学佛要去妄回真,一理通则万理彻;
出自内心本分事,正命慧命自然现。
【正精进】
戒中修定定成慧,专心一意在成佛;
道心不可来间断,发心力行有恒心;
禅在日常生活中,走入众生群中去;
一勤下天无难事,守志奉道正精进。
【正念】
多散众生数息观,多贪众生不净观;
多瞋众生慈悲观,愚疾众生因缘观;
多障众生念佛观,基础在于戒定慧;
请转逆缘为善缘,行兹在兹有正念。
【正定】
摄诸心念正定法,心不移动能静定;
心静定则道能通,正信才能够正定;
万法本来无所住,正住真空道理中;
动静皆寂为贤相,正确修行菩萨道;
慈济世界感恩心,爱为天下众生生;
但愿众生得离苦,大爱包容地球村;
大爱包容地球村,大爱包容地球村。
前言
…
《三十七道品偈诵释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