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破万年愚。」因缘聚会,能于台北国父纪念馆与台南图书馆演讲,前后共五天,听经闻法的人潮高达五千余人,热爱佛法真理者,如贫得宝般的拥挤入席而坐,但有数千人无法入场就席,怀着失望的心情而归。佛教目前在台湾宝岛正是兴盛黄金灿烂时代,不分朝野上下,几乎人人对佛法并不陌生,甚至鞠躬尽瘁的护持与研究,这是值得我们庆幸与欢欣的。
「超越心灵之法宝」的诞生,是由台北与台南两次演讲内容所集成,分为上下两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佛法的要义,易懂易入门,有事有理,有世间法,有出世间法,看完之后,有如游历法海,亲临圣境之感!
有人因一句佛法而浪子回头;有人因一句佛法而大彻大悟;有人因一句佛法而内心疑惑当下顿消达理;有人因一句佛法而去邪归正。佛法是觉悟之法,能令人觉悟人生观的真谛,启发宇宙万象的真面目,历代高僧大德,乃至研习佛法者,皆能有所得,有些人开悟超凡入圣;有些人蒙受法益,得未曾有之法喜,因而改变人生观,过着正觉得人生;在此遥寄得阅「超越心灵之法宝」诸君,能受大利益,智慧普现,内心黑暗顿消,光明普照,如佛菩萨般的自在解脱,过着正觉的人生,有朝一日,同证无上菩提,与圣等齐,更无别异,如此,人生并无虚浪白走一遭,诸君是否有同感?
--------------------------------------------------------------------------------
诸山长老、诸位法师、台南市政府民政局林局长、黄国代来镒大德暨夫人、大会司仪姜书记官、各位贵宾、各位长官、以及热爱佛法的所有仁者,大家晚安,功德无量!(大众掌声四起)
刚才听到民政局林局长与黄国代的致词,如同打了一支强心剂,让我有信心,内心觉得无比温暖。
在此,特别为大家介绍,几天前,法王讲堂主办单位向台南市政府申请佛学讲座时,在办理弘法手续的过程中,承蒙林局长鼎力支持,并且在回复的公文中,写得非常殊胜庄严,句句都发挥出菩萨慈悲的精神,令此次法会非常成功顺利,真是功德无量!阿弥陀佛!(掌声如雷)
当今政府非常鼓励宗教人士来协助政府,踊跃辅导人民,提倡健全的道德观,使社会国家更加安定升华。
这次佛学讲座承蒙各主办单位,尤其是台南市政府从中的连系,使法会进行的非常顺利,此次弘法可说是我一生中,感到最荣幸、最温馨的一天。(大众常声如雷)
除此之外,特别介绍一位汗马功高的大德,也就是今天的司仪姜书记官(高等法院),为何要特别介绍他呢?因为在这次佛学讲座中,他忙碌不停的奔波,连络各单位,进而文宣亦做得很出色。本来他体重有七十公斤,最近忙于办法会,东奔西跑,消瘦很多,实在很辛苦。
这种为法忘躯的精神,如佛门中所说的一句话:『菩萨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此难能可贵的精神,就是菩萨发心。(大众掌声如雷)
记得民国初年,佛教界出现一位律宗祖师,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弘一大师。
弘一大师是以持戒庄严解脱,而往生西方净土的一位大德。他虽出家,却时时挂念关怀社会国家,他曾经说过两句名言,令我感触良多。
他说:「爱国不忘念佛,念佛不忘爱国。」这种入世而又出世的精神,恰似佛门所说:「修行不偏离,而行中道。」真不简单。(大众掌声四起)
现今很多人顿入空门,却远走深山修行,与社会各阶层断绝,此举并非释迦牟尼佛之意。
佛经云:「上报四重恩。」
为人要懂得报答四种恩惠:一父母恩。二国家恩。三众生恩。四三宝恩。
世出世间不论圣凡皆有恩于我们,所以我们应懂得饮水思源、知恩报恩,不分圣凡。因此弘一大师出家后,修行念佛仍然不忘爱国家。
上面提到弘一大师,或许有人对他还很陌生,为了让大家更熟悉这位伟大的一代律师,我再深入地介绍一审。
大师是中国大陆一位名艺人,才华横溢,当时(指民国初年)是一位相当出名的音乐老师,俗名李叔同,他作了很多首世界名曲,让我最深刻的一首叫做送别。
记得小时候读书时,老师弹琴时常弹起这首歌,诸位若不嫌弃,我唱三句给大家听听看,好不好?(大众掌声如雷)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大众掌声四起)
听了这几句,相信大家对弘一大师(李叔同)就更加有印象了。大师出家后,可说震撼了朝野上下,而且于教内弘扬戒律,振兴佛法,那时,对佛门四众弟子影响很大,因为民国以来,律宗渐渐断灭,当时树立振兴律宗的,可说他是第一人。
而今天我们司仪姜书记官,亦然修行不忘入世,入世不忘修行,他任职于高等法院书记官,除了平常服务社会百姓以外,下班回到家后,不管再晚,必定精勤念佛诵经做晚课,并且受了在家菩萨戒。如此修行不忘入世,入世不忘修行的精神,难道不是菩萨发心吗?(大众掌声四起)
大部份的人从事于社会工作上,身不由己,往往回到家后,想念佛修行已疲备不堪,于是一天混过一天,得过且过,然后累积四、五天的功课一起作,如此而念得上气接不了下气,此种懈怠修行方式,佛门是不赞同的。
据我所知,姜书记官不管工作再忙再累,回家定做功课,不拘多少,这种入世度生,修行出世的精神,实为我们修行人之榜样。诸位,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呢?不简单啊!(大众掌声如雷)
我如此赞叹姜书记官,想必今晚他一定高兴得睡不着觉。总而言之,对于今天种种因缘的殊胜具足,内心感到无比欣慰,真是功德无量!(掌声四起)
接着我们进入今天所要演讲的主题,题目是:超越心灵之法宝。
在此,向诸位报告一个好消息!你、我、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是每一个人的心灵所发挥出来的功能、性质、作用,各有所异。
有人心地善良,有人心灵非常恶劣;有人心灵清净解脱、出离三界、达佛之境界;有人心灵污秽不清净,沉沦于生死苦恼中,是顾名思义的凡夫俗子。
诸位,那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灵,但是所发挥出来的功能作用,却有千差万别呢?
佛经云:「心能转相,相随心转。」
众生造什么业!就受什么果报!果的差别,也就是因的差别。
譬如在座诸位,请你们看看你的左邻右舍,是不是每个人的长相都不一样,确实不一样。因为因不同,自然感召的果报亦就不同。
如果今天我们在座诸位都有共同成佛的目标,并且一同发愿朝着目标而行,有一天,修到因圆果满时,那也就是成佛的时候。成佛后,各各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一切福德、神通、智慧圆满具足,无有高下,平等平等。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相好光明,无有差别,那又如何分辨出每一尊佛之德号呢?
唯有以佛手拿之象征物来分别。如手拿摩尼珠是药师佛,手拿莲花台为阿弥陀佛。如果没有这些象征物,只是一尊佛坐在那里,或许你无法辨别!因为佛所修的因相同,所以感召的果报也就相同。
因此,佛修到究竟圆满时,所展现出来的相貌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一切具足。我这么说,相信诸位应该很清楚吧!(大众掌声如雷)
由此,简单而言,普天之下,人的心只有一个,可是由心发挥出来的功能,却是千奇百态。
所以今天,我们如何将心灵超越净化,这是当今之务,也是今晚所要讲的主题。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种心病,于是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无非是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种心病。如果众生无一切病,那如来何必说一切法呢?所以一切法皆是对治法。
何谓对治法?如黑对白、高对矮、阴对阳、胖对瘦、你对我、男对女……此是对立,法亦如此。
恶法以善法对治,贡高我慢以多礼拜对治;喜欢诽谤、讽刺他人,佛教以多赞叹对治,因为一切法都是对治法,所以心病要心药医,心若无病,药则多余。
所以今天要向诸位说:凡夫众生尚未开悟证果,心都有病,只是病有轻重。那要如何将有病的心灵净化超越呢?必须假借刚才林局长所致词的,要以道德因果与正法来规范约束,使心不易动念造业。
佛教云:要使心地光明、平静、不造业、解脱的话,必须仰赖修行的管道来规范约束,然后进一步提升自己,踏向光明解脱的彼岸。
这也就是今夜我为何要演讲超越心灵之法宝的主要理由。在座诸位不妨听听看,因为时间很短,只有两天,原先预定演讲三天,只因家师上人于三星期前往生,为人弟子理应回去参加告别式,所以第三天无法如期演讲,在此,向诸位致十二万分歉意。
继续要跟各位探讨的是:众生的心病在那里?第一、人生最可怕的性情是自卑。那要如何将自卑的心灵净化超越,那可要下很大的功夫才易成就。
诸位,世间有多少人为了不同的遭遇而自卑,因此垂头丧气,自甘堕落,整日生活在麻木不仁的日子里,不敢面对现实。
比如,有人因为天生小儿痲痹而自卑,不敢走出面对社会,消极堕落,自暴自弃。有人为了感情不如意而自卑,自惭形秽,不如他人,因此不肯上进。有人生意失败,自叹弗如而停于某一阶段,不敢前进。以上种种都是自卑感在作祟。
所以今天不论修行也好,从事世间事也好,不要遇逆境就打退堂鼓而自卑,因为自卑心当下就是一种堕落的因素,更是消极的作为,是不理想的。那要如何超越呢?后面会谈到。
…
《超越心灵之法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