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21 缁門警訓(明 如卺 續集)

  缁門警訓

  明 如卺 續集

  重刊缁門警訓序

  一性圓明人人具足。瞥然妄念遽爾輪回。大哀曠濟拔滯溺之沈流。方便多門俾修爲以複厥性。然必志至焉。氣次焉。弗能以志帥氣者。往往陷于過差之地。而不反。由是而有具大根器。乘本願輪。滅卻正法眼藏者。出而爲惡辣鉗錘嗔拳熱喝。若迅雷疾霆之弗及掩耳。以烹煉之以鈞陶之。以掀翻而擴徹之。以至或爲法語。爲小參。爲示衆。爲警策。爲訓誡。爲箴銘。以激厲之。以鞭辟之。以獎拔之。以化導而誘引之。噫弘法願重愍物情深。缁門警訓一書之所以會萃成編者。豈徒然哉。乃若大明麗天。等受厥照。膜翳在眼。妄生疑端。則又錯綜。

  金輪世主之公論。先哲儒宗之偈贊。于其中焉。或者以爲直指單傳掃空文字。有所立言悖違宗旨。必告之曰。神機活脫石火電光。殺活縱擒不涉功用。斯惟直接上根。中下之流不堪觑著。眷彼雜花四法界內。終之以事事無礙。明其不舍一法。而無適不可者。豈殆所謂理悟則一事修無窮。而顯權宜機應者之准繩也欤。嘉禾卺禅人刊行是書。將使人人因言以見事。因事以見理因理以見心。因心以見性。而複厥本有自然之天。與夫因指以見月。因月以忘指。因忘以忘月。而忘厥所忘之忘者。同出而異名。此又事理互融。空有絕待。心佛衆生叁無差別者之剩語也。尚何警訓之有哉。尚何警訓之有哉。

  成化六年歲次庚寅春叁月朔

  武林清平山空谷沙門景隆序

  缁門警訓目錄

  卷第一

  沩山大圓禅師警策

  明教嵩禅師尊僧篇

  孤山圓法師示學徒

  勉學上(並序)

  勉學下

  姑蘇景德寺雲法師務學十門(並序)

  上封佛心才禅師坐禅儀

  長蘆慈覺頤禅師坐禅儀

  勸參禅文自警文卷第二

  龍門佛眼遠禅師坐禅銘

  叁自省察

  鵝湖大義禅師坐禅銘

  廬山東林混融禅師示衆

  藍谷信法師自鏡錄序

  釋難文

  梁高僧稱法主遺誡小師

  右街甯僧錄勉通外學

  晉支遁禅師座右銘

  周京師大中興寺道安法師遺誡九章

  大唐慈恩法師出家箴

  南嶽*輪寺省行堂記

  周渭濱沙門亡名法師息心銘

  洞山和尚規誡

  慈雲式忏主書紳

  願文

  圭峰密禅師座右銘

  白楊順禅師示衆

  永明智覺壽禅師垂誡

  八溢聖解脫門

  大智照律師比丘正名

  舍緣銘

  座右銘

  規繩後跋卷第叁

  撫州永安禅院僧堂記

  禅月大師大隱龜鑒

  右街甯僧錄叁教總論

  傳禅觀法

  洪州寶峰禅院選佛堂記丞相張商英撰

  叁祖鏡智禅師信心銘

  戒定慧叁學

  釋法四依

  戒唯佛製不通余人

  撮略諸文以歎戒法

  佛在世時偏弘戒法

  示僧尼戒相廣略

  度尼教意

  尼八敬法出家超世

  沙彌五德

  叁衣興意

  引示袈裟功能

  大教永斷缯綿皮物

  舉現事以斥妄行

  示衣財體如非

  示敬護叁衣缽具法

  示開製本緣

  缽製意

  坐具教意卷第四

  漉囊教意

  引大教說淨以斥倚濫八財不淨長貪壞道

  勸廣開懷利隨道擁辯燒身指大小相違

  律製雜學以妨正業解行無實反輕戒律

  叁寶住持全由戒法明理叁寶功高歸之益大

  住持叁寶

  化相叁寶

  仁宗皇帝贊叁寶文

  大慧禅師看經回向文

  懶庵樞和尚語(六)

  四句偈示比丘忖己德行受食

  示比丘慎勿放逸

  菩薩叁事無厭

  戒定慧

  誡觀檀越四事從苦緣起出生法

  誡觀末法中校量心行法

  誡觀破戒僧尼不修出世法

  誡觀六難自慶修道法

  戒賢論師祈禱觀音文

  永嘉真覺禅師發願文

  隨州大洪山遂禅師禮華嚴經文

  桐江瑛法師觀心銘卷第五

  終南山宣律師賓主序

  東山演禅師送徒弟行腳

  漢顯宗開佛化法本內傳

  中峰和尚遺誡門人

  誡閑

  千岩長禅師示衆

  天衣懷禅師室中以淨土問學者

  大智律師警自甘塗炭者

  永明壽禅師戒無證悟人勿輕淨土

  慈雲式忏主叁衣辯惑篇卷第六

  長蘆慈覺頤禅師龜鏡文

  慈受禅師示衆箴規

  笑翁和尚家訓

  黃龍死心新禅師小參

  褒禅山慧空禅師輪藏記

  慈照聰禅師住石門查待製爲撰僧堂記

  應庵華禅師答诠長老法嗣書

  怡山然禅師發願文

  開善密庵謙禅師答陳知丞書

  司馬溫公解禅偈

  仰山飯

  白侍郎六贊偈(並序)

  天臺圓法師自誡卷第七

  芙蓉楷禅師小參

  黃檗禅師示衆徐學老勸童行勤學文

  月窟清禅師訓童行

  山谷居士黃太史發願文

  雲峰悅和尚小參語

  月林觀和尚體道銘

  慈受深禅師小參

  汾州大達無業國師上堂

  法昌遇禅師小參

  古鏡和尚回汾陽太守

  雪窦明覺禅師壁間遺文

  範蜀公送圓悟禅師行腳

  保甯勇禅師示看經

  大智照律師送衣缽與圓照本禅師書

  釋門登科記序

  顔侍郎答雲行人書

  陳提刑貴謙答真侍郎德秀書卷第八

  慈受禅師訓童行

  勉僧看病

  大慧禅師禮觀音文

  天臺智者大師觀心誦經法

  觀心食法

  大智律師叁衣賦

  鐵缽賦

  坐具賦

  漉囊賦

  錫教賦

  頤禅師誡洗面文

  辨才淨法師心師銘

  唐禅月大師座右銘

  吉州龍濟山友雲鍪和尚蛇穢說

  大慧禅師答孫知縣書

  佛鑒勤和尚與佛果勤和尚書

  答投子通和尚書卷第九

  隋高祖文皇帝敕文

  晉王受菩薩戒疏(即隋炀帝)

  婺州左溪山朗禅師召永嘉大師山居書

  永嘉答書

  天臺圓法師忏悔文

  發願文

  荊溪大師誦經普回向文

  芭蕉泉禅師示衆

  龍門佛眼禅師十可行十頌(並序)

  示禅人心要

  誡問話

  大隋神照真禅師上堂(二)

  雲峰悅和尚室中舉古

  金陵保甯勇禅師示衆

  古德渴熱行覺範洪禅師送僧乞食序

  爲僧不預于十科事佛徒消于百載

  或庵體禅師上堂

  示衆

  小參

  結座

  真淨文禅師頌

  靈芝照律師頌

  古德垂誡

  勉看經

  勉應緣

  勉住持

  洞山和尚自誡

  雪峰存禅師入閩

  宏智禅師示衆

  省病僧

  大慧禅師示徒

  龐居士頌

  自保銘

  上竺佛光照法師示小師

  圭峰禅師示學徒委曲登廁規式

  大智律師入廁垂訓卷第十

  贊佛傳法偈

  禅林妙記前序

  石屋琪禅師送慶侍者回裏省師

  結製小參上堂

  商太宰問孔子聖人

  鍾山鐵牛印禅師示童行法晦

  撫州永安禅院新建法堂記無盡居士撰

  宋文帝集朝宰論佛教

  後漢書郊祀志

  杭州淨慈寺守一法真禅師楴地回向文

  隨州大洪山靈峰寺十方禅院記

  唐修雅法師聽誦法華經歌

  梁皇舍道事佛诏

  缁門警訓目錄(終)

  缁門警訓卷第一

  沩山大圓禅師警策

  夫業系受身未免形累。禀父母之遺體。假衆緣而共成。雖乃四大扶持。常相違背。無常老病不與人期。朝存夕亡刹那異世。譬如春霜曉露倏忽即無。岸樹井藤豈能長久。念念迅速。一刹那間轉息即是來生。何乃晏然空過。父母不供甘旨。六親固以棄離。不能安國治邦。家業頓捐繼嗣。緬離鄉黨剃發禀師。內勤克念之功。外弘不诤之德。迥脫塵世冀期出離。何乃才登戒品。便言我是比丘。檀越所須吃用。常住不解忖思。來處謂言法爾。合供吃了聚頭暄喧。但說人間雜話。然則一期趁樂。不知樂是苦因。曩劫徇塵未嘗返省。時光淹沒歲月蹉跎。受用殷繁施利濃厚。動經年載不疑棄離。積聚滋多保持幻質。導師有敕戒勖比丘。進道嚴身叁常不足。人多于此耽味不休。日往月來飒然白首。後學未聞旨趣應須。博問先知將謂出家。貴求衣食佛先製律。啓創發蒙軌則威儀。淨如冰雪。止持作犯束斂初心。微細條章革諸猥弊。毗尼法席曾未叨陪。了義上乘豈能甄別。可惜一生空過。後悔難追。教理未嘗措懷。玄道無因契悟。及至年高[月+葛]長。空腹高心不肯親附良朋。惟知倨傲未谙法律。戢斂全無。或大語高聲出言無度。不敬上中下座。婆羅門聚會無殊。碗缽作聲食畢先起。去就乖角僧體全無。起坐忪諸動他心念。不存些些軌則小小威儀。將何束斂。後昆新學無因仿效。才相覺察。便言我是山僧。未聞佛教。行持一向情存粗糙。如斯之見蓋爲初心。慵惰饕餮因循荏苒。人間遂成疏野不覺。躘踵老朽觸事面牆。後學咨詢無言接引。縱有談說不涉曲章。或被輕言便責後生。無禮嗔心忿起言語。談人一朝臥疾在床。衆苦萦纏逼迫。曉夕思忖心裏恛惶。前路茫茫未知何往。從茲始知悔過。臨渴掘井奚爲自恨。早不預修年晚多諸過咎。臨行揮霍怕怖慞惶。谷穿雀飛。識心隨業如人負債。強者先牽心緒多端。重處偏墜。無常殺鬼念念不停。命不可延時不可待。人天叁有應未免之。如是受身非論劫數。感傷歎訝哀哉切心。豈可緘言遞相警策。所恨同生像季去聖時遙。佛法生疏人多懈怠。略伸管見以曉後來。若不蠲矜。誠難輪逭。

  夫出家者發足超方心形異俗。紹隆聖種震懾魔軍。用報四恩拔濟叁有。若不如此。濫廁僧倫言行荒疏。虛沾信施。昔年行處寸步不移。恍惚一生將何憑恃。況乃堂堂僧相容貌可觀。皆是宿植善根感斯異報。便擬端然拱手。不貴寸陰事業不勤。功果無因克就。豈可一生空過。抑亦來業無裨。辭親決志披缁。意欲等超何所曉夕思忖。豈可遷延過時。心期佛法棟梁。用作後來龜鏡。常以如此未能少分相應。出言須涉于典章。談說乃傍于稽古。形儀挺特意氣高閑遠。行要假良朋。數數清于耳目。住止必須擇伴。時時聞于未聞。故雲。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親附善者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狎習惡者長惡知見。曉夕造惡。即目交報殁後沈淪。一失人身萬劫不複。忠言逆耳。豈不銘心者哉。便能澡心。育德晦迹韬名蘊素。精神喧囂。止絕。若欲參禅學道。頓超方便之門。心契玄津研幾精妙。決擇深奧啓悟真源。博問先知親近善友。此宗難得其妙。切須子細用心。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此則破叁界二十五有。內外諸法盡知不實。從心變起悉是假名。不用將心湊泊。但情不附物。物豈礙人。任他法性周流莫斷莫續。聞聲見色蓋是尋常。遮邊那邊應用不…

《021 缁門警訓(明 如卺 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