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消除現世貪著的方法
第二,生起出離心的方法分二方面:消除現世貪著的方法,消除後世貪著的方法。第一:
(4—1)“暇滿難得壽無常,串習能除此生欲”
生起出離心的方法分爲兩個方面,一是要消除對今生的貪著,二是要消除對後世的貪著,比如希望後世能生一個國家當國王,能生天人做天王等等,這些貪著的心都要去掉。
[暇滿難得壽無常][暇滿]大家都知道八有暇、十圓滿,去掉八無暇就能使我們沒有障礙,取得十圓滿就能使我們佛法修得圓滿。[難得]就是人生難得,哪怕是生一個瘸腿瞎眼的人身都要守一條清淨戒!大家可以想想:守戒是有多困難!大家檢討一下,有幾條戒自己是守好了的?想想自己得此人身有多麼殊勝:既值遇了宗喀巴大師的教義,又值遇了圓滿的成佛的教授,這需要有大福報的啊!這樣的人身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得來的,是過去生中勤行六度善持戒,還要發清淨大願,才能得到。諸位的人身都是這樣得來的:第一要守戒,第二要勤行六度,第叁要發清淨善願。千萬不要認爲自己的身體得來容易,決不是那麼容易得來的。我們不要發願下輩子當皇帝,不要想下輩子要比百億富翁還要富,這樣的念頭千萬不能有。
這裏有這樣一個問題:過去生中發的願今生得報,未來世可就要靠今生了!假如今生不知道發善願,就是得到了寶貝也會被白白丟失。大家懂得這個道理,就要繼續不斷地發這樣的心、繼續不斷地這樣做,才能生生世世得修大乘佛法之人身。我們現在的人身得來實在不容易,既能得到清淨圓滿的佛法教授,又能遇到清淨的上師,還能有具有暇而修法的人身,這些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得來的。舉個例子,比如你在這裏聽得正高興,單位上通知你馬上去出公差,你還能不馬上就走?等你事情辦好了回來,這裏法會都結束了。又比如突然家裏有個什麼事情,愛人不同意你來聽法,你敢違背嗎?你惹不起嘛。孩子要是出了問題就更不得了,那可是“最高領導”啊!這些看起來雖然沒什麼了不起,但都是妨礙正修的,我們要防備出這樣的事情。最親的人、最親密的關系都是最容易出障礙的。所以我說來此學法是需要有福報的,不是那麼簡單的。我們大家要共同發強烈的願,在上師面前祈禱:“加持我們將《叁主要道》學完!這次我們一定要學完!”我們大家要天天這樣發願,不然內外密叁種障礙都要來,就會半途而廢。但是有一點大家要高興:我們學《叁主要道》時護法菩薩會對此負責的,他會幫我們排除障礙的,因爲我們是在學正法,他老人家是護法,他不護我們護誰呢?因此我們大家既要警惕又不要害怕,只要大家是一股心,這個法就學得成!要想得解脫就要有求解脫的心,要想學佛法就要有求學圓滿佛法的心。
[壽無常]是說我們不像北俱盧洲的人,壽數都是一定的,生在那裏就一定要活多久才會死,我們南瞻部洲的人壽數不定,這是一個問題。還有一個問題:大家看現在死緣很多啊,不一定是老年人才會死,還沒出世的胎兒也會死,年幼的小孩也會死,青年人、中年人都可能死。我就注意到有幾個老人死在我前面了,可他們都比我的歲數還小,這就是說壽數是沒有一定的。我也聽到過:某人家裏房子修起來了,摩托車也買了,卻出了車禍,結果本人死了、車子也摔爛了、愛人也殘廢了,還丟下一個八歲的孩子。所以說,每個人的生死簡直沒有一定,我們自己只有在生活中時常警惕,不要走危險的地方,這樣可以盡量避開意外事故;還有就是盡量培福,這樣生命就可以延續;再有就是警惕我們今生不做惡業,盡量愛護生命、不殺生,我們的壽命也可以延續。我們必須以很強烈的心念去做,現在就開始做,這樣就不一定要感異熟果。我們學修佛法的人如果能夠這樣做,就會有他人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別人的骨頭都變成了灰而我們還在活著,這就是他人意想不到的。
[串習能除此生欲。]此中的[欲]就是貪戀此生安樂的心。我們要天天都想:即便有有暇也很不容易有八有暇;即便有圓滿也很不容易是十圓滿;人身這麼難得,能得到像我們這樣殊勝的人身就更難。再想到什麼時候死是自己無法知道的:今晚回去是否會死不知道,明天清早是否會死還是不知道。此生的安樂有什麼可值得貪戀的呢?我們不趕緊學修佛法行嗎?
這裏我再附帶說一下,學佛之人念死無常可不是整天想:“我要死了,我就要死了,我怕死啊!”這樣就弄錯了。念死無常就是要趕緊做准備,看自己現在還有什麼沒有修好的,要趕緊修。天天念死是催促我們學法、修法的心,並不是整天怕死,怕死就能夠不死嗎?福報是有一定的,怕死還是會死,福報未盡的時候就不會死。人的壽命和什麼有關?就是福與壽這兩樣,有福而壽盡了要死,有壽而福盡了還是要死,所以我們要抓緊培福增壽。培福增壽的方法很簡單:我們愛一切生物的生命,不去傷害任何生命,遇到任何生靈有生命危險的時候要趕緊去救護,這樣我們就能增壽;同時我們要天天盡量地好好學佛、修法,這樣福報就可以天天增長。只要我們培福增壽的心力猛了,從現生開始就會感報,未來生也要感報,不是說現生就感完了。如果我們的心力弱,就要等到以後異熟感報。我們現在的生命舍了之後換一個身子就叫異,這個異是換一個的意思。換一個身子來感報就是心力不猛的原因,所以要下一生才受報。
只要心力猛現生就可以開始感報,因此,生阿彌陀佛淨土的人要發願到南瞻部洲來。因爲第一:南瞻部洲有苦,這樣才能生起出離心,才能夠生得起救他人的心。第二:如心力強業果就能快成熟,可以即身成熟,所以生阿彌陀佛淨土的人盡管已經學得那麼好了,他們還是要發願到南瞻部洲來。阿彌陀佛只是跟他們說清楚衆生有多苦,你要救衆生的苦,可他那裏沒有苦,在阿彌陀佛的淨土世界哪裏會有苦?沒有實際生厭苦的心,就更生不起離苦的心。缺了這兩樣怎麼會有出離心?連出離心都沒有怎麼會有真實菩提心?所以他們學得很好了還是要發願到南瞻部洲來,要到這裏來實踐。刀子要磨才能鋒利,你要去找磨刀石才能將刀磨鋒利,盡管你知道刀子要磨才能鋒利,但是你不去磨,刀子怎麼能鋒利?要到南瞻部洲來才有磨刀石,刀子才能真正磨鋒利。我們學佛也是這個道理,懂了道理之後要去修,還要行。在阿彌陀佛淨土那裏,大家都過得很好,哪個要你來救護?大家都聽得懂道理,知道是圓滿的教授,可是沒有對境就不可能起作用,所以要到南瞻部洲來才能生得起真實出離心。出離心真實了,菩提心才能真實了;出離心是假的,菩提心也是假的;出離心都沒有,還有什麼菩提心?還怎麼能成佛呢?不可能成佛嘛!
帕繃喀大師說:我們現在的時代是最好的時代(這一點以後也會講到)。我們現在每天勞心勞苦,就是比過去苦嘛,爲什麼說現在的時代最好呢?是因爲有苦才能生厭離心,才能生出離心,才能推己及人,才能認識到一切有情是我們過去生中的母親。在這樣的時代裏我們才可以消多少罪業,才可以積多少福報,才可以生無量的智慧,不然就生不起。以那些大醫生來說,無論他們在學校學得有多好也還是要去看病實踐。我們去看病的時候,看到那些實習醫生給自己看病心裏就會感到不信任,因爲他們是剛出來工作的,的確沒有多少實踐經驗。最簡單的就以打針來說,醫生沒有打過針就不會打,護士沒有學過很多治病的學問但是打針卻是非常熟練,這就是說本事學了之後要行,要實踐。世間法是學了本事之後要去實踐,出世間法更是要求學了之後要行。爲什麼呢?因爲這是在種因,種了因之後才能結果,所以是很重要的。世間法和出世間法都是因果法,不知道種因怎麼能夠感得了果?
沒有正見我們就不知道該如何種因,因此我們現在所學的就是爲了生起正見,通過世間法我們搞清楚業果,生起的是世間正見;我們照世間區分方便分和智慧分的方法來弄清楚出世間法,就是出世間正見。我們在這裏共同所學的就是爲了生起出世間正見,這樣的正見生起之後,我們再隨時都在止惡修善,自然就不會去叁惡道了,如果我們將止惡修善修到最好、最圓滿、最殊勝的時候就成佛了。阿羅漢證悟圓滿空性之後,就到了他們的最高水平。大乘道則不是這樣,生起了菩提心、證了空性之後,還只是見道位。大乘分五道,見道位之後還有修道,無學道,在沒有達到見道之前還有資糧道、加行道。阿羅漢證悟圓滿空性之後,就沒有可修的了,只知道去享受禅樂,而且一住就不知道要住多少萬年。我們學大乘道就不是這樣,證了空性之後還要繼續修道,要分成十地而修,通常所說的十地菩薩就是不斷前行,一地一地不斷地修,將十地修完了就是一生補處。達到一生補處之後還要繼續修,同時每天都要度衆生,每天都要培福。一生補處菩薩都是在不斷地培福、不斷地生慧,不斷的深化,但是他們還沒有到達佛的境界,所以還是有學位,還要繼續深入地學。那麼要學到什麼時候呢?依密法簡單地說就是要到遍行風收幹淨了,沒有一切的緣念了。能夠將遍行風收幹淨的那種程度,只有佛才辦得到。十地菩薩就是不斷地堅持斷所知障,也只有到了最後成佛才能斷完。我們學修佛法之人都是修道位的境界,不是某些人所說的:“見了空境之後一下就明心見性了,同時報身也有了,化身也有了。”他們想得好而實際卻辦不到!一切無因不感果,感報身要有報身的因,感化身要有化身的因,沒有因報身、化身哪裏來?那不是天上掉餡餅?根本沒有這種事!
我們一直要達到無學道的境地,才沒有要學的了,在達到無學道位之前,都還是要學的。不能說:“學法只是過渡船,過了河渡船就不需要了。”哪有這樣簡單舒服的事!這些不過是某些人想象出來的,既安慰自己又安慰無知的人們。
所謂[現世貪著]是指對現世快樂與名利的貪求——是想:“我希望…
《叁主要道甚深引導筆記·開妙道門 二.正宗分 1.釋出離心(2)消除現世貪著的方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