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其他法門
第一節 鬼國與龍宮
初期大乘經中,有五部經,以鬼類、畜類菩薩爲主,組集的方式也相同,所以集合爲一類。一、『密迹金剛力士經』,七卷,西晉太康九年(西元二八八)十月,竺法護譯出(1),今編入『大寶積經』『密迹金剛力士會』第叁。趙宋法護Dharmapa^la再譯,名『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二0卷。二、『伅真陀羅所問如來叁昧經』,叁卷,後漢支婁迦谶Lokaraks!a譯。姚秦鸠摩羅什Kuma^raji^va再譯,名『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四卷。叁、『海龍王經』,四卷,晉太康六年(西元二八五)二月,竺法護譯出。唐實叉難陀S/iks!a^nanda所譯的『十善業道經』一卷,趙宋施護Da^napa^la所譯的『佛爲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經』一卷,都是『海龍王經』中,有關「十善」部分的異譯。四、『弘道廣顯叁昧經』,一名『阿耨達經』,二卷,西晉竺法護譯。五、『超日明叁昧經』,二卷,西晉聶承遠譯。這部經,『出叁藏記集』說:「晉武帝時,沙門竺法護先譯梵文,而辭義煩重。優婆塞聶承遠,整理文偈,刪爲二卷」(2)。這 [P1152] 樣,經是竺法護譯出的,現存的是聶承遠的再治本。
上述的五部經,不但與鬼、畜菩薩有關,在組織上,也有一共同的形式。每部經都分爲叁會,中間,佛都受請而出去受供。所去的地方,是:
圖片
『密迹金剛力士經』 曠野城密迹宮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 香山緊那羅王宮
『海龍王經』 海中娑伽羅龍王宮
『弘道廣顯叁昧經』 雪山阿耨達池龍王宮
『超日明叁昧經』 日天王宮
從『阿含』、『律』以來,佛法受到天、龍八部的護法。八部是:天deva,「天、魔、梵」的天,主要是帝釋S/akradeva^na^m indra與四王天;龍na^ga;夜叉yaks!a;幹闼婆gandharva;阿修羅asura;迦樓羅garud!a;緊那羅kim!nara;摩!7畝羅伽 mahoraga。八部是低級天神,也是高級的鬼與畜生。高級的鬼、畜,神力與享受,與(地居)天一樣。這些高級鬼、畜,有善的,有惡的,善的信佛護法,惡的會破壞障礙,但受到了佛的感化,也就成爲善神了。『密迹金剛力士經』,是以夜叉爲主的。金剛手Vajrapa^n!i,或作執金剛Vajradhara, 古譯密迹(秘密的意思)金剛力士。廣義的說,這是手執金剛杵的 [P1153] 夜叉。夜叉的數量極多,種類也多。在這夜叉群中,傳說有一位密迹金剛力士,是經常隨侍、護持釋尊的(3)。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說:佛到北天竺去遊化,由金剛手隨從護持(4)。這位護法的金剛手,在『密迹金剛力士經』中,是發願護侍千兄──賢劫千佛的大菩薩。密迹金剛力士,請佛到他住的曠野A^l!avi^城去,受七日的供養。曠野城,是確有其地的。釋尊的時代,佛曾因這裏的比丘而製戒(5);手Hatthaka長者就是曠野城人(6)。這裏有吃人的惡鬼,爲佛所感化的傳說,如『法顯傳』說:「拘舍彌……從是東行八由延,佛本于此度惡鬼處,亦嘗在此住」;『西域記』在戰主Yuddhapati國中(7),推定爲現在波奈勒斯Benares東方,恒 Gan%ga^河與Son河間(8)。在傳說中,曠野城成爲鬼神王國,密迹金剛力士,就住在這裏。『西域記』說:「殑伽河北,有那羅延天祠。……東行叁十余裏,……昔于此處有曠野鬼」(9)。那羅延Na^ra^yan!a天,有種種不同的傳說,也是密迹金剛力士的名稱。『Sa^ratthapaka^sini^』(『相應部』的注釋)說:在毗沙門Vessavan!a天王祠附近,建了一所曠野夜叉的神祠(10)。『密迹金剛力士經』說:佛與大衆,到了曠野鬼神王國,先到毗沙門天王宮說法,然後到密迹宮 (11)。『密迹金剛力士經』所說,與曠野城神祠的情形完全相合。密迹金剛力士,是經常護侍如來的,所以被設想爲:能知一般人所不知道的佛事,一般人沒有聽見過的佛法,如菩薩的叁密;如來的叁密;菩薩六年苦行,受乳糜,往菩提場,降魔,成佛,說法等事。宋寶雲所譯的『佛本行 [P1154] 經』,敘述如來的一代化事,就傳爲密迹金剛爲諸天所說而傳出來的(12)。一向不知道的,當然是深奧秘密的佛法,由密迹金剛傳出來;到「秘密大乘佛法」中,達到頂峰。
緊那羅,是帝釋天的歌樂神;大樹緊那羅王,是緊那羅衆的王,是大菩薩。梵語druma,音譯爲「伅」或「屯侖」,與法dharma的梵音相近,所以『法華經』譯爲「法緊那羅」。其實,druma是樹名,所以譯作「大樹」。緊那羅,有疑問的意思;傳說人身而頭上有角,所以或譯爲「疑神」(13)。或以爲:緊那羅從風吹樹木,發出美妙的聲音而神格化的。從頭上有角(如樹有枝),王名大樹緊那羅來說,這可能是合理的解說。大樹緊那羅王所率領的緊那羅衆,是歌樂神,所以與其他的樂神,有密切關系,如『大樹緊那羅王經』說:「願佛世尊屈意數來,憐愍我故。當大安樂,當大利益諸幹闼婆、緊那羅、摩!7畝羅伽」(14)。在緊那羅衆以外,特地說到了幹闼婆與摩!7畝羅伽。原來幹闼婆也是帝釋的樂神;傳說緊那羅女與幹闼婆,有婚嫁的關系。摩!7畝 羅伽,羅伽是「胸臆行」,沒有手腳而以胸腹行動的。或說是大的地龍,與中國所傳的「大螾」相近;或說是大蟒神。依慧琳『音義』說:摩!7畝羅伽「是樂神類」(15)。所以『大樹緊那羅王經』,是以大樹緊那羅王爲首,領導緊那羅、幹闼婆、摩!7畝羅伽──音樂神。經中以琴聲等樂音,弘揚佛法,這對佛化音樂的發揚,是有啓發性的。緊那羅王宮,在香(醉)山Gandha-ma^dana 。『長阿含經』說:「雪山右面有城,名毗舍離。其城北有七黑山,七黑山北有香山,其山常 [P1155] 有歌唱伎樂音樂之聲」(16)。傳說中的香山,或推定爲現在希馬拉耶山脈中,Ma^nasa湖北岸,高聳的Kaila^sa山 (17)。佛在緊那羅王宮,受緊那羅王七日的供養。
『海龍王經』,以娑伽羅Sa^gara龍王爲主,娑伽羅就是「海」的意思。海龍王宮在大海底,佛受請一日。『弘道廣顯叁昧經』,以阿耨達龍王爲主,阿耨達Anavatapta是「無熱」或「無焚」的意思。阿耨達龍王宮,在阿耨達池中,佛在這裏,受龍王半月的供養。『大智度論』說:「娑伽度龍王十住菩薩,阿那婆達多龍王七住(不退轉)菩薩」(18),正是這兩部經。娑伽羅龍王在大海中,阿修羅(舊譯爲「無善神」)王也是住在海中的;阿修羅與帝釋叁十叁天,時常引發戰爭。八部中的迦樓羅(舊譯爲「鳳凰神」),以吞啖龍族爲主食的。『海龍王經』中,佛勸阿修羅與叁十天和解(19);也感化迦樓羅,不要再傷害龍族(20)。阿耨達池,如『大智度論』說:「北邊雪山中,有阿那婆達多池。……是池四邊有四水流」(21)。從阿耨達池流出四大河,是佛教界的一致傳說。雪山中的阿耨達池,就是『西域記』所說的,波謎羅川中的大龍池(22),是現在帕米爾高原上的Victria湖。龍王與佛教,傳說中關系極深!阿育王As/oka取八王所分得的舍利,送到各處去建塔,就傳說藍摩Ra^magra^ma分得的舍利,由龍王供養而沒有取得(23)。由于龍王的長壽,傳說龍宮中有大量的經典,如『大智度論』說:「諸龍王、阿修羅王、諸天宮中,有千億萬偈」(24)。龍樹Na^ga^rjuna也有入龍宮得經一箱的傳說(25)。 [P1156]
『超日明叁昧經』中,日Su^rya天王問生日天,與生月Candra天的因行,因而請佛去日宮受供養。日天與全經的其他部分,沒有關系,所以這是從「超日明叁昧」,聯想到日天(受前四部經影響)而有請佛應供的事。從全經來看,只是附帶的,與前四部經不同。
密迹金剛力士們,是大菩薩,所率領的夜叉、龍等,極大多數是凡衆。如來到龍宮、鬼國去應供說法,應該有對機的適應性。墮落鬼、畜的原因,是殺、盜、淫等惡業,引導鬼、畜們離鬼、畜性,使其符合人性,更淨化而成聖性、佛性,如『海龍王經』說:「已斷惡法,奉行衆善,在在所生,與佛菩薩賢善性俱」(26)。善性的根本是十善,「身不殺、盜、淫,口不妄言、兩舌、惡口、绮語,意不(貪)嫉、恚、癡」。十善行,要以「六度」,「慈」、「哀」[悲]、「喜」、「護」[舍],「恩」[四攝],「意止」[念處]………「八路」[正道],「寂然」[止]、「觀」,「方便」來莊嚴。這是說,行十善道爲根本,以六度等來助成。這樣,「十善之德,具足十力、四無所畏,成諸佛法」;十善的善性,淨化升華而成爲佛德(27)。一般說,持五戒生人間,行十善生天上,以爲十善僅是世間的善行。其實,十善是善德根本,離叁惡道,生人間、天上,成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都離不了十善。十善如大地一樣,一切都依大地而才能成立,如『海龍王經』卷叁(大正一五‧一四七下)說:
「譬如郡國、縣邑、村落、丘聚,百谷、藥草、樹木、華果、種殖、刈獲,皆因地立。十 [P1157] 善之德,天上、人間皆依因之;若學不學[無學],及得果證,住緣覺道,菩薩道,行諸佛道法,皆由從(十善而得)之」。
『海龍王經』所開示的,確定的指出,十善是人類離惡(趣…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十四章 其他法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