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明菩薩會〉漢譯諸本對照
01 《佛說遺日摩尼寶經》:後漢月支國叁藏支婁迦谶譯。
02 《佛說摩诃衍寶嚴經》(一名大迦葉品):晉代譯失叁藏名。
03 《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第四十叁〉:失譯附秦錄勘同編入。
04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趙宋)西天譯經叁藏朝散大夫試鴻胪少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诏譯。
05 《佛說迦葉禁戒經》: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06 《大乘寶雲經》卷7〈寶積品第七〉:梁扶南叁藏曼陀羅仙共僧伽婆羅等譯。
【0】
01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與摩诃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菩薩萬二千人。
02 聞如是。一時佛遊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衆八千人俱。菩薩萬六千人。從諸佛國而來集此。悉志無上正真之道。
03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衆八千人俱。菩薩摩诃薩萬六千人,皆是阿惟越致,從諸佛土而來集會,悉皆一生當成無上正真大道。
04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與大比丘衆八千人俱。菩薩一萬六千。及一生獲得無上正等正覺。種種佛剎皆來集會。
05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摩诃比丘千二百五十人。菩薩萬二千人。
06 (缺)
【1】
01 爾時佛語摩诃迦葉比丘言。菩薩有四事法智慧爲減。何等爲四事。一者不敬經不敬師。二者人有欲聞經者中斷之。叁者人有求深經者愛惜不肯與。四者自貢高輕侮他人。是爲四。
02 爾時世尊告尊者大迦葉曰。菩薩有四法。失般若波羅蜜雲何爲四。一者不尊法不敬法師。二者爲法師者悭惜吝法。叁者欲得法者爲法作礙。呵責輕易不爲說法。四者憎慢貢高自大譽毀他。是謂迦葉。菩薩有四法失般若波羅蜜。
03 爾時,世尊告大迦葉:「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何謂爲四?不尊重法,不敬法師。所受深法,秘不說盡。有樂法者,爲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憍慢自高,卑下他人。迦葉!是爲菩薩四法,退失智慧。
04 爾時尊者大迦葉波。在大衆中安詳而坐爾時世尊。告迦葉言。有四種法。破壞菩薩智慧。迦葉白言。四種法者。其義雲何。四種法者。一者于佛教法而生輕慢。二者于法師處憎嫉法師。叁者隱藏正法令不見聞。四者他欲樂法數數障礙。瞋恚斷善覆蓋不說。诳賺他人唯自求利。迦葉。如是四種。是名壞滅菩薩智慧。我今于此。重說頌曰
若人慢佛法 憎嫉法師處 樂法作隱藏
求法而障礙 瞋怒斷善根 覆法不爲說
愛樂诳賺他 恒行自求利 我說此四法
斷滅菩薩慧 四法如是故 汝等應當知
05 (缺)
06 爾時佛告寶積菩薩言。善男子。有四種法。退失菩薩智慧。何謂爲四。于佛正法無尊重心亦不恭敬。是說法者悭嫉正法。設有人來求正法者而不爲說。于樂法者爲作留難。遮護覆藏自生憍慢。複加誹謗說正法者。寶積如是四法退失智慧。
【2】
01 菩薩複有四事法智慧爲增。何等爲四。一者恭敬經尊師。二者人有來聽經者不中斷。
叁者人有欲得深經者不愛藏。四者具足爲人說經。不從人有所僥冀。常自精進常隨
法行不嘩說。是爲四。
02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法。得般若波羅蜜。雲何四。一者尊法敬重法師。二者隨受聞法廣爲他說。心無愛著亦無所求。爲般若波羅蜜故。舍一切財物。求多學問如救頭然。叁者聞已受持。四者行法不著言說。是謂迦葉。菩薩有四法得般若波羅蜜
03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謂爲四?常尊重法,恭敬法師。隨所聞法,以清淨心廣爲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知從多聞生于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迦葉!是爲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04 佛告迦葉波。有四最上法觀。增長菩薩大智。迦葉白言。是義雲何。此四法者。一者于佛教法深生尊重。二者于法師處勿生輕慢。叁者如聞得法爲他解說。起正直心不求一切利養。四者稱贊多聞增長智慧。一向正心如聞受持。行真實行而不妄語。迦葉。此四種法。增長菩薩大智慧故。我今于此。重說頌曰
尊重于佛法 及彼法師處
如聞爲他說 不求于利養
亦不要稱揚 一向而求聞
多聞生智慧 如聞受持法
持已依法行 稱法真實故
是彼法師行 口意無虛妄
四法可爲師 得佛大智慧
05 (缺)
06 善男子。有四種法。增長菩薩摩诃薩廣大智慧。何等爲四。所謂敬重正法及說法者。隨所聽得微妙正法。廣爲他人分別解說。不求名聞無希望心而爲說法。勤求正法如救頭然。隨所聞聽堅固受持如法修行。不但說是名字而已。善男子。如是四法。增長菩薩廣大智慧。
【3】
01 菩薩有四事。世世亡菩薩道意。何等爲四。一者欺調其師。二者主持他人長短。人無長短誹謗之。叁者壞敗菩薩道。四者罵詈爲菩薩道者。是爲四。
02 複次迦葉。菩薩成就四法忘菩薩心。雲何爲四。一者欺诳師尊長老。二者他無惡事說有所犯。叁者摩诃衍者毀呰誹謗。四者谄僞心無至誠。是謂迦葉。菩薩成就四法忘菩薩心
03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法,失菩提心。何謂爲四?欺诳師長,已受經法而不恭敬。無疑悔處,令他疑悔。求大乘者,诃罵誹謗,廣其惡名。以谄曲心,與人從事。迦葉!是爲菩薩四法,失菩提心。
04 佛告大迦葉。有四法具足。迷障菩薩菩提心。迦葉白言。雲何四法迷障菩提心。此四法者。一者所有阿阇梨師及諸善友。行德尊重反生毀謗。二者他善增盛于彼破滅。叁者若諸衆生行大乘行。而不稱贊妄言謗毀。四者棄背正心邪妄分別。如是迦葉。此四種法迷障菩薩菩提心我今于此。重說頌曰
阇梨師善友 行德俱尊重
不行恭敬心 反生于輕毀
他善增熾盛 破壞滅除他
菩提大行人 謗毀行輕慢
棄背正真心 邪妄而分別
如斯四惡行 迷障佛菩提
是故此四法 遠離無上覺
無此四過者 最上得菩提
05 (缺)
06 善男子。具有四法。而皆忘失菩薩摩诃薩大菩提心。何等爲四。所謂不隨順和上阿阇梨一切福田。他人不疑而爲作疑。見行大乘者而誹謗之。自心欺诳複诳于他。善男子。如是四法失菩提心。
【4】
01 菩薩有四事世世所生念菩薩道不忘。及自致至佛。何謂四事。一者不欺師。盡其形壽不兩舌谀訑。二者盡形壽不兩舌形笑他人。叁者慈心于人不念人惡。四者視諸菩薩如見佛。及初發意無異。是爲四。
02 複次迦葉。菩薩成就四法。一切始生至于道場。菩薩之心常現在前終不忘失。雲何爲四。一者甯死終不妄語。二者一切菩薩起世尊想四方稱說。叁者無有谄僞其心至誠。四者不樂小乘。是謂迦葉。菩薩成就四法一切始生至于道場。菩薩之心常現在前終不忘失。
03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何謂爲四?失命因緣,不以妄語,何況戲笑?常以直心,與人從事,離諸谄曲。于諸菩薩生世尊想,能于四方稱揚其名。自不愛樂諸小乘法,所化衆生,皆悉令住無上菩提。迦葉!是爲菩薩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
04 佛告迦葉波。有四法具足。令諸菩薩一切生處。出生菩提心。直至菩提而坐道場而無障礙。迦葉白言。雲何四法。一者不爲身命而行邪見妄言绮語。二者去除一切衆生虛妄分別。叁者爲其佛使發起一切菩提種相。如實名稱流遍四方。四者所有一切衆生教化令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各說今得。迦葉。如是四法具足菩薩。一切生處出生菩提心。中間無迷。直至菩提坐道場座。我今于此。重說頌曰
不爲自身命 邪說及妄語
心恒愍衆生 除妄及懈怠
能作如來使 及爲衆生師
顯發行菩提 名聞遍四方
教化諸衆生 令成無上覺
安住此法中 菩提心不退
05 (缺)
06 善男子。有四種法。菩薩摩诃薩生生世世大菩提心自然現前。中間不失乃至坐于菩提道場。何等爲四。所謂若失身命終不妄語。乃至戲笑知而不說虛妄之言。于諸衆生起平等心。心無欺诳亦不诳他。于諸菩薩生世尊想。不樂小乘故。善男子。如是四法。生生世世大菩提心自然現前。中間不失乃至坐于菩提道場。
【5】
01 菩薩有四事。法中道斷絕爲菩薩日減。何謂爲四。一者自貢高學外道。二者獨欲自供養。不欲令他人得。叁者反自憎菩薩還自相謗。四者人有來常所聞經妄止令斷絕。是爲四。
02 複次迦葉。菩薩成就四法。生善法則滅善不增長。雲何爲四。一者貢高憍慢學世經典。二者貪著財物數至國家。叁者嫉妒誹謗。四者未曾聞經聞說誹謗。是謂迦葉。菩薩成就四法生善則滅善不增長
03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法,所生善法滅不增長。何謂爲四?以憍慢心,讀誦修學路伽耶經。貪利養心,詣諸檀越。憎毀菩薩。所未聞經,違逆不信。迦葉!是爲菩薩四法,所生善法滅不增長。
04 佛告迦葉波。有四法具足。令諸菩薩已生未生善法皆令滅盡永不增長。迦葉白言。雲何四法。一者世間所有深著我見。二者觀察種族住著利養行咒力事。叁者瞋恨菩薩偏贊佛教不普稱贊。四者未聞難見經法聞之疑謗。如是迦葉。具此四法。令諸菩薩已生未生善法皆悉滅盡永不增長。我今于此。重說頌曰
由此著我見 皆令善法盡
觀察于種族 咒術求利養
毀于菩薩教 而不普稱贊
未聞甚深經 聞之生疑謗
具行此四法 不久善法盡
是故諸菩薩 行此四法者
遠離佛菩提 譬如天與地
…
《〈普明菩薩會〉漢譯諸本對照》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