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白話解釋
黃智海居士講述
塵空法師鑒定
序
觀無量壽佛經編成白話的原因
觀無量壽佛經白話解釋
序分
正宗分
流通分
序
佛法普遍于法界,佛性普具于有情,衆生皆可成佛,諸佛皆有淨土。一切大乘佛法,都是嚴淨佛土之行。故淨土法門,廣大深圓,統攝諸宗,普被群機,在佛法中居極高之地位也。十方諸佛雖有無量無邊的淨土,然而釋迦世尊乃偏贊西方極樂淨土,蓋彌陀總集十方淨土之殊勝,而成爲極樂淨土也。彌陀淨土法門,遍見于大乘方等諸經論中;而專說者,向爲叁經一論,即“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與天親菩薩之往生論也。
近代印光大師,複于叁經之後,加“楞嚴經”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與“華嚴經”的“普賢菩薩行願品”,爲淨土五經。助顯淨教,暢佛本懷。惟舊譯經典,文詞簡古,加以佛理幽深,名相衆多,非廣大群衆所能領會。黃涵之居士,久發大心,願力宏深。曾著初機淨業指南,及“阿彌陀經”白話解釋,“心經”白話解釋,“朝暮課誦”白話解釋等。叁十年來,發行數十萬冊,接引初機,收效甚溥。其于佛法理性之見地,與名相之解釋,透澈圓融,正確扼要,早得印光谛閑諸大師之印可。近雖年逾古稀,複應淨業同人之勸請,發願完成淨土五經之白話解釋。頃得閱“觀無量壽佛經”白話解釋全稿,淺顯明由,每段先解單字和名詞,次釋義理。新穎扼要,妙義叢生。而且解中又加解,釋中亦加解。如教蒙童語,惟恐學著不能盡知,悲心切切,詳盡無遺。文化程度不甚高的初學人,得此可以無師自通。
淨土法門的修持,即持名念佛與觀想念佛。本經以觀想爲主,故俗稱十六觀經。佛因韋提希遭惡子之難,愁憂憔悴,至心懇禱,教觀清淨業處。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說淨業叁福,爲往生的正因。又以異方便說十六妙觀,使其觀想成就,親見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蒙佛授記,淨除無量劫業障生死之罪,臨終決定往生;又說九品往生之因,使行者期修上品,有所依據,心安理得。若行者分別心強僅持名而不得一心者,應依本經如理作意,假觀想力,當能速得成就淨業。竊以爲一般所謂淨土法門,系仗他力者,乃就下品往生說耳。若欲上品上生,猶應以自力爲重。試觀本經的發叁種心,修叁種福,及各種觀想成就,乃至“阿彌陀經”亦說不可以少福德善根,得生彼國,皆須身心精勤之自力也。
一九五叁年夏至日普陀山塵空謹序于上海
觀無量壽佛經編成白話的原因
我從前把“阿彌陀經”用白話來詳細解釋後,排印出版,初學佛法的居士,都說容易懂得。後來我又把各處寺廟同了法會裏頭,做早課夜課所用的“朝暮課誦”,也完全用白話來解釋了;並且因爲“朝暮課誦”裏頭,有許多不是常常看見的名詞,同了很深的道理,很不容易懂的,另外也用白話來把一個一個名詞,一種一種道理,詳細解釋了,另外印成一本叫做佛法大意。看“朝暮課誦”的居士,先把佛法大意看明白了,再看“朝暮課誦”白話解釋,就更加容易明白了。現在已經出版了。
我在把“朝暮課誦”解釋圓滿後,我又把在家修行的人,最喜歡念誦的觀世音菩薩的“心經”同了“普門品”,也都用白話解釋完了。正在想請大法師修正鑒定的時候,有許多居士常常向我說道:你既然是上印下光大師的皈依弟子,大師一生專門勸化信佛的人,一心修淨土,你爲什麼不把 大師所選定的淨土五經,都用白話來解釋一遍,使得初學修淨土的居士,都可以明白五種淨土經的道理,不是修起來,更加容易往生西方麼?我聽了這種話,覺得做弟子的,應該要遵從老師的願心,幫助修行居士們,趕快往生淨土。所以我就先把淨土五經裏頭的“普賢行願品”,同了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章”,都把白話來照“阿彌陀經”白話解釋的格式,解釋完了。現在已經請大法師在修正鑒定,不長久也可以出版了。
現在我又把這部“觀無量壽佛經”,先用白話來解釋了。末後就可以解釋“無量壽經”了。 先師所定的淨土五經,總算解釋圓滿了。但是我從前用白話來解釋“阿彌陀經”,同了“朝暮課誦”的時候,有一位顧顯微居士,也是皈依 印光大師的;我有不明白的名詞,或是深奧的道理,都是顧居士幫我解釋的。現在顧居士已經生西多年了,我所解釋的經文,恐怕錯誤的地方很多。所以我再叁懇求 塵空大法師,費了好多的精神,許久的時間,詳細修改過了,我才出版印行的。還有已經解釋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同了“心經”,等到請大法師修改完全,就可以陸續付印了。我還有不能夠不向各位說明白的,這部“觀無量壽佛經”裏頭,生的名詞,同了講理性的地方很多的。我學佛功夫太淺,不能夠解釋得明白清楚,很覺得慚愧的。不過要修觀想法門,能夠明白深的道理,自然是最好。倘然不能夠明白透澈,也不要緊的,盡管照了經裏頭所說的法門修上去。功夫深了,自然會明白的。還有一句話,要告訴各位居士的,凡是看我所編的各種白話解釋,所有意義很深的,或是很煩的名詞,凡是前邊已經解釋過了,如果後邊又有,就不再解釋了,免得重複。所以各位居士看到名詞的解釋,要特別注意,免得後邊再有時,有還是解釋不出的苦。
觀無量壽佛經白話解釋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解】佛的一字,是簡單說法;完全說起來,是佛陀兩個字。這裏佛說的“佛”字,就是釋迦牟尼佛。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佛、同了釋迦牟尼、阿彌陀,都是梵語。【梵語,是印度國的話】翻譯中國文,佛:是一個覺字,就是覺悟的意思。釋迦:是能仁兩字,就是能夠大慈大悲,救度一切衆生的意思。牟尼:是寂默兩個字;寂:是寂靜不動的意思,默:是同了本性相合的意思。阿彌陀:是無量兩字;無:是沒有的意思,量:是限量的意思。因爲這一尊佛身上的光明,同了他的壽命,都是沒有限量的,所以稱無量壽佛。
【釋】凡是佛經,都是釋迦牟尼佛親口說的。所以各種經名上邊,都加上佛說兩個字的。釋迦牟尼佛,是中印度迦毗羅國淨飯王的太子。十九歲出家,叁十歲成佛後,到各處去講演佛法,勸度衆生,有四十九年的長久。這部觀無量壽佛經,也是釋迦牟尼佛所說各種佛經裏頭的一種。
阿彌陀佛,本來也是一位國王。在阿彌陀佛做國王的時候,有一尊佛出世,名號是世自在王佛,到各處去講說佛法。阿彌陀佛聽了,覺得學佛法有種種的利益。在世界上做人,雖然做到國王,還是免不了種種的苦惱。【種種的苦惱,到後邊會詳細講明白的。】所以就抛棄了王位,跟了世自在王佛出家修行。法名叫法藏此丘。【法藏的藏字,是收藏積聚的意思;就是諸佛從無量劫來,所藏積的一切功德。劫字,是記年代的一個極大的數目,到下邊會解釋清楚的。】在世自在王佛面前,發過四十八個大願。【在無量壽經裏頭,說得很清楚的。】有幾個大願?是說如果我成了佛,要現出一個很清淨、很莊嚴、沒有種種苦、只有種種樂的世界來。若是有十方衆生,念我的名號,那怕極少只念十口氣,也都能夠生到我的國土裏來。若是念我名號的衆生,不能夠滿足我的願心,我就不願成佛。現在各種佛經裏頭,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經”上,有兩句經,說得很明白的:一句是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所以叫西方;一句是有世界名曰極樂,所以名叫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經過了許多劫的長時期,修福修慧,【慧,是明白真實道理的智慧。】修成功的。現在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所以阿彌陀佛的大願,當然沒有不應驗的了。
【這一部經,是專門說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種種景象的,所以講到阿彌陀佛的事情,就說得格外詳細些】
這個觀字,不是用肉眼來看的意思;是用心裏頭的光來看的。要把心定住了,眼閉緊了,一面想,一面看。所以這個觀字,要把他做觀照的意思解釋的。【在心經白話解釋,觀自在菩薩一句底下,解釋一個觀字,很詳細的,可以請一本來看看。】經字,本來可以解釋做法則,也可以解釋做究竟不變的意思;因爲尊重佛金口所說的佛法,所以稱做經。這一部經,是專門說觀照西方極樂世界種種勝境的法門的。【勝境的“勝”字,是特別的好,不是尋常的好。“境”字,就是境界,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但是無量壽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生;要觀照西方極樂世界的勝境,怎麼可以不觀照西方極樂世界的教生呢?觀照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那就西方極樂世界的勝境,也一定可以觀照到的了。所以這部經,就叫“觀無量壽佛經”。
劉宋西域叁藏法師疆良耶舍譯。
【解】宋有二個。這個宋,是姓劉的做皇帝的,所以叫劉宋;還有一個,是姓趙的做皇帝的,就叫趙宋。西域,是現在的印度國;域:就是地土,西域,就是西方的地土。因爲印度國在中國的西邊,所以印度國稱做西域。叁藏:是經藏、律藏、論藏。【下邊釋裏頭,就會解釋清楚的。】法師,是精通佛法的比丘,【比丘:是受二百五十條戒的男出家人,俗人稱他們和尚。】能夠把佛法來勸化人的。在劉宋的時候,有一位印度國的大法師,名字叫疆良耶舍,把這部梵文的“觀無量壽佛經”,翻譯成中國文的。譯字:就是翻譯的意思。【把梵文改成中國文,叫翻譯。】
【釋】我們中國在晉朝的未了幾年,世界很亂,把一個中國,分了好幾國。大家所說的南北朝,就是那個時候。劉宋,是一個國的名號;因爲他們的皇帝,姓劉、名裕,所以叫劉宋。但是他在晉朝末後,中國大亂的時候,他把一個中國占住了一個地方,自己做了皇帝,沒有統一全中國的,所以只能夠稱國,不能夠稱朝代;還有一個宋,是朝代的名號,因爲在五代末後,也是中國大亂的時候,一個姓趙名匡胤的,把五代都打平了,中國也統一了,他自己做了皇帝,就可以稱做宋朝了。又因爲皇帝姓趙…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白話解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