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速疾道

  速疾道

  作者: 第五世班禅大师 洛桑耶喜

  夏坝活佛讲授

  科判表

  甲一、讲述传承上师的源流,由此对道的数量、次第生起决定

  甲二、生起定解后,正于道次第修心

   乙一、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识

   丙一、座中如何行

   丁一、加行

   丁二、正行

   戊一、依止善知识的利益

   戊二、不依止的过患

   戊三、意乐依止法

   己一、修信为根本

   己二、随念深恩

   戊四、加行依止法

   丁三、结行

  丙二、座间如何行

   乙二、依止后如何修心的情况

  丙一、于暇满身劝取心要

   丁一、座中如何行

   戊一、加行

   戊二、正行

   己一、思维暇满义大

   庚一、思维八有暇

   庚二、思维十圆满

   己二、思维人身难得

   戊三、结行

   丁二、座间如何行

  丙二、如何取得心要

   丁一、于共下士道修心

   戊一、座中如何行

   己一、加行

   己二、正行

   庚一、思维无常

   庚二、思维恶趣苦

   庚三、修习皈依三宝

   庚四、对业果生深忍信

   己三、结行

  戊二、座间如何行

  丁二、于共中士道修心

  戊一、生起希求解脱之心

   己一、座中如何行

   庚一、加行

   庚二、正行

   辛一、思维轮回总苦

   辛二、思维轮回别苦

   庚三、结行

  己二、座间如何行

  戊二、抉择趣入解脱道的体性

   己一、座中如何行

   庚一、加行

   庚二、正行

   庚三、结行

   己二、座间如何行

  丁三、于上士道修心

   戊一、发菩提心法

   己一、正发心

   庚一、由七因果发菩提心法

   辛一、座中如何行

   壬一、加行

   壬二、正行

   壬三、结行

   辛二、座间如何行

   庚二、修自他相换发菩提心法

  己二、受持发心仪轨

   庚一、律仪未得令得

   庚二、得已令不失坏

   戊二、发心后如何修学菩萨行

  己一、修学总菩萨行

   庚一、座中如何行

   辛一、加行

   辛二、正行

   壬一、熟自相续修习六度

   壬二、熟他相续修习四摄

   辛三、结行

   庚二、座间如何行

   己二、别学后二种波罗蜜多

   庚一、修学静虑波罗蜜多

   辛一、座中如何行

   壬一、加行

   壬二、正行

   壬三、结行

   辛二、座间如何行

   庚二、修学般若波罗蜜多

   辛一、座中如何行

   壬一、加行

   壬二、正行

   癸一、抉择人无我后修习之法

   癸二、抉择法无我后修习之法

   壬三、结行

   辛二、座间如何行  

  

  因此,暂且放下所谓的甚深密咒教授,最初应对出离心、菩提心尽己所能生起觉受,此若生起,则一切善法自然转成解脱及一切种智之因了。那些认为此不值得修习的人,实在是全不了知圣道的关键所在。

  ——文殊菩萨

  

   譬如草木,若根是毒,则其枝叶也是毒;若根是药,则其枝叶也是药。同样,由贪嗔痴三毒发起所作的任何业,唯是恶不善业。

  ——阿底峡尊者

  

  菩提道次第直授1·趣入一切种智2速疾道

  著者:第五世班禅大师 洛桑耶喜

  译者:缘宗

  

  敬礼大宝上师能仁!(皈敬礼)

  无比大悲心利钩, 拔济他佛所难救,

  难调暴恶诸众生, 虔礼最胜释迦佛。3

  怙主弥勒广大行, 弘深中观文殊尊,

  龙树无著赡部严, 直至菩提我皈依。4

  讲修胜主阿底峡, 传噶当教仲敦巴,

  四瑜伽士三昆仲, 噶当上师我虔礼。5

  圆满圣教善慧海, 讲辩著涛浪飞空,

  洁白美誉溅十方, 顶礼善慧名称足。6

  善慧法幢胜士擎, 语中自在善慧海,

  示无谬道诸恩师, 虔礼悲钩祈摄受!7

  在此,为了引导具有善缘,不愿耽溺于华丽的辞藻,而一心希求一切种智的有缘众生,令其趣入圆满佛地的菩提道次第引导。

  总文分二:

  甲一、讲述传承上师的源流,由此对道的数量、次第生起决定;

  甲二、生起定解后,正于道次第修心。

  甲一、上师源流:如同江河源自雪山,正法的流传则源于圣教的教主、圆满的佛陀——释迦世尊。此三士道次第,有广行道次及甚深道次两种:前者从释迦佛传给至尊弥勒,其后由无著、世亲兄弟等次第相传而来;后者从释迦佛传给文殊菩萨,再由龙树菩萨等次第相传而来。最终这两种传承汇集于阿底峡尊者8。

  在圣教中,龙树菩萨素来被称为第二佛陀,而龙树菩萨所通达的一切佛法,阿底峡尊者也无不通达,因此对阿底峡尊者应生起他是圣教宗主的敬信心。

  阿底峡尊者将此道次第秘密地传授予善知识仲敦巴9,仲敦巴尊者曾不解地问:“尊者为何对他人传授密咒,而对我传这个道次第呢?”

  尊者回答:“除你之外,我没有找到可以托付这个法的人呀!”

  然后把这个法口授给了仲敦巴尊者,这是加持他成为教法之主,也是善知识仲敦巴弘法利生的事业将来极为广大的缘起。

  其后,大善知识仲敦巴讲授予瑜伽自在大阿兰若师10,又传至内乌素巴,他传给塔玛巴及杰钦波二人。善知识仲敦巴还将道次第传给了京俄瓦·戒炽11,戒炽传给甲域瓦12。这两种是噶当教授派道次第传承13,法王宗喀巴大师从洛扎大成就者事业金刚14处获得。

  此外,由仲敦巴尊者传给善知识博多瓦15,博多瓦传给善知识多瓦16及霞热瓦17的噶当教典派18道次第传承,宗大师从扎古寺大堪布法护贤处获得。这些上师相承的次第在《道次第祈祷颂》中有明述。

  宗喀巴大师起初以修文殊菩萨所讲的三要——出离心、菩提心和清净见为主,后在热振寺迎请来著名的阿底峡尊者“侧首像”,并长时猛励地祈祷,由此,亲见从圆满佛陀直至洛扎大成就者虚空幢等一切传承上师。尤其亲见阿底峡尊者、仲敦巴、博多瓦、霞热瓦等长达一月之久,获赐许多教授教诫。

  最后,博多瓦等三尊融入阿底峡尊者,尊者舒手摩大师顶说:“你应当对教法作广大的事业!修行菩提利益众生,让我来做你的助伴吧!”言讫不现。象这样稀有的征兆出现了很多。

  那时,在大堪布素浦巴宝吉祥贤及大译师胜怙吉祥贤等的劝请下,宗喀巴大师著作了《菩提道次第广论》。

  文殊菩萨问:“你著的论文的内容有没有摄入我所讲的出离心、菩提心、清净见三主要道呢?”

  大师禀道:“这部论是以三主要道为命脉,充以《道炬论》等的教理,结合成为三士道次第而写的。”

  宗喀巴大师著作此论的过程中,有着如此不可思议的秘密史迹,因此,这个道次第的要点也可说是文殊菩萨传授给宗喀巴大师的。

  宗喀巴大师有许多受持这个法脉的弟子,传承情况极多。其中,温萨巴19父子所听受的传承是由宗大师、贾曹杰、持律大师名称幢、克主杰、慧狮子、持律慧隐、班禅法幢、胜护贤、成就自在善慧义成、佛智、班禅一切智善慧法幢直至金刚持宝幢吉祥贤,我从宝幢大师的恩德中获得此法。另外,还有由宗大师传给慧狮子,再至持律慧隐,以及由宗大师传给持律名称幢,再至慧狮子的传承。

  宗大师在著成《广论》后,删去其中引经据典和广作破立的内容,摄其心要著为《略论》。然因所化有情的慧力每况愈下,于《广论》中大师曾慈悲地说:“然能了知一切讲说皆为修持者,实属少际,故能略摄所应修事,亦可别书。”依此密意,第四世班禅一切智作《菩提道次第安乐道》,法王一切智(第五世达赖喇嘛)作《文殊口授》20,二者篇幅广略适中,又有教理的抉择论证,后学者若能依之而修,实无不可,然因他人殷重劝请,希望本人再造一部道次第直授,同时又考虑到自己往昔所集的福力微弱,智慧浅薄,若能藉此因缘,对道次第生起更深的悟解,比起一味探求高量的地道诸果还要关键重要,因此,对道的数量、次第、体性等各方面,尽自所解叙述如下:

  对于造者殊胜、法殊胜以及如何听闻讲说正法,应从《广论》及《略论》中了知。

  《广论》中“故彼(菩提道炬论)之作者,亦即此论之作者。”此句的意义,有人认为“这是宗喀巴大师为了说明他本人与阿底峡尊者是同一心续”,虽然事实上来说,他们二位是同一心续,但是宗大师极为持重谦逊,怎么会承认自己与阿底峡尊者为同一心识呢?因此,其中的深义应为:《菩提道炬论》为《菩提道次第广论》…

《速疾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文殊口授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