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倓虛大師論文集

  

論文集

  

湛山沙門倓虛著

  

  

釋迦如來夜睹明星悟道說

  

釋迦如來夜睹明星悟道偈

  

轉大*輪

  

明心見性淺釋

  

略說戒定慧叁學之法要

  

定慧頌

  

略說佛法之根本

  

修行人預防五魔

  

略解諸法性空

  

說五蘊爲一切法之本源

  

論法界及五蘊互爲始終之造化由來

  

說五蘊成常樂我淨四德之義

  

不如叁界見于叁界

  

說佛法因緣果報之淵源

  

說佛法之全體大用

  

說佛法之究竟

  

從叁寶說到波羅密(譯究竟離苦得樂)

  

喻說叁世間法之淵源

  

略解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之實義

  

唯心說

  

論大小乘功用果位之差別

  

觀心法要

  

淨心法語

  

釋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衆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之義

  

說佛與凡夫皆唯心所造之所以然

  

佛從靜中成正覺之節略

  

說離苦得樂之究竟

  

欲求解脫須認清環境之來源

  

論文字障究應離否

  

勸修止觀法門.爲香港佛教創刊號而作

  

止觀大義

  

說佛入無量義處叁昧

  

佛之名號淺釋

  

釋觀念念即住覺妄妄皆真及兩重能所之關系

  

論佛教之人生觀最要者在認識自己

  

北京二位大德辯論祖師禅與如來禅

  

念佛伽陀弁言

  

略說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所攝之廣概

  

想離苦必須念佛

  

念佛與往生

  

念佛歌

  

示能平行者

  

六離合釋句解義疏

  

開示法要

  

隨機羯磨淺釋敘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扶桑集釋序

  

釋大乘起信論以一切法唯心以一切法說真如以一切法說生滅之立義

  

釋佛法原義

  

釋一切法皆是佛法真義

  

學佛法入門須知

  

答客問遊戲神通淨佛國土之意義

  

佛法簡明易知論

  

簡答叁問.佛法之平等.因果.業報

  

答客問佛法

  

青山極樂寺開山典禮法語

  

迦葉阿難兩尊者開光法語

  

功德贊

  

虛雲和尚法彙序

  

論佛法與教育法律之關系

  

世人本無生死論

  

青島湛山寺十六尊者畫像開光法語

  

來果禅師禅七開示錄序

  

略釋法華經句贈陸伯弢居士

  

答陸伯弢居士問

  

法華要義示楊管北居士

  

答楊能樞居士函問一則

  

答暹羅黃謹良居士問佛法略義

  

林遠凡居士說集序

  

觀音大士贊

  

傳天臺宗法語

  

啓建冥陽兩利法華道場說明

  

爲創辦華南學佛院呈請.鈞會准予備案由

  

勉華南學佛院諸同學

  

華南學佛院第一屆學僧畢業典禮致詞

  

華南學佛院第二屆學僧畢業典禮致詞

  

中華佛教圖書館開幕致詞

  

東華叁院舉辦萬善緣勝會之意義

  

爲明常和尚掩關法語

  

明常老和尚出關偈

  

乘願上人七秩華誕

  

集句並釋義示能任居士

  

贈林耕宇居士對聯

  

商能啓問雲何是見性因作十句偈以答之

  

楊管北居士之封翁鑒泉先生九十大慶賦祝

  

挽虛雲大師

  

挽興慈法師

  

禅定老和尚圓寂火化偈語

  

圓瑛老法師像贊

  

挽圓瑛老法師

  

挽定西法師

  

梵化王學仁居士法語

  

挽楊鑒泉老居士

  

胡文虎居士靈骨入塔法語

  

蘊齋吳老居士生西

  

吳蘊齋之夫人辭世約山僧說法

  

吳蘊齋夫人包穎培居士

  

倓老法師開示撮要

  

  

  

  釋迦如來夜睹明星悟道說

  

  世尊出世,大權示現,從兜率降王宮,十九歲出家,至叁十歲夜睹明星而開悟。唱言:「奇哉!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祇此寥寥數語,說盡十方叁世一切諸佛相傳心印之真谛矣。無如一切衆生,不能直接領受,致勞世尊,費四十九年之光陰,苦口婆心,辱焦舌敝,暢演大法。乃至寂滅之前夕,猶盡一晝夜說涅槃經一部,傳于後世。所說諸經分爲五時八教,無一不爲一切衆生離苦得樂之法。尤于夜睹明星之際,是會諸佛之道同,啓衆生之本具。而我衆生,始終迷真逐妄,不舍前塵。總以四大(地水火風)假合爲自身相,以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緣影爲自心相;失迷自心現量。若其不執諸法偏計,遠離依他所起,則圓成實性現前;必可見頭頭是道無疑也。或問:我佛夜睹明星,其究竟悟從何處?答曰:是由于自證分之見性而悟之。吾人之所以不悟者,由于固執習性,不知詳察。查教義常言。人之六根,有浮塵根。勝義根之分,昧其勝義根之見性,局于浮塵根之相分,致著相昧性。佛之能夜睹明星開悟者,因非局于浮塵根之相分,乃認識利用勝義根之見性故也。惜乎一切衆生,…

《倓虛大師論文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