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上海居士林開示錄

  《上海居士林開示錄》智敏上師

  (己卯年十一月于上海居士林開示)

  初八開示

  今天,承居士林領導人士的邀請,智敏在這裏與大家結個法緣。剛才本人走進居士林經過佛堂的時候,看到大家虔誠地在做課誦,令人非常感動!這裏大概都是修習淨土宗的,本人在這裏講開示,對大家到底有沒有幫助呢?有些人可能會不理解,以爲密宗和淨土宗是兩個宗派,我們是修淨土的,密宗的教理和修法,恐怕是不一定需要了。本人在蘇州西園講開示的時候,當圓滿那天,大衆列隊到法座前求加持,其中有一位居士,當我舉起鈴杵向她頭上加持時,她說我不要,她害怕密宗,害怕密宗的鈴杵碰到她頂上,會妨害她往生西方?!

  應當知道,佛陀所說一切法門,顯密都是一致的,目的都是成佛度衆生,顯宗離不開密宗,密宗也離不開顯宗。在顯宗裏有沒有密法呢?我們就禅門日誦的早課來看,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都是密法!晚課呢,蒙山施食,往生咒,此外放焰口等等,也都是密法。那麼,就是說,顯宗和密宗是不能分家的。

  就我們修密宗的來說,我們學的教理:根本*輪,像《俱舍論》、《集異門論》、《法蘊足論》、《大毗婆沙論》、《成實論》;大乘深廣二*輪中,廣行派的法相唯識(瑜伽行派):像《瑜伽師地論》、《五蘊論》、《百法明門論》、《攝大乘論》、《成唯識論》,還有深觀派的中觀學,有《中論》、《入中論》、《寶鬘論》、《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入菩薩行論》等等都是顯教。可以說,顯教跟密教是互成表裏的。假如說一張布,表面是顯,裏面是密,你無法把這張布拆析,只要表(顯),不要裏(密)。縱使你把它剖成兩層,每層還是各有表裏。反正總是有個表,有個裏,顯跟密是分不開的。所以說,佛陀說法是圓融的,顯中有密,密中有顯。在開講前念的——我們大家才念過的《心經》,不是顯宗的常課嗎?但經的最後,「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這是密法!《法華經》大家都念誦了,是顯教,但裏面有《陀羅尼品》,也是密法。所以說,要絕對地把顯密分開是做不到的。

  我們修淨土宗的,如果把一句「阿彌陀佛」名號,當作阿伽陀藥的話,這就是無上的密。這一句「阿彌陀佛」,裏面可以包涵八萬四千法門,這麼多法門都攝在一句佛號裏面,即是密法的陀羅尼總持法門。因此,希望大家在聽開示之前,思想要有個准備,所謂密法對顯教並不是矛盾的,而且是有幫助的。

  我們修淨土的,發願要求往生淨土,在《無量壽經》裏面,就有這句話,叁輩往生,都離不開「當發無上菩提之心」。我們如果不學教理,單是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什麼叫菩提心也不懂,如何發?更無從發起。菩提心是有一定的涵義的,要發起來,也是有一定的修法的。這些教理和方法,在顯教裏面都有,我們密宗也必須要修這個法,菩提心是顯密共同的。沒有菩提心,顯教裏面成不了大乘,密法裏更談不上金剛乘,密法是大乘裏邊特殊的一種,因爲他發了菩提心,觀衆生苦,深心不忍,欲快速成佛,救度一切父母衆生,所以要修密法了。總之,都是離不開菩提心。

  

  再者,我們修淨土的,要厭離娑婆。厭離娑婆,在我們修密法的說,就是出離心。娑婆世界是一個特定的要厭離的對境,而實際上說,整個叁界都是我們所要厭離的。如果我們出離心生起了,對娑婆世界自然就沒有留戀,往生淨土就非常順利,毫無牽挂。

  從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淨土來說,固然持念一句佛號,離不開出離心與菩提心。如果你要念到能見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的話,你還得加上一個中觀正見。我們密宗裏面的叁主要道——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在顯宗裏面也是不能少的。任何宗派離開了這叁個要道,就不成其爲佛法了。一切佛法的核心,就這叁個要道。所以,我們如果把這叁個核心修好之後,不管哪個宗派,都能上路,成就菩提。如果出離心、菩提心、中觀見沒有的話,修一切佛法都會成了外道。盡管你神通廣大,辯才無礙,但是,要是沒有出離心的話,根本就出不了叁界;沒有菩提心,就成不了佛,度不了衆生;沒有中觀見,則出離的方法,度衆生的方法都沒有,所謂學佛,成了口頭禅了,實際行動,一點辦法也沒有。更危險的是,若沒有正見,「陰境若現前」,就「瞥爾隨他去」了!

  所以,今天給大衆介紹一點,是一切宗派共同需要的,希望修淨土宗的,要打開門戶之見,因爲佛法是互相融通的,顯密是一致的,互爲表裏的。每一個宗派,都有它的特色,這且不論,我們現在講的是基本原理,是一切宗派共同需要的。今天,暫且把本人所知道一些淺薄的佛教知識,稍微地說一點,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當然,本人是格魯派,一開頭就得講暇滿人身的問題。應當知道,我們得到這個人趣的身體,又能夠遇到至高無上的佛法,這都是無始以來皈依叁寶,堅持五戒,發了善願,積集了很多的善根,才感到現在這個暇滿的人身。所謂暇滿的人身,就是在我們顯教的課誦裏也有提起的,「叁途八難俱離苦」裏的八難,離開這八難就叫八有暇,再加上十個圓滿,就是暇滿人身了。

  這裏且講大家知道的離八難得八有暇:我們有了這個八有暇的人身,才能夠學習修持佛法。那八個有暇呢?離開叁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叁個難就去掉了。

  又長壽天,指無想天及無色界天人。無想天人住在第四禅天的高勝處,有如聚落外的阿蘭若處,除初生及臨終二個時候,其余中間有五百大劫,心王心所都滅掉不起作用,此是外道修無想定的果報,不能修佛法的。另外無色界天人,指凡夫,沒有善根修解脫道,也是無暇。還有,經常爲五欲事而心散亂的欲界天人,亦無善根修行佛法,生在天上,壽命很長,也歸入長壽天了。無想天人,心都滅了,對佛出世都不知道,這樣,修行根本沒有辦法了。其余二種長壽天,沒有善根,無閑修行,也是一樣。我們修行,首先要聽聞正法,連正法都沒有聽到,那你如何修呢?有了聞,才能思,有了思才能修,聞、思、修叁,聞是第一位的。聞都聞不到,甚至佛出世都不知道,那如何修呢?一般說來,生天不是很好麼?但是生到哪個天,見不到佛,聞不到法,我們的看法,也不好,而且是一個難。

  得了人身該很好吧!但生在邊地,沒有佛法的地方,也不好。譬如說,雖然佛法在我們中國這時很盛,但其它的少數地方,還有北俱盧洲,沒有佛教的地方,雖然也做上一個人,但還是聽不到佛法,也是一個難。

  此外,生在無佛出世的時候。譬如說,釋迦牟尼佛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在末法一萬年後,正法滅盡時,而彌勒菩薩還未出世,這中間一段時間,佛法一點兒也沒有。現在,我們正值末法時期,佛法還是有的。雖然佛是見不到,但是佛的像還能見到。雖然佛親口說法聽不到,但是佛說的叁藏十二部經還保存得好好的,現在的僧人雖然證果證道的不多(不敢說沒有),但依佛所說的而如法修行的人還是有。那麼就是說,這佛法僧叁個寶還是存在的,我們修行,還是有辦法的。如果你出生的時候,末法一萬年已過去了,彌勒菩薩又還沒出世,這個空白的時間,佛法半個字也聽不到,這是個大難,連前面叁惡道的叁個難,長壽天、邊地二個難,這是第六個難了。

  還有,雖然生在人間,而且在有佛法的地方,但是六根不具,盲聾喑啞。你說要聽聞正法,他是聾的,聽不進去;你教他念佛,啞的,念不出來;或者是白癡一類的,給他講佛法道理,他聽不懂,無法理解接受。這是第七個難。

  最後一個難,就是有邪倒見的,信邪的,信*輪功,信什麼氣功外道,不相信有前世後世,不信有善惡業果,不信叁寶的。這些人,你給他講佛法,他不但不聽你的,還是說你不對,他對!九十年代初的時候,我在溫州住過二年,就有一個現實的例子。一個溫州的居士,她把她孩子帶來皈依,這個孩子也很聽話,如法地皈依了,母親很高興。後來、就是今年,我又到溫州去過一次,她那做母親的居士來了,說她的孩子長大了,在一個大學爲研究生,但是信了*輪功。那邊甚至有些教授也都信了*輪功,他母親怎麼勸他,他都聽不進去,他還說他母親迷信。結果,沒有好久,*輪功被取締了,成爲非法反動組織,那麼,他的信仰也就破産了,他甚至還受了批評。這就是說,執有邪見的人是一個大難,是八難中的一個難。

  我們能夠離開這八個難,得到有暇的人身,也遇到了殊勝的佛法,能夠聽聞,如理思惟,法隨法行,這是一個極大的福報。此種福報從何而來?這是由于過去無數劫來,我們在叁寶面前培了很多的福,很認真的把五戒持好,同時,把所積的福,布施、持戒、禮拜、供養等的功德,不回向當時的現世福報,才有今日的暇滿。如果當時回向求現世福報的話,當時就享受完了,沒有了。正因爲當時我們能夠不著眼于現世,而著眼于將來的增上生,後世才能得到暇滿的人身,遇到佛,能繼續再修行。所以說,要感到現在這個暇滿的人身,確是很困難的。

  佛教裏有一句大家都聽慣了的話:「人身難得」。到底「難得」到什麼程度呢?《法華經》裏就說了一個譬喻:「盲龜值木」,就是說,一只瞎了眼睛的烏龜,在大海裏隨著驚濤駭浪翻上翻下,一會兒沖到東,一會兒沖到西,一會兒又沈入海底,好容易沖上海面吸口氣,立刻又被大浪擊入海底,痛苦不堪。如果,在剎那浮上海面的時候,很幸運地碰到一塊木板。本來它是瞎的,木板漂在海面上,它根本看不到,也無從去追求,但它瞎碰偶爾碰上了一塊木板。這木板又很湊巧中間有個孔眼。瞎了眼的烏龜,東碰西碰的,竟然碰上了那個孔眼,趕緊把頭從板孔中伸出來,總算能深深地飽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而且保證它再也不會被打入海底了。這對它說是一種極大的安慰和慶…

《上海居士林開示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叁主要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