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日本佛教史(聖嚴法師)

  

  日本佛教史

  

  聖嚴法師

  

  一、古代的日本及其初期的佛教

  

  (一)日本及其人民

  

  日本的地理環境

  

  日本與中國,僅一衣帶水相隔,乃系同文同種的兄弟之邦,故以中國人讀史,頗感親切;日本人讀了中國史,方知其與中國文化有息息相通之誼,唇齒相依而發揚光大。但以日本人寫日本史,不免民族自尊的主觀色彩,而失之于偏頗。日本佛教之成長,賴于中國的輸入者,自隋唐以迄晚清,未嘗間斷。其爲本國之開創,實在不多。然于日人所寫的日本佛教史,大多強調自國先賢的成就,而輕淡中國古德所賜的功績。

  

  日本在地圖上的位置,北方遙望蘇聯,西邊隔日本海而與朝鮮半島對峙,西南越過東海又與中國呼應,東方則爲太平洋。她是一個島國,自北而南,依次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許多小島,組成一個蠶形的國家。有人說她像一彎新月,實則更像是蠶。中國地圖像桑葉,蠶則以桑葉爲其營養而繁殖滋長。她的面積共爲叁十八萬二十余方公裏,與中國的四川省相當。

  

  日本境內,山嶽聳立,以本州的富士山主峰,爲其國家精神的象徵。河流湍急,地殼脆弱而時有地震,所以養成勇敢進取而心胸偏狹的民族性。唯其氣候溫和,草木茂盛,景物宜人,有東方的瑞士之稱。

  

  日本的民族

  

  根據學者的考察,當中生代時,日本島嶼本和中國的東部及韓國相毗連,但至新生代的初期,亞洲東北部與美洲的西北部毗連之處,被海水沖斷而成爲白令海峽;日本西部與亞洲東部的相接之處,也因地殼變動而陷落,成爲日本海。

  

  日本列島與大陸斷絕後,在長時間中,恐即成爲無人的荒島。據近代考古學家及人類學家研究,日本始有人迹,是在新石器時代的末期,距今約爲叁千年前。

  

  考察日本的民族,亦頗複雜,大致上可分叁大系:

  

  一、舊蝦夷族:這是白種人,自亞洲西部,經西伯利亞,從庫

  

  二、通古斯族:原居亞洲西部,分先後叁批移殖日本。第一批約與蝦夷族同時到達。第一、二兩批是零星的少數,第叁批是大量的。一、二兩批稱出雲族,第叁批稱爲天孫族。天孫族藉武力與智力的優越,以大和地方爲根基而經略列島,奠定了國家的基礎。此族即是日本民族的主幹,稱爲大和民族,稱爲原日本人(Proto Japanese)。

  

  叁、其他的少數民族:這是到達較晚的外來移民,其中包括由南方渡海而去的印度支那(Indo-Chinese)、印度尼西亞族(Indo-Nesians)、尼格利他族(Negrito)、馬來亞族(Malayans),以及由中國本部經朝鮮半島去的漢族。日本史上,被稱爲准人、熊襲、國棲、佐伯、八掬胫、肥人、飛鳝人等。就是指的這些民族,日本人喜稱之爲“歸化人”。

  

  中國去的日本人

  

  由中國的史書中看,有個家喻戶曉的“徐福入海求仙藥”的故事,徐福受秦始皇派遣,率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竟爾一去不返,不知所終。後來傳說,徐福到了日本,成了日本人的祖先,並且在日本也真有徐福的墓。但經近代學者的推想,徐福去日本的故事,未必實有其人,卻確有其事。他是中國人逃難避亂而向日本移民的象徵。西周之初,東周之末,中國內亂頻仍,人民不堪虐政的壓迫,相率而避難于日本,或經朝鮮半島而至日本。“徐福”爲避秦始皇的暴政,所以藉神話傳說以說明史實。因此,根據近代學者研究,日本的出雲族,便是“秦”系的中國民族。

  

  中國秦系的移民,對日本文化的貢獻極大。他們多業蠶桑與絹織,聖德太子非常贊美他們開發日本經濟之功,歎爲“國家之寶”。他們後來因居邑封地而受姓的,有波多、波田、惟宗、時原、香登、高尾、已智、山材、櫻田、叁林、長岡、奈良諸氏。

  

  漢人東渡者,據源光國大的日本史氏族志蕃別漢土條所載:文、淨野、武生、櫻野、古志、栗棲、高道、桧前、桑島、豐岡、下日佐等十一氏爲漢高祖之後。又有漢靈帝的苗裔,坂上、文部谷、山口、大藏、池邊、木津、高田、井上、石村、高向等叁十七氏。實則,華人之東渡而入籍日本者,曆代以來,已不知凡幾了。

  

  日本人的宗教

  

  日本古代,一如其他原始民族,宗教信仰是由自然神的崇拜而至祖神及英雄神的崇拜。他們崇信的自然神,包羅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禽獸蟲魚、宇宙萬象,均在崇敬之列,號稱八十萬神。其中以農神的崇拜,尤占優勢。在鄉村之中,春季有豐作之祈願祭,秋季有收獲之感謝祭。

  

  同時,對于建立功勳的明君賢相,以及出類拔萃的英雄豪傑,他們也被視之爲神。

  

  正因爲把偉大的人物神格化了,日本各大族爲了自我擡高自族的地位和出身,編造出種種祖先的神話傳說,並使各大族之間結合成爲一個美麗的開國神話。

  

  據日本古代傳說,天地初開,有七神相傳,稱爲神世七代。又生八大洲,最後生天照大神、

  

  月讀尊、素盞鳴尊。天照大神乃教民耕作、養蠶、紡織等業。天照大神之孫瓊瓊杵尊。又叫做天孫,天孫的後裔,便是天孫族;由素盞鳴尊自高原天逐降出雲,其後裔便是出雲族。大神賜天孫鏡、劍、玉之叁種神寶,天孫即率其兒到日向地方建都立國,這就叫做天孫降臨。

  

  日本的第一位神武天皇,是天孫的重孫,故自有天皇之後,又分成兩大氏族,由神武天皇延續下來的後裔,稱爲皇別氏族;由天孫直接延續的其他後裔,稱爲神別氏族。于是,日本人在宗教神話的基礎上,便分裂爲好多階級。天孫族至尊至貴而有與生俱來的優越感。

  

  他們的天照大神,乃是女性的日神,所以自稱爲日本國,並以紅日作爲他們國家的徽志。

  

  他們,敬畏神威而感謝神恩,古代的社會,是采用“祭政一致”的方式。天皇是政治領袖,也是宗教領袖。皇居即是神宮,天皇被視爲神。這種情形,到了武家政治時代,一度中落,明治維新之時,又複擡頭而形成對外擴張的侵略勢力。第二次大戰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天皇才又回複成了人的身份。但是,日本民族對于天皇的敬信,由來已久,故仍未便廢除。可見其基于宗教信仰的力量,是何等的深遠。

  

  (二)日本佛教史的開始

  

  日本的曆史

  

  日本之有信史,是從聖德太子的時代開始。因爲在此之前,日本尚無曆法,年

  

  代也無從記錄。到推古天皇十年(隋文帝仁壽二年,西紀六○二),始由百濟僧觀勒傳入曆書,于推古十二年甲子歲元月使用,這是中國劉宋文帝元嘉二十年,由何承天所創的元嘉曆。中國曆以幹支記年,六十年爲一元,二十一元(一千二百六十年)爲一蔀。又按漢代的陰陽五行之說,相信每逢辛酉歲,國家必有大變革。推古天皇九年,即爲辛酉,因而上溯一千二百六十年,定爲神武天皇即位之年。實則此乃日本人的假定而已。

  

《日本佛教史(聖嚴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