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初機學佛決疑

  知義法師著

  再版緣起

  初機學佛決疑序

  自序

  修增版自序

  何謂佛?

  何謂佛法?

  何謂僧?

  何謂皈依叁寶?

  何謂五戒和十善?

  何謂佛性?如何修至成佛?

  要怎樣才能成爲—個好的佛教徒?

  佛教與他教有何不同?

  學佛以後,是否能萬事如意?

  宗教的目的都是勸人爲善,只要爲善,何必信教?

  佛的形狀究竟是什麼樣子?

  衆生在未成衆生以前是什麼?

  衆生成佛以後,會不會再成衆生?

  學佛是爲了成佛,但成佛又爲了什麼?

  儒家說食色性也。佛製戒淫茹素,二者孰是?

  我是軍人,將來在戰場上造了殺業,是否有罪?

  何謂因果?

  佛教講因果,是不是宿命論?

  何謂六道輪回?

  我有位朋友,自稱是現在維摩,甚麼意思?

  何謂業、宿業、業報和業力?

  是不是真有來生?

  世人作惡,有報在子孫之說,一人做事一人當,報應子孫,有欠公允!

  是不是真有天堂和地獄?在那裏?

  人的心性究竟是善還是惡?

  何謂修行?

  佛教有那麼多的經典,講些什麼?

  各種宗教都是勸人爲善,如果行善,將來是否都能往生西方?

  學佛是否—定要吃素?

  我們一天忙到晚,一生忙到老,究竟忙些什麼?

  佛教的經典太多,不知如何下手?

  何謂化緣與因緣?

  我常看到某佛教刊物,批評別人的消息,是不是真的,怎麼不見對方答辯?

  宇宙是怎樣形成的?

  學佛是否要出家?若人人出家,勢必滅種!

  出家人的生活方式,與時代不配合,可否改進?

  現在佛法不興盛,是不是宣傳不夠?這樣下去,佛法是否會滅?

  出家人不從事生産,生活怎麼辦?

  聽說持大悲咒有感應,我持誦多年,仍未見效,是什麼原因?

  爲什麼要向塑畫的佛像燒香禮拜?

  比丘尼見了比丘,爲何要禮拜?以現在的社會情形來說,是不是不民主?

  大慈大悲的彿陀,何不以法力度盡衆生?業重的衆生不能得度,又何必說怨親平等?

  患急性盲腸炎,求佛未必有效,求醫則救,豈不是佛力不及醫力?

  念佛何以能消災獲福?

  我持齋念佛多年,但家裏不如意事,總有—點,其故何在?

  學佛有什麼好處?將來可不可以升天?

  你爲什麼不弘法,也不化緣?

  爲何說“莫到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真掃興!

  學佛虔誠何以多病?

  焚燒紙作的財物給亡人,或寄存冥庫,是否有效?

  你爲什麼要出家?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不是能成?

  佛教的書中,所記載的許多奇異故事,是真的嗎?怎麼現在沒有?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不是道不及魔高?

  你對信仰外教的看法怎樣?佛教是否外教?

  子媳不孝,怎麼辦?

  如何看破放下?

  有位鄰居,以前信他教,後又學佛,因夫病故,又信他教,怎麼辦?

  我被拉去信他教,現在願信佛教,是否有罪?

  佛教霭因果報應,那麼現在的殺盜淫妄,是不是因果報應所應有的現象?

  念佛只要誠心念幾句就好了,何必常常念?

  我學佛很久,聽說禅好學禅;說淨好即學淨;聞密能即身成佛,…

  佛教何以要分宗?分幾宗?那一宗最好?

  爲什麼要念佛?怎麼念?

  “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既然能生,何以不去?

  我有苦難,絕對相信佛菩薩會來救我,若人人呼救,怎麼應付?

  我們謂僧尼誦經薦亡或消災,是否有效?

  宇宙萬物最先從何來?佛與衆生如何劃分?

  爲什麼大家都喜歡念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佛菩薩是那裏人?有父母否?

  有位朋友說,某人因信某教而富貴雙全,勸我棄佛。雖然屢勸屢拒,但時常來,怎麼辦?

  媽祖是不是佛?我拜她和城隍土地,輿拜佛的功德是不是一樣?

  我沒有時間看經聽講,請用速簡的方法,答覆幾個問題,好嗎?

  我對佛法有幾個問題,能不能爲我解答?

  孟子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如何能使生于安樂,死于安樂?

  我的職業剛好和你相反,有時想起來也很難過!爲了生活,不能不幹,…

  一念萬年,萬年一念,是什麼意思?

  大家都說修行難,究竟難在那裏?如何克服?

  我自學佛後,對自己的財物看得很輕,有做點布施結緣的工作,但家人反對,是否有罪?

  智者大師誦法華經,至“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開悟,你持法華有何心得?

  釣魚是爲了取樂,事後仍然放掉,是否有罪?

  忏悔是否真能消除罪業?

  我很想學佛,因讀書太少,恐不夠資格,所以不敢學。

  我也相信極樂世界好,現已上了年紀,但對眷屬和財物總放不下,…

  我的小孩看起來並不笨,就是不學好,怎麼辦?

  在報紙上看到某寺住持作惡,破壞佛教的名譽,怎麼辦?

  我所感到不安的是“不孝有叁,無後爲大”,怎麼辦?

  孫傳芳先生在叱吒風雲時未學佛,後來倒楣才持齋念佛。可見修行是失意人所做的事。

  一子出家,九族升天,是不是可能?

  出家修行,何必要離塵絕俗,是不是消極?

  學佛修行,能不能消除宿業?若能,怎麼出家人也會有死于非命的?若不能,又何必修?

  什麼時間出家最好?在家和出家修行有無分別?

  我參加佛學講座,主講說金剛經和心經沒有研究價值,我認爲很不妥當,…

  念名利叫做妄念,念佛何以不叫妄?想財物叫貪,想西方何以不叫貪?

  我的女婿爲爭財産,兄弟打架,幾乎鬧出人命怎麼辦?

  什麼叫真心?什麼叫妄心?我們修的是那個心?

  我與外子不和,除了死可能無法挽救!

  我覺得佛法最好,怎麼還有人不信?

  上次來的周先生,別人拉他信教不去,他想皈依未允,何故?

  “白馬非馬,名形離也,孤犢未嘗有母,非孤犢也。”敬請繹之。

  家母久疾不起,弟子因家累,難免有失敬之處,乞示補救之道。

  學佛的人可不可以看電視?

  見蛇食蛙,即殺蛇而救之,救蛙是否有功?殺蛇是否無罪?

  我在感化院住了很久,好苦啊!那裏的負責人好像沒有—點慈悲心似的,原因何在?

  有好心人,在出車禍的地方,樹立南無阿彌陀佛的石碑,用以鎮壓,是否有效?

  說念佛修行,就能所求如願,有時我也念,怎麼沒有效?

  念佛往生,到了那裏還是聞法修行,老是那樣,會不會感到膩?

  梁武帝本是南朝比較出色的君主,可惜因晚年迷信佛法,致有侯景之亂,是真的嗎?

  臨命終時,念佛可得往生否?若能,則平時即可爲所欲爲;若不能,豈不是騙人?

  我父母的思想和我們有很大的距離,以致于有些事情的看法不一致,怎麼辦?

  我任公職,自問工作技術和效率不比別人差,但升遷不及別人順利,原因在那裏?

  我的婆婆待我很刻簿,無論怎樣順從,總是不討好,師父有什麼辦法使她對我好一點?

  佛教的理想,是希望大家都成佛,如果都是佛,有什麼意思?

  這次做生意被一位老朋友騙了,現在生活成問題,怎麼辦?

  宇宙萬有是否有個主宰?不然,怎會那麼規律?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的主宰嗎?

  人死後到那裏去了?是否還是變人?投生怎麼投法?

  佛教講慈悲戒殺,植物也有生命,何以不戒?

  學佛以來,待人接物更加小心,總不免有些無謂的是非,怎麼辦?

  一貫道究竟是什麼教?

  我很喜歡佛法,但看經書又覺得不習慣,是什麼原因?

  再版緣起

  知義法師,湖北人氏,年少從軍,南轅北轍,戎馬倥偬,無常曆繪。來臺未久,潛心學佛,因會悟妙谛,遂披染出家;駐錫豐原彌陀精舍,立大悲願。普度群迷,間有客問,諄諄啓蒙,筆耕數載,積稿盈尺,題曰“初機學佛決疑”。師爲度衆心切,假以方便言說,無非淺顯契機,旨在逗機說教。蓋今日社會,人心迷惘,若無大善長者以悲願方便引度,衆生無門悟入,苟非以通俗宏法,功難垂成。師之大作,正可引迷導悟,如人人傳閱是書,推廣及衆,鹹登佛之階梯實可預蔔也。

  有吳義賢居士來會示稿,余以淺顯易通,乃欣願流通。師複駕臨,暢談甚歡,近再將修增稿寄會,旋成倡印定案,樂見是書普及,故敘因緣。

  民國六十六年六月十九日古燕樂崇輝于大乘精舍

  初機學佛決疑序

  流行在世間的任何一個宗教,在時間上得以延續,在空間上得以擴展,我以爲宣傳是個極其重要的課題,不論是口頭或文字的宣傳,都是不可或缺的。試看其他的一般宗教,既沒有什麼高深的理論,亦沒有什麼特殊的思想,但能在各地蓬勃發展,不能不歸功于他們有力的宣傳。不特宗教如此,就是其他學說,如能善爲宣傳,就能爲大多數人所接受,可見宣傳的重要性!

  佛教是真理的宗教,不但有它高深的理論,而且有它卓越的思想,但因未盡予宣傳,是以究竟真理之法,不能深入社會人心,能說不是佛法的最大損失?民國以來,特別是在寶島,僧俗大德感于佛法宣傳的不可忽視,積極在做宣傳工作,而且表現的成績不錯。寶島佛教會有今天這樣興隆的氣象,使得大多數人,特別是知識群,來虔誠的歸信佛教,不能不說是諸僧俗大德宣傳之功!

  佛法是深廣無涯的,亦是甚深微妙的,只是宣傳還是不夠的,還得要作通俗的宣傳,才能普遍的深入各個人的腦海中。關于通俗的宣傳,如能再下一番工夫,我以爲會有更好的收獲!雖說我國現在已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受教育的人極爲普及,但要他們認識深奧的佛法還不是那麼容易的,是以如何作通俗的宣傳,以期每個人了解佛法,實是目前佛教的當務之急!

  同時要注意的,就是宣傳要有宣傳的方法,如果沒有適當的方法,要想獲得理想的成就,極爲困難!如以口頭宣傳來說,不但要能言,還要會善言,方能以自己的思想理論說服對方,獲得宣傳美滿效果。再以文字宣傳來說,不但要語句肯定,而且要辭句的確切,才能生動有力的發生很大的影響,使人接受你的宣傳。但這要有豐富的學識,貫通的思想,始能將自己思想傳播出去。

  是以宣傳能否達到成功,端看宣傳的方法是否進步和正確。假定自己還是似是而非的,沒有弄清楚所要說的道理,勢必沒有辦法說服對方。因而我們不但要宣傳,而且要考究宣傳的方法,以使宏偉的佛法思想,精深的佛法理論,深入淺出的灌輸到每個人的心田中去。

  民六十叁年…

《初機學佛決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