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淺釋
宣化上人講述
宣化上人小傳
上人,名安慈,字度輪,籍東北,父白氏,諱富海,母胡氏,誕上人于清末民初,歲次戊午,叁月十六日。時太夫人夜夢見阿彌陀佛,毫光大放,照徹叁千大千世界,異香滿室,遂誕上人。既長,年十一歲,見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故毅然出家爲僧,禮上常下智老和尚爲師。胡太夫人逝世于上人年十九,遂披缁結廬于母墓之側,守孝居喪,受具足、拜華嚴、禮淨忏、修禅定、習教觀、日中一食,修種種苦行,度處處衆生,從善辦學,爲公益事,倍于常人,不辭勞苦。兼而上人之禅行,戒律精嚴,深入經藏,願宏十八大誓,六度萬行茲圓,非乘願再來,焉能感動佛陀、菩薩、天龍八部、情與無情耶?
叁寶弟子 果蜜薰沐敬拜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序
楞嚴經——正法的代表
宣化
在佛教裏,所有的經典,都很重要,但是楞嚴經更爲重要。凡是有楞嚴經所在的地方,就是正法住世。楞嚴經沒有了,就是末法現前。楞嚴經是佛的真身,楞嚴經是佛的舍利,楞嚴經是佛的塔廟。所有的佛教徒,必須拿出力量,拿出血汗來擁護這部楞嚴經。
在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余的經典,逐漸而滅。”如果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前。因此,我們佛教徒,必須以性命來護持楞嚴經,以血汗來護持楞嚴經,以行願來護持楞嚴經。令楞嚴經永住于世,發揚光大,流通到每粒微塵中。到全世界每個角落去,流通到盡虛空遍法界中去。如果能這樣,正法就能大放光明。
爲什麼說楞嚴經先滅?因爲該經所講的道理太真實啦!天魔外道受不了,所以用種種方法來破壞、來消滅它。首先造出謠言,說楞嚴經不是釋迦牟尼佛金口所說的經,而是後人僞造的經,這是外道強辭奪理的說法,故意破壞真經的卑鄙手段。
楞嚴經的內容,說明四種清淨明誨,二十五聖各述圓通,五十陰魔的境界。好像照妖鏡,使旁門外道的妖魔鬼怪原形畢露,無處藏身,乃大事宣傳楞嚴經是僞經,不可相信。
近年來,一些無智的學者,愚癡的教徒,對佛學不了解。竟敢斷章取義,妄測聖言。而一般無智無識的人,沒有辨別真僞的智慧,人雲亦雲,推波助瀾,硬說楞嚴經不是佛說的。
學佛法的人,不但要深深了解楞嚴經的道理,爲了令正法久住而邪法永息,更要到處提倡楞嚴經,宣揚楞嚴經,到處解說楞嚴經,並且要到處護持楞嚴經,這是佛教徒應該盡的責任。
我今天向大家提出保證,保證楞嚴經是真經。如果楞嚴經是僞經,我願墮地獄。因爲我對佛法不認識,以假當真,心甘情願接受此種的果報。就因爲楞嚴經是真的,我乃發願,生生世世要弘揚楞嚴大法,要宣讀楞嚴真理。各位想一想,楞嚴經若不是佛說的,誰以說出這種正確的法?我盼望批評楞嚴經是僞經的人,趕快忏悔,痛改前非,否則,必定墮入拔舌地獄。我祈禱預祝念楞嚴經的人,講楞嚴經的人,宣揚楞嚴經的人,流通楞嚴經的人,統統早成佛道。主要的原因,楞嚴經所講的道理,既正確,又合理,能使妖魔鬼怪,旁門左道,無所遁形,能令正信佛徒,保持正念,堅護正法。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一
唐中天竺沙門般剌密谛譯
烏苌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迪證譯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美國北加州萬佛城宣化禅師述
菩薩戒弟子方果悟筆錄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這十九個字是這部經經名字,是一個題目,連下面的一個經字便成二十個字;前十九字屬于“別名”,後一字叫“通名”。別名的意思是與其他經典有所分別,名字不同;下面的經字是相同的,因爲相同,故叫通名,通名是通于諸經,別名是別于諸經,由于此部經與諸經不同,故有這通、別兩種稱法。
佛所說的經典,有七種立題,此七立題包括了如來所說叁藏十二部一切經典,即是:單叁、複叁和具足。單叁是單用的有叁種;複叁是雙的,是兩個意思在一起,也有叁種;具足一是說有一種是具足的意思。
單叁之中有“單人立題”,譬如“佛說阿彌陀佛”。因爲佛是人,阿彌陀佛也是人,故名;有“單法立題”,譬如“大般涅槃經”,這就是單以法立出來的題目;又有“單喻立題”,譬如“梵網經”,這部經比方大梵天王的網羅幢。這人、法、喻叫做“單叁立題”。
複叁:有“人法立題”,如“文殊問般若經”,文殊是人,所問的般若是法,故稱;有“人喻立題”,如“如來師子吼經”,如來是人,師子吼是個比喻,意思是說:佛說法的時候有如獅子吼聲那麼雄偉;又有“法喻立題”,如“妙法蓮華經”,妙法是法,蓮華是個比喻,故立此題。
具足一:比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比喻,這部經比喻萬行的因花,莊嚴無上果德,此題具足人、法、喻故名。
凡是講經者,對這七種立題都需要明白清楚,才可講解經典,如果連七種立題都不明白,又怎樣能教人家明白呢?比如:自己都不能覺悟,又怎能教人覺悟呢?這一點是很要緊的。假如連七種立題、五重玄義、十門分別都不先明白,就自稱法師,到處說法,于是把一般人都講到地獄裏去了,連他自己也到地獄去了,這還不要緊,但聽的人卻連他們爲什麼會到地獄都不知道,這實在是很可憐的。因此,學佛的人必須真正懂得佛法,真正有了智慧,然後才去教化衆生,這才不會出錯。
在這一部楞嚴經裏,所說的道理是無窮無盡的。這部經我不是依照天臺宗的“五重玄義”來講的,而是根據賢首宗的“十門分別”來講。
賢首宗和天臺宗是中國佛教的兩大宗派,講經的法師們有些是學天臺而不明賢首,有些是學賢首宗而不了解天臺,所以有時講的經典不能達到圓融無礙的程度。現在,我講這部大佛頂首楞嚴經,是依照賢首宗的“十門分別”來講解。
在沒講經之前,先講“十門分別”,這十種門第一是:總釋名題,七種立題是分別佛經七種命名的道理,現在是總釋名題,這部經名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
經名的第一個字是“大”,什麼叫大?這大有四種:大因、大義、大行和大果。因是密因,它和其他的因不同。是秘密的因,是人所不知道、外道所不明白、二乘也沒有覺察到的,故叫密因,是非常之大,故說“因大”;“義大”,是說其中修證了義的義理也是特別的大;諸菩薩萬行,這是“行大”;首楞嚴就是“果大”。這部經具有這四種大故稱“大”。
“佛頂”——佛,相信每個人都知道了,你們常說:我信佛教,我學佛法,但是,這個“佛”字又怎樣解釋呢?這個“佛”字是印度語,叫佛陀耶,中國人歡喜簡略,便把陀耶兩個字刪去了,只用一個佛字,以致一般人…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