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淨諸業障章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淨諸業障章

  ■第四十五次修學

  師父:大家修學過彌陀要解、圓覺經,應該逐漸知道佛法的道理、佛法是什麼東西 。不要像一些人,盲修瞎練,其實不知佛法,假說自己學問高。現在修學幾 部經,我想大家逐漸逐漸入佛法了。各位要知道,你不知佛法的時候,你不 要認爲你念佛,其實沒念佛。很多古德講,淨土法門大慈大悲,非常方便, 可是真正往生的,寥寥無幾。這麼方便的法門都這個樣,何況其它甚深法門 ?

  希望大家要逐漸逐漸真正入佛法,佛法不是學問啊!真正認識佛法以後,要 真正起修行。不管修什麼法門,它根本是在清淨自心。清淨自心它不起貪瞋 癡,增進道德,這樣才是修習佛法,絕對不是空談理論。你要是慢慢會入清 淨心,不生貪瞋癡,你會得益處。

  你們天天起貪瞋癡,天天心不清淨,怎麼能得佛法益處?那等于是緣木求魚 。所以千經萬論不離清淨一心啊!這個話誰說的呢?不是我說的,六祖永明 大師說的。你們不會清淨心,妄起貪瞋癡,背道而馳。

  唉!佛在經上說得很清楚嘛!清淨心植衆德本嘛!清淨心是衆德之本,都不 外乎清淨心。你如果真的修到天天心清淨,也知道如何念佛,知道如何修行 ,有很多不思議境界。你們現在不會知道的,不真正起修,天天隨著生死流 轉,你怎麼會知道呢?希望大家至誠懇切,認真地修練自己的道心,修清淨 心,莫生貪瞋癡。要知道今生出家,實在難得,不要袈裟下失掉人身。出家 能聽聞正法更是難得,可不要聽聞正法,如過耳不聞,那就很可惜了。兩眼 一閉的時候,沒有客氣的,你造什麼業,隨什麼業走,那毫不打折扣。

  希望大家千萬提高警覺!你睜著兩只眼,你強我勝,那都是假的,到最後都 是一律看待。千萬不要到那一天,哭天無路,哭地無門啊!現在看經文。

  淨諸業障章

  「于是淨諸業障菩薩。在大衆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叁匝。長跪叉手 。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爲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一切如來因地行相。令 諸大衆得未曾有。見調禦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猶如一念。我等菩 薩深自慶慰。世尊。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汙。使諸衆生迷悶不入。唯 願如來廣爲我等開悟法性。令此大衆及末世衆生作將來眼。說是語已。五體 投地。如是叁請。終而複始。」

  

  師父:我們知道「一切如來因地行相」,因地是菩薩地,一切如來都從這個因地修 行而來的。誰知道如來因地修行是什麼?如來因地行相是什麼?誰知道?慧 平講是什麼?(答:菩薩的六度萬行。)奢摩他、叁摩提、禅那、二十五 種方便,這是因地行相嘛!你說的對是對,不過含糊籠統。

  「見調禦曆恒沙劫」,調禦是佛,調禦丈夫嘛!經曆恒沙劫,恒河沙劫那 麼長的時間,勤苦修行,修行什麼?奢摩他、叁摩提、禅那、二十五種定 輪。

  「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猶如一念」,一切功用猶如一念,就是佛一念不動。好 比念佛法門,一念念到底,一聲佛號念到底,叫做一念。雖然修行恒河沙劫 ,猶如一念,一念不亂,一心不亂就是了。

  「我等菩薩深自慶慰。世尊。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汙。」現在修學經 文了,以上我們都不管它。

  「世尊。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汙。使諸衆生迷悶不入。唯願如來廣爲 我等開悟法性。」什麼是法性?我找個人問,慧庶你告訴我什麼是法性?

  

  庶師:自性清淨。

  

  師父:慧策!

  

  策師:實相。 

  

  師父:慧洵!

  

  洵師:圓覺。

  

  師父:慧陌!

  

  陌師:自性清淨心。

  

  師父:慧觀!

  

  觀師:跟他一樣。

  

  師父:慧悅!

  

  悅師:無性。

  

  師父:法性者,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一切法因緣而起,隨緣嘛!一切法隨緣者, 無性。無性要是定無性,落入斷滅空,無性能隨緣;要是落入隨緣,定性有 。一切法隨緣而有,而不常;一切法性空,而不斷。這就是一切法性。隨緣 無性叫心真如門,無性隨緣叫心生滅門,一切法不外乎這樣。所以佛說,一 切法以無性爲性嘛!

  「令此大衆及末世衆生作將來眼。說是語已。五體投地。」這段文連貫下面 的回答啊!「如是叁請。終而複始。」「將來眼」,末法時期衆生叫將來, 眼是法眼,知道佛法。眼有五種,盲而不見,衆生之眼;法眼,是菩薩之眼 ;佛眼,是佛之眼;慧眼是二乘之眼;天眼,凡聖都有。

  這是淨諸業障菩薩問的,以下佛答的。我們要記住他提出的問題,看佛怎麼 答。

  「爾時世尊。告淨諸業障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爲諸大衆及 末世衆生。谘問如來如是方便。」

  這也是方便,爲什麼?凡是世俗谛皆是方便,第一義谛無修無證,凡是修證 都是方便。下面開始修學經文了。

  「汝今谛聽。當爲汝說。時淨諸業障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衆默然而聽。善 男子。一切衆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衆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爲實我體。 由此便生憎愛二境。于虛妄體重執虛妄。二妄相依生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 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由此不能入清淨覺。」

  

  師父:我們修學到這個地方。大家初看經文,茫無頭緒,你經過修學就慢慢入了, 可以體會出我們修學經法的功德。不要說各位茫無頭緒,不知頭緒,無量無 邊衆生也不知頭緒。希望大家經過修學,知道以後,把此法告訴其它衆生。

  你們現在開始,看到經文,要用心地入啊!不要茫茫然:「你讀經文隨你讀 ,你能發表,我不能發表,我是凡夫,我睡我大覺。」那就辜負你人身了! 此身一失百千萬劫難以恢複。誰講?

  

  悅師:爲什麼衆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衆生及與壽命、不能斷煩惱?因爲衆生他 不能會入法性。法性,我們知道它是無性隨緣,隨緣無性,這是一切法的法 性。衆生不會其法性的緣故,「妄認四顛倒爲實我體」,本來這個法是無性 隨緣的萬法而已,我們執著四顛倒,四顛倒我是想成地水火風,認爲實在有 我的身。因此「便生憎愛二境」,執著有我,對我所産生憎愛二心。

  「于虛妄體重執虛妄」,地水火風五陰身本來是無性隨緣,緣起的空性之法 ,我們執著這身體爲我身,就是虛妄的,又從一切環境起憎愛二心,又重執 虛妄。「二妄相依生妄業道」,二妄相依就是本來沒有實在我,又依我起憎 愛,二妄相依生起虛妄造業。由于妄業的緣故,「妄見流轉」,還認爲實在 于生死當中流轉。對自己的生死流轉産生厭離,不知道這是虛妄法。再由虛 妄當中另取涅槃,妄見涅槃。假如當下能會入法性,緣起本身是無性的,我 們執著五陰身也是無性隨緣的萬法緣起而已,本沒有實在體性,這樣當下就 是涅槃。如果你要另取一個涅槃,要厭離這個生死,這樣就不能入清淨覺。

  

  師父:「一切衆生從無始來」,什麼是無始?我們一點點地先解開,誰講?

  

  策師:「一切衆生從無始來」,就是一切衆生一念妄動,妄見生死,起心動念就是 生死。妄動一念,又住著我人衆壽相,就是住著四相起顛倒。起顛倒都是由 我起衆惑,所以妄認四大爲實我體,如慧悅師所講的,妄認地水火風爲實在 的我體,其實這四大是因緣而有的。「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憎愛二境就是 憎愛二心,因爲衆生于憎起瞋恚心,于愛起染著心。

  「于虛妄體重執虛妄」,本來這四大本虛妄的,沒有實在的,因爲衆生落入 遍計執很厲害了,而且又貪愛我,因爲貪愛我而造一切惡業。「二妄相依」 ,因爲有憎愛二心,所以淪落生死,妄見六道,本來沒有六道輪回。因爲有 憎愛二心,有這種業就受生,所以有這樣妄業的緣故,流浪生死,六道輪回 。

  「厭流轉者」,在這裏可以講指二乘人。二乘人厭離生死,知道一切法都是 緣起,但是他沒有究竟,妄見有涅槃可得。所以二乘人也沒有見法性。「由 此不能入清淨覺」,由此不能和圓覺妙性相應。

  

  師父:現在大家一點點慢慢分析開了。「無始」,虛妄無始。不要認爲無始有開始 ,很久很久以前,那是錯誤觀念。一切法畢竟空,那有始那有終呢?沒有始 沒有終,那有生那有滅呢?要是認爲無始劫來是很久很久以前,那是你的錯 ,又落入生死了,那是妄想。

  再看,「妄想執有我人衆生及與壽命」,什麼道理?誰講?

  

  秀師:「妄想執有我人衆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爲實我體。」認爲四大都是實在的 我。「由此便生憎愛二境」,由于實在的我體又産生憎愛。「于虛妄體重執 虛妄」,虛妄體就是人我執,重執虛妄就是法我執。「二妄相依生妄業道」 ,在虛妄體上又虛妄執著,頭上安頭。「有妄業妄見流轉」,就是凡夫。「 厭流轉者妄見涅槃」,就是二乘人,二乘人已經破人我執,但是還有法我執 。他知道流轉六道,他討厭流轉,但是他不曉得這個法也是不可得的,所以 他會入有余涅槃。這樣都是執著有,所以不能入清淨圓覺海。

  

  師父:這裏面有我、我所,他底下講的都是我、我所,慢慢地入!誰講?

  

  聞師:淨諸業障菩薩請如來世尊,爲我們廣說,讓我們開悟法性。「善男子。一切 衆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衆生及與壽命」,就是前面經文所講的,妄認四 大爲自身相,也就是慧秀師所講的,生出兩種執,法我執、人我執,也就是 迷于二谛之理。因爲我們知道,法性可以從兩種名相來解釋,一是真谛,二 是俗谛。事實上是以隨緣故無性,無性而成隨緣。既然無性能隨緣,隨緣起 的諸法,都是無性,都是無相的。無相的法都是隨緣而成,所以相即無相, 不能落入相邊;無相即相,不能落入無相邊。這種法,非有非空,而當下…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淨諸業障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