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夢參老和尚:金剛經

  夢參老和尚:金剛經

  我們怎麼認識這個世界呢?現在我們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認識認識吧!從這個經來對照我們現在世界的情況。我們這部經要講的是因爲問我講什麼,我說我現在學什麼講什麼;就是我念經,我每天念什麼經,我念的經第一個是金剛經,就先從金剛經講吧!能講到好久算好久。金剛經、彌陀經、普門品,或是以前講過的都重新講,講華嚴叁品,有時間我們一直講。我現在念的十部,就在這十部一部一部講。講解的情況就按照我自己的心裏念這個經的時候所得,所得就是我自己的認識,或者我的觀感,或者我們說收獲。

  我們做一件事總有個目的,我們要達到什麼目的?雖然是我們目的沒達到,這個中間過程我們是有收獲的,沒有白白浪費的,就是你收獲的大小就根據每個人的智慧的業障。學佛就是消業障的嘛!有的是從修行當中學消業障,有的你不學你又怎麼能修呢?這就指導我們的修行。現在我們就用般若波羅蜜經來對照檢查我們的思想跟般若波羅蜜經合不合?不合的你就改正一下。要用智慧來學,不是盲目的,也不是黑暗的,是光明的。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這部經是以喻,金剛就是比喻,般若波羅蜜就是法,法、喻結合來作爲這個經的題,這就是這個經的題。有的是人、法、喻,有的是法、喻,有的是單喻,像金剛經就是光是喻,沒說法。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那就是法、喻結合。前頭再加一個佛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是人、法、喻叁個結合。有的經上說是佛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是人、法、喻爲體。有的說金剛經,是光喻爲體。現在我們依著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是喻、法爲體。

  金剛是比方,拿它比方什麼?比方般若的智慧。因爲金剛經有“堅、利、明”叁種功能。堅是堅固,能破壞一切,一切可不能破壞它,金剛有這個力量。在世間上,一切事物當中,金剛是最堅固的。利是鋒利,能摧毀一切。明,咱們知道金剛鑽石吧!能放光。因爲它有這叁種的功能,用金剛來比喻般若波羅蜜經。般若是印度話,般若波羅蜜就是以智慧,般若翻智慧,波羅蜜是彼岸,以智慧到達彼岸。這部經我們用智慧能夠了生死,斷煩惱。經是貫穿義,這個是我們此土的,經是中國話,佛的一切經典也翻作叫契經,契是契合的意思,上契于諸佛的心,下契于衆生的心,把佛心跟衆生心契合起來,所以叫契經。又者,經有貫穿義,在印度他都把些個華貫穿一起,這部經裏頭的意思,這一部經說了很多道理,就是它的道理,把這些個義理都貫穿到一起就成這麼一部經。這個經題就是用金剛爲喻來顯示我們的智慧,用我們的智慧摧滅一切煩惱。在我們修道當中有一些過程,煩惱,也有些個障礙,那要用智慧摧毀它,這就是全經的名字。

  那有些個問題說:爲什麼不叫金剛智慧,爲什麼叫般若?因爲智慧是我們此土的方言,我們此土的方言它容易跟世間混淆,跟那個聰明就容易混淆了,所以保持原文,所以就保持般若,就不翻金剛智慧。在我們的國土當中,我們這個智慧到不了彼岸,所以保持原來的般若波羅蜜,因爲以般若智慧才能到了彼岸。爲什麼?爲了般若就顯實體。咱們講了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了法華經,咱們知道性體,性體就是實體。體必具足相,體上顯出了一切相,這個相實體隨緣。實體就是我們講的性(性體),性體隨一切諸法之緣就成了妙用。這個用在什麼?這個實體隨著一切衆生的轉化,就他的業的化,也有轉到人道去,也有轉到畜生道去、轉到餓鬼道去、轉到地獄道去,還有轉到天道去。但是這個實體沒變,這個實相的本體沒變,但是它有六種相,就是六道的相。我們把這些個相又回來回歸到實體,這個就是般若了。般若即是實體,這個實體是什麼樣子呢?光明、堅固有這些個功能。

  懂得這個經的含義了,我們就知道了我們要順著這一個軌道走,順著金剛般若波羅蜜這個軌道走,這給我們指出一個道。我們不是要修道嗎?不是要行動嗎?因爲我們已經從體上起了用了,那你就要修行;要想修行就依著般若,般若就是修行正常的正道。般若在西藏的教義當中就是菩提道,菩提道即是般若道,但是你得具足叁種功能。所以那金剛不是有叁種功能嗎?一個破惑,把一切迷惑煩惱把它斷了;一個是利他,讓一切衆生都斷,那就是菩提道的叁要道。第一個要厭離一切世間,第二個要大悲心度一切衆生,第叁個究竟成了般若波羅蜜道。

  所以金剛般若波羅蜜的體無相的,你不要執著,這個經的目的就要達到無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能見到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要想達到這個體無相,達到無相的體,那你得先從有相上下手。無相、無著、無礙的時候,你沒法用功,進入不進去,現在已經迷了,那就得假方便。方便是什麼?金剛經最後告訴我們以六相來作觀想,這六相都是無相的。作夢,夢裏的相你不能當成真的。觀想一切法如幻,像變化的、假的;如泡,像水泡,水泡一下就消失了,一起一消;像身的影子,一切的影子;如早晨的露水,太陽一出就沒有了;如電。“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這就是金剛經告訴我們的相,這個相是無相的,假它形容這個相。

  這樣的意思就是方便善巧,佛跟我們說讓我們進入實相,直接的你進入不了,沒有這個智慧,有很多業障;業障就是夢幻泡影,別把它當成實的,一個破有相,一個破無相,乃至于非有非無相,都要破除。這就是經上第一句話的如是,就是這部經如是是指這說的,指法之詞,指著這部經如是。這個語氣是阿難說的,如是金剛經這一法可是我親自聽到的,所以這叫如是,指著這部經。又者,如如不動。咱們經常在講如如是無爲,什麼都沒有做,乃至修成道了,你所有修的如夢幻泡影,都不是真實的,作即無作,這樣含義。我們修的是菩提道,沒有道可修,也沒有個菩提可得,單有個名字,究竟菩提,菩提的實體是什麼?等你證道了說不出來,非言說。

  因爲以這種的含義,金剛經它的目的是什麼?它的宗旨是什麼?無相,這部經是以無相爲宗。什麼是這部經的體?無住。無相、無住。什麼是它的用?這得加個“妙”字,咱們講妙法蓮華經講妙講了很久,妙有,妙有非有。咱們現在都在妙有當中,相是有,沒有,假相,每個人都是假相一部分,以妙有爲它的作用。

  這部經在我們中國以前,從達摩祖師到中國以來,不立文字,直指明心,見性成佛,那金剛經的作用就大了。這就是金剛經,它的功用就是讓每一位學法的道友能夠悟得的理、悟得它的體,能夠見它的性。因爲一般一切人類不能見自己的自性,以金剛無住無相爲體,以悟理見性爲法,先立理而後定法。什麼法?修什麼法?見性法。見什麼性?真如的本性。見真如的本性,但是這個本性是我們每個衆生本具足的。一切經所教導的語言、所立的文字,它只一個目標,悟得本性,見性成佛。所以不要從文字、不要從相上去學,金剛經是不立文字的,直指明心,見性成佛。這是我們學禅宗的,說禅門一炷香,立地成佛,勿勞懇啓,何假修證,這就是清淨本具有的佛性。我們沒法表達,說不可思議了,你想想不到的,大家議論議論不出來的。如果你讀經時候生起懷疑,你可以一切文字不立,你就默念不想,不假思惟,把一切妄想把它製止住,這樣就能契合你本性。

  知道這部經的大義了,這部經就是這麼個目的。什麼目的?明心見性,直至成佛,就是這部經的本義。現在我們開始講經文,這種我們從經文裏頭再來了解。懸談很多了沒有什麼用,都是虛的空的,從經上再來理解能使大家信,先建立信心。假使我們問每位道友說你對佛法還沒有信心,沒有一個人能承認的;但是我承認,我承認我自己信心還不夠。這個信心是相信你自己的心,換句話說,相信你自己的本體,就是我們剛才所講的信,這個身體、你這個名字全是假的,不是你,那你去找找你自己吧!離開這個肉體,離開這個假的,我要到什麼地方找到我的真的呢?你帶著這麼一個問題來學金剛經,找找你本來的本性,就是找找你的真體。你們大家看經文。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

  如是我聞,這一般的在佛經上講“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六成證信序,這六種成就了,你來信金剛經般若波羅蜜這一個法門。第一個,這個經(阿難語氣)是我親自從佛那聞到的,可不是假的,這是就事上來說。那佛什麼時候說的呢?因緣和合了,大衆聚會到一起因緣和合了,因緣和合的時候。在什麼地點說這法?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說這個法。哪些個人聽?同時還有哪些個人?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這一共有六種。這一法門的法我親自聽到的,同時不光我聽到,還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佛在哪說呢?在祇樹給孤獨園說的。有說法人,有聞法人,有處所,有地點,有時間,什麼時間?因緣和合。這就事上講。

  在理上講,如是,這部金剛經的法體就是如;是,不是假的,不是非。是非是非,這一真實法是真實的,不是非就是是,就是如是的真法。法體之法是真實的,所以叫如是。我聞,這是阿難的語氣,阿難在經上說他沒證得阿羅漢,其實他早證得了,他早證得我法皆空了,這叫大權示現,他權巧示現。這是阿難他自己敘說這部經,佛涅槃之後他結集這部經,結集哪部經都如是,是我親自聞到。這個聞是聞而不聞,不計我,沒有我執的聞,但是隨處世間假立,假名安立的。這有個我,他已經證得無我了,給別人說說我聞。要是無我,無我也無聞,連我都沒有了還從什麼聞呢?就像咱們學那緣起性空,隨緣而立。這部經講空的,但是隨緣,隨什麼緣?隨衆生緣,隨俗谛的緣,假名爲我。所以說我聞,我親自從佛所說那聽到的。因爲阿難尊者是結集佛所說的一代時教的,每部經都如是,都是如是我聞。

  一時,什麼時間呢?沒…

《夢參老和尚:金剛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