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教话头禅
圣严法师著
目录
(自序)让中华禅法鼓宗的教法更完整
(导读)最精要的话头指南
第一篇 话头禅法
壹、话头禅的旨趣——金刚王宝剑、断一切烦恼
贰、参话头前的准备和认知
参、进入话头禅法
第二篇 象冈话头禅十开示
〈第一天︰晚上(报到日)〉放松、欣赏,体验话头
〈第二天︰上午〉公案与话头的用法
〈第二天:晚上〉《六祖坛经》︰修持一行三昧
〈第三天:上午〉话头的应用与修持
〈第三天:晚上〉《六祖坛经》︰以直心用方法
〈第四天:上午〉禅修的基础
〈第四天:晚上〉《六祖坛经》:定慧一体、定慧同时
〈第五天:上午〉话头的四个层次(一):念话头、问话头
〈第五天:晚上〉《六祖坛经》:自见本性,无有差别
〈第六天:上午〉话头的四个层次(二):参话头、看话头
〈第六天:晚上〉《六祖坛经》: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第七天:上午〉见性即是见空性
〈第七天:晚上〉《六祖坛经》:勤修无念、无相、无住
〈第八天:上午〉修行佛法的次第
〈第八天:晚上〉《六祖坛经》:念念时中,不住一切法
〈第九天:上午〉解行并重,活出佛法
〈第九天:晚上〉《六祖坛经》:见闻觉知,不染万境
〈第十天:上午(圆满日)〉以自身修持感动他人
第三篇 〈宗乘七个样子〉讲要
一、第一个样子——道由心悟,不在言传
二、第二个样子——自家宝藏,何假外求
三、第三个样子——常存生死心
四、第四个样子——离文字、语言、分别相
五、第五个样子——但向生死交加处看话头
六、第六个样子——道无不在,触处皆真
七、第七个样子——省力处便是得力处
(自序)让中华禅法鼓宗的教法更完整
我在二○○四年已出版了《圣严法师教默照禅》,现在,二○○九年初所出版的《圣严法师教话头禅》,此书的出版,对于「中华禅法鼓宗」的禅学教法就比较完整。
一九九八年,我在象冈首度主持了「默照」、「话头」单一法门专修禅七,引领禅众一门深入契理契机。我们除话头禅七外,另外还有禅十、禅十四,甚至在去年(二○○七),我们还在法鼓山上首度举行了话头禅四十九。
而现在这一本《圣严法师教话头禅》,主要是整理我分别于一九九九年、二○○二年,在台湾主持的禅七和禅十四,以及于二○○四、二○○五年在美国象冈话头禅十的禅修开示。
我的书很少请人写序,除了《圣严法师教默照禅》一书曾请杨蓓博士写推荐序,另一的破例,就是《戒律学纲要》,是由竺摩老法师替我写的。而这本书,刚好又是他的徒弟继程法师替我写导读,这可以说是承先启后,也算是一项特色。现在继程法师也是我的弟子,他以弟子的立场来写这篇导读,也无可厚非。这篇导读的可读性高,希望透过它能让更多人接受这本书。
圣严
二○○八年十二月四日
(导读)最精要的话头指南
释继程
听圣严师父的禅修开示,是一种享受;读师父的禅修开示录,也是一种享受。
师父的禅修开示,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理路分明;经过师父细心审核,校改整编的开示录,更是如此。因此在听在读的时候,是心灵上的享受。
相信这是禅众们共同的心声。尤其在打禅时,师父每天开示的时段,是禅众们期盼,而也必然在法喜中进行的。
我虽然相当早期就亲近师父,但参加的禅修课程的次数不算多,因此这种心灵享受的机缘,算是少了点,只是每次都是欢喜信受的。
师父在东、西方近四十年的弘法教禅的事业中,所主持的禅修课程,始以话头为主,并持续至今,而默照的禅法则在八十年代初期才引入,也是为了适应西方的一些禅众。如今两种禅法分开进行,都深受禅众喜欢,因皆可得受用。
师父这两种禅法的教学,在打禅时,都会有系统的介绍。而编辑成书,完整的介绍这两种禅法,应是师父的心愿。教导默照禅法的书已出版,而做为师父教禅中心的话头禅法的指南,若不出版,对广大的禅众而言,真是莫大的缺憾。然而大众的福报还是具足的,因为《圣严法师教话头禅》,面世了!
本书正如上面所说的: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理路分明,且系统完整。因此在阅读上是享受,学习上是指南,心灵上是营养。
本书由三篇组成:(一)话头禅法,(二)象冈禅十开示,(三)〈宗乘七个样子〉讲记。三篇前呼后应,连贯成片。
第一篇的话头禅法中,把话头的方方面面,都完整的介绍了。在此综合几个要点简介如下:1.话头前方便,以数息、随息、念佛等方法为应用话头之前方便。2.话头六原则,引用憨山大师的「五不一坚定」的六个原则,做为参禅者应注意的心态:不得贪求玄妙,不得将心求悟,不得期求妙果,不可自生疑虑,不得生恐怖心,坚定信心。3.话头的功能:除妄念,破本参,破重关,破牢关,清楚说明用话头的功能与好处。还有话头的悟境,话头之所依(的理论)等等。当然,最重要的是话头四部曲:念话头,问话头,参话头,看话头。此对话头方法的应用及次第,做了系统而清楚的说明,让禅众知道如何进入,如何持续用功,如何破参到如何保任。可说是历代以来话头禅法最精要的教学,也是修行话头禅法者最好的指南。
第一篇已方方面面介绍了话头禅法,第二篇的话头禅十开示,也多方面谈及话头禅法的应用,正可为第一篇做多方面的补充,但内容又非重复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尤其禅十开示中每个晚上是以《六祖坛经》的几段经文来讲解,这几段经文为精要部分,与参禅关系密切,如将禅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精华,辅以《坛经》中的一行三昧、直心、见性、不染等重要内容,发挥出来,真正把参禅,包括话头禅的修行所依所行,都清楚而完整的阐述了。
进入第三篇,是话头禅的倡导者大慧宗杲禅师的〈宗乘七个样子〉:1.道由心悟,不在言传。2.自家宝藏,何假外求。3.常存生死心。4.离文字、语言、分别相。5.但向生死交加处看话头。6.道无不在,触处皆真。7.省力处便是得力处。这把参禅的形形色色,优优劣劣,毫无保留地一一揭开,这是禅师何等的苦口婆心啊!而师父的讲要,除了白话解释,更整理出其中的要点,加以分析,让读者能读得更深,把握得更好,对本身在参禅的工夫上,能行持得更好。
常常觉得自己是很幸福的人,因为游心于法海、禅海中,又在师父门下习禅教禅,秉承师父的大愿,要把那么好的佛法,那么妙的禅法介绍、分享予更多更多的人。因此有缘在师父这本禅修开示录书里,将自己的一点心得分享,内心里充满感恩与欢喜。
二○○八年十一月三十日怡保般若岩
第十九届大专静七
第一篇 话头禅法
壹、话头禅的旨趣——金刚王宝剑、断一切烦恼
话头禅的修行,是以一句话头来达成下列目的:第一、话头能治散乱与除昏沉;第二、话头能使我们的心集中、安定;第三、话头能使我们的心统一和入定;第四、话头能使我们开悟。
一、话头是什么?——「金刚王宝剑」威力惊人
话头又被称为「不死之药」、「甘露」或是「金刚王宝剑」。金刚已是非常坚固,金刚王更是金刚之中最好的,所以金刚王宝剑是宝剑之中最锋利的,能破除一切坚硬的物体,而不被任何东西所破。
金刚王宝剑的作用是「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此处所说的「佛」,指的是好境界、好现象或好念头;「魔」则是指不好的境界、不好的现象,以及不好的念头。心中有好境界、好现象,要提话头;心中生起杂念、妄想、烦恼、冲突,或是身体出现任何障碍,也要提话头。无论遇到身心、环境的任何状况,都要提起一句话头,斩断所有一切好的和坏的状况。金刚王宝剑不仅能将妄想、杂念一扫而尽,还能摧破烦恼魔、生死魔、五蕴魔或天魔等一切魔障,如此强大的威力,若是不知运用,实在很可惜。
禅宗有一则公案说:文殊菩萨曾经拿着宝剑要追杀释迦牟尼佛。诸位也许会想,菩萨是要造反了吗?不是!这则公案寓意着众生的愚痴。有些人修行修得相当执着,常常希望能见到、听到佛菩萨的显现,或是能得到神秘经验、感应,这都是一种执着的心态。烦恼是一种执着,贪恋生死是一种执着,将佛菩萨、神秘感应当作冀求的对象,也是一种执着。
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文殊杀佛」是譬喻以智慧宝剑断除一切执着,因此禅宗祖师们才会说:「逢佛杀佛,逢魔杀魔。」将魔和佛一起杀,心中无一丝罣碍,才是真正的不执着,否则无论执着什么,都是一种烦恼心。《维摩经》说:「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僧)求。」意即不求佛、不求法、不求僧,智慧才能真正现前,才是真的运用禅法。在临济宗义玄禅师的《临济录》里也说︰「逢着便杀。」这个「着」是执着的着。有人会觉得似乎祖师们的杀心很重,怎么见到什么就杀什么,杀气腾腾满可怕的。其实,这都是要修行者决心放下一切,不执着任何一样东西,真智慧才会现前。
一般人通常会执着哪些东西?一种是执着身体,叫做「身见」,另一种是执着和身体相关的事物,乃至于观念、名位、经验等,所以禅宗…
《圣严法师教话头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