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佛教詞典
|
佛學文庫
|
☀大藏經
|
佛图
|
♪佛曲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文庫搜索
文章
作者
書名
佛經
▶ 搜索
≡ 大師/居士/名家列表
☰ 名家作品集
「宣隆內觀禅修法問答」作品集:
問1 宣隆禅法要強烈呼吸,請問究竟平均每分鍾要呼吸多少次才算是強烈的呼吸?
問2 呼吸一段時間之後,就要驟然停止,然後屏氣凝神,專注著最明顯的感覺;跟著應怎麼做?
問3 在第一階段的快速呼吸時,可以張開口來呼吸嗎?
問4 我甯願張開口來呼吸,因爲,它令我可快些到達松弛的狀態。我張開口的形狀重要嗎?我覺察到一個開口的笑容和魚口的形狀。
問5 當專注(最強)感覺時,我是否要隨著感覺的召喚而跳來跳去,抑或要保持專注著某一感覺?如果要保持專注著某一感覺,那麼,我何時可以轉移焦點?
問6 如果想參加密集禅修,請問可以到哪裏去?費用需要若幹?人數限額多少?
問7 我覺得自己最大的挑戰是無法堅持定時禅坐,隨了決心之外,你有其它的忠告嗎,例如:每天定時禅坐、意志力之類?
問8 我要成爲佛教徒才可學習宣隆內觀禅修法嗎?
問9 我們可以無師自學宣隆內觀禅修法嗎?
問10 我怎麼確知自己有能力學習此禅修法?
問11 是否有些人是不適宜參加學習此禅修法的?
問12 修習內觀禅可以治愈身心的病患嗎?
問13 如果患上如抑郁症的情緒失調又怎樣?內觀禅可以治愈它嗎?
問14 內觀禅修會令人心理不平衡嗎?
問15 我不能盤腿而坐,可不可以學習禅修?
問16 懷孕的婦女也可以禅修嗎?
問17 我正修習其它方式的禅修法,有必要停止它們來改學宣隆內觀禅法嗎?
問18 爲什麼要快而強的呼吸,不用輕柔和按自己的步伐方式來呼吸?
問19 我可以快速而輕柔地呼吸嗎?
問20 我們怎樣可知自己在第一階段時呼吸良好呢?
問21 禅修時我讓身體放松但保持脊骨正直,這樣做可以嗎?
問22 在呼吸時若流鼻水應怎樣做?可以停下來清理好鼻水後再開始嗎?
問23 爲什麼在禅修的第一階段要以吸氣來結束?要屏息多久?
問24 如果在第二階段時感受不到任何感覺,我應怎麼做?
問25 在第二階段時,如果有超過一個相同強度的感覺時我應怎麼做?
問26 在第二階段時,我怎麼知道自己做得好?
問27 我們怎麼知道自己的修習正在進步、改善或有效果?
問28 甚麼時候我們可以獨自修習而不用導師監督?
問29 雙腿麻木與疼痛,請問如何才可以克服過來?
問30 在深呼吸禅修時,爲什麼在最初的數分鍾內,我們會覺得非常疲累,若繼續呼吸下去,不多久就會減少這種疲累的感覺呢?
問31 爲什麼(在進入禅修的第二階段時)我們要以吸一口氣後停止呼吸呢?
問32 當我們以某些坐姿禅修時,會有強烈的感覺―─ 例如抽筋,我們是否要坐到這些感覺消失?而這種感覺又會持續多久?
問33 有時在最明顯、強烈的感覺減退後,仍殘留著一些麻木的感覺,舉例說在腳上,我們是否要持續禅坐至這些感覺也消失爲止呢?
問34 但是,假如我們沒有時間坐這麼久,是否可以在這些麻木的感覺尚未完全消失之前停止?
問35 我發覺到,舉例來說,祇要稍爲伸展雙腿,便可使我的腿部感覺消失,那麼,我何須一直坐到感覺消失呢?
問36 所謂「專注」指的是什麼意思呢?它是否指,例如,沈思或默想在我們身內生起之感覺的原因呢?
問37 奢摩他(止禅)和毗砵舍那(觀禅)兩種禅修有何分別?
問38 一個正在修習觀禅的人,會否演變成修習止禅呢?
問39 如果感覺來得令人難以忍受,我們應如何應付呢?
問40 如果我們能夠維持穩固的注意力,堅定地專注著身體的感覺,能夠覺察著感覺,令任何心念不能介入幹擾,于我們的心有何利益?
問41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專注?
問42 這種禅修方式究竟有何利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關於菩提下
聯系我們
赞助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