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主輪之怙主绛央洛薩桑博傳記 ——善緣耳之喜宴
作者:嘉央洛薩桑博
譯者 張炜明 曲南嘉(編)
簡 介
绛央洛薩桑博尊者是近代少有的大成就者,薩迦派巨擎。
本書用第一人稱的寫法,講述了绛央洛薩桑博尊者一生,可歌可泣的佛法修行與實踐曆程,處處平實質樸,字字如甘露般滋潤著現代人躁動不安的心靈。本書會給人帶來強大震撼,讓人不禁生起探究生命終極意義的沖動。尤爲珍貴的是,傳記中對修行過程中各種真實體驗的把握,對有志佛道的人,有著珍貴的借鑒價值。本書中,以作者修行精要凝結而成的衆多道歌,更是學佛者指路的明燈。即使僅僅對西藏近代史感興趣的朋友,閱讀本書也會從中找到相關的史實資料。
與一般傳記不同的是,本書的主人公並非花大力氣回憶自己是某某大修行人的轉世,或自己在前生有過多麼甚深的證量,多麼輝煌的事迹,而是謙虛地認爲自己遠夠不上修行人的資格,戲稱自己爲“騙子”。作者如此自謙,用平凡的語氣敘述了自己一生在佛法修證道路上的求索過程。全篇讀來親切真實,一位有著平凡人一樣喜怒哀樂的大修行人的形象躍然紙上,一段示現爲由凡夫到大成就者的心理曆程盡現眼前。既讓讀者生起“一切衆生皆當成佛”的信心,又鼓舞行者培養“寶劍鋒從磨砺出”的堅韌。
绛央洛薩桑博尊者堪稱當代的米拉日巴,雖然二人分屬于薩迦和噶舉兩大教派,但他們的精神是一致的,都是“實踐佛法”的傑出人物。他們通過自己一生的修行,向人們展現了不尚玄談,腳踏實地、樸實無華的宗風。二大成就者的傳記和歌集,讀來令人暢快淋漓,發人深省,不忍釋卷。讀至情深處,甚至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置身藏地,已然來到尊者修行之處……心潮澎湃,感人至深。
但與米拉日巴尊者不同的是,绛央洛薩桑博尊者是當代的成就者,在時空上與我們更加接近,在我們熟悉的生活與事件下,所産生的修行覺受,對我們更有教育意義。比如尊者像很多人一樣,經曆過文化大革命的劫難,亂世之中,尊者不但保持著修行者本色,而且在佛法之修證上反得增益,或許這就是成就者的人格魅力所在吧!
本來成就者的修證是離戲無言的,在智慧不住生死,慈悲不住涅磐的明昭下,願尊者所化成的文字般若利益每一個苦惱的衆生。芒格朗!
吉祥薩迦巴:曲南嘉
前 言
(藏文版原書前言)
至尊智者證士之主——洛嘎仁波切尊者,二十世紀初誕生于多康德格地區,從小即依止绛央欽則曲吉洛珠等叁十多位無有偏私的大師,對以寶訓道果爲主的雪域八大修傳派等廣大顯密要義作究竟聞思。而後依次在聽不見鼓聲的花園等衛藏康區的大部分聖地,長年一心專注修行,現證了所有的覺受和證悟的功德,登上了成就的高地,唱出了許多稀有的修道證悟的金剛道歌及開示。
所有自利的斷證功德成就之後,以守護吉祥薩迦寺等爲基礎,爲無有宗派偏私的印藏如海般的會衆,經常不斷地轉動《寶訓道果》等無有偏私的*輪,故成爲所有殊勝著名大士們的頂上莊嚴。並且,薩迦怙主大乘(法王)大金剛持尊者,也一再地贊歎他爲“濁世佛教的明燈!《寶訓道果》教法的軸心……”還說:“若不是由于環境和時間的限製而未能如實成行,我本人也有從這位尊者身前聽聞道果的極大願望……”
在利益共同和特殊的大寶教法的事迹方面,尊者是一位遠遠超出凡夫心意範圍的殊勝大士。他的著作方面,有將《寶訓道果》爲主的無偏教誡海的所有深義法要,吟唱爲道歌形式的許多稀有的歌詞;有印藏智者證士的傳承次第祈請;亦有印藏上師傳承的多哈(道歌)及傳記彙編等。總的來說,是所有住持八大修傳派,尤其是住持吉祥薩迦派的真實傳承寶訓體系者,不可沒有的殊勝著作類,以及修法念誦類,修供羯磨集的各種不同種類等。尊者的著作不墮入所說甚深而能說或多或少之邊,並且,具足在一切分位容易進入等許多優點。雖然都是無比珍貴的著作,但在尊者住世時,僅少量刻成版,如今大部分刻版均已散失,尊者生平僅專注于無戲論的事業,故沒有特地作散布流行著作之事,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本傳記,是極其珍貴的!
目 錄
佛教薩迦派簡介——薩迦文庫總序
簡介
前言(藏文版原書前言)
第一回 苦寒之地我取身 讀誦般若契空性
第二回 宗薩求法曆艱辛 家鄉閉關聞教誡
第叁回 夢境光明辨體驗 精進鞭策悲心湧
第四回 心生厭離之悲歌 念上師恩真實語
第五回 印證見地拜宗薩 遇諸魔難輕消除
第六回 修持圓滿白度母 轉欲爲道喜金剛
第七回 道果之修覺受衆 輪涅無別最親切
第八回 半生空門之總結 密宗次第詳叮咛
第九回 召請聖者會供歌 誓願住持寶訓法
第十回 管製日中噩耗連 老父臨終習遷識
第十一回 劄什倫布暫小住 薩迦岩洞得經寶
第十二回 薩班文殊光明藏 于諸空行得加持
第十叁回 隱修密行渡文革 修善授徒兩不辍
第十四回 夢兆猶思薩迦法 鞠躬盡瘁爲利生
第十五回 尊者示寂歸法界 人天悲恸祈再來
譯者後記
遍主輪之怙主绛央洛薩桑博傳記
——善緣耳之喜宴
/- 3R- $- <- Kk- 3- +A- ;,
那摩古汝達莫瑪底亞!(敬禮上師法智!)(法智:即作者的根本上師第二世嘉央欽則曲吉洛珠,意譯爲“法之智慧”。)
自己的傳記——名爲《行輪》,此書雖沒有寫作的必要,但也沒有保密的必要,在弟子們的再叁勸請 之下,我于是按照真實的經曆,隨意零散地寫下。瑜伽士的證悟誰也不能阻止,因此,對此傳記高興也好,不高興也好,無需觀待,完全是爲了觀察我這一生從頭至尾,一切所作是否與佛法相符,尤其是將來,觀察自己的誓言是否堅固,且爲了激勵心念,而著此傳記!
此傳記分叁部分:如何取身,以及在未進入佛教之前的所作;進入佛門後的所作;今後承諾的誓詞。
第一回 苦寒之地我取身 誦般若經契空性
我出生的地方:在二十四域之中的知達布日 之藏地,包括著名的上區阿裏叁圍、 中區前後藏四翼、 下區青康六高地等地區。其中,在青康德格法王(德格土司)的轄地,金沙江和瀾滄江兩江之間的瑪康崗地區,有一處名叫尼學色嚓的遊牧部落的幹淨高地,有個名叫龔拉龔的地方,即是我的家鄉。
出生的時間:據說是在佛陀涅槃 四千零五十二年,教法時期) 的第二個五百年又五十一年(即過了一千零五十一年)第十五勝生周 巳未年(1919年)夏天,受用天女的喜宴之時,輪流曜 金星與星宿王彙合之時的上午出生。
父親的家族:是由土地神瑪吉雪山的幻化子所傳承下來的“瑪養”家族,若依長輩們的傳說,則爲著名的“斯底拉革康瑪
A:A- =iA ”家族。
母親的家族:名叫芒嘎朗得瓦- 家族,是由一位名叫尼措的醫生,所傳承下來的家族。他曾施予整個藏區防止傳染病的白藥,從而拯救了衆多有情的生命。
出生 [jl1]時的征候:據說母親沒有痛苦地安樂生産,我出生的地方安樂且佛法興盛,從小容易養活且具備優良的品行。從記事起,就想作喇嘛,如此這般地修持佛法,根本沒有扶親滅敵等世俗的想法,這是我此世的主要本生(傳記)。
據大人們說:大約長到五、六歲時,我就經常告訴他們說在什麼地方有佛塔、寺廟和佛像等,然而當帶著父、母等人前去觀看時,所出現的東西就消失不見了, [jl2]如此反複多次。我也恍惚地記得,在一處山岩之前,驚奇地看見一座一肘高的白塔,讓父親去看時,卻消失不見了。
另外,毫不費力地順利掌握了讀書和寫字。在誦讀《大般若經》時,對空性生起了決信。後來,雖經曆了若幹的指示,但感覺也沒有超出此義(空性之義)。當時,爲了消除進入佛法的障礙,開始每天不中斷地念誦甚深經典。 [jl3]
第二回 宗薩求法曆艱辛 家鄉閉關聞教誡
十八歲 [jl4]火鼠年(1936年),除了叔父(殊勝勤修士洛珠欽饒)之外,誰也沒有覺察,我從喇嘛當曲登巴(意爲聖法教)出家, [jl5]並從此正士處獲得了《長壽灌頂》( 和《金剛手》 (
返回家鄉之後,住在那位有成就的叔父身邊,完成了十萬大禮拜, [jl6]附帶背誦鄂爾派(鄂尓支派:是由鄂欽大金剛持貢嘎桑博(遍喜賢,1382—1452年),于1429年在後藏創建鄂爾唉旺寺而得名。鄂欽修持密法,獲得很高成就,創建了鄂爾寺等衆多寺廟,廣收徒衆,爲一萬多人授比丘戒,傳授道果法八十叁次、金剛鬘六十次等難以數計的密乘教法,也培養出難以數計的能夠弘揚顯密教法的衆多優秀弟子。其中最名的弟子有:大菩薩貢曲江稱(叁寶幢)、加叉·當巴貢嘎旺修、绛欽繞降巴·桑傑迫(佛增)、全知郭讓巴、班禅釋迦曲登(釋迦最勝)、大成就者唐東加波等獲大成就的智者。由于以上大師及後繼承們的大力弘揚,繼承鄂爾支派宗風的大小寺廟,遍布從阿裏到漢地的整個藏區。
鄂爾支派長期由祿頂、康薩、塔則、遍德四大堪布輪流升座主持。一般每任任期是叁年。)的《酬補儀軌%R<- =$
- 2{%- $
R》 和《摧破金剛》等。叔父詳細賜予了《五般若》( 的引導文。
秋天,前往色瓊寺,朝見生生世世獲得聯系的大善知識绛央曲吉堅贊(文殊法幢),當時獲得了《文殊禮贊》、《文殊名贊》 等一些經教傳承。返回家鄉之前,又請求座前晉谒,故師極爲歡喜。
後又從家鄉回來晉谒時,因殊勝尊者身體稍有不適,故未能獲得晉谒,但尊者讓侍者將我送往一家旅店 [jl7],爲我背誦了《深道=3- .
-》 並吩咐說:“殊勝化身仁波切曲吉洛珠(法智)在宗薩寺 傳授寶訓(道果法)的灌頂…
《遍主輪之怙主绛央洛薩桑博傳記——善緣耳之喜宴》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